苏州高新区行政服务中心 苏州高新区行政服务
1、苏州高新区行政服务
2、苏州高新区行政服务
篇一:苏州高新区简介
苏州高新区简介
一、基本情况
苏州高新区是1992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最早成立的全国52个国家级高新区之一。2002年9月,苏州市委、市政府对区划进行了调整,建立苏州高新区、虎丘区。区划调整后的苏州高新区、虎丘区行政面积223.36平方公里,下辖4个街道和3个镇,下设科技城、浒墅关经济开发区、苏州高新区出口加工区和保税物流中心。
二、产业情况
200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00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51.08亿元。主导产业为电子信息(IT终端产品)与精密机械(纽威阀门、中核苏阀),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为新能源(阿特斯光电、特谱风能)、生物医药和服务外包。(“2+3”现代产业体系)。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41家,高新技术产品620项,高新技术企业产值达1252.6亿元,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60.4%。
三、创新能力
(1)载体。以“科技、山水、人文”完美融合的创新建设理念,通过实施“规划优先、载体优先、平台优先”三大优先战略,累计投入120多亿元资金,基本完成区域25平方公里高标准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南部研发创新区、中部中央配套区、北部产业示范区“一城三区”的国际化功能规划和开发建设格局,建成150万平方米国际化标准的创新载体。南部形成以中
科院苏州医工所为龙头的苏高新生物医学工程和医疗器械产业基地;以中国十大最佳服务外包园区苏高新软件园为引领的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基地,包括江苏省首个专业特色园微系统园和江苏省最大的IT实训基地、江苏省首家高博软件技术学院;以软件大厦、科研综合楼、中试楼为核心的研发创新基地。北部形成以苏高新光伏产业园为重点的光伏、风能等新能源产业基地和先进制备产业基地。中部形成以商务、生活、休闲为主的配套区和原生态自然山水景观区。
(2)孵化器。拥有省级以上孵化器6家,其中国家级孵化器4家,在孵企业523家。苏州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拥有孵化面积20多万平方米,累计孵化企业超过1200家,其中留学人员创办企业400多家。
(3)平台。拥有国家软件与集成电路公共服务平台、中科数据应用技术开发中心、江苏省首家工程技术文献中心服务站、江苏省光电研发平台以及医工所3个相关技术平台。
(4)人才。累计引进海内外各类高层次和专业人才20000多人,人才结构方面,90%是大专以上、70%是本科,其中95%是理工科人才。累计获批各级立项项目300多项,其中获批各级各类人才项目100多项,获批各级各类创新创业人才60多人、获批资金6000多万元,200多项科技成果被列为国家、部、省、市科技项目,累计下达和向上争取支持资金4亿多元。2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还有4人正在报批备选之中。
(5)科研机构。全年新引进设立研发机构30家,累计引
进国内外研发机构、公共服务平台、重点实验室与院士工作站192家;专利申请量近年以年均40%以上速度增长。去年申请专利4020件、授权2078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075件、授权136件,创历史新高。
四、产业政策
1、苏州高新区关于加快苏州高新区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2、苏州高新区关于鼓励软件与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3、苏州高新区关于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篇二:2011年苏州市高新区行政服务中心公益性岗位招聘公告
2011年苏州市高新区行政服务中心公益性岗位招聘公告
2011年苏州市高新区行政服务中心公益性岗位招聘公告
为满足苏州市高新区行政服务中心工作需要,经苏州市高新区人事局同意,高新区行政服务中心研究决定面向社会公开招录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招聘职位及人数
本次招录的职位为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合同制职工),招录计划总数为2名。其中:咨询服务台岗位1名,综合窗口岗位1名。
二、报考条件
1.遵纪守法,品行端正,无不良记录,具有良好的职业精神;
2.能吃苦耐劳,责任心强,服从安排;
3.身体健康;
4.具有苏州市区户籍
5.岗位要求:
(1)咨询服务台岗位:
需具有国民教育系列大专以上学历;文科类专业 (报名时查阅原件,交复印件);30周岁及以下(1981年4月以后出生);具有两年及以上工作经验(计算截止到2011年7月31日, 在全日制院校就读期间的社会实践经历,不能视为工作经历)。
(2)综合窗口岗位:
需 具有国民教育系列本科以上学历;经济类专业 (报名时查阅原件,交复印件);具备良好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35周岁及以下(1976年4月以后出生);具有两年及以上工作经验(计算截止到2011年8 月31日, 在全日制院校就读期间的社会实践经历,不能视为工作经历);从事过窗口服务工作者优先。
三、招聘程序
(一)报名和资格审查
1.现场报名时间和地点。报名时间:2011年 9月 2日(周五),14:00~16:00。报名地点:苏州市高新区人才广场2楼招聘大厅。
2. 报名和资格审查。报考人员本人持身份证、户籍证明、学历证书(均为交验原件并提供复印件1份)、人事(劳动)关系证明(如劳动合同、劳动手册、社保手册等)、个人简历、一寸免冠彩色证件照2张,在规定的时间内到指定地点报名并接受资格审查。每个报名者限报一个岗位。经资格审查符合应聘条件者填写《报名登记表》,办理报名手续。
(二)面试
本次招聘只进行面试,由苏州高新区人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和苏州市高新区行政服务中心共同组织。面试采用问答式,由面试考官进行现场打分。面试成绩以百分制计算,合格线为60分。面试成绩当场公布。
1.面试时间:9月6日(周二) 上午9:30
2.面试地点:苏州高新区行政服务中心会议室(苏州高新区新创大厦一楼)
(三)体检
1.根据面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按1:1的比例确定进入体检的人选。(体检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2.体检标准参照《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执行。
3.体检费用由考生自理。
四、录用和管理
1、拟录用人员与苏州高新区人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后,派遣至用工单位工作。
2.应聘人员与原单位发生人事(劳动)争议等事项,由应聘人员本人负责解决。
3.录用人员按照苏州高新区党政办、苏州虎丘区党政办下发的《苏州高新区、虎丘区机关、事业单位公益性岗位用工管理办法(试行)》和苏州高新区行政服务中心有关管理制度执行。
五、本公告由苏州市高新区行政服务中心负责解释。(联系电话 0512-68411169)
苏州市高新区行政服务中心
二0一一年八月二十六日
篇三:苏州新区行政管理体制初探
苏州新区行政管理体制初探
朱永新 刘伯高
苏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苏州新 区),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大背 景下建立并逐步成长壮大起来的,我国开发区群落 中一颗耀眼的明星。1997年,苏州新区被国务院批 准为中国首批对APEC开放的科技工业园区。新区 创立九年来,创业者们发扬不畏艰难、勇于进取、敢 于创新、甘作牺牲的“新区精神”,在一片平坦的农田 上,崛起了一座现代化、国际化的科技新城。截止 1999年7月底,苏州新区累计引进合同外资27.98 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8.05亿美元,50多家国际著 名跨国公司来此“安家落户”,一个以电子通讯信息、 精密机械、精细化工和新型家电为支柱的高新技术 产业群悄然形成……
苏州新区成功的秘诀何在?在新区投资的外商
投资企业———日本富士胶片株式会社会长大西实表 示:“选择苏州新区,主要原因有两点。第一,苏州新 区投资环境很好,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利,自然环 境优越,人力资源素质高;第二,苏州新区管委会工 作人员服务热情周到,办事效率高,而且至今未变”, 一语道出了新区投资者的共同心声。应该说,以“几
通几平”为主要内容的客观环境,在开发区初创时期 确实发挥了重要功效,至今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随着开发区招商竞争的加剧,开发区基础设施 及政策平台已初步形成,开发区二次创业竞争的重 点已转向了体制和功能的竞争。能否建立一个亲
商、高效、廉洁、规范的政府体制和运行机制,事关开 发区新一轮创业的成败。
苏州新区的前身是苏州河西新区,当时建区的 目的是为了保护苏州古城,拓展苏州市区的生存发 展空间,建设现代化的新城区。1992年被批准为国 家高新技术开发区,苏州市随即对新区的管理体制 进行了调整,成立了中共苏州新区工作委员会和苏 州市人民政府新区管理委员会,两块牌子一套班子, 管辖面积50平方公里,并被授予市级经济管理权 限。经过数年的创新与完善,苏州新区逐步形成了
“相对独立,以块为主”和“亲商、高效”的管理体制, 在全国的开发区中显示了特有的体制优势。
———按照“相对独立、以块为主”的原则处理好 新区与老区的关系。
进行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先行先试,是国家赋予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两大使命之一。建立市场经济 体制,最核心的内容是政府制度创新。但是,新体制
是在“扬弃”旧体制的基础上形成的,在整个国家行 政体制改革尚未实现的情况下,新旧体制之间的摩 擦就不可避免。而且,从新区本身来看,除了地皮是 全新的以外,其它管理要素都来自于旧体制,这些因 素在不断地向新体制渗透。因此,新体制的创新张 力由于受到行政生态环境的制约,蕴藏着体制“回 归”的种种冲动。新区建立伊始,市政府吸取其它开 发区的经验教训,提出了“相对独立、以块为主”的体 制格局目标。将政策区和行政区合而为一,原来的 镇街道和村统一划归新区管辖,实现了区域权力的 统一。江苏省人大通过《苏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 发区条例》,对新区管委会的地位、职权作出法律规 定,实质就是简政放权,授予新区在规划、土地、财 税、项目审批、工商等方面市级经济管理权限。苏州 市委、市政府还建立了协调机制,明确规定,在国家 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框架内,凡是开发建设 必需的,新区享有独立的办事权,不受其它部门干 涉。“以块为主”,为苏州新区的成功开发创造了良 好的体制环境,提高了新区的办事效率,减少了可能 产生的功能损耗,从而在激烈地招商竞争中始终处 于主动地位。
———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总要求,明
确界定政府职能。
西方经济发展的终极原因是,它有较为完善的 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 臵起基础性作用,有效地组织生产管理,降低交易成 本,物尽其用,人尽其才,不断创造体制效率,带来社 会效益。作为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排头兵”、 “领头雁”的开发区,在外向型、国际化的发展中,必 须借鉴国际经验、同国际惯例接轨,率先按市场经济 3
改变传统的政企不分,政社
不分等“职能错位”现象,苏州新区把原来属于政府 的职能一分为三,应该属于政府的,通过转变管理方 式,管好管活;应该属于市场的交给市场,应该属于 社会的还给社会。在实践中,形成了“四管四不管” 原则,即管宏观不管微观,管规划不管计划,管市场 不管企业,管服务不管事务。把政府职能主要确定 为三项:(1)管理职能,包括区域规划、环境保护、制 定市场竞争规则、社会稳定、提供公共物品等;(2)调 控职能,包括经济发展、产业指导、投资促进、贸易推 进、资金调节、技术开发等。(3)国有资产管理职能, 包括土地开发与出让、基础设施及公用设施、国有资 产的保值增值等。政府职能的合理缩减,使新区管
委会能够从大量冗杂的事务解脱出来,集中力量把 应该管的事情管好。在政企关系上,新区由过去的 管理转变为服务,通过推行现代企业制度,企业真正 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政府奉行“亲商”原 则,为企业提供“全过程”服务。苏州新区除了实行 “一站式办公”、“一门式服务”外,还建立了系统的服 务网络,包括“项目建设服务领导小组”,“开工投产 例会制度”、“企业跟踪走访制度”、“基础配套工作承 诺制”、“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等,这些服务网络覆盖 了产前、产中、产后的各个环节,对总投资3000万美 元以下项目,一般7天就可完成全部报批手续。东 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后,新区主要领导逐家走访外资 企业,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共渡难关,由于措施得 力,大部分外资企业不旦没有撤资,而且还大量增 资。在政社关系上,实行“大社会”模式,把政府管不 了、管不好的事交给一些中介组织,先后成立了外商 投资服务中心,人力资源中心、公证处、会计师事务 所、律师事务所、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用地事务 所等十多家中介机构,既减少了政府工作压力,又保 证了办事的公正性,使所有企业都享有国民待遇。 ———根据“小政府、大社会”的原则构建精简高 效的政府机构,科学划分行政权力,优化运行机制。
苏州高新区行政服务
篇一:苏州高新区简介
苏州高新区简介
一、基本情况
苏州高新区是1992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最早成立的全国52个国家级高新区之一。2002年9月,苏州市委、市政府对区划进行了调整,建立苏州高新区、虎丘区。区划调整后的苏州高新区、虎丘区行政面积223.36平方公里,下辖4个街道和3个镇,下设科技城、浒墅关经济开发区、苏州高新区出口加工区和保税物流中心。
二、产业情况
200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00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51.08亿元。主导产业为电子信息(IT终端产品)与精密机械(纽威阀门、中核苏阀),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为新能源(阿特斯光电、特谱风能)、生物医药和服务外包。(“2+3”现代产业体系)。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41家,高新技术产品620项,高新技术企业产值达1252.6亿元,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60.4%。
三、创新能力
(1)载体。以“科技、山水、人文”完美融合的创新建设理念,通过实施“规划优先、载体优先、平台优先”三大优先战略,累计投入120多亿元资金,基本完成区域25平方公里高标准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南部研发创新区、中部中央配套区、北部产业示范区“一城三区”的国际化功能规划和开发建设格局,建成150万平方米国际化标准的创新载体。南部形成以中
科院苏州医工所为龙头的苏高新生物医学工程和医疗器械产业基地;以中国十大最佳服务外包园区苏高新软件园为引领的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基地,包括江苏省首个专业特色园微系统园和江苏省最大的IT实训基地、江苏省首家高博软件技术学院;以软件大厦、科研综合楼、中试楼为核心的研发创新基地。北部形成以苏高新光伏产业园为重点的光伏、风能等新能源产业基地和先进制备产业基地。中部形成以商务、生活、休闲为主的配套区和原生态自然山水景观区。
(2)孵化器。拥有省级以上孵化器6家,其中国家级孵化器4家,在孵企业523家。苏州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拥有孵化面积20多万平方米,累计孵化企业超过1200家,其中留学人员创办企业400多家。
(3)平台。拥有国家软件与集成电路公共服务平台、中科数据应用技术开发中心、江苏省首家工程技术文献中心服务站、江苏省光电研发平台以及医工所3个相关技术平台。
(4)人才。累计引进海内外各类高层次和专业人才20000多人,人才结构方面,90%是大专以上、70%是本科,其中95%是理工科人才。累计获批各级立项项目300多项,其中获批各级各类人才项目100多项,获批各级各类创新创业人才60多人、获批资金6000多万元,200多项科技成果被列为国家、部、省、市科技项目,累计下达和向上争取支持资金4亿多元。2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还有4人正在报批备选之中。
(5)科研机构。全年新引进设立研发机构30家,累计引
进国内外研发机构、公共服务平台、重点实验室与院士工作站192家;专利申请量近年以年均40%以上速度增长。去年申请专利4020件、授权2078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075件、授权136件,创历史新高。
四、产业政策
1、苏州高新区关于加快苏州高新区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2、苏州高新区关于鼓励软件与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3、苏州高新区关于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篇二:2011年苏州市高新区行政服务中心公益性岗位招聘公告
2011年苏州市高新区行政服务中心公益性岗位招聘公告
2011年苏州市高新区行政服务中心公益性岗位招聘公告
为满足苏州市高新区行政服务中心工作需要,经苏州市高新区人事局同意,高新区行政服务中心研究决定面向社会公开招录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招聘职位及人数
本次招录的职位为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合同制职工),招录计划总数为2名。其中:咨询服务台岗位1名,综合窗口岗位1名。
二、报考条件
1.遵纪守法,品行端正,无不良记录,具有良好的职业精神;
2.能吃苦耐劳,责任心强,服从安排;
3.身体健康;
4.具有苏州市区户籍
5.岗位要求:
(1)咨询服务台岗位:
需具有国民教育系列大专以上学历;文科类专业 (报名时查阅原件,交复印件);30周岁及以下(1981年4月以后出生);具有两年及以上工作经验(计算截止到2011年7月31日, 在全日制院校就读期间的社会实践经历,不能视为工作经历)。
(2)综合窗口岗位:
需 具有国民教育系列本科以上学历;经济类专业 (报名时查阅原件,交复印件);具备良好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35周岁及以下(1976年4月以后出生);具有两年及以上工作经验(计算截止到2011年8 月31日, 在全日制院校就读期间的社会实践经历,不能视为工作经历);从事过窗口服务工作者优先。
三、招聘程序
(一)报名和资格审查
1.现场报名时间和地点。报名时间:2011年 9月 2日(周五),14:00~16:00。报名地点:苏州市高新区人才广场2楼招聘大厅。
2. 报名和资格审查。报考人员本人持身份证、户籍证明、学历证书(均为交验原件并提供复印件1份)、人事(劳动)关系证明(如劳动合同、劳动手册、社保手册等)、个人简历、一寸免冠彩色证件照2张,在规定的时间内到指定地点报名并接受资格审查。每个报名者限报一个岗位。经资格审查符合应聘条件者填写《报名登记表》,办理报名手续。
(二)面试
本次招聘只进行面试,由苏州高新区人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和苏州市高新区行政服务中心共同组织。面试采用问答式,由面试考官进行现场打分。面试成绩以百分制计算,合格线为60分。面试成绩当场公布。
1.面试时间:9月6日(周二) 上午9:30
2.面试地点:苏州高新区行政服务中心会议室(苏州高新区新创大厦一楼)
(三)体检
1.根据面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按1:1的比例确定进入体检的人选。(体检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2.体检标准参照《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执行。
3.体检费用由考生自理。
四、录用和管理
1、拟录用人员与苏州高新区人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后,派遣至用工单位工作。
2.应聘人员与原单位发生人事(劳动)争议等事项,由应聘人员本人负责解决。
3.录用人员按照苏州高新区党政办、苏州虎丘区党政办下发的《苏州高新区、虎丘区机关、事业单位公益性岗位用工管理办法(试行)》和苏州高新区行政服务中心有关管理制度执行。
五、本公告由苏州市高新区行政服务中心负责解释。(联系电话 0512-68411169)
苏州市高新区行政服务中心
二0一一年八月二十六日
篇三:苏州新区行政管理体制初探
苏州新区行政管理体制初探
朱永新 刘伯高
苏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苏州新 区),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大背 景下建立并逐步成长壮大起来的,我国开发区群落 中一颗耀眼的明星。1997年,苏州新区被国务院批 准为中国首批对APEC开放的科技工业园区。新区 创立九年来,创业者们发扬不畏艰难、勇于进取、敢 于创新、甘作牺牲的“新区精神”,在一片平坦的农田 上,崛起了一座现代化、国际化的科技新城。截止 1999年7月底,苏州新区累计引进合同外资27.98 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8.05亿美元,50多家国际著 名跨国公司来此“安家落户”,一个以电子通讯信息、 精密机械、精细化工和新型家电为支柱的高新技术 产业群悄然形成……
苏州新区成功的秘诀何在?在新区投资的外商
投资企业———日本富士胶片株式会社会长大西实表 示:“选择苏州新区,主要原因有两点。第一,苏州新 区投资环境很好,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利,自然环 境优越,人力资源素质高;第二,苏州新区管委会工 作人员服务热情周到,办事效率高,而且至今未变”, 一语道出了新区投资者的共同心声。应该说,以“几
通几平”为主要内容的客观环境,在开发区初创时期 确实发挥了重要功效,至今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随着开发区招商竞争的加剧,开发区基础设施 及政策平台已初步形成,开发区二次创业竞争的重 点已转向了体制和功能的竞争。能否建立一个亲
商、高效、廉洁、规范的政府体制和运行机制,事关开 发区新一轮创业的成败。
苏州新区的前身是苏州河西新区,当时建区的 目的是为了保护苏州古城,拓展苏州市区的生存发 展空间,建设现代化的新城区。1992年被批准为国 家高新技术开发区,苏州市随即对新区的管理体制 进行了调整,成立了中共苏州新区工作委员会和苏 州市人民政府新区管理委员会,两块牌子一套班子, 管辖面积50平方公里,并被授予市级经济管理权 限。经过数年的创新与完善,苏州新区逐步形成了
“相对独立,以块为主”和“亲商、高效”的管理体制, 在全国的开发区中显示了特有的体制优势。
———按照“相对独立、以块为主”的原则处理好 新区与老区的关系。
进行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先行先试,是国家赋予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两大使命之一。建立市场经济 体制,最核心的内容是政府制度创新。但是,新体制
是在“扬弃”旧体制的基础上形成的,在整个国家行 政体制改革尚未实现的情况下,新旧体制之间的摩 擦就不可避免。而且,从新区本身来看,除了地皮是 全新的以外,其它管理要素都来自于旧体制,这些因 素在不断地向新体制渗透。因此,新体制的创新张 力由于受到行政生态环境的制约,蕴藏着体制“回 归”的种种冲动。新区建立伊始,市政府吸取其它开 发区的经验教训,提出了“相对独立、以块为主”的体 制格局目标。将政策区和行政区合而为一,原来的 镇街道和村统一划归新区管辖,实现了区域权力的 统一。江苏省人大通过《苏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 发区条例》,对新区管委会的地位、职权作出法律规 定,实质就是简政放权,授予新区在规划、土地、财 税、项目审批、工商等方面市级经济管理权限。苏州 市委、市政府还建立了协调机制,明确规定,在国家 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框架内,凡是开发建设 必需的,新区享有独立的办事权,不受其它部门干 涉。“以块为主”,为苏州新区的成功开发创造了良 好的体制环境,提高了新区的办事效率,减少了可能 产生的功能损耗,从而在激烈地招商竞争中始终处 于主动地位。
———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总要求,明
确界定政府职能。
西方经济发展的终极原因是,它有较为完善的 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 臵起基础性作用,有效地组织生产管理,降低交易成 本,物尽其用,人尽其才,不断创造体制效率,带来社 会效益。作为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排头兵”、 “领头雁”的开发区,在外向型、国际化的发展中,必 须借鉴国际经验、同国际惯例接轨,率先按市场经济 3
改变传统的政企不分,政社
不分等“职能错位”现象,苏州新区把原来属于政府 的职能一分为三,应该属于政府的,通过转变管理方 式,管好管活;应该属于市场的交给市场,应该属于 社会的还给社会。在实践中,形成了“四管四不管” 原则,即管宏观不管微观,管规划不管计划,管市场 不管企业,管服务不管事务。把政府职能主要确定 为三项:(1)管理职能,包括区域规划、环境保护、制 定市场竞争规则、社会稳定、提供公共物品等;(2)调 控职能,包括经济发展、产业指导、投资促进、贸易推 进、资金调节、技术开发等。(3)国有资产管理职能, 包括土地开发与出让、基础设施及公用设施、国有资 产的保值增值等。政府职能的合理缩减,使新区管
委会能够从大量冗杂的事务解脱出来,集中力量把 应该管的事情管好。在政企关系上,新区由过去的 管理转变为服务,通过推行现代企业制度,企业真正 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政府奉行“亲商”原 则,为企业提供“全过程”服务。苏州新区除了实行 “一站式办公”、“一门式服务”外,还建立了系统的服 务网络,包括“项目建设服务领导小组”,“开工投产 例会制度”、“企业跟踪走访制度”、“基础配套工作承 诺制”、“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等,这些服务网络覆盖 了产前、产中、产后的各个环节,对总投资3000万美 元以下项目,一般7天就可完成全部报批手续。东 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后,新区主要领导逐家走访外资 企业,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共渡难关,由于措施得 力,大部分外资企业不旦没有撤资,而且还大量增 资。在政社关系上,实行“大社会”模式,把政府管不 了、管不好的事交给一些中介组织,先后成立了外商 投资服务中心,人力资源中心、公证处、会计师事务 所、律师事务所、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用地事务 所等十多家中介机构,既减少了政府工作压力,又保 证了办事的公正性,使所有企业都享有国民待遇。 ———根据“小政府、大社会”的原则构建精简高 效的政府机构,科学划分行政权力,优化运行机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15609266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