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范文2023字

美术教学论文(15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跟论文打过交道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提高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那么一般论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美术教学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美术教学论文1

  一、注重培养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

  对于高校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只有优秀的美术技能是不够的,因为其承载着教书育人、传播美术知识的重要任务。在目前的高校美术教学活动中,美术教学偏重于对美术技法和理论知识的传授,缺乏对学生社会人文素质的培养,导致学生在创作中创新能力和文化思维都受到束缚。在美术教育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更加注重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开发和培养,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应在艺术修养方面有所修为。学生只有提高综合能力,才能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上有更好的发展。因此,高校除了开设美术专业相关的课程以外,还应当开设提高学生艺术文化修养的课程,提升对美的感受、欣赏能力,运用正确的审美观表现美、创造美。高校还可以跨学科设立选修课,如增加社会学、民族学、哲学、文学、口才等相关领域的课程。艺术教育离不开文化支持,学生只有提高综合素质,才能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得到更好的发展机会。

  二、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

  高校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应该是培养具备实践能力的人,而不是仅仅完成科目理论讲授的任务。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的美术基础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职业素养、教学能力、高尚人格。

  三、美术教育内容要与时俱进

  如今,教育从“以教为本”过渡为“以人为本”,美术教师应该注重教学实践和知识的创新,采用新的技术,增添新的知识,教学课程要跟上时代步伐,这是适应当前社会科技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新时代人才的需要。教师要结合学生发展和就业走向,汲取国内外先进的技术、材料、形态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教学,学校也要让教师走出去开阔眼界,将师资水平和教学紧密联系在一起,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实践条件,培养学生适应新技术的能力。

  四、改善重技术轻人文的倾向

  美术作为一门艺术学科,能对客观事物进行记录和重新认识,满足人们的实用需要。随着社会进步,美术形式不断发展,表现技巧也不断改进,更注重学生具备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技术的掌握不再是检验美术人才水平的唯一标准,而关注的是学生对社会、对事物、对生活的切实感受,对当代精神是否有深刻的洞悉和把握,能否把对事物的感受转化为自己的艺术语言,当代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目前教师比较关注学生的美术技能水平,导致学生虽然具备扎实的绘画技能,但作品缺乏灵性和美术内涵。教师应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美术理论知识水平,使学生具备美术理论、艺术素养、文化知识。

  五、合理评价

  美术教学评价具有独特性,有些学生为了得到良好的评价,有时会仔细考量教师的喜好,按照教师的模式和想法开展创作。这使得美术教育评价无法完全发挥作用,这种教学评价方式阻碍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发展。因此,高校教师在评价学生作业时要注重美术学科的特点,从学生的美术技巧、思维和综合能力出发,防止片面的评价方式造成负面影响。

  六、加强培养美术专业学生的鉴赏能力

  美术作品包含的信息是多层的、丰富的、有一定深度的,拥有美术鉴赏能力的人可以在如今繁多的美术作品中发现艺术表现的真、善、美。同时,鉴赏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教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目前的教育方式对美术专业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存在一定的限制,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已有的知识,这种模式往往导致同一教师教授的学生对一幅画有同样的评价和感受。这不仅不利于对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也忽视了美术鉴赏存在差异性这一客观事实,简单地把美术鉴赏归为一般的理论知识进行传授。鉴赏者因个人的阅历、文化层次、生长环境不同存在个体差异,教师在素质教育教学中采用权威的教学方式和利用教材权威性强制教学,就不适应教学改革和时代发展的要求。培养美术鉴赏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在培养学生鉴赏能力时要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鼓励他们敢说、敢评。教师应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结合作品的背景故事、时代背景、作者所处的生活环境等多方面因素进行思考,对于学生的各抒己见,教师也要尊重他们的看法。高校教师一定要重视这一突出问题,促进素质教育的推广,进一步提升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有效性。

  作者:王蕾 单位: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美术教学论文2

  摘要:要想培养出高素质人才,就必须具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中学教育极为重要,美术教育不容忽视,高效的美术教学可以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中学美术教师要以情育人,用心育人。

  关键词:陶冶学生的情感,培养完美的人格。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师,是教育发展的根基。当前,我国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正在深化,素质教育也正在推进。要想培养高素质人才,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师是关键。

  因此,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学教师,就必须刻苦钻研、奋发进取,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能力,为教育事业发展做贡献。而作为一名中学美术教师,更是担负着神圣的职责,将美育与德育、智育相结合,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由此可见,美术课对学生的发展极为重要,这就引起我对中学美术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如何当好美术教师

  美术教师和其他学科教师一样,要时刻做到以学生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除此之外,美术教师还要成为学生心灵的导师,尽可能多的提供资源,营造一个积极地学习环境,让学生认识美、发现美和创造美。美术老师要能理解学生的苦衷,因为中学生不同于小学生,不仅肩上的书包重了,心理压力更是不断加重。所以美术教师必须控制好作业量,巧妙的通过美术课来缓解学生的压力,而不是加重学生的负担。美术教师不仅要和学生共同学习、相互促进,而且还要关心学生的成长,呵护学生的心灵。课堂上要多鼓励和表扬学生,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教学质量,成为学生爱戴的好老师。

  二、如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要想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必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意识达到质的转变。可是如何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呢?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催化剂,更是最好的老师,所以美术老师必须努力寻找学生的兴奋点。在美术课上,老师可以通过让学生欣赏动画片和广告片等视频,来增加大家学习美术的兴趣。老师也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使学生在问题中积极思考,主动参与。比如要上民间美术课,就可以由学生都喜欢的中国传统节日导入新课,让学生在一个轻松的课堂氛围内主动学习。美术老师还要努力突显学生主体地位,让每一个学生的才能都能得到充分发挥,能力得到认可。中学生有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具有强烈的自我实现欲望,美术教师就可以多引导学生想象,做一些设计作品,让学生从中体会成就感,从而爱上中学美术课。

  三、如何上好中学美术课

  中学美术课不同于小学美术课,不只是让学生了解一些美术知识,而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美术课的方法。因此美术教师不是授人以鱼,而是授人以渔。美术教师上课时可以用教材,但不能拘泥于教材,要大量的扩展知识。美术教师必须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因为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它与文化、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宗教等有着密切的联系。没有文化底蕴的美术教师,对美术的理解不会太深,课堂知识没法拓展,课堂气氛不会活跃,所以美术教师要从自身做起。美术教师在上中学美术课时,要教学生学习的方法,而不是知识,必须得教会学生如何思维,如何理解,如何掌握知识。除此之外,美术教师还必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懂得真、善、美。美术教师还必须充分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系统、幻灯片、投影仪等的使用,这样才能用好丰富的教学资源,给学生提供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快乐、自信地上好每一堂中学美术课。

  四、中学美术教学的方法、原则和最终目标

  要想追求高效的教学质量,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科学的教学方法至关重要。常用的美术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作业指导法、观察法和美术参观等。中学美术教师除了掌握以上教学方法外还必须遵循以下教学原则。中学美术教育的教学原则有审美原则、视觉思维训练原则、启发创作原则和直观教学原则。在这样的教学原则下,通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空间感受力、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最终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判断力。让学生能够分辨出真善美和假恶丑,不仅要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更要做一个有高尚情操的人。

  总之,美术教师从事着教书育人的神圣职业,必须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审美素质,进入教室时刻带有爱心和激情,并且充分运用好多种先进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笑声、欢呼声中快乐学习、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林华民.新课程下我们怎样当老师[M].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20xx.

  [2]魏传义.艺术教育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3]翁震宇.美术教育概论[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xx.

  [4]王斌光.在欢乐中成长:名师讲述最具活力的课堂愉快教学[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

  [5]常锐伦.全国中小学美术骨干教师教育论文集[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xx.

美术教学论文3

  小学生从幼儿阶段开始接触动画片,可以说除了故事之外,动画片便是学生们最喜爱的。经过调查分析得知,小学生喜欢动画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动画的视觉影响力强;二是动画的传播范围非常广;三是动画能够给学生提供独特的思维视角。就目前的小学美术教学而言,存在教学设计单一化、学生对美术学习缺乏热情、美术课变成单纯的画画课等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了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此,教师应从学生兴趣视角出发,将动画与美术教学相结合,以动之趣,静之美带领学生一起走进美术新课堂,从而真正实现美术教学目标。

  一、运用动画故事,激发学习兴趣

  在美术学习中,学生兴趣的激发非常重要。目前,许多小学生缺乏美术学习兴趣,因而美术教学效果不佳。为此,利用什么手段吸引学生对美术的关注度成了重点。在动画普及的今天,教师可以将学生感兴趣的动画片融入美术教学中。其中,教师可以运用动画故事来吸引学生参与课堂,并将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有效激发出来。例如:在教学人美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美术《机器人》这一课时,教师将动画故事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讲到机器人,大多学生非常喜欢,再加上目前很多大城市推出机器人服务,尤其是在各大餐厅中。而与机器人相关的动画系列,则非《机器人总动员》莫属。为此,在美术教学中,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

  二、运用动画声音,吸引学生关注

  教学资源中,声音是其中的一种。动画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教师便可以提取动画中的声音作为教学资源,为美术教学服务,从而吸引学生的关注。在课堂教学中,一般教师需要运用到现代化的设备呈现声音资源。教师既可以提取动画中的角色语言,也可以提取动画音响、动画音乐等。例如:在教学人美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美术《动画片的今昔》这一课时,教师巧妙运用动画声音,达到吸引学生的效果。本节课主要在于引导学生学习动画片的发展过程,并了解动画片中的形象是如何动起来的。结合学生的兴趣,教师以截取国内比较热门的动画片,让学生看动画片段、听动画音乐,猜出对应的动画片名称。教学中,教师巧妙借助动画中的声音资源,设计竞猜活动,引爆美术课堂。在竞猜后,教师再引出相关问题,促进学生讨论。

  三、运用动画内容,形象说明展示

  教学内容是美术教学中的重点。美术学习对于小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学生要学习的内容较多,里边还涉及一些美术基础知识、专业的美术内容等。如果教师单纯地向学生解释,那么很难达到预期效果。此时,教师不妨运用动画内容,形象地向学生解释说明,增强美术学习趣味性。例如:在教学人美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美术《彩墨游戏(二)》这一课时,我运用动画内容,向学生展示说明,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牧童》这一动画片有两个重要的动画形象,即牧童和水牛,它们都是依据中国画的风格绘制的。为此,通过动画内容、图片等展示说明,学生很容易明白什么是中国画。水墨动画形象的注入,为美术学习课堂增添了生机。学生学习起来更加起劲了,也更易了解本课的内容。在展示过程中,教师可以一边讲解,一边与学生互动,让学生在趣味中了解中国画。由于动画展示较快,教师在播放后如果学生还没有消化吸收,可以采取回放的方式,直到学生理解吸收。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选取了与美术学习内容息息相关的动画片,将其与教学结合起来,向学生展示内容。如此一来,美术学习的难度降低,而课堂的趣味性不断提升,学生理解消化起来也更加简单。四、运用动画形象,促进学生创造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还必须注重引导学生创造。唯有学会创造,学生才会在美术学习中得到更大的突破。就目前而言,很多学生懒于创造,教师布置美术任务时,多是应付式完成,而作品也是千篇一律。其实,我们应该主动反思:为什么学生作品会千篇一律?如何才能让学生的作品与众不同、独特新颖?归根结底,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兴趣,以兴趣促进学生创造。而动画资源的运用,则刚好符合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巧妙运用动画形象,促进学生创造。例如:在教学人美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卡通———动起来的漫画》这一课时,教师将动画形象与教学相结合,成功促进学生创造。本课除了让学生了解卡通的一般表现规律及特点外,还重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也就是说,学生要通过利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出自己喜欢的卡通形象作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互动交流,教师先与学生互动,将学生的激情点燃,再利用话语带动学生创造。教学中,教师可以增设“评比”环节,以评比最大化促进学生创造。总之,动画资源非常丰富,教师既可以利用其中的动之趣,也可以单单捕捉其中的静之美,辅助教学,增强效果。在运用动画资源时,教师要考虑其与教学的联系性,教师要注意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巧用,让学生在快乐的环境下学习,从而让美术课堂更具独特的魅力,让学生真正爱上美术,并在美术课堂上得到发展与提高。

美术教学论文4

  摘要:幼儿时期是一个人思维创造最活跃的时期,通过美术形式进行表现,既能够激发幼儿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很快,市场对人才需求量也日益增大,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人们对幼儿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重视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本文试阐述美术教学中培养幼儿创造能力的意义与方法,旨在挖掘幼儿的最大潜能,提升幼儿的美术创造能力。

  关键词:幼儿教育;美术教学;创造能力

  美术教学是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内容,除了能够培养幼儿的艺术素养以外,还能够增强幼儿的创造意识,提升幼儿的创造能力。在以往幼儿园美术教学中,有些教师不太重视幼儿创造能力的培养。幼儿阶段对一个人的发展极为重要,因此教师要采取正确的教学方法,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激发幼儿的创造潜力,这有利于幼儿今后的全面健康发展。

  1美术教学中培养幼儿创造能力的意义

  幼儿园属于基础教育,幼儿时期是培养一个人创造力的最佳阶段。在幼儿美术教学过程中,要积极探索有效的创造力培养方法,这是幼儿园面临着的重要课题。对此,教师应主动采取探索、想象等各种表现手法,将手工作品、绘画作品等作为开发幼儿创作才能的重要工具,让幼儿能够通过对线条、图形、色彩的利用,创造性地将他们对世界的认知表现出来,充分发挥出幼儿内在创造潜能,帮助幼儿形成健全的人格,促进幼儿心智的全面发展。所以,站在幼儿发展的角度而言,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培养幼儿创造能力,这点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美术教学中幼儿创造能力的培养策略

  2.1创设环境,培养美术创造兴趣:幼儿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利用幼儿好奇心强的特点,激发他们的兴趣,引导幼儿主动探索,如此一来能够为幼儿提供良好的探索条件。好奇、好问、好玩、好动是幼儿的天性,这是幼儿创造意识的萌芽及实践能力的表露。对此,教师要提升对环境资源的利用率,支持和鼓励幼儿创造活动的开展,保护好幼儿的创造思维,激发他们的创造灵感,从而让幼儿长时间保持浓厚的创造兴趣[1]。例如:在“配色活动”中,教师可以将红、黄、蓝三种颜色的瓶子、水提供给幼儿,让幼儿自己随意进行颜色搭配,调和。幼儿能够发现瓶子里面颜色不断变化,由深变浅、由绿变紫,非常奇妙,这样很快就将幼儿的兴趣调动起来。然后教师再适时加以引导,让幼儿创造出新的颜色,幼儿了解并掌握配色方法以后,为让幼儿始终保持对配色活动的兴趣,教师可以将宣纸、剪好的各种裙子提供给幼儿,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给裙子配色。幼儿在配色过程中,即感受到了活动的乐趣,还培养了自己的美术创造能力。

  2.2激发想象,促儿创造活动开展:幼儿阶段正是孩子想象力发展最关键的时期,他们的创造性想象能力也是由此发展起来的,虽然幼儿知识经验不足,但是会大胆的进行想象,创造意识也很强。想象力是指幼儿对事物进行联想的能力,比如幼儿对事物的幻想,这是幼儿开展探索、创新活动的基础。所以,促进幼儿开展创造性教育,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尤为重要。例如:在“未来汽车设计展”中,教师先将各种汽车的功能介绍给幼儿,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想象,大胆设计未来汽车的功能。幼儿通过教师的合理引导,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想象力,设计出新型的游乐车、环保车、警车等,有效培养了幼儿的创造意识[2]。活动结束以后,在讲故事、泥工活动等过程中,幼儿都能通过自己的想象,创造出各种新内容。所以,想象力是开展创造性活动的关键。

  2.3实践操作,培养美术创造能力:在幼儿美术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幼儿创造力的培养,给予幼儿更多动手动脑的机会。由于幼儿语言能力发展尚不完善,所以对幼儿而言,动作是其最直接的思维表现形式。在实践操作活动过程中,要将幼儿创造意识激发出来,让幼儿的创造思维得到发展,从而提升幼儿的美术创造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将数张彩色纸提供给幼儿,组织幼儿进行折纸活动,让幼儿自己动手折出各种形状。幼儿们在教师的启发下,可以折出不同的形状,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不规则图形等,幼儿还将其想象成饼干、桌子、雪花等事物。此外,教师还可以指导幼儿进行图形组合,如正方形和椭圆形组合为圆顶房、长方形和三角形组合成为尖顶房、不同形状组成的鱼,或者是通过拼贴,组合成春天的场景等。幼儿在美术活动过程中,最大限度发挥出了自己的创造性思维,提升了创造能力。

  2.4改进方法,培养美术创新精神:在幼儿美术教学中,要以教材内容为中心,采取类比、联想等方法,扩散幼儿的思维,形成新的方法,即求异思想,教师要在美术活动中为幼儿设计开放性问题,改变幼儿以往固有的思维方式,让幼儿通过探索与尝试,改革和创新以往的制作、表现手法等,这样有利于培养幼儿的求异思维[3]。此外,教师还要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支持幼儿标新立异,从而增强幼儿的创新精神。例如:在折纸“裤子”的过程中,首先教师为幼儿介绍叠裤子的方法,并让幼儿们将折好的裤子组合起来,此时,教师可以向幼儿提问“你们可以组合成哪些事物呢?”教师要给予幼儿足够思考的时间,鼓励幼儿积极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幼儿通过思考和讨论,以及在教师的启发下,可以使用折好的三条裤子拼成小狗,用多个裤子拼成蜈蚣等。对此教师要及时给予幼儿肯定,认可他们创造出来的事物,从而增强幼儿的自信,更好的激发幼儿创造潜能,帮助幼儿树立起“我也能创造”的信念。此外,还可以将幼儿各种内在因素调动起来,让他们产生更大的创造动机,增强其创作意识,长期下去,幼儿必然会具备较强的创新精神,这也是幼儿美术教育的目标。

  3结语

  总之,幼儿园通过开设美术教学,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因此,教师要及时转变观念,提高重视程度,灵活使用各种培养的方法,引导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将幼儿创造能力激发出来。此外,教师还要注意保护幼儿的天性,利用幼儿活动好动的特点,积极为幼儿营造出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幼儿在活动中享受到快乐,掌握到基本的技能技巧。从而真正实现幼儿园美术教育目标,促进幼儿全面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樊越.幼儿美术教育现状分析及指导策略探究[J].学周刊,2015,(07):210-211.

  [2]邢舟亚.幼儿美术作品园本评价初探[J].美术教育研究,2015,(08):118-119.

  [3]朱新华.幼儿美术教育生活化模式探讨[J].大舞台,2013,(01):168-169.

美术教学论文5

  摘要: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世界文化史上留下了浓妆重彩的一笔,极大地丰富了世界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族民间美术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因此直到今天,民族民间美术在文化艺术领域仍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并且,由于我国是一个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因此除了丰富多彩的汉文化之外,其他少数民族的文化也各有特色,具有非常大的存在价值,这就使得我国的民族民间美术教学有了更多的资源。本文主要从民族民间美术教学的意义、以及民族民间美术教学的措施等两方面来浅谈一下高校美术教育中的民族民间美术教学。

  关键词:民族民间美术;教学意义;教学措施

  在新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下,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教育逐渐开始了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力求培养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在高校美术教育中,民族民间美术教学占据着很大的一部分,其教学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美术教育的水平,因此必须要把民族民间美术教学摆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并结合民族民间美术的群众性、地域性、以及历史文化性等特点,不断创新、勇于探索,积极需求出一条更加适合民族民间美术教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促进我国高校美术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

  一、民族民间美术教学的意义。

  1、有利于弘扬我国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民族民间文化是促使我国文化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是满足人们情感需要和心理需要的重要精神寄托,。而民族民间美术作为民族民间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中的美学观、宇宙观、以及民族精神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活力。因此,进行民族民间美术教育,能够有效弘扬我国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促进中华民族的健康长远发展。

  2、有利于我国民族民间美术的传承和发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深化,外来文化对我国的传统文化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在中国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严重威胁着中华文化的传承和传播。一些人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潜意识里认为中国的传统民族民间文化是老土文化,已经不再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这就使得中国民族民间文化面临巨大的危机。特别是民族民间美术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渐渐被大多数人所遗忘,为此进行民族民家美术教学就显得十分必要。

  3、有利于民族民间美术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实现。

  文化需要依靠人来进行传承和发展,因此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民族民间美术教学就变得非常必要,只有进行教育教学,才能促进民族民间美术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实现。这是因为民族民间美术保持着创造文化的原始形态,它最初出现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但是随着时间的逐步推进,民族民间美术在实用基础上逐渐展开,开始致力于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艺术价值开始显现。

  4、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精神世界。

  民族民间美术教学作为艺术教学的一种,能够通过现实中的美好事物和艺术形象中蕴含的思想情感来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影响他们的思想、情感、意志、甚至是性格,从而丰富他们对生活的感悟,以更加积极饱满地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民族民间美术教学的措施。

  1、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

  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在民族民间美术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具体来说就是对民族民间美术中民俗文化的理解、审美情趣的把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现代技术与传统工艺的结合等存在一定的差距,成为阻碍我国民族民间教学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必须要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打破单一的教学模式,积极创新、勇于探索,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对学习民族民间美术的兴趣和积极性,促进我国民族民间美术事业的更好发展。

  2、创造适合民族民间美术教育教学的大环境。

  近年来,随着民间艺术保护观念的不断强化,我国民间艺术有了一定的发展,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但是对于民间艺术传承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在高校美术教育中,为了促进民族民间美术的发展,必须要创造适合其教育教学的大环境。这就需要由国家和政府出面,成立一些专门性的民族民间文化机构,促进民族民间文化的兴起。同时,民族民间文化的研究者们要从不同的角度来把握其发展脉络,促进民族民间文化的全方位、多元化发展。

  3、增加民族民间美术教学的内容。

  民族民间美术品种极其丰富,既有供观赏的造型艺术,也有以实用为主的工艺品,与宗教、民俗、以及其他民间文艺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具体来说主要有绘画、雕塑、刺绣、服饰、器皿、剪纸、编织、皮影等等。这些民间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极富中国特色,但是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渐渐失去了活力,传承和发展面临较大的困难和挑战。教育教学作为文化传承的一项有效手段,必须要积极发挥其作用和价值,因此在高校美术教育中,要尽可能多地增加民族民间美术教学的内容,使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

  4、打造实践教学平台,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在教育行业,实践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教学手段,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民族民间美术教学中也要引入实践教学模式,积极打造实践教学平台。这就需要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动手的机会,例如带领学生参观民俗博物馆、手工作坊、以及工艺美术企业等,并通过开画展、办讲座、以及与民间艺人交流等形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培养他们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三、总结:

  民族民间美术是劳动人民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通过不断实践和创新逐渐发展起来的,充分体现了中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是中国传统艺术的奇葩。但是当前受外来文化和外来思潮的影响,民族民间美术的传承和发展举步维艰,为此在高校美术教育中,必须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创新民族民间美术教学策略,促进我国民族民间美术的发展和传播,使之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参考文献:

  [1] 李勇。 高等艺术教育中本土民间美术教育资源的应用——以新疆少数民族民间美术为例[J]。 大众文艺。 20xx(18)

美术教学论文6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亟需大量高素质人才,逐渐增加了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加大了对各级教育的投入,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在此时代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我国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学前教育人才,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尤其是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缺乏美感教育功能,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发现没、创造美的能力,过于模式化,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美术教育被人们公认为培养创造力最具成效的一门学科,它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具备基本的绘画功能,还要懂得怎样去培养学前儿童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个人调查研究,系统分析了当前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指出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美感教育功能,以期能促进学前教育专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一、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现状

  1.传统的教学方式依然占据主导地位

  当前,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依然占据主导地位,教师负责讲课,学生负责听课,学生被动学习,很多时候教师依然采用单一注入式的教学模式,与不断变化的客观实际已经严重不符。比如在美术课上,教师通过示范来讲授知识,这种讲课方式缺乏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自然会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对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而言,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但是,传统教学模式忽视学生的客观实际,未能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其培养出来的学生就像是标准化流水式作业成品一样,没有自身的想法,扼杀了学生潜在的创造性。此外,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计算机的普及,传统板书式的教学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教师必须要适应这种变化,通过多媒体技术、信息化教学等手段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发展。

  2.缺乏对学科之间关联性的深刻认识

  当前,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缺乏对学科之间关联性的深刻认识,不懂得利用相关学科的知识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包括绘画和手工制作两个方面,它们互为补充、相辅相成。传统的美术教学往往只注重在美术领域当中学科之间的关联,实现了资源共享,却忽视了学前教育的其他学科也是可以与美术教学实现资源共享,忽视了学科之间的知识迁移,而且它们之间的结合将会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如在美术教学当中,我们可以适当地使用音乐、绘画、诗歌等,实现完美协调,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3.教学内容缺乏实用,与社会需求相脱节

  当前,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教学内容缺乏实用,与社会需求相脱节,传统的美术教学过分强调绘画技能,将教授绘画技能作为美术教学的主要目标,在课程设置上,教师传授过多的实用技能,甚至让学生去记模板,忽视了美术教学的真实内涵。学前教育美术教学应该侧重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首先让学生感知美,然后才能创造美,最终才能把美术教学的真谛传播到学前儿童中,符合社会需求。

  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美感教育功能

  正是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存在如此多的问题,尤其是美术教学缺乏美感教育功能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积极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个人调查研究,指出了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美感教育功能培养可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美术教学要让学生学会欣赏美

  美术欣赏是学前专业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通过美术教学让学生认识到美感对于人的重要性,善于通过审美的眼光发现生活美,进而欣赏美、拥有美。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增强师生之间互动,在充分了解学生客观实际的基础上,改变自身的教学策略,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对学生的创新行为加以鼓励,鼓励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来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美术教学要让学生学会创造美

  学术教学要让学生在学会欣赏美的基础上学会创造美。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互联网技术、信息化教学手段等科学技术,开拓学生眼界,为学生发挥自由想象提供空间。同时,也要注重学科之间知识的迁移,实现资源共享,可以通过诗歌、音乐、雕塑等的与绘画的完美结合,在学习绘画的同时,也可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3.美术教学要让学生学会传播美

  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最终目的是培养学前儿童的创造能力,让儿童通过绘画表达他们自身真实情感。这就要求学生要充分认识到美术教学的真实目的,认识到学前儿童的“童心”“童真”“童趣”,只有充分理解和认识到儿童个性,感受和体验它们的存在,才能在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当中,通过细心观察、勤于思考,积累传播美的经验,从而更好地培养学前儿童的综合能力。

  三、结语

  总之,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学前教育专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尤其是缺乏美感教育功能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笔者认为我们要善于通过美术教学让学生通过学会欣赏美,学会创造美,最终达到传播美,实现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美感教育功能。

  作者:黄伟 单位:长春市第七中等专业学校

美术教学论文7

  美术学科作为小学基础学科门类,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也是新课程中的最主要目的和要求。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教师的角色由指导者转化为引导者,但是如何让学生亲自参与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就要看课堂教学设计中教师引导的作用发挥的如何!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呢?

  一、激发兴趣,引起探究需要

  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如果学生没有兴趣,就根本谈不上“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只有当学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才可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使课堂变得生动、轻松起来。因此教师就要着力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

  1、提供一个民主和谐的环境,鼓励、引导学生自行提出想要探究的问题。在我执教的一年级《我做的玩具》这一课的教学中,我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引导他们进入探究活动:师:“我小时候有许多玩具,你们有什么样的玩具?”学生们畅所欲言。紧接着我抓住这些学生的谈话,把他们引导到将要探究的活动中:“今天的题目是《我做的玩具》,当看到这个标题时,你有什么问题吗?这时学生自然形成:谁做的玩具呢?我可以用什么工具来做玩具呢?等等这些探究的需要,产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2、精心设计好导语,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一堂课每个环节都很重要,但是让学生自始白终处于积极的自主学习状态,一席好的导语尤为关键。那么好的问题的提出既是科学探究的开始,也是学生探究兴趣的所在,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问题环境,让学生有问题可提。教师可以针对实际问题提出一句耐人寻味的反问句或者有兴趣的排比句生成问题,这非常有效。因为学生很喜欢观察教师,虽然可能一开始并不是有目的、有成效的回答,但我们应允许并鼓励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例如:在人教版二年级美术教学《乘着大象》一课时,我在首次教学中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让学生尽快了解大象的形态一开始就问学生:你知道有关大象的哪些问题?学生有的知道问题不敢发言,有的回答问题不着边际,显现出兴致不高。在接下来的几次教学中,我及时进行了调整,先播放各种动物身体分解图,之后让学生用语言来拼图,让学生发现大象和其他动物相比与众不同的地方。学生尽情地参与拼图游戏中,老师:“大耳朵应该在右下角”,“因为只有大象才有那么大的耳朵”……学生兴致盎然,自觉参与,主动探究的意识就加强了。

  二、正确、有趣的启发式示范引导

  启发式示范的巧妙运用,将正确性示范和“错误性”示范综合运用,这种示范要求教师示范的范围应该确定以具有普遍规律或程式的技法训练示范为主,而具有创意性、探索性的创作过程就要偏重于启发和引导。

  在我所执教的五年级人教版《十二生肖》剪纸一课中,在教授完剪纸的基本知识后,课堂中有两次示范,第一次是教师正确快速地剪出某一动物的基本形;第二次示范是在这一动物的基础形上有意的剪出错误的剪纸纹样,以此提出质疑,好看与否学生自有判断。第一次正确示范是揭示课题,引起学生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第二次有意的错误示范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学会用观察的眼睛找出问题所在,既巩同了课堂知识,又发展审美能力。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在关键处巧妙示范,启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学,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找到了结合点。

  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评价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同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参与评价,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启发学生主动探索,尝试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优化课堂教学。

  评价,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件全新的事物,如果只让学生使用“好看”、“不好看”等简单的词汇进行评价,就不利于促进学生的思考,更不利于引导评价的深入。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评价必须注意:对发言流利、声音响亮的同学;面对学生的种种思维结果,或精彩或不尽人意的回答,教师必须以饱满的热情,充满信任的眼神,宽容的态度,多元化的激励评价和精当的讲解。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老师的评价如“很有自己的见解”、“你肯动脑筋”、“分析得很准确”等。这些激励性评价创设了一种让学生心理安全的教学氛围。在这种形象生动的语言激励下,每个学生都学得趣味盎然,参与热情十分高涨。

  总之,有效的引导是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教师应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摆正自身角色,紧扣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激活学生的思维,把学生的美术学习引向自主和谐、多元发展的境界!

  参考文献

  [1] 美术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美术新课程教学设计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美术教学论文8

  摘要:美术鉴赏活动作为一种艺术审美活动,它的有效开展可以提升大学生的艺术素质。在大学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应在艺术教育视野下从多方面着手开展这一审美教育。要注重现实生活的融入,加深大学生对作品内容美、形式美及意蕴美的理解,注重让大学生抓住作品的内涵。

  关键词:大学生;艺术教育;美术鉴赏教学;审美教育;鉴赏能力;艺术素质

  从当前大学生的美术教育内容看,美术教育有着较强的功利性,忽视了审美教育。在美术鉴赏活动中,一些高校教师并没有对美术作品的文化内涵进行揭示,也没有整合美术作品的意义、内容和形式,这致使美术鉴赏教学没能发挥其应有的教育作用。美术鉴赏活动作为一种艺术审美活动,它的有效开展可以提升大学生的艺术素质。基于此,本文对艺术教育视野下的大学美术鉴赏教学进行研究,以期提高大学生的艺术素质。

  一、注重现实生活的融入

  现实生活是美术创作的源头,要想有效开展美术鉴赏活动,需立足大学生的现实生活,让他们把目光投到实实在在的生活中,从中获得艺术真味。比如,在随处可见的平面广告、视频广告中,有一些具备一定艺术审美价值的广告,教师可以多启发大学生,引导他们从中寻找和发现经典。比如,美术作品《记忆的永恒》和《向日葵》以及《蒙娜丽莎》等以多种形式融入了广告画中,不仅赋予了广告画极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广告的效益极好。此外,在开展美术鉴赏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带领大学生参观生活中的一些绘画作品展、建筑作品、雕塑作品等,让他们进行鉴赏和对比。总之,大学生拥有一双善于捕捉的眼睛,便能抓住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美的事物。

  二、加深大学生对作品内容美、形式美及意蕴美的理解

  教师在实际开展美术鉴赏活动时,应选用有生活气息的美术鉴赏作品,也就是选择能直接反映社会生活的美术作品让大学生鉴赏。为了加深大学生对作品的美的理解,教师应先让大学生了解作品所反映和折射的社会生活。比如,欣赏油画《开国大典》这一作品时,很多大学生不能理解这幅油画的喜庆及庄严感,不能理解这一作品的内容之美。所以,为了让大学生体会这一作品的庄严和喜庆,教师可播放《开国大典》的相关视频,并辅以适当的讲解,帮助大学生理解这一作品所承载的中华儿女对国家的热爱之情。此外,要引导大学生关注作品所具备的形式美。事实上,美术作品的种类繁多,美术作品类型不同,形式美也有所不同。通常,美术作品可分为建筑作品、工艺作品、雕塑作品和绘画作品等。而为了能够让大学生感受到美术作品的形式美,就需让其了解各种作品形式的特点。绘画作品可分为素描、水粉画、油画和国画等,不同的绘画形式也追求不同的形式美,比如,油画注重质感的浓烈、色彩的丰富和浓厚,而国画则强调用墨韵味以及笔端变化。无论哪种形式的美术作品,其明暗、肌理、色彩、构造、点线面等都可以对美术的形式美进行充分表现。所以,教师应引导大学生从这几方面着手鉴赏和解读美术作品。另外,教师要引导大学生感受作品所散发的意蕴。同文学作品一样,美术作品也需对主题思想进行表达,美术作品所表达的主题思想越丰富,越能将深刻的意蕴美展现出来。美术作品所拥有的内在意蕴,唯有用心欣赏才可真正体会。不同历史时期的美术作品所追求和体现的内在意蕴也不同,所以教师应先让大学生抓住美术作品所处时代的特征,再对美术作品的内在意蕴进行鉴赏。比如,鉴赏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作品时,因考虑到文艺复兴时期有着浓浓的人文主义精神,所以教师可引导大学生领会美术作品中所倡导的人文精神以及对自由的渴望、对生命的热爱之情感。

  三、注重让大学生抓住作品内涵

  在对大学生进行艺术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让大学生欣赏名家作品,更重要的是还要让其抓住作品内涵,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所以教师在对作品进行介绍时,既要介绍作品主题及作品内涵,还要介绍创作者的生平以及创作背景,这样才能够让大学生获得更多的艺术体验,从而更深刻地对作品进行解读。比如,鉴赏《呐喊》这一美术作品时,由于这幅画视觉刺激性较强,感情极为激烈,大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作品所蕴藏的苦闷和孤独等情绪,所以教师可向学生讲解创作者的身世及其一生的境遇。背景介绍,可以帮助大学生了解这一作品的内涵,能使大学生深刻体悟作品所包含的情感,同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又如,在对《掷铁饼者》这一作品进行鉴赏时,虽然大学生了解这一作品传递着什么精神,但是并没有足够的内心感受。对此,教师可对奥运精神的发展以及孕育历程、时代背景进行讲述,让大学生深刻体悟奥运精神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让大学生抓住作品内涵,还可以让他们深受启发,从而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组织美术鉴赏活动时,高校教师需要引导大学生抓住美术作品的内涵和主旨,体悟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唯有如此,才能够真正发挥美术作品的人文教育作用,提升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牛晰.艺术增添人生色彩———基于通识教育的大学美术鉴赏[J].美术教育研究,2014(01).

  [2]王鹏.综合性大学美术鉴赏课程教学实践———以中外经典绘画鉴赏课程设计为例[J].艺术教育,2017(08).

  [3]郭明生.“生本理念”下的大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方法刍议[J].美术教育研究,2014(09).

美术教学论文9

  内容摘要:作为美术院校本科阶段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基础教学对学生基本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至关重要。必须把素质教育渗透到基础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各方面素质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关 键 词:美术院校 基础教学 素质教育

  近年来,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美术院校的学生专业素质呈现出下降趋势。因为现在的学生入学前大多只经过美术补习班、考前强化班等短、平、快的专业培训。不过,我们现在不必用传统的价值标准来衡量学生素质的高低。从整体情况看,学生的素质发生了结构性变化。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发挥基础教学在美术院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让学生各方面素质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全面提升美术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一、基础教学在美术院校素质教育中的任务

  1.培养造型能力,打好专业基础

  培养造型能力,掌握基本技能,打好专业基础是美术院校的基本功能,也是美术院校基础教学的主要任务。

  近几年美术院校生源质量下降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原因源于多方面。其中一个是入学动机因素。现在为数不少的学生报考美术院校并不是发自内心真正喜欢美术,而是由于文化课欠佳或是迫于家长的选择,这也影响到他们入学后的学习心态。另一个因素是学生在入学前的基础训练是一种应试的训练,是不完整的、不系统的。因此在教学上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让学生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

  当前美术院校的教师对基础教学的认识有两种大的倾向:一种是传统的教学观念,认为无论什么专业,只有素描、色彩等基础训练才是最重要的,只有练好了基本功才能搞好创作;另一种是新的教学主张,认为基础教学应与国际接轨,应强调个性化教学,有些专业甚至可以取消素描课。

  笔者认为,前一种看法是对基本功的片面理解,认为学生在低年级的主要任务只是素描、色彩等基础的训练,只有到高年级才有必要去进行创作、研究,去寻找自己的个性。于是在基础教学中按相同的模式和套路进行单一的基础训练,忽视专业的特点与区别,造成基础教学与各专业的创作相互脱节,违背了基础为专业服务的目的;后一种看法则不结合中国教育的现状,盲目模仿国外的教学模式,过早地强调结合专业,过分地强调艺术个性在基础阶段的张扬,忽视了基础教学的功能,从而削弱了必需的基本功的训练。

  在当今高等美术教育大发展的背景下,美术院校本科阶段应遵循“厚基础,宽口径”的模式。要真正做到“厚基础,宽口径”,必须从本科基础教学质量抓起。现在的基础教学既不应该是只强调素描、色彩等单一、狭隘的基础训练,而忽视基础与专业的衔接,也不应该因过分强调艺术个性的张扬而削弱必需的基本功的训练。不同学科、专业对基础有不同的要求,但造型艺术有它自身的科学性和规律性。这就要求基础教学应从整体上进一步优化课程结构,加强各学科基础课程之间的互相协调和渗透,扩大知识的覆盖面,增加课程的综合性和实用性。即应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拓展,找出基础教学中不同专业之间的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使学生拥有的专业基础知识适应不同专业发展的需要。这样,学生在掌握造型基本技能的同时,又具备了宽泛的专业基础。

  2.培养审美能力,提高艺术修养

  基础教学另一个重要任务是,注重对学生艺术审美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艺术审美能力是指对艺术美的感受、想象和鉴赏能力。这里的“美”是指广义的“美”。诸如静物的有机组合、人物动态的生动自然、色彩关系的合理表达、造型语言的个性化表现等等都是“美”的内容。艺术造型是一个感受生命、感受形式、感受画面和感受意境的过程。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既要注重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又要注重对艺术审美意识的培养。对艺术审美意识的培养和训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艺术表现规律的理解。

  “人们不可能仅凭掌握一点技法就能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除了掌握技法外,还必须熟悉艺术发展历史,具有欣赏艺术的趣味和评价艺术的洞察力。”[1]低年级学生除了学习造型技法,还应该全面了解艺术史。基础训练是一种综合能力的训练,不但有技能、艺术思维方面的,还有人文素质方面的。如果在基础教学中将艺术史与专业基础课紧密结合,让艺术史生动起来,让艺术史成为活的参照,就会帮助学生艺术地感觉、科学地思考。

  3.培养创新能力,适应社会需求

  美术院校培养学生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学以致用,适应社会需求,为整个社会的建设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服务。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基础教学中就要把握好基础训练与创造性思维二者之间的关系。因为基础训练与创造性思维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严格、科学的基础训练有助于创造性思维的良性开发。所以基础教学既要突出其实用性与针对性,又要倡导基础与创作的衔接,促进基础与创作的互动。这样,基础教学就不再停留在过去简单、狭隘的层面上,不再死板、不再教条。经过严格和科学的基础训练,学生在具备基本的观察能力、造型能力和审美能力后,逐步提高其应变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在未来的艺术创作中灵活运用和发挥,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实质性的提高。这也是素质教育的重点所在。

  二、基础教学在美术院校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通常所说的人的素质包括几个方面——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心理素质。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改革和发展,我们对素质教育的认识也在不断升华。

  “素质教育的本质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因为德、智、体、美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素质教育就是将知识、能力和素质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学生德、智、体、美几方面能协调一致发展。

  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与整个社会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社会对美术人才需求的增加、美术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美术教育从过去的精英教育模式向大众化教育模式转换。高等美术院校本科教育的重点不再是培养艺术家,而是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级的专门美术人才。美术院校的专业应该面向整个社会,以提高全民素质为宗旨。

  要使素质教育深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就要将素质教育真正深入到具体的课程中去,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基础教学是美术院校本科阶段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是本科教育的基础,在本科阶段的教学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学生在本科阶段的核心任务是基本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基础教学的任务一是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掌握基本技能,打好专业基础;二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艺术修养;三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适应社会需求,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基础教学对学生基本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至关重要,因此基础教学在美术院校素质教育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把素质教育深入到基础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探索美术教育的规律,重视基础课教学理论的研究和基础课教学改革的探索,反映在教学上要有特色化的教学内容、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情感化的教学过程。因为“素质教育并不是一种教育教学模式,而是教育面向未来的一种理念,应当体现在各项教育制度的设计理念中,反映在相关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上。”[3]

  把素质教育深入到基础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各方面素质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才能培养将知识、能力和素质融合在一起、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级专门美术人才,也就真正体现了基础教学在高等美术院校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参考文献:

  [1](美)艾迪斯·埃里克森著,宋献春、伍桂红译《艺术史与艺术教育》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

  [2][3]浩全《素质教育的本质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国高等教育》20xx年第1期。

美术教学论文10

  在幼儿的成长教育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因此只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是不行的,技能方面也得达到一定要求。美术手工教学的开始能够使学生掌握一些必须的基础的手工技能,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在美术手工教学过程中,学生会和教师一起进行手工操作。学生在模仿教师制作美术手工作品的过程中不断练习自己的手上动作,动手实践能力会相应的得到加强。这是学前教育开设美术手工教学的目的之一,也符合社会及幼儿园等用人单位的工作要求。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应试教育教育下的孩子,由于受到教育模式的限制,想象力受到了严重的束缚。没有想象,创造和创新便无从谈起。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在学前教育开设美术手工教育,使学生在学习手工制作的过程中,在教师积极的引导和鼓励下,充分发挥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想象力得到提高,进而拥有独特的创造力。一个民族,有创新才有进步,有想象才有发展,培养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想象和创造力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意义非凡。

  有助于加强学生的美感教育,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其高雅情趣加强学校美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只有德、智、体、美各个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能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开设学前教育美术手工教学,让学生在手工艺术作品的制作过程中,在心中对美的概念有一个大概的整体感知,在快乐自主的学习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美好事物的熏陶,审美能力得到提高,高雅情趣得以培养。

  学前教育美术手工教学实施过程中应遵循的方法、规律任何一门教学课程都必须按照一定的方法,遵循相应的规律进行实施。在学前教育的美术手工教学中,我们也应当遵循一定的方法和规律。

  首先,美术手工教学作为学前教育教学内容的组成部分,必须在大的方向上应坚持独立自主原则。让学生做自己学习的主人,教师加以引导,学生自己进行独立的学习探究,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

  其次,由于每一个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不同,所以教师在教授课程的过程中要因材施教,结合每一个学生的自身特点,给予其适当的教育。

  再者,美术手工教学要做到与时俱进,实践创新。教育的目标就是能为社会发展服务,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有助于他们更加符合社会创新要求。此外,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还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遵循循序渐进,分解教学的规律,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学的会,愿意学。

  美术手工教学不仅是学前教育幼儿人才培养的重要教育内容,更是高校为社会培养未来优秀幼儿师资在学前教育专业所开设的重要课程。

  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出的学生的质量直接关乎着整个社会幼儿教育的质量好坏。对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手工教学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进行教学改进,进而培养出各方面综合发展的学生,使他们走出校园,步入社会时为当代幼儿的教育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美术教学论文11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改内容的不断落实,初中美术教学工作者逐渐意识到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性,并力求通过各类教学途径实现教学有效性的目标。该文作者基于这一问题,有针对性地探索了当前实现初中美术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相关教学工作者逐渐意识到社会适用性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基于这一问题,教师要将新课改内容不断地落实到教学实践中。以往的应试教学模式已经无法与时代发展相契合,也无法满足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需求。因此,在进行初中美术课程教学时,教师一定要将提升教学有效性作为实践教学的目标,并以此为基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而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一、了解并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

  学生在接受初中美术课程内容时,应充分意识到教材的重要性,首先应当对教材内容有所了解,然后逐步掌握,在此过程中,学生应厘清学习思路,进而提升学习效率。此时,教师也应当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督促学生厘清美术教材中的知识内容,避免出现模棱两可的现象。鉴于此,教师应当从自我做起,将美术课程内容吃透,并深入理解。当学生对教材内容出现疑问时,教师可针对疑难问题予以解决,尤其是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这样的方式有利于学生提升专业性,也有助于教师科学、合理地落实教学内容。教师在进行初中美术课程教学时,应通过因材施教的方式,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体现的.个体差异,不可放弃任何一名学生。鉴于此,教师在进行美术课程教学时,应总结和归纳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习惯,将美术教材中的内容传授给学生。与此同时,在学生感兴趣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有针对性地拓展美术课程内容。在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部分美术功底好的学生对于比较容易理解的问题,几分钟内即可将其理解透彻,剩下的时间则会出现做其他事的情况;而部分对美术课程不感兴趣、美术功底较差的学生,面对这些知识,很难掌握其精髓,往往出现敷衍了事的现象。因此,相关美术教师应在此基础上,制订合理的、适宜的、系统的教学计划,在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力求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美术教学中。如,教师在课堂上布置某一任务之后,将班级学生分为两组,并提出哪一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将这一美术任务完成就是获胜组,输的那一组将受到一定程度的惩罚。这样的教学方式将调动班级内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美术学习中,有效地避免学生上课做其他事与敷衍了事的现象,进而提升初中美术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营造良好的互动氛围

  合格的初中美术教师首先应充分意识到营造课堂氛围的作用,良好的美术课堂氛围有助于学生的联想和构思,还会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会很快了解并掌握初中美术知识的精髓,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另外,在良好的美术课堂环境中,学生还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激发思维,提升学习积极性,进而提升初中美术课堂的教学效率。在此过程中,教师起到主导性的作用,教师有责任、有义务为学生提供适宜的学习氛围。教师应当和学生积极地交流与沟通,努力营造公平、平等的教学气氛,一改以往教学中教师高高在上的形象,创新教学方式,改革教学模式。在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时,教师应当耐心地解答、分析,进而引导学生理解问题的核心,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三、构建合作式、自主式的教学体系

  随着新课改内容的不断落实,诸多教学工作人员在落实教育的过程中发现,利用合作式、自主式的方式进行教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在进行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时,要想提升教学有效性,教师就要将自主式、合作式的教学方式落实到教学实践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如,教师在进行初中美术教学之前,可以提前布置给学生一些任务,让学生了解与课堂有关的著名画家的故事和成长经历,下节课进行提问。在讲解教材知识的同时,教师可以针对学生所了解的资料进行拓展,让学生感受到美术的奥妙。在完成课堂教学之后,教师则可以布置学生画一幅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画,并在其中表达自己的情感,这样的方式有利于学生体会美术的含义,并在实践中理解艺术源自生活并作用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艺术。

  综上所述,以往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所培养的人才也无法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因此,在初中美术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意识到社会适用性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同时提升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转变以往的教学方式,通过构建合作式的教学方式、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等,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黄秀菜.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文教资料,20xx(9).

  [2]范睿.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有效性的策略.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xx(42).

  [3]刘巍.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xx(14).

美术教学论文12

  在今天我国的职业高中美术教育的目的无非升学与就业两种,然而,无论高职美术学生进行选择哪方面,他们都需要具备必须的美术专业知识和一定的审美能力,而审美能力可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所以对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就成为了高职美术教育中一项相当重要的工作。但是,目前大多高职美术学生文化成绩偏低、专业知识几近于零,而学校在教学中也只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往往不足,这使得他们以后不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没有良好的审美习惯。

  一、高职美术教育培养审美能力的重要性

  一个人的审美能力不仅直接关系着一个人看待外界事物的目光和视角方向,还关系着一个人对自身价值的定位。当前我国的美术教学不仅仅是对学生绘画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提升对美的鉴赏能力、对美的创造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锻造他们更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高等职业学校的办学宗旨就是,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如何才能提升他们的竞争力呢?唯有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较高的审美能力与专业技术相结合,才能使他们脱颖而出,更能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

  二、当前高职美术教育的现状

  1.对审美教育的不重视

  随着国家对高职院校的专业要求提高,在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中,校方更加注重的是专业能力的培养提升,认为艺术教育的培养无关紧要,使学生对待美术教育也漠不关心,对学生美术教育的审美能力更无从谈起。

  2.教师的专业素质有待提升

  据调查表明,有不少开设美术课的高职院校中,授课教师的美术专业素质有待提高。教师是站在教育事业的一线工作者。首先教师必须要有过硬的专业素质,加上扎实的教学基础,这样才能够保证讲出生动的课程,才能有效的指导并提高学生的能力。然而由于当前社会对美术课的忽视,使得教授美术课的老师极少有继续进修学习的机会。教师的专业知识单一,专业设备不齐,无法激起学生们的兴趣,从而阻碍了学生对美术课的了解,致使培养审美能力成为了一句空话。

  3.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

  高职学生对美术课的喜爱程度也差别很大。一些学生在入学前就经过系统的美术培训,致使其审美能力远远高于一般学生,而另一部分学生对美术课不重视、不参与,加大了教师教学的难度。所以教学中应该让有美术基础的学生能力有所提高的同时还让没有丝毫基础的学生有兴趣去了解和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

  三、如何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对于高职学生来说至关重要。众所周知,高等职业学校的办学宗旨是提高学生就业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和就业率。从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他们首先需要过硬的专业技术作为基础,而审美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将学生培养成具有人文气息的综合素质较高的综合型人才。可见,培养高职学生的审美能力至关重要。

  四、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方法

  1.提高美术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审美能力

  美术是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课程有所不同,其教师的榜样作用尤为重要,可以想象,具有高人格魅力和高审美能力的教师给学生教授美术,课堂将会是一场视听盛宴,学生上课会是一种享受,自然而然会对美术产生浓厚的兴趣,也就大大提高了审美能力。

  2.学校领导应对美术教学有高度重视

  校方领导应该对高职院校的美术教学引起足够的重视,在这样的前提下,才能够使得学校开展规范的美术课程,在课程设置上入手,逐步优化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学到最丰富最精确的知识。

  3.应重视开展丰富的与专业结合的美术课程拓展活动

  俄国文艺理论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艺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因此,要提高学生们的艺术审美能力,与生活是密切相关的,是不可分割的,老师应该想尽办法让学生从身边美的事物中寻找美,发现美,这样就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激起学生的兴趣并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结论,21世纪市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高职教育也随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职高教育的美术课程着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学生对祖国和人民的美好感情。因此,在职高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每个高职美术教师必须面对的重要任务,而审美教育培养的更应该是一种文化传承。

美术教学论文13

  一、完善教师自身美术素养

  要想改变高中美术教学现状,提高高中美术教学效率,就要从高中美术教师的自身素质着手,促使教师提升自身的美术素养。只有教师自身具备深厚的美术功底,才能充分发挥自身能力,获得良好的美术教学效果。因此,高中美术教师要提高学习能力,改进美术高效课堂教学的途径和方法,要有针对性地对美术教学内容进行筛选,从而使学生吸收美术精华,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同时,教师要提高教学能力,要把自己的知识有效地传递给学生,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及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结合自身的美术素养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使教学有层次地开展。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能动作用和引导作用,保证美术教学效果,提高美术教学效率。

  二、改革美术教学模式

  在高中美术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要逐步改革美术教学模式,引入多媒体教学模式,提高美术教学效率。以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使教学内容更为丰富,教师可以在美术鉴赏课上引入国内外大师的美术作品,使教学素材更有影响力,使学生更为直观地感受美术大师的创作理念,增强学生对美术的理解。

  除此之外,多媒体教学中的图片和视频可以使教学课堂更为生动活泼,避免课堂氛围死板,更能使学生融入多彩的美术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除了应用多媒体教学,高中美术教学模式改革要逐渐改变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建立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使每位学生都能够有机会发表对美术作品的见解,开拓学生的思维,使学生集思广益,共同促进美术能力的提升。

  教师要不断增强与学生的沟通,使学生取长补短,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思考能力,同时使学生拉近与教师的距离,便于教师对课堂进行掌控,了解每位学生的美术情况,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增加美术教学设施资金投入

  要想提高美术教学效率,学校也要不断加大美术教学设施的资金投入,升级美术教学的硬件设施,可以选择个别班级进行试点,与不配备硬件设施的班级进行教学效果的比较,从而合理扩大硬件设备的覆盖率。

  除此之外,学校可以定期组织一些美术比赛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给予教师一定的奖励,从而使教师更加积极地参与美术教学改革。同时,学校可以引进一些优秀的美术作品作为美术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四、有效评价学生的美术作业

  在高中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效评价学生的美术作业,发现学生作业的亮点,防止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要对学生的作品提出积极意见,从而使学生能够接受更好的创作意见,增强创作能力。

  教师要多鼓励、少批评,从而使学生能够保持学习美术的热情,防止给学生带来消极的影响。教师在评价学生作业的时候要讲究方式、方法,引起学生的共鸣,保证教学效果。

  五、结语

  高中美术教学改革的方向就是建立高效美术教学课堂,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丰富学生的美术知识,增强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当前,高效美术课堂能够保证教学效果,发挥美术教学的作用,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以提升,为喜爱美术的学生奠定美术基础。

  因此,构建高效美术教学课堂、实施美术教学改革刻不容缓,只有保证教学效率,才能实现美术人才培养的可持续性,为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美术专业人才。

美术教学论文14

  前言:现阶段初中美术教学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处在主体地位,学生被动进行听讲,并且,许多教师不重视指导学生进行合作共同学习,不论学生还是老师关注的共同点都是个人的学习成绩,这样的理念改变了学校进行美术教学的初衷,基于此种情况的产生,在国家进行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师应思考对学生综合能力进行培养。

  1.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很多,其一,受到传统思想的限制,学校注重培养学生努力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初中美术作为考察科目出现,大部分学校都不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初中美术。由于学校的不重视,美术教学活动很难具体实施。第二点,教师教学方式不正确,传统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中突出教师的主体地位,教师对学生实行填鸭式的教育,让学生失去进行美术学习的热情,学生会产生美术学习很枯燥的思想,对初中美术的学习很排斥。第三,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应试性的教学训练,让学生失去进行美术学习的积极性。

  2.初中美术教学进行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进步经济不断发展,社会对高素质综合性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中国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多种方面的因素,促使教育进行改革。合作学习模式是新时期创新的教学方法,合作学习模式是强调教师必须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并主动进行创新,以培养全面高素质的人才为根本目标,为了新时期教育的改革,学校和老师必须充分认识到合作学习对学生的重要意义,改变教学态度,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学生通过互相合作来获取初中的美术知识就是合作学习,在合作的环节中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并进行有效的创新,合作学习模式颠覆传统意义上学生和教师的主体地位,学生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合作解决问题的环节锻炼自身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的默契。

  合作学习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将发挥巨大的作用,在教师不断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在小组合作模式中相互指导,互相鼓励,共同解决课堂中的困难,在这样的合作中,提升的不仅仅是教学水平,同时学生不但能够自主思考问题,自主解决问题,最重要的是在合作学习中学生获得了自身的满足,这样的满足能够激励学生在未来每一天积极进行美术学习。

  3.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正确应用合作学习模式

  3.1仔细观察学生,进行科学分组合作学习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模式,首先必须认真分析每一位学生的特点、性格、学习成绩等多方面的因素,认真贯彻合作学习中均衡和兼顾的原则,进行科学的分组。实现科学分组能够为合作学习模式打下坚实的基础,进行科学分组,是合作学习逐渐深化的保障。初中美术教师对这一点必须有明确的认识。

  例如,某班级学生有50人,教师初步规定把这些学生分成10个学习小组,在分组合作開展的前期,教师对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基础以及美术学习的热情程度进行了深入调查,为了实现合作学习中小组成员科学的分配比例,教师在每个小组中安排了两名美术基础比较好的同学,把基础不好的同学平均划分到每个小组中,并且把班级中性格活泼和内向的同学进行相间分布。这样分布基本实现了合作学习模式下互相影响,互相制衡的关系,让好学生辅导基础差的学生,性格不同的学生互相影响,带动组内积极学习的气氛,有效保证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稳步进行。

  3.2教师在合作学习中要掌握引导的“度”

  初中美术教学的合作学习模式,教师不再占据课堂中主体的位置,教师是学生合作学习的引导者,在这样的模式下,教师是学生的指路明灯,不再是学生前进路上的拐杖。同时合作学习模式下教师不是完全对学生不管不顾,教师只会对学生进行引导,不会对学生进行指导。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正确把握初中美术教学重点和教学目标,运用行之有效的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地、自主进行美术知识的分析和研究。例如,在《让世界更美好》的教学中,教师应组织小组研究时代,环境等方面的特色,并给每个小组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学生在进行讨论的时间内,美术教师应细心观察学生进行合作的态度,在学生出现疑惑时,应指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寻找答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教师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应积极维护班级的纪律,避免影响到他人交流。讨论时间过后,教师要让每个小组对问题进行解答,在这个过程中,美术教师应做到公正和公平,确保小组内每个成员都有机会回答问题。在合作学习进行到最后的环节中,教师应适当总结每组讨论的情况,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课题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培养学生自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3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应正确解读总结评价环节

  新课程改革促进课初中美术教学的进步,虽然初中美术教学取得了初步的成就,但是一些教师在思想上仍旧存在一些问题,阻碍美术教学水平持续进步。在合作学习中,一些教师过于注重合作学习的过程,不重视合作学习中最后的汇总和评价部分,这样的认知是一种错误教学理念。合作学习模式从科学分组展开,中间经过不同小组有效的学习讨论,学生各抒己见,最后有教师进行总结,这是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式,这三个部分欠缺任何一个环节,都会降低合作学习模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所以教师要正确的认识合作学习模式,重视在合作学习模式进行到最后时教师的总结和评价。例如,在《放飞希望》的教学中,小学生在共同的学习探讨后,纷纷向老师展示了自己的成果,教师在对每个小组组内情况非常都有初步的了解,在讨论环节教师也对学生进行了充分的引导,在合作学习的最后环节,教师凭借自身对学生的了解以及学生学习成果展示等环节,对这节课进行了总结,这位教师首先对每个学生的作品进行了分析,把作品的可贵之处和缺点说给每个同学听,教师把小组的作品层次进行了叠加,就是以小组为单位为作品打分,提高每一个小组的学习水平,并促使学生们在今后美术学习中进行默契的合作,提高班级集体的美术学习水平。

  结语:综上所述,合作学习模式是新时期国家教育改革形势下形成的创新教学模式,为了让合作学习模式发挥积极的作用,教师应对合作学习进行深入而全面的了解,运用科学的方式把合作学习模式应用在初中美术课堂中,把握合作学习中教师指导的“度”,以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美术教学论文15

  [摘要]在美术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有助于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探究机智,调动学生自主参与、主动探究和主动创造。

  [关键词]美术教学;教学情境;学习兴趣;自主探究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将有助于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探究机智,调动学生自主参与、主动探究和主动创造。

  一、利用声像信息,拓展学生想象空间

  由于声像信息富有直观性、生动性和强烈的感染力,它容易吸引人的注视和心向,诱发人的想象和思考。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巧妙设计和合理运用与教学内容相一致的声像信息,创设宽松愉悦的教学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究兴趣,拓展学生想象的空间,培养学生求异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如《激情面具》一课,我采用独特的故事情节为开端,营造一个极具情意性的氛围。在课前准备中,我把学生感兴趣的动画片《宝莲灯》中一段情节(画面中人物围绕篝火狂舞、祈祷祭祀)改编成一段flash影像情境。上课伊始,教师神秘地拉上教室窗帘,关闭灯光,播放声像,荧屏上狂热的舞蹈场面和不时出现的面具特写营造出强烈的声像效果,给人以强烈的刺激和震撼。此时,教师作故事旁白:“在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在重大的庆典活动中,人们会头戴造型奇特夸张的面具,用他们特有的舞蹈狂欢庆贺。”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尝试体验、探究创造,他们陶醉在少数民族地区那个具有神秘而欢快的节日气氛中,奇思妙想,大胆创意,运用综合造型材料设计制作出一个个具有个性化的面具。

  可见,美术教师以生动有趣的声像信息为抓手,创设教学情境,这不仅丰实了学生的表象信息,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和创造空间。

  二、利用多感官参与,诱发学生探究兴致

  好奇、好动是小学生的身心特征。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注重创设学生多感官参与的教学情境,发挥多种感官的综合感知功能,拓展学生认知客体的维度,立体地、全面地、由表及里地让学生感知探究事物的本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如《餐盘中的“画”》,这是一堂泥塑制作课。课前,我特地到学校食堂买来一盆糖醋排骨,嫩绿菜叶作底,附以橙色的萝卜花。为了使教学具有神秘感,吸引学生好奇、注视,我特意在菜盆上蒙上一块洁白的纱布。上课铃一响,我将菜盆端进教室,神秘地说:“同学们,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件礼物,你们猜一猜是什么?”扑鼻的香味引发了学生们多元的猜测……接着,教师又问:“什么香味?”“什么做的?”“什么味道?”“什么颜色?”“用什么搭配?”让学生通过猜——嗅——摸等感官体验,逐一作出了相应的回答,最后,教师请一位女同学上台揭开菜盆上的面纱,此时,随着神秘面纱的揭开,同学们情不自禁地发出一阵“哇!”的响声……于是,教师顺势利导地引导学生探究中国的食文化,让学生在讨论发言中了解、领悟和烧制(画与做)中国菜的“色、香、味、形”。学生通过多感官参与的实践体验,他们的审美能力得到了培养,造型能力得到了训练,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思想情感得到了提升。

  三、利用情感共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

  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到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到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效的作用。”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注重优化课堂教学的情感氛围,利用学生的情感共鸣,创设教学情境,有利于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实现一种“以情促情,以情促思,以情作画,以画抒情”的美术创作教学的境地。

  如《和老师合影》。上课伊始,我让同学们回忆有趣的同学往事,表达对老师、对母校的依依之情。接着,我在实物展示台上,通过电视屏幕熟练地画出自画像,画好后,剪贴在事先准备好的展示栏里,和事先准备的班主任画像一起深情的“注视”着同学们。在此情此境下,同学们的自画像是多么的富有个性,具有感情,有的相互“勾肩搭背”,有的互相招呼。更让人感动的是有两位女生画着手里捧着鲜花,她们说:“我要贴在老师旁边,鲜花送给老师。”场面感人。由此可见,健康向上的情感心理培养是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究和主动创造的重要保证。

  四、利用趣味游戏,激发学生乐于创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的根本动力。由于小学生好玩好动的身心特征,利用趣味性的游戏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参与力、探究力、创造力的好策略、好抓手。

  如《布置新房间》,我以“现场招聘设计师”和“选择样板房”的趣味性游戏来代替作业和作业评价。在课中,我以招聘“装潢设计师”海报导入,让学生自主进入设计师角色,用自己设计制作的产品——“样板房(纸工艺)”来“应聘”,再由消费者——同学和听课老师一同参与选择预定“样板房”,从而进行讨论、欣赏,挑选出最好的作品。同时,还能让学生体会到“要有好的产品不仅需要速度还更讲求质量”的意识。在这种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自由发挥自我想象,自由表达自我追求,自由张扬自我创意。

  在上《数字变变变》一课,我采用竞赛的教学形式,教师引导学生仔细发现数字与美术造型之间的内在联系,启发学生对数字产生联想,让学生用绘画、剪贴等形式制作自己的电话号码,采用“比一比、赛一赛”,谁的想法最新奇,谁的作品——“名片”最漂亮。通过趣味游戏——“找朋友”这一教学设计与应用,让学生在欢乐的游戏中交换自己设计的色彩斑斓、各具特色的“名片”。因此,通过该课的教学,孩子们不仅玩得开心,增进了友谊,而且体会到了美术劳动的价值。所以说,情景的创设不在于简繁难易,而是在于合适。在美育过程中,要根据学生在各年龄段的生理特点,引导学生情不自禁地进入到情境之中,以创造性教学为主,因材施教,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了学生美术表现能力的发展,还提高学生形象思维及创造思维能力,培养出独具个性的鲜活的人。

  实践证明,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能有效地诱发学生的好奇心,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通过“小学美术教学情境创设”的实践研究,留给笔者以下几点思考:

  1、对教学方法的研究在于探索课堂教学规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教学方法的运用因人(学生、教师)而异,因课而异,我们不能拘泥于某种教学方法,更切忌教学程式化。因为任何事物都是发展的,教学方法也应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发展、人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

  3、任何一种教学方法不是独立存在的,只有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更有效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寻求有效教学途径是美术课堂教学永无止境的话题。

  为此,我们广大美术教师应该牢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确立“教无定法,以学定教”的教学观,进一步关注学生身心特点和已有的知识结构,结合美术学科教学内容和教学特性,探索和构建多元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探究和自主创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15609266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在线客服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