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浅谈如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大家对论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借助论文可以达到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目的。你知道论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浅谈如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浅谈如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篇1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关于经济建设的一个重大战略目标。那么,为什么要提出这个战略目标?

  我国经济从数量追赶转向质量追赶。党的十八大提出“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一重大变化,更为突出地要求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把“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放在最核心的位置。如果不重视经济发展质量、不提升质量,产能过剩就无法得到有效化解,对外贸易优势有可能会慢慢丧失,经济竞争力也有可能会迅速下降。

  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党的十九大之后,我们还将加大工作力度,取得更大的进展。也就是说,要进一步推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就必须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是攻关期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

  对于实现现代化,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一个重大的战略目标,到本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也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个新目标。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这五个词体现的'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富强强调经济建设,民主强调政治建设、文明强调文化建设、和谐强调社会建设、美丽强调生态文明建设。这一目标描绘了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新图景。那么,要达到这一目标,我们就要“分两步走”,第一步是从2020年到2035年,第二步是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也就是前15年和后15年。另外,十九大报告指出,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也就是说,到2020年,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十九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这一要求自“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之后更为明确。“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就是必须通过改革才能形成现代动力体系。“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这又是一个新提法,我称为“三大变革”。其中“质量变革”,意味着不但要把质量放在首位,还要让质量发生根本性变化。总之,以“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为原则和要求,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成“三大变革”,进而完成动力转化,形成现代动力体系。而形成现代动力体系最终要实现的目标,就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这是人类社会共同的标准。创新、科技进步是衡量世界各国先进程度、现代化程度的标准。而劳动、资本、土地三要素之外的一个要素就是科技进步,就是全要素生产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时代,除了政治特征、经济特征外,还有环境的变化。我们现在所处的环境是战略机遇期,正好迎头赶上第三次产业革命——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这样的新经济,所以发展得非常迅速,而且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所以我们要通过新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全面提升产业水平。十八大之后,我们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未来要继续把这个工作做得深入,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新动能从何而来?从新经济而来,从实体经济和传统产业的融合上来,形成新的产业、新的消费热点。这就是未来中国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浅谈如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篇2

  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内涵和战略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我国经济已进入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这一阶段的核心要求就是要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彻底改变过去主要靠要素投入、规模扩张,忽视质量效益的粗放式增长,以及由此产生的产能过剩、产品库存,杠杆增加、风险加大、效益低下、竞争力不足等问题,通过提高质量和效益实现经济的良性循环和竞争力提升。

  第二,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我国经济总量已经稳居世界第二,主要工业品生产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一,但质量效益不高、增长动能转弱的问题变得日渐突出,导致经济增速持续走低,产能过剩、房地产库存、杠杆率过高问题凸显,积累了金融和债务风险。要改变这一状况,必须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好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更有效激励科技创新和创业创新,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效率提升,提高供给侧产品和服务质量,更好满足消费结构升级需求,尽快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和经济整体效率提高。

  第三,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现代产业体系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撑。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必须以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作为核心内容。

  第四,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制度基础和保障,必须加快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市场机制有效,就是要通过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并最终实现要素配置的优化。微观主体有活力,就是要尊重企业的主体地位,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落实好企业经营决策自主权,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激励企业家的创造性和能动性,培育更多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宏观调控有度,就是要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健全财政、货币、产业、区域等经济政策协调机制,形成政策合力,提高政策效率。实施宏观调控也要顺应市场规律,把握好政府与市场关系,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不是更多发挥政府作用,政府要围绕公共服务和市场监管,做到既不缺位也不越位。

  浅谈如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篇3

  一、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

  十九大报告指出,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的问题。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其中创新发展着力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发展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发展着眼于解决人与自然和谐的问题。开放发展着眼于解决发展的内外联系问题,重视发展问题,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五个发展理念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核心在于创新。

  二、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前提

  现代化与市场化是紧密联系的,现代经济体系是建立在健全的市场经济体制基础上的,对一个没有高度市场化和成熟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来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经济现代化。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快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要着力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自由流动的因素,灵活的价格反应,公平有序的竞争。适者生存。完善的现代产权制度和有效的生产要素市场配置机制是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条件和必要条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在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建立。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仍存在不完善和不成熟的状况。因此,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现代经济体制建设的必然要求。

  三、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以提高实体经济供给质量为着力点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建立现代经济体系,必须着力发展实体经济。要把提高供应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大力提高中国经济质量优势。这意味着我们必须改进实体。经济供给的质量是加速现代经济体系建设的重点。实体经济是中国经济体系的主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论经济发展到什么时候,实体经济都是我国经济发展、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实体经济领导者,但中国的“大而不强”的问题突出,虽然实体经济供给量大,但供给质量不足以满足消费结构转型升级的需求。实体经济结构存在不平衡性,其中包括以实体经济为核心的制造业供需结构失衡,作为经济主体的工业和服务业结构失衡以及整体实体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之间的结构失衡较为突出。实体经济中供给质量差和结构失衡的存在已成为中国经济体制中的一个主要问题,也是制约中国经济体系现代化水平提高和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速转移的关键问题。因此,建立现代经济体制的当务之急是通过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来增加物质经济的供给,形成一个将实体经济发展与技术创新相结合的产业体系。

  现代经济体系是适应高质量发展阶段的经济体制,是一个创新体系,协调平衡的经济体系和以人为本的经济体系。建设现代经济体系必须以新的发展观为指导,着眼于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前提下,提高实体经济的供给质量。要提高实体经济的供给质量,就要从产品,企业和产业入手,但要提高生产供应体系的质量,深化供给侧的体制改革,制造业供求结构的不平衡我们必须着眼于解决产品创新。其次,要塑造产业和服务,产业间正向互动,共生关系整合,产业结构解体,建立现代创新型工业效率体系;三是在正常情况下坚持“实际经济决定论”“实事求是与现实分离”,从制度和制度层面解决问题。“真实与实在的结构失衡”加速了工业体系建设的发展协调实体经济和现代金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15609266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在线客服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