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传统色彩的美学 中国传统色彩观念

浅析中国传统色彩的美学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博大精深、历久弥新,彰显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精神,凝结着古代传统建筑技艺水平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浅析中国传统色彩的美学,希望大家喜欢。

  摘要:“五色观”是我国古代在色彩科学史上的一大发明,它对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影响具有深远的意义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色彩观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色彩观为我国古典色彩关学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五色观;儒家;道家;色彩审关意识

  原始时代的人类在不知不觉的状态中创造了历史性色彩最纯粹的形式。最早发现的原始美术物是距今二万年前的洞窟岩画,标志着人类已经用色彩装饰自己的居住场所,其各种各样的动物形象,用色鲜明浓烈,饱含着原始人类特有的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在我国黄河中游发现的石器时代原始氏族部落建造的浅穴中,由红、黄、褐等色泥土、草泥和木材建成,表明我们祖先对色彩的掌握和运用迈出了一大步。至春秋战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中国古典美学思想进入启蒙阶段,以儒道两家为代表的古典美学思想已经形成,并不断地推动着“目观为美”简单朴素的低层次色彩美感认识向高层次色彩审美认识的发展。几千年来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色彩观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色彩观始终贯穿于中华民族色彩审美意识之中。色彩对民族精神的影响具有深远的意义。在民族色彩文明史上,记录着民族精神的全部过程。中华民族二干多年形成的色彩体系就是世界独特的“五色体系”。我们全面系统地了解“五色观”及其色彩文化内涵,有助于中华民族在全球一体化的世界文化格局中,保持鲜明的民族色彩个性。随着数字化时代的来临,传统的经典色彩已经面临数字色彩的挑战,人类的色彩活动必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弘扬民族色彩文化,开拓丰富色彩表现语言,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一、“五色观”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传统民间色彩“五色观”的形成是继承远古人类对单色崇拜,结合中国人自己的宇宙观——“阴阳五行说”,并与构成世界的其它要素:季节、方位、五脏、五味、五气逐渐发展而来的。

  据史书《周礼》记载:“画绩之事杂五色”,这是目前我国最早关于“五色观”色彩理论的记载,由此也奠定了我国传统色彩的美学观念的形成。它比西方的“七色观”,“三色观”都要早上一千余年的时间。在我国洛阳二号殷人墓发掘四幅绘有红、黄、白、黑的四色画幔,就充分地证明了我国当时的帛画已初具“五色”的丰富性。

  在中国历史上关于“五色观”的记载还有:

  《尚书》:“采者,青、黄、赤、白、黑也,言施于缯帛也。”

  《老子》:“五色不乱,孰为文彩。”

  《庄子》:“五色乱目,使目不明。”

  《苟子·劝学》:“目好之五矣。”

  《礼记·礼运》:“五色、六章、十二衣,还相为质也。”

  《礼乐记》:“五色成文而不乱。”

  何谓“五色”?孔颖达疏:“五色,谓青、赤、黄、白、黑。”刘熙也曾作具体解释,他在《释名》中谈及他的观点:“青色为主,生物生长之色;红色为赤,太阳之色;黄色为光,日光之色;白色为启,如同化水之色;黑为晦,如同昏暗之色。”

  西周时期,已经提出了“正色”和“间色”的色彩概念。南朝染皇侃云:“正谓青、赤、黄、白、黑,五方正色也,不正谓五方间色也。”间色是正色混合的结果,正色即原色,它与间色和复色相对应,所谓“正色论”即“五原色论”,亦即赤、青、黄、黑、白五原色构成的“五色体系”。古人从色彩实践中发现五原色是色彩最基本的元素,是最纯正的颜色,必须从自然界中提取原料才能制作得来,其它任何色彩相混都不可能得到五色,而五色相混却可得到丰富的间色。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五色广泛流行,“五色体系”的确立标志着古代中国占统治地位的色彩审美意识,已从原始观念的积淀中获得独立的审美意义。

  五色体系的建立对于推动古代色彩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色彩艺术的繁荣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五原色的发现和色彩混合规律的掌握,大大丰富了色彩的色谱和艺术表现力。从此,人们从原始的自然单色概念中解放出来,走向色彩艺术创造的'多元化,使色彩的装饰应用更广泛地进人社会生活,并注人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文化内涵,如商周时期奴隶制等级制度和宗教礼仪非常严格,色彩用作尊卑的标志,成为“明贵贱,辨等级”的工具,以维护其统治阶级的利益。此外,在绘画和建筑活动中也都有所体现和划分。据《礼记》记载,“木盈,天子丹,诸侯黝,大夫苍,土黄圭。”即帝王的房屋柱子用红色,诸侯用黑色,一般官僚用青色,至于百姓只能用土黄色。除了统治阶级对“五色观”的推动作用之外,更多的因素还源自于民间,烧陶与冶铜术的发明,使色彩得到广泛地应用。从大量的古代文献记载和发掘出土的墓室壁画、帛画、纺织染色以及陶俑、漆器、铜器上丰富的色彩,可以看出距今二千年前我国的色彩科学技术与色彩装饰艺术的发展与繁荣。

  我国古代进人百家争鸣的先秦时期以后,色彩艺术观更趋于成熟。《左传》对此有明确的论述:“天有六色,发有五色,征为五声,淫生五疾。”古人把“五色”与“五行”联系在一起。何谓“五行”?《尚书·洪范》载:“五行,一日水,二日火,三日木,四日金,五日土。”即水、火、木、金、土五种自然物质,被视为产生万事万物本源属性的五种元素,并提出了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阴阳五行说”将“五行”与自然界中五方、五材、五季、五音、五德、五官、五脏等包括“五色”均配属其中。“五色”是色彩本源之色,是一切色彩的基本元素。五行结合生百物,五色结合生百色,五色论完全符合五行论的理论。阴阳五行思想,流行颇广,影响甚大。五行相生,五行相胜的理论渗透到社会、政治、军事、天文、地理、医学等各领域,并指导人们的社会生产生活等一切活动,以后经过不断发展、推广,几千年的文明,一以贯之,铸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

  二、中国传统礼教对“五色观”的影响

  儒家色彩观从“礼”的规范出发,最终实现“仁”的目的,极力维护周时建立的色彩典章制度,把“五色”定为正色,把其它色定为间色,并赋予尊卑,贵贱等级的象征意义,分别代表君臣民上下关系,色彩装饰不可混淆,更不可颠倒,孔子斥责齐恒公“恶紫夺朱”,实际意义是认为间色紫夺走了正色赤的地位,夺正为不“仁”,违背了礼字规范。他认为“白当正白,黑当正黑”。传统中国画据此发展形成了“计白当黑”的绘画理论。《礼记·玉藻》记载:“衣正色,裳间色”。郑玄注:“谓冕服玄上缫下”。孔颖达疏:“玄是天色,故为正。臻是地色,赤黄之杂,故为间色”。董仲舒在《春秋繁露·服制》中说:“度爵而制服,量禄而用才,饮食有量,衣服有制,宫室有度……虽有贤才美体,无其爵不敢服其服。”《后汉书·服制》也载:“尊工贵工,不得相逾,所以为礼也。非其人不得服其服,所以顺礼也。”

  孔子极力提倡中庸哲学,“中庸之为德也,甚至矣乎!”《雍也》,“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大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中庸是最高的道德境界。儒家中庸观念在色彩上体现为“文质彬彬”

  拓展

  中国传统绘画的意境美是表现在对色彩的运用上,以及对中国历史文化的积淀。中国传统绘画跟西方绘画相比,更加体现出安静和协调,这样的协调是中国绘画独有的,也跟中国文化传统的色彩相关联,更突出中国画家对色彩高深的理解。

  一、中国传统色彩观的概念

  中国传统的色彩观可以叫做“五色观”,包括有红、黄、青、白、黑。这些颜色也延续到至今,现在我们形容颜色多为“五色斑澜”、“五彩缤纷”等。从“有”极归于黑,“无”极归于白中我们可以看出黑、白两色是色彩的两极,有之极和无之极为水墨画奠定了一定的色彩基础。同时在五行色中也形成了属于民间美术的基本观,比如在戏曲中对脸谱色彩的运用以及各种地戏与傩戏面具中的色彩运用,都成为了身份与品质的象征。中国画家在用色的时候,不局限于眼中所见到的色彩,更不是单纯的用色彩来表现物象的外部具体形态,而是用色彩来表现对所画物象的认识,把色彩作为表现方法之一。

  (一)色彩观与“五色“之说

  汉代补人《周礼·冬官》中说:“绘画之事,杂五色。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青与白相次之,赤与黑相次之,玄与黄相次之。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谓之黻,五彩备谓之绣。”这就给绘画中色彩的使用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基础,从玄学含义上说他们将色彩与天地四方的广阔空间密切联系在了一起,在方位上吉凶与安危也孕育了色彩的吉凶与安危。这些表明中国传统色彩观从初级阶段就与东方的天人合一和自然宇宙意识的观念密切相关。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在客观上促使中国古典美学思想进入到自觉自醒的精神阶段。在某种程度上,文化的形成以及它所表现的完美色彩在中国古代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中国传统绘画的色彩起源

  在远古时代,人类生存所需要的一种本能表现在了考古学中,那时在研究中发现的在墙壁上的壁岩画与其他形式的壁画,反映出了人类一种本能的活动方式是以涂鸦为主的,从中可以发现,色彩这种表现方式早已存在。在汉唐时代壁画所使用的颜色多是浓重的石色,也会加以少量的草色作为辅助色。在魏晋以前,草色与石色的用色方式是分开使用的,这一时期佛教美术传人则改变了已有的红黑基调,青绿兴起。而到了魏晋以后,渐渐流行的是草色与石色调和,以及套染的方法。再到了隋唐时代,壁画用色的技巧是最为巅峰的时期,达到了很高的水准,把草色与石色复杂地混合搭配的这种绘画方式,在这一时期为唐代的壁画带来了非常灿烂的效果。

  (三)中国水墨画的兴起:

  中国水墨画的兴起是在壁画的逐渐衰弱后,出现于唐后,慢慢兴起的是卷轴画,每幅画面的底子由墙壁转为纸绢,从而把原来浓重鲜艳石色的豪放画法演变成色薄气厚的一层一层套染与草石色混合的画法,以北宋文人画为中心的水墨写意画风在画坛上随之而来。之后以植物作为色素材料的淡敷色绘画形式在以后的绘画中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及发展。到了南宋以后,这种植物色就变成了以辅助水墨画为主要的颜色,在此形成了特有的设色方法和用色体系,用这种方法所表现出的色彩感觉不再是深色调的浓厚感,而是浅色调的薄透感。在此之后的明代后期如画家董其昌提出“南北宗”之说,极力推崇和倡导“文人画”的“士气”,品评艺术的最高标准是主张书画相通而“逸品”,从而给水墨山水画带来了极大的张扬,给青绿山水带来了阻碍。青绿和水墨是一直相互存在的,有许多水墨画家也画青绿,但都未得到重视。画家董其昌把水墨作为正宗,把青绿作为别子。在明清以后画青绿一派的画家都是些来自宫廷的画家而且是出自民间的,有着并不高的艺术修养,所以在画坛上不足为谈。到了清代之后青绿以若隐若现的方式几乎被淹没掉,水墨山水则积累了很多丰富的形式语言,从而这种绚烂的色彩被流放到了民间。

  二、近现代中国绘画色彩的创造

  (一)色彩的重新重视

  从古代至近代以来,画家在对色彩问题的了解和认识上,都作出了突出贡献。清末民初的一批海派画家最为突出,其中任伯年、吴昌硕基本以画花鸟和写实为主,受吴昌硕影响较大的齐白石等,他们都在水墨画面上加入了简单色彩,被中国封建后期审美情调所滋养的审美心理习惯所重视。所以说他们的色彩追求是不完全的。几乎同时,张大千却把目光投向了唐代壁画。虽然他不惜远涉西域,遍临石窟壁画,但内心深处则依然充满着挥之不去的文人画情怀,突出表现在晚年时,宁愿作泼墨山水,使画面弥漫在浓厚的文人画气象中,也不愿意落实在他已取得了很大成就的工整青绿里,这也就全面突出了中国画色彩的路障重点:山水画家们根深蒂固的“文人画”情怀,唯恐自己被指评为“俗”与“匠工”之列。

  (二)中国色彩的全面刷新

  中国画色彩的重新改革是由五四运动时期一代画家所建立的。林风眠承载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波澜,不仅借鉴西方的现代派画,还紧追汉唐的画风,吸取了戏曲、民间皮影、青花瓷绘等特点,并以独特的色彩创造出“风眠体”,属于纯粹的中国养料。刘海粟开创的泼彩山水画表现在对于传统山水画技法的研究,他的这一种技法把西方绘画的光感、透视以及色彩等多种绘画方法融入到了创作之中,在此取得了非常突出的艺术效果。

  中国绘画在传统的绘画理论上不断的更新,也吸取着西方很多好的绘画思想。比如:“随色象类”的想法是中西方在绘画中使用的共同理念和基本点,中国的绘画对每种色彩的运用都有着独到之处,都是情感的抒发,中国画的灵感也都是源自情感,当然色彩本身也会影响到画家的情绪、想法、灵感、思路。总之,不断的创新和吸取好的理念才是发展中国绘画最根本的意义,也只有这样才能再一次把中国绘画推到一个新的高度,以此达到巅峰状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15609266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在线客服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