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学院教务系统登录入口官网 嘉兴学院教务系统

1、嘉兴学院教务系统

2、红河学院教务系统

嘉兴学院教务管理系统登录入口就在下面,欢迎大家进入访问!
  点击进入>>嘉兴学院教务系统
  嘉兴学院是2000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原浙江经济高等专科学校和嘉兴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的普通本科高校,实行“省市共建共管,以省为主”的管理体制。
  原浙江经济高等专科学校创建于1914年,此后百年间数易校址,相继在宁波鄞县、杭州建德办学,上世纪80年代后期迁址浙江嘉兴。
  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校管理体制几度调整,曾先后隶属于国家重工业部、冶金部、中国有色金属总公司,1998年划归浙江省管理,2000年与嘉兴高等专科学校合并成立嘉兴学院。
  此后平湖师范学校、嘉兴卫生学校、浙江会计学校和嘉兴市粮食干部学校等四校相继并入。
  学校办学所在地嘉兴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江南文化发源地,也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地处东南沿海、长三角中心腹地,东接上海、北邻苏州、西连杭州、南濒杭州湾,交通便捷、经济繁荣、社会和谐。
  世界著名物理学家、香港科技大学原校长朱经武教授受聘学校名誉院长。
  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5000余人(不含独立学院),成教在册学生10000余人。
  现有教职工180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560余人,正高职称教师133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410余人;有双聘院士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人员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人员1人,省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省“钱江高级人才”特聘教授4人,省“千人计划”专家1人;省级重点创新团队2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教学名师5人,省高校优秀教师4人。
  学校下设17个教学单位,1个直属科研机构;设有52个本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9大学科门类。
  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10个,省优势专业1个,省新兴特色专业6个,省级重点学科6个。
  嘉兴学院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是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学校是教育部思政理论课教师社会实践研修基地,也是浙江省高校党员干部教师革命传统教育培训基地。
  学校现有越秀、梁林和平湖3个校区,校园面积1800亩,校舍建筑面积66万平方米。
  学校是全国绿化模范单位、浙江省平安校园、全省高校文明校园、浙江省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
  学校建有经济管理实验中心、机电工程实验中心等9个校级实验中心,现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
  有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嘉兴市重点实验室5个。
  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9亿元,图书馆藏书178万册,电子图书170余万册。
  《嘉兴学院学报》为全国高校社科期刊优秀学报,“嘉兴名人与嘉兴文化”栏目入选教育部“名栏工程”。
  学校与美、英、德、日、韩、丹麦等国20多所高校建立校际合作关系,开展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保送攻读硕士研究生、派遣交换生等合作,每年选派教师出国进修、访学。
  学校每年接收长短期来华留学生近百名,每年向韩国关东大学、台湾静宜大学、中南大学、北方工业大学、桂林理工大学等国内外高校选派交换生。
  学校与浙江师范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江西理工大学、常州大学、蚌埠医学院等高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每年在校培养研究生80余人。
  学校面向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经济学、会计学、临床医学专业进入浙江省第一批本科招生,省内外录取分数线持续提高,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95%左右。
  学校为浙江省高校文化校园建设试点单位。
  学校“红船先锋营”文化品牌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省身文化”品牌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在全国同类院校中具有较好影响。
  学校学子先后荣获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金奖”、三届“浙江骄傲”、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浙江省十佳大学生、浙江省杰出志愿者、浙江省第一届感动校园人物、嘉兴市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
  学校秉承“方正为人 勤慎治学”校训,营造“求是求真求正”校风,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提升应用研究能力、社会服务能力、文化传承与创新能力,努力建设成为一所“有特色、善创新、高水平”的地方应用型大学。

红河学院教务系统

红河学院教务管理系统的登录入口就在下面,教务系统是学校方便成绩、文件和规划学校工作发布的平台,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红河学院教务系统吧!
点击进入》》红河学院教务系统》》http://jxgz.uoh.edu/index.htm
  红河学院教务处简介
  职能简介:
  红河学院教务处是负责全校本科生教学业务管理的职能部门。多年来,教务处全体人员本着“以学生为中心”和“实干、学习、服务、和谐”的工作理念,以教学基本建设为基础,以教学管理为手段,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学校教学工作的深层次改革与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工作职责简介:
  本科专业设置;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与教学运行管理;
  实践教学组织与管理;
  本科教学条件建设与教学经费管理;
  教育教学研究立项与管理;
  教学名师、教学能手的评选与奖励;
  本科生毕业、学位授予;
  国际留学生学习管理;
  其它与本科教学工作相关的工作。
  组织机构:
  处 长:徐绍坤 全面主持教务处各项工作
  副处长:杨亚河 分管办公室、质量保障科
  副处长:闵 勇 分管实践教学科、国际学习科
  副处长:张双祥 分管教务支部、计划与运行科
  各科室简介
  一、办公室
  人员组成:张一涛(科长)蔡军 杨惠芝 李祖吉
  工作职责:
  1、制定处内工作计划、撰写处内工作总结;
  2、印章管理;
  3、教务处会议记录与整理;
  4、公文的收发、登记、传递、整理及归档;
  5、处内办公用品的购买与发放;
  6、处内报刊信函的征订与收发;
  7、学生火车优惠卡的订购与发放;
  8、资产管理与维护;
  9、教材征订、补订发放;
  10、学校自编教材管理、教材建设研究
  11、文印室工作人员及设备管理;
  12、年鉴工作;
  13、校历编制;
  14、教学事故的处理;
  15、教务处宣传工作;
  16、教务处会议会务准备工作;
  17、勤工俭学学生的管理;
  18、教务处档案管理;
  19、教学用具的发放、保障。
  二、计划运行科简介:
  人员组成:付木文(副科长) 许薇 庄艺圆 邓云龙
  工作职责:
  教学运行方面:
  1、教学资源的调配;
  2、排课工作;
  3、学生选课;
  4、新开课申报;
  5、学分学费的计算及统计;
  6、教学核心工作量计算;
  7、课程经费的计算;
  8、外聘教师管理;
  9、其它教学相关数据的计算与统计;
  10、导师工作的组织与开展;
  成绩与学籍方面:
  11、课程成绩审核与学生学业成绩的动态监控;
  12、学习预警;
  13、学籍管理(学籍信息、休学、退学、转学等);
  14、学生转专业;
  15、毕业(学位)资格审核;
  16、毕业证、学位证、结业证、肄业证等证书的发放和补办
  17、学生证办理
  18、高机报表学生数据的处理与统计
  19、学生处分的管理
  20、学生绩点成绩的处理及统计
  21、毕业生离校工作
  22、毕业后再修人员的管理
  其它方面:
  23、正方教务管理系统的运行与维护;
  24、工会工作。
  三、质量保障科简介:
  人员组成:邵春艳(科长)朱志霞
  工作职责:
  教学建设:
  1、国家级、省级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的申报与管理;
  2、校级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申报、立项、经费管理、中期检查、结题验收;
  3、课堂教学比赛的组织与实施;
  4、省级、校级教学成果的申报与评定;
  5、新专业申报;
  6、学位授予专业申报;
  7、教务处综合项目的申报;
  8、教学委员会办公室工作;
  9、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工作;
  教学研究:
  10、高等学校建设动态、趋势的追踪与研究;
  11、教学通讯的征稿、编辑、印制与发放;
  12、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制;
  教学质量监控:
  13、教学常规检查;
  14、学生网上评教;
  15、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设;
  16、财务工作。
  四、实践教学科简介:
  人员组成:丁跃(科长) 赵民(副科长)
  工作职责:
  实践教学方面:
  1、实验教学的规范及管理;
  2、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
  3、毕业论文(设计)总体安排、过程管理、评优及汇编工作;
  4、与实践教学有关的校内外各类学生竞赛的宣传与组织;
  5、实习教学及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管理;
  6、社会实践的组织及管理;
  7、产学研人才培养项目的管理;
  8、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建设;
  9、学生教师资格证的组织申报;
  考试方面:
  10、课程考核(期中、期末、补考)安排与实施;
  11、考试违纪、舞弊处理;
  12、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组织工作;
  13、云南省教育学、心理学考试报名工作;
  14、校内考试试卷的印制及保管。
  五、国际学习科:
  人员组成:赵黎(科长)
  工作职责:
  国际化学习方面:
  1、sap学习项目的管理;
  2、国际化学习项目的建设、组织与推广;
  3、留学生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4、留学生学习事务与学习指导;
  5、留学生毕业审核;
  6、国际学习成绩的认定与学分转化;
  7、国际化课程的建设及管理;
  8、外教的教学规范及教学管理;
  国际化教学改革方面:
  9、“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改革项目的组织与管理;
  10、教务处“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改革的有关事务;
  11、学习评价体系的构建;
  12、构建和管理“学生学习支持中心”;
  13、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的转变;
  教学管理信息化方面:
  14、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维护;
  15、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的管理;
  16、教学管理信息化的相关工作;
  17、教务支部工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15609266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在线客服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