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论文
浅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论文
在个人成长的多个环节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达到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目的。一篇什么样的论文才能称为优秀论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浅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关键词:科学教育 人文教育 融合
摘要: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二者既密切相关,又有明显区别。相关,则表明可以互通、互补,区别,则表明应该互动、互补,以求共同和谐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内在动因,功能上的互补性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基本前提,而和谐的协调则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实现路径。
一、现实的需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内在动因
现实的需要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内在动因,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
人的全面发展,首先需要物质生活作基础,而物质需求的满足则要靠人运用自身的能力去创造和索取,即人是靠一定的物质创造能力与物质享受来维持其自身自然生命力的存在与发展的。人的物质创造能力与享受能力,是指人认识物质世界与改造物质世界的过程中获取物质财富和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以及占有这些物质成果发展自身的能力。它包括人对自然物质世界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这种能力的发展水平主要体现在人类的自然科学与技术发展水平上,或者说,自然科学发展水平与技术发展水平是人类物质创造与享受能力的文化表现形态。
人生存与发展除了物质需要外,还有另一个基本需要,即精神需要。
满足人自身的精神需求同样需要人具备精神创造与享受能力。人的存在与发展不仅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以维系自然生命力的发展,而且必须有一定精神需求的满足,使人的精神处于一种舒适、和谐的环境中,使人在情感上获得幸福体验和幸福享受。人的精神创造与享受能力是指人们在对一定社会关系认识的基础上,形成、发展和巩固一定关系的基础上,去形成、发展和巩固一定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并把这些观念渗透在文学、艺术、哲学、政治学以及法律制度和道德规范中,用这些已有的文化成果指导自己改造社会、改造人的精神世界,使社会发展和人的追求向着合乎道德与人类理想的方向发展。
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是既能创造美好生活又能正确享受生活的人。一个人若只知科技而不知人文将是灵魂苍白的“空心人”,在当今,不懂科技而侈谈人文将是游离于时代的“边缘人”。“空心人”、“边缘人”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才。全面发展的人才需要有科学技术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有对生活的理解,有善于调节人生酸甜苦辣的人文修养。不管科技如何发展,不论知识经济如何受到人们的关注,人永远不能将物质化为自己的思维与情感。总之,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和谐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呼唤人文精神,高技术、高情感的平衡才是现代社会的特征。科技与物质文明的进步改变了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类社会需要人文文化重建对社会生活的指导、对社会生活的正确理解、对人生酸甜苦辣的调节。科学与人文、技术与情感的相互融合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标志,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推动着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二、功能的互补: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基本前提
从教育规律来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之所以能融合,是因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存在着功能上的互补性。
首先,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对象都是具有主体性的人。学生能根据社会的需要和自身的要求,主动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能被学生理解内化,以学生的外显行为综合表现出来,并含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其次,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内容虽不相同,但却有交叉,且交叉渗透的成分愈来愈多。科学教育传授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和方法,又受到道德观、价值观和审美观的制约;人文教育传授人文知识,培养人文精神,形成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但又不能脱离现实的物质世界。
科学知识有人文精神,将会更加自觉,人文知识有了科学内容,将会更加完善。再次,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目的相同。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目的都是实现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科学教育侧重人的理性和人改造自然能力的培养,人文教育侧重人精神的提升和灵魂的陶冶,两者最终目的都是高扬人的主体性,实现人的价值,促进社会发展,可以说是殊途同归,两者的完美结合能更好地实现人的价值。
当今世界,人与社会发展的现状、趋势及需求,越来越强烈地要求,必须坚持一个完整的教育目的观,塑造一个完整的教育。只有完整的教育,才能促进人与社会朝着符合人性的方向和谐、全面地发展。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是构成完整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我们不能用人文教育去代替科学教育,也不能用科学教育去排斥人文教育,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一种“完整的教育”。“完整的教育”一方面要重视科学知识教育,尤其是科学理论方法教育,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科学理性、科学精神及科学品质的熏陶与培养。所谓科学精神,是指我们在长期的科学活动、社会实践中所陶冶和积淀的价值观念、思维方法和行为准则的总和,其中求实、理性和创造性是科学精神的核心。另一方面要重视人文知识教育,尤其是人文精神教育。所谓人文精神,是指人实现自身价值的精神,是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人文精神主要包括道德的人文精神、美感的人文精神、日新的人文精神和与自然协调的人文精神等。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他们获得道德的完善、价值的实现、精神的昂扬、情感的丰富和人格的臻美。杨叔子就曾指出,“大学的主旋律应是‘育人’,而非‘制器’,是培养高级人才,而非制造高档器材。人是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有精神世界的,何况是高级人才;器是物,物是死呆呆的,再高级的器材,即使是高档的智能机器人,也不过只能具有人所赋予的复杂而精巧的功能或程序,其一切都不可能越过人所赋予的可能界限性这一雷池半步。我们的教育失去了人,忘记人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有精神世界,就失去了一切”[1]。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时代精神对现代社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人的生存发展和社会进步、生产与生活方式改变等对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它是教育思想、教育价值观与功能观、教育制度和课程编制等全方位的根本改变。具体地说,它是科学化的人文教育和人文化的科学教育的有机整体,它力图使科学人文化,使人文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目标,又以科学的发展作为基础和实现目标的手段。 "
三、和谐的协调: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实现路径
不可否认的是,当今时代,科学技术对整个人类生活已经产生巨大的影响。科学技术极大地提高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它使物质财富得到巨大的增长,它大大改善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使人们逐渐从繁重的体力劳动和简单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得以较为充分享用闲暇时间,扩大受教育的时间与机会,为人类的自由全面发展准备了必要的条件。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一种促进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它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辉煌成果,也是衡量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尺度。
然而,在现时代,人们在充分享用着科技所赐予的丰硕成果时,却也感受到了种种科技异化的恶果。如它曾被滥用于军事与战争,使人与人之间的自相残杀达到毁灭性的程度;当它被当做一种资本为少数人所掌握时就成了一种牟取私利、剥削他人的工具,成了剥夺他人自由发展的手段,使人为科学技术所奴役,导致人的异化;当它被滥用于征服自然时,它严重地破坏了自然的生态平衡,从而危害人自身的生存以及子孙后代的发展;当人们把科学技术作为把握世界的唯一准则,它也就成了一种“宗教”,从而排除了反映人类精神需要的文明成果——人文文化,导致人的发展的缺失,社会精神层面的失落,人在精神上变得“无家可归”。
如果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考察这个问题,其中最主要一点就是要对学生施加全面的科学文化教育,不仅要使他们获得科学的知识,获得科学技术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促使他们具有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念,得到精神的熏陶。
美国哈佛大学实行的核心课程,我国台湾省各大学实行的通识教育,我国大陆大学尝试的人文素质教育等,这些教育方式的实行既满足了人们对职业追求的需要,又满足了人们对人文精神的需求。当然,这种协调是有一定限度的,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在客观上的对立。比如,为了迎合社会分工,增强学生的职业造就性,不得不开设一定的专业性课程,要求学生达到专、深、精;为完善学生人格,又不得不开设一定的人文社会综合课程,要求学生达到广、博、厚。而人的一生是有限的,人的精力也是非常有限的,既要专、深、精,又要广、博、厚,这对于生活在社会分工盛行的当今时代的任何个人来讲,都是很难做到的。所以当代大学生应该而且能做的就是尽一切可能协调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而收“鱼和熊掌兼得”的双赢效果。
作为专门培养人才的场所,高校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要改变“半人教育”性质的专才教育,实现科学技术素质与人文素养的全面协调发展,走进教育的“全人时代”。
从上世纪末发展至今,人们逐渐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整合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要让科学文化纳入人文因素,也让人文文化接纳科学精神,创建一种科学人文主义或新的人文主义。杨叔子指出,“没有科学的人文,是残缺的人文,人文中有科学的基础与珍璞;同样,没有人文的科学,也是残缺的科学,科学中有人文的精神和内涵……科学,求真,一定有求真的责任感;人文,求善,一定有求善的责任感。两者交融,无疑会形成坚不可摧的推动社会进步的责任感”[2]。
参考文献: [2]杨叔子.走出“半人时代”——两岸三地学者谈通识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拓展:科学教育教学论文 一、鼓励课前探究,进一步熟悉教材内容
课前进行探究是提高学生教材熟悉程度的有效抓手,并且这样的课前学习环节还能够为课堂教学提供丰富的素材和生动的案例。笔者在教学中注重发挥课前探究环节的作用,将其纳入到教学设计的有效体系之中,专门对学生提出要求,并作为硬性规定。在这一方面,学生从不习惯到习惯,再到自觉进行课前探究,经历了一个逐步转变的过程。在完成了这样的蜕变之后,学生能够在课前自觉地开展探究,从而为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怎样搭配食物》一课教学过程中,笔者要求学生在课前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从自己的家庭、身边的熟人以及同学朋友的走访中,了解不同家庭在食物搭配方面的具体表现、是否合理、营养是否充足与均衡,再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初步的分析。这样的课前探究过程,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初步了解教材内容,另一方面对于课堂学习也提供了生动的素材。鼓励学生课前探究不仅是教学方式的转变,更是整个教学理念的提升,有助于构建课内外相结合的立体化教学体系,更加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这一点应当引起广大科学教师的重视,并在教学中予以贯彻落实。
二、引导课堂研讨,进一步深入分析研究
课堂是科学学科教学的主阵地,提高教学成效要重抓课堂。笔者在教学中基于学生自主地位体现的要求,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进行合作分析、研究思考。为了保证这一探究活动顺利进行,笔者要求学生组成6人合作小组,大家一起来分析研究,加深理解和提高认识,也有助于辨析真伪。
例如在《冷和热对物体的影响》一课教学中,笔者针对教学内容专门设置了一组探究题,要求学生从教材中寻找冷和热对物体有哪些影响,为什么会产生这些影响,并在自己生活中寻找一些案例来验证这一结论。这一方面的研讨活动让学生的思维充分拓展开来,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与教材中的教学内容互为验证,学生在寻找身边事例时,讲述了许多热胀冷缩的案例,整个课堂非常活跃。许多学生在听了这样的探讨之后恍然大悟:原来冷热对物体的影响是这么一回事,原来有些现象就是这样发生的。可见,引导学生在课堂进行民主讨论,不仅可以营造浓厚的教学氛围,而且让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掌握更加深刻。笔者在教学中,经常运用这样的模式给予学生自主学习发展的空间,让他们尝试自己去寻找问题的答案,不仅有效掌握了知识点,而且锻炼了综合能力。学生对于这样的探讨活动兴趣也很高,他们有了表达自己思想和观点的机会,有了和其他同学共同讨论的载体,也有了相互辨析的平台,科学课堂学习活动不再枯燥乏味,而成为了师生互动的良好过程,这对于提高学生掌握效果帮助较大。
三、联系生活内容,进一步深化掌握效果
科学学科的教学内容来源于生活,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将一些生活化的内容融入到教学活动之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学生深化掌握效果。例如在《摩擦力的秘密》一课教学中,笔者要求学生思考在生活中推动一个物体什么时候比较吃力,什么时候比较轻松,从生活中的案例着手引入摩擦力的学习,掌握摩擦力的相关要点。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了小组讨论,很快找出许多这一方面的内容,如在平滑的地面移动物体较为容易,在粗糙的地面移动物体要费力一些,圆形物体在滚动时较为轻松,其他物体在推动时极为吃力。
有了这样的生活内容为基础,笔者向学生介绍了摩擦力大小影响的因素、克服摩擦力的措施,以及怎样将摩擦力的规律运用到生活之中方便生活,这样的教学模式既能够帮助学生形象记忆掌握相关知识点,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以致用能力。许多学生提出了一些非常有创意的建议,例如在家具底部安装可拆卸滑轮,便于在家庭内部改变摆设,这就是非常好的创意,这不仅表现了学生对摩擦力知识点的掌握效果,而且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进行运用。
四、拓展课外活动,进一步培养综合能力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抓住课堂环节,而且要对课后环节的资源进行充分整合,让学生能够在课外开展一些拓展延伸活动,以及自主调研寻找问题的答案,这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例如在《我们的食物安全吗》一课教学后,笔者组织学生进行了课外调研活动,要求他们从家庭着手,联系到自己的亲朋好友、街坊邻居,了解他们对食品安全知识的了解程度,向他们传授一些食品安全知识,同时对当前影响食物安全的因素进行分析。
经过调研活动,学生感触很深,农药残留、水污染、滥用激素等等,这些方面导致我们的食品安全正面临着严峻的形势。有了这样的调研活动作为基础,学生不仅加深了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而且增强了食品安全的意识,笔者乘势引导学生掌握一些提高食品安全性的方法,如蔬菜水果多清洗、怎样辨别有毒食品等等,这样的活动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拓展:关于科学教育及人文教育融合的可能性的论文 摘要:自从教育产生之后,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之间是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在当前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教育发展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社会的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也是越来越高,需要培养出具有良好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本文将从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可能性方面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科学教育;人文教育;可能性;发展
对于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本身的理解,有很多的探讨在尝试以一种文化的角度分析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其中将科学教育分为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等层面。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之间能否有效联合,也是当前需要充分认识的,需要利用一种同化或者是顺应的眼光来理解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本身,两者之间的联合并不是一种单纯的科学教育或者是人文教育,而是在分裂之后重新组合在一起的一种新的教育。
1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含义
人文教育注重的是传授人文知识,加强人文建设,注重以培养人文精神为目标,将人类优秀的文化知识内化成学生基本的品质,使学生能够具备较高的道德水准、正确的价值准则和鲜明的个性等,是对人内在精神和品质的教育。科学教育是对科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科学思维方法的教育,使学生能够形成一定的科学素养,具备科学精神,能够利用理性的眼光观察一切问题,突出科学素质,注重科学素质中的科学精神。
2有关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的可能性研究
有关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的可能性方面进行分析,需要从理论和历史发展的两个方向进行说明,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的可能性中,科学会涉及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依托于科学的科学教育也与人和自然之间是有关系的,科学教育主要是培养能够依托科学的真理性知识进行良好社会生活的人,科学教育涉及到人与自然的关系、科学与社会的关系。
(1)科学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建制,与知识体系的科学是有一定区别的,科学会根据经验事实有真假之分,科学作为一种社会活动,注重利用科学真理提升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对于科学技术的研究也是需要遵循道德的规范和原则,要培养学生科学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2)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之间的融合,需要有走向融合的方法,科学人文主义是一种位于科学与人文主义之间领域的方法,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作为教育的方法都有其价值存在的合理性,从研究的领域、证明形式和信念方面,科学与人文就是相互联系和相互渗透的,可以说科学与人文主义的方法构成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走向融合的方法。
(3)从历史发展的方向来看,由于历史发展的阶段、文化环境的不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也是不同的,从历史发展的方向分析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主要是说明教育融合的一种历史可能性和必然性。有的学者认为人的自我发展是以一种螺旋式的方式,一般需要经历自我的过度包容和过度自信的一种过渡。
3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实现
针对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可能性方面进行分析,要开始注重教育融合的实现,教育融合的实现需要从实际情况和实现构想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不论是科学教育还是人文教育都是在知识、方法、思维和精神方面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1)自然物质世界和人类世界生活世界的两重,而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是这两个世界的认识,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可以说科学知识是对外部世界的改造,而人文知识是对内在世界的改造,通过两者之间的统一,形成一种新的体验方法,科学的知识总是以不同的方式包含着人文的内涵,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的融合有着一定的历史积淀和基础,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存在趋势相一致,在学科分化和综合发展方面是相一致的。
(2)科学思维和人文思维之间的互动,科学思维和人文思维是两种稳定的意识,而且科学思维和人文思维可以形成互动互补的一种发展态势。
(3)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相互渗透,科学精神是一种以自然事实和逻辑推理来认识自然现象和规律,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注重用科学技术推动社会的发展,人文精神注重的是以人的价值和人的利益为关注点,在认识人类自身和实现自身发展的过程中,注重调动人类的精神力量推动社会发展,通过两者之间的互相渗透,推动科学与人文在实践层面上的融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在实践层面上的融合是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实现互动参与的一种情况,两者是在坚守各自本质的基础上实现促进融合,充分发挥两种教育的长处,克服了两种教育的短处,也是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境界,两种教育的联合需要朝着一个比较正确的方向,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之间的自主合作和教学方式的联合。
4结语
综上所述,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是一种同化或者是顺应的发展,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之间的联合是要形成一种不同于单纯的科学教育和不同于人文教育的教育样态。是将两者之中的长处能够有效结合,也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一种理论基础,从全面发展的需求来看,两者的融合也是教育发展的基础,需要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之间的配合和应用。
参考文献
[1]肖林根.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可能性及其实现[D].湖南师范大学,2013.
[2]秦芳芳.论大学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的障碍和通途[D].湖南师范大学,2010.
[3]吴中福,祝家麟.论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及其实现机制[J].中国高教研究,2002(10):5-8.
[4]吴中福,祝家麟.论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及其实现机制[J].高等教育国际论坛,2002(12):5-8.
拓展:开放中的人文社会科学与教育学论文 一、人文社会科学与教宵学的知识谱系
现代意义上的“学科”概念大致产生于欧洲的18-19世纪。在经受17世纪自然科学的辉煌以及欧洲大陆波澜壮阔的启蒙运动洗礼之后,以科学和理性为标识,人类知识领域第一次出现分门别类化的倾向。伴随着自然科学领域诸多学科的崛起,传统的人文知识领域也顺合时代大潮开始呈现出一个分化和科学化的趋势。作为当代教育学学科的基石,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就是在这一背景下诞生的。此时,“学科”在内涵上已经有所变化,它尽管依旧不乏传统的“教化”和“规训”之义,但人们更倾向于把它视为一个相对稳定、有其自身边界条件的“专门”知识范畴。
这里的“专门”既具有“高深学问”之义,惟其高深,才需要从业者经过长期专门化、理智化的学术性训练,因而不会为局外人所替代。与此同时,它又具有逻辑上自洽或自我完满之义,即学科本身应是一个类似于库恩常态科学“范式”,有其符合特定内在逻辑一致性的概念、术语以及理论和方法规范的体系。
然而,在此为包括教育学在内的社会科学乃至整个自然科学各学科遗留下潜在危机的不良因子,恰恰是学科的第二层涵义。在经过19世纪到20世纪初各学科自我发展、自我制造话语,以及对内在逻辑的完美和知识的确定性的不懈追求后,人们才意识到,对于几乎所有学科,要建立一个逻辑上条件自足、经验上完全可证实的稳定范式,都注定不过是一种虽然无畏但却无谓的枉费心机。曾一度作为所有社会科学各学科范本的自然科学,在克劳西斯的热力学第二定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海森堡电子的测不准原理等一波一波的连续冲击下,也不得不承认一个再简单不过的基本原理:任何知识都是有其局限性和边界条件的。
也正是通过自然科学所暴露出来的人的理性局限性,在一向奉自然科学为典范、以“人”为研究对象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一些人转而回归到研究“人”作为一个精神本体的存在意义和价值领域。为此,施莱尔马赫、狄尔泰、文德尔班、李凯尔特、韦伯、胡塞尔、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的精神科学、文化科学、诠释学和现象学等传统思潮,开始在20世纪中叶后,向社会科学领域全面渗透;克尔凯戈尔、尼采、萨特和海德格尔等的存在主义思潮开始广泛盛行……
自近代以来基于人类借助理性便可洞察一个秩序的自然世界以及一个秩序的、永远处于进化过程之中的人类社会所有规律的知识观,即学科范畴概念,由此几近于全面崩溃,其最终便蔓延为20世纪70年代后,对以追求知识的确定性、普遍性为鹄的的科学理性全面反动、解构和消解的后现代主义思潮。
显然,在这样的一个特殊境遇下,作为一门学科的教育学就更难以摆脱它尴尬的命运。它之所以处境尴尬并不在于它缺乏一种积极的自我拯救意识,即一种内在于共同体中的集体意识,而是作为一门严谨的学术性学科安身立命之本的先验性逻辑前提不复存在。虽然与其他学科一样,教育学的这一逻辑起点也是关于是否存在一个秩序化的世界和社会的假定,但与其他学科所不同的是,教育学学科理论的建构还存在另外一个具有实践指向意义的逻辑终点,这就是关于理性人与非理性人、作为原子化个体的人与社会人的假设。
然而,令人尴尬的是,对于教育学而言,上述两个逻辑条件通常不仅仅是它所关注的研究对象,而且更是其他学科包括几乎所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理论建构的根基。特别是一个越来越凸显出来的发展趋势表明,事实上,教育学越来越倾向于作为上述两个逻辑条件间的一个逻辑中介,它所更为关心的是如何通过自身理论建构、方法和技术的完善,将两个逻辑条件连接起来。
换言之,正是其他学科关于世界、社会以及人的理论与知识建构,才真正是教育学学科理论建构的逻辑起点。因而,在严格意义上,我们不妨可以这样认为,教育学的确不可能拥有它自身完全的独立性,甚至不妨说它的原生状态就不是一个可以与其他学科并行不悖、平分秋色的“范式”,而毋宁说它与其他学科知识间始终存在着一个连续的谱系。这一谱系的存在,既是教育学学科理论发展生生不息的源泉,同时,又是导致教育学学科相对于其他学科地位尴尬的原因。更令人难以释怀的是,恰恰是其他学科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在学科建构上二值逻辑摇摆不定的立场,才造成教育学无所适从的尴尬境况。
可以说,自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诞生之曰起,整个教育学学科的每一个发展历程和地位变迁过程都无不昭示着教育学与其他学科间这种独特的逻辑关系。从赫尔巴特时代起,世界秩序之完美、人的理性之至高无上的观念不仅主导了整个科学世界,而且也全面渗透到整个人文世界。自然科学关于确定性知识的坚定信念、启蒙理性对一个秩序完美社会建构的宏大理想,不仅促成了众多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分化格局的形成,而且也间接地催生出教育学学科这样一个人类知识之树中的枝杈。
如果说,在一个依旧存在着形而上学残余的时代,赫尔巴特的教育学不过是建立在哲学和心理学的学科知识基础上,“即教育学是一种综合性理论,它依赖于其他学科知识,获得教育理论的重要途径是对其他学科知识的演绎,同时,教育理论的证明也将很大程度上诉之于这些学科知识。那么,从19世纪到20世纪中叶,随着各个带着科学标识的社会科学学科的逐渐成熟,教育学也在汲取这些学科所提供的丰富养料的同时,被迅速纳人到一个科学化和规范化的发展轨迹。这一发展进程表现为教育学学科的两个基本演进轨迹:
一是教育学学科的分化,一个“大教育学”的眉目日渐清晰,惠承其他人文社会科学资源,目前各个教育学的二级学科相继形成,如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经济学、教育人类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管理学、教育政策学和教育法学等等;
二是教育学的程式化、科学化、技术化与效率化,由赫尔巴特的五段教学法始,到克伯屈的问题教学程序、斯金纳的教学机狰、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等等,心理学、管理学乃至工程学在教与学过程的理论建构中无处不留下其斑斑痕迹。
毫无疑问,对于教育学学科而言,这一时期也是它发展的巅峰时期,它的繁荣便得益于在一个崇尚科学理性和实证科学时代,人们对不同学科所关于自然和社会是一个秩序化存在,人是理性实体先验前提的高度认同,而由各个学科所产出的大量知识,则成就了教育学学科理论、规范和方法的科学化建构。
然而,在经过20世纪中叶之后,随着存在主义、现象学和解释学等人文主义取向、带有各种理论标识的批判取向以及后现代主义的解构取向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全面崛起,当秩序、理性、决定论、必然性、客观性、内在一致性和确定性等前提本身就成为一个值得不断追问的“问题”;当一向自奉为严谨、规范和成熟的范式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众多学科大厦再也不是那么基础牢靠和坚固;当人类知识在整体上完全处于四分五裂、即使同一学科内部分歧远胜于整合时,以其他学科知识为学科建构逻辑起点的教育学学科,意欲何往?又能何为?这到底是其他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无奈,还是教育学的无奈?
这大概就是当代教育学的迷惘和迷惘的教育学根本缘由所在。因此,对整个人文社会科学这一大共同体而言,似乎没有必要相互间动辄以学科“成熟”之程度与地位之髙低而厚此薄彼,也实无必要刻意于彼此间井水不犯河水,而是应当虚下心来,展开彼此间平等的对话。诚如社会学家吉登斯(AnthonyGid-dens)在谈及哲学与社会科学间的关系时说道: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哲学与社会科学间的关系的确越来越密切了,因为有了共同关心的问题,社会科学出现“哲学化”趋势,哲学则出现“社会科学化”倾向。这种互动对双方都是有益的,它推动了各自的发展。因此,时刻保持彼此间的对话和交流“可能更有价值和更重要”。
二、人文社会科学的信念伦理与教育学的责任伦理
教育学是一门以其他学科知识为基础的学科,以其他知识为学科理论建构的逻辑起点,这似乎证明了它自身的不完全独立性。但是,仅此似乎并不能证明人们的一个惯常认识,教育学是无知识旨趣、无学术品位的学科。教育学固然要依赖于其他学科知识来发展和完善自己的学科理论,但是,这种依赖并非是对其他知识和理论框架的复制和套用,它得以存在的独特价值在于理论自身的实践取向。布雷岑卡认为,从认识论的标准和规范角度,存在三种教育学理论:科学的教育理论、规范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教育理论。在此,他试图为教育学的知识旨趣辩护。
但在关于三种理论间的关系上,他最终还是不得不承认在科学教育理论和哲学教育理论中发展起来的知识,被实践教育理论应用于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的教育活动的特定方面。其实,承认教育学的实践取向并不是影响它作为一个学科的地位,恰恰相反,正因为教育学的实践取向,它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间的学科界限才得以凸显出来。
正是这种实践取向,决定了教育学学科不仅要关注教育领域中众多事实问题,即它需要借用其他学科理论和方法来揭示和寻找到问题产生的因果链条,而且还必须涉入和过问价值领域,因为即使最抽象的教育学理论,也难免带有终极性的目的,即指向有自己主观意志的“人'因此,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可谓兼顾了科学与规范双重属性。
相对而言,其他人文社会科学学科,虽然内部也存在主观性与客观性、价值与事实、理性与非理性、结构与建构之辩,但这也不过是边缘对主流流派的抗争,这种源自学科内部持续紧张一般不会在根本上动摇它作为一个共同纲领的“硬核”,如经济学的“个体行动理性”先验前提。而人文学科往往只关注价值和意义领域,如文学艺术是关涉人的价值判断和情感体验的学科,它一般不必遵从科学的规范。
因为存在这种实践取向,教育学永远无法将价值与事实完全剥离开来,因此,相对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它不仅要应对价值与事实、目的和手段、集体取向和个体取向等等诸多二律背反的困惑,而且,因为指向实践,它又必须肩负外在的道义和责任,特别是还不得不接受外在各种社会因素,如包括意识形态、权力、纳税人的意志等条件约束。这种外在的价值负载,对于一门以知识旨趣为指向的学科而言,毫无疑问是致命的。
马克斯.韦伯曾区分了“信念伦理”和“责任伦理”:信念伦理更倾向于恪守自己的信念,而对于自己行动的后果往往很少有所顾忌;责任伦理则要求人们在行动之前,便能预估到可能出现的种种后果,并为自己的行动承担一切责任。相对而言,无论是以“求真”还是以“求善”为旨趣的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学科,遵从学科共同体的基本规范,恪守为知识(无论是可言传的还是可意会的)而求知的信念,都是第一位的抉择。这种信念因为缺少外在的约束,无疑是构成学科按其内部逻辑自我演绎的潜在力量。但是,教育学学科责任在先的前提约定条件,注定了它永远不可能成为完全自主的、以满足共同体内部的理智情趣为目的、仅止于理论建构层面、追求话语风格独特或者自我完善以及逻辑完美的学科。
教育学学科的实践取向也可能为其自身所带来的另一个困惑还在于,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不同,教育学学科无论是其概念和术语的界定、理论的建构,还是方法规范的形成,对于学科共同体而言,都不具有独占性和排他性。这不仅是因为教育学学科的建立要以其他学科知识为基础,而且更为关键的是,即使再抽象的教育学理论,如教育哲学、批判的教育学等,也无法与现实的具体教育实践活动完全分离开来,否则,它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依据。
换言之,教育学学科理论或者话语,所面对的受众绝不仅仅限于理论研究者,而是更广泛的实践工作者。这也意味着,教育学的学科无论是对其他学科话语的移植,还是学科内部话语的自我生成,它都必须尽可能地淡化过于突出的专业化色彩,将人工语言尽可能地转换为可以为常人所能理解的日常语言。当然,这一转换,难免带来语义界定不清、产生众多歧义的问题,多少贬损了教育学作为一门严格意义上的学科特征。然而,教育学除此是否还有其他选择?如果有,只可能出现两种结局:一是教育学完全把自己与教育实践隔离开来,成为纯粹的自我话语制造者,这恐怕正印证了人们所谓无用的教育学之嘲讽;二是丧失了自己独特实践取向的教育学,难免沦陷为其他学科抽象话语所湮没的殖民地,这恐怕才是教育学真正的悲哀。
三、开放的人文社会科学与教育学的学科意识
沃勒斯坦认为,至少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社会科学的各个不同的学科已不成为学科,因为它们不再明显地表现为不同的研究领域,具有不同的方法,因而有稳定而明晰的界限。”如今,各个学科名称虽然依旧存在,但与其说它是一种严格的学术建构,而不如说是一种组织化的建制。他进而援引社会学为例说道我认为社会学不再是一门学科(但是其他社会科学门类也不是学科)。我确实相信它们在组织方面都很强有力。
而且我认为,由此可见,我们都觉得自己处于很不正常的状态,在某种意义上保存一个虚构的过去,这是一件做起来成问题的事。而多冈(MatteiDogan)和帕尔(RobertPahre)则认为,当代社会科学已经进人到一个由分化到“杂交”的时代,如最为开放的社会学由于其多样性,它几乎与人文社会科学所有的其他领域,包括经济学、历史学、政治学、宗教、教育学、文化学、人类学和军事学等等都在相互影响,传统的学科边界因为无数杂交领域的出现而变得模糊不清。
整个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境况如此,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的学科,并在很大程度上以其他学科知识为基础的教育学学科,就更难以抗拒这一发展趋势。的确,由于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学科中各种理论流派话语的纷至沓来,传统的确定性与非确定性、理性人与非理性人的二值逻辑为多值逻辑所取代,这种多元格局固然为教育学学科带来更多的困惑以至无所适从,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它也同样为教育学学科众多理论的生成以及教育学走向实践创造了大量的机遇。在一个更富于变化而不是僵化、刻板的时代,在一个众多学科间更加趋于开放而不是固步自封的语境下,教育学作为一个学科共同体,要维系自己的学科地位,继续刻意于元教育学意义的概念、术语和理论的澄清,并试图在漠视其他学科发展的前提下实现自我超越,刻意制造自己的话语,且不说是否可能,就是从学科的发展和对教育实践而言,也有百害而无一利。开放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趋势,但开放并非意味着完全由其他学科来接管自己的领地,而是要求共同体祛除传统封闭的学科偏见,主动纳接其他学科丰富多样的理论、观点和方法,来重新诠释教育理论和实践中的众多问题,并重建一个更为多样化的大教育学体系。
也许人们会质疑,如此,教育学还是不是一个学科?美国密歇根大学教授、教育学博士理查森(VirginiaRichardson)对此颇有见地。她指出:关于教育学通常存在三种理解,第一种认为,教育学主要是从其他学科领域博采众长,并与其他学科混杂于一起,并且它通常关注于实践,因而,它不能称得上是一门学科,而是一个研究领域(Field);第二种认为,在教育学的学科框架下,它的基本原理与许多其他学科没有差异,并且其内部许多领地是与其他学科分不开的,因此,它是一个交叉学科(Inter-discipline);第三种认为,教育学有它自己特定的'问题、知识基础和探究方法和途径,因此它应该是一门学科。在此,理查森分析认为,作为一门学科的教育学尚缺乏基本的共识,人们更倾向于把它视为一项活动(activity),而作为一门交叉学科的教育学关注于不同学科间的结合,把这种结合视为一种解决问题和回答问题的方法,这些问题往往是某种单一方法和途径所无能为力的。但是,这里令人感到困惑的是这种结合的目的指向,以教育心理学为例:
一种观点认为,教育心理学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富有思想性和创造性的教育研究来为心理学学科服务;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教育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心理学学科知识在教育问题上的应用,丰富和发展我们对教育学的理解。
理查森在此认为,这种目的上的分歧显然不利于教育学的学科化,并且她进一步指出,教育学的确有它自己的问题、知识基础和探究方法,但是所有这些往往是从其他学科借鉴过来并在教育学学科内部经过转化处理过的,故而,如果我们要认同教育学为一门学科,它的存在意义就在于它与教育实践间的联系。
理查森在此对实践的关注,其实正反映了教育学学科的实践取向。通过实践取向,教育学作为一个逻辑中介方可能在其他学科关于秩序世界与非秩序世界、理性人与非理性人间,一个复杂的、连续的系列中,找寻到自己的存在价值,发现自己具有教育学意义的问题,进而通过对其他学科多样化的复杂理论、规范、方法进行转换,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这一过程,显然不是一个教育学对其他学科话语的复述,对其他学科范式的复制以及对其他学科理论框架的照搬和套用,而是在博取其他学科资源基础上的一个具有实践意义的教育学知识和方法的生成过程。它虽然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学科间存在一个谱系,但并不表明两者间存在从属关系,而是有其自身的相对独立性。
故而,在一个更为开放的人文社会科学环境中,教育学既不必因为其他学科的介人而妄自菲薄,认为自己已在四面楚歌中逐渐丧失自己的领地,更不应该以抵触的态度,一味孤守本来就无法设防的阵地。而应以一种更为开放和关注教育实践的学科意识,在主动纳接其他学科资源的过程中,重建自己的观点、视点、理论和规范。当然,就此意义而言,教育学的学科与领域之争实在毫无必要,教育学存在的生命力在于它作为一个组织意义的共同体所拥有的更自信和更开放的心态以及时刻关注实践的意识。
拓展: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下的化学教育论文 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科学精神是一种以唯物主义为基础,实事求是、追求真理和捍卫真理的精神,是人类对科学这一特殊活动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追求事物本质,敢于质疑,创新并包容其他事物是科学精神几个重要的方面。
人文精神则是以人为中心的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它表现为对人在价值观、尊严、生活的需求、命运的维护,对真善美的追求,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它是整个人类文化生活的内在灵魂。科学是在特定的人类文化背景中诞生和发展的,它受其影响又反作用于人类文化。科学精神产生于科学活动,作为人类文化的一部分,它与人文精神有密切的联系。在科学活动中所形成的追求和捍卫真理,批判和包容,实事求是的精神,而创新和包容精神则大大地丰富了人文精神,而人文精神又促进了科学精神的发展。可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相互包含,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
二、人文精神在化学教学中的意义
化学教学是学生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一步了解化学特点、加深对物质世界的了解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化学教学中融入人文精神,不仅体现了科学的人文价值,同时能够使学生在培养科学素养的同时,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发展,并完善学生的人格。人文素材的引入也使得化学教学不再是枯燥的纯理性的教学,而是理性与感性的完美结合,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的思维更为开阔,这样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更好的理解和把握知识。
三、化学史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
化学史记录了化学学科产生、发展的整个历程,在这条历史长河中呈现了一代又一代化学家致力于化学的身影,蕴含了化学学科丰富的思想、精神和方法。在化学教学过程中用化学的发展史将化学知识串联起来,使学习内容更加条理化,加强了学生的思维模式,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化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它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与转化,是一门发现物质和创造物质的科学。比如通过化学反应可以根据需要合成各种具有不同功能的高分子,人工合成的工程塑料,它们具有比较好的力学性质和尺寸稳定性,能代替金属作为结构材料,这些高分子的特性是天然高分子所不具有的。同时,化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越来越明显,比如化学与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等的交叉进一步加深,从而产生生物化学、环境化学等学科。实验是化学科学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科学家们创立了系统定性分析法、电解法、光谱分析法等很多化学实验方法,而实验仪器和设备也越来越先进,促进了化学实验的发展。“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由此可见,结合化学史来学习化学,学生可以把握化学学科发展的规律,深入了解化学学科的特点,学习化学学习和研究的方法和手段,从而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同时,学生不仅能认识到化学在人类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纵观历史,还能推测化学发展的趋势,从而重视对化学的学习。
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老师作为课堂的引领者,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融入人文精神:
第一,挖掘化学中的美学素材,进行美学教育。化学学科中包含着丰富的美育要素,教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挖掘这些美的素材,展示其丰富的审美特性。
第二,充分发挥化学史的作用。中学化学教材中的史实蕴涵了丰富的人文资源,它所展现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化学家的高尚品格,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积极的作用。
第三,注重化学哲学思想的教育。化学本身就含有丰富的哲学思想,如可逆反应、化学平衡和氧化还原反应等。教师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去分析讲解,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自然科学规律含义的同时,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思维方式。
第四,重视化学在实际中的应用,开展STS教育。在教学过程中,重视STS教育,强调科学技术与生产生活的关系。从真实的情景出发开展教学活动,做到“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这样可以引导学生将所学的化学知识的运用于有关的生活现象和社会问题之中,进而培养学生的社会道德、社会责任感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第五,发挥化学实验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决策能力。
五、总结
教育是基于人的教育,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关注学生的人文情怀人文教育。化学教育作为教育的一部分,也肩负着这样的使命。化学学科中本身就蕴含了深刻的人文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深度的发掘化学中的人文价值并合理运用,能够让课堂变得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习变成主动而不是被动枯燥的灌输知识,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而且能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随着对如何在化学中融入人文精神教育的深入研究和人们对人文精神的重视,人文教育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拓展:科学总论教学中加强人文教育的研究论文
医学教育要想适应当前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一定要及时的转变当前的教育和思想觀念,创新教育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水平,为培养更多的能力强、基础好、素质高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外科学总论作为外科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是学生学习其他外科和临床课的主要前提。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可以使学生更好更快的把所学的基础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是当前教学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医学生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人才,不仅仅需要掌握充分良好的专业知识、职业道德和责任心,更应该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主要包括优良的品质、健康的心理、较强的适应力等方面。在实际的外科临床中,如果医生的思想不正或工作疏忽,会在很大程度上对患者的身体的健康造成损害。因此,在外科的学习教育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对于培养德才兼备的专业人才至关重要。
一、加强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第一,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在当前社会发展的背景下,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适应社会需要的医学专业人才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和科学素质以及较强的心理和身体素质。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有坚实的专业和学科知识基础,同时要充分的利用先进的手段对各类相关信息进行探索分析,培养和创新自身严谨的科学意识和态度,全面提高想象、思考、观察、分析等能力,进而真正的实现当前教育的目标[1]。
第二,患者的客观需求。患者生命是宝贵的,医生对于人类的研究和服务的责任非常重大,不能出现任何差错。因此,医学校的学生一定要全面具备良好的人文和医学素质,才能有效够维护人们身心健康的权利。另外,有关研究提出,学习人文知识不仅有助于医学生快速成才,还可以有效地提升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
二、加强人文教育的方法
第一,规范教学方法。医学院要根据自身的教育特点,坚持“强化基础、提升素质、注重培养、优化创新”等原则,教学过程中合理的融入素质教育,建立科学完善的教学体系和培养方案,使学校的教学程序更加规范。虽然大部分学生对于外科总论的学习具有很高的积极性,但是由于受到学科的内容繁杂以及学生的时间有限等因素的影响,一般的教学程序很难满足学生对于知识的探究学习。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一定要根据大纲的内容,提前合理的安排好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获取到更加多的知识。另外,在课堂上,老师要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采取有效地方法提高学生们的思维能力,比如实施讨论式、辩解式、启蒙式等教学手段。同时,要充分发挥当前的电子教学优势,对于部分用语言不好表达的知识,可以采用多媒体的教学片对学生进行讲解[2]。
第二,提高老师的素质水平。一个学校的师资水平的强弱可以直接反映该学校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当前我国在外科学总论教学中的老师由于受到来源广、流动快、年纪轻、水平参差不齐等因素的影响,很多医学院的教学质量不高。因此,更应该采取相应措施强化对于老师素质水平的培训,比如加强职业道德、思想观念、专业知识、人文素质等方面。具体有以下措施:
(1)每半月或每月对老师进行一次集体的老师学习教育。
(2)老师之间相互监督并实行自查。
(3)建立考核、考查制度,成立相关的督导组,不定期对老师进行督查。
第三,实施针对性的教育。由于当前外科学总论的学生人数越来越多,学生的水平也存在明显的区别。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素质水平有计划、有针对的实施知识教育和人文教育,充分发挥每一名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参与精神,使更多的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人文素质。
第四,开设讲座或选修课。医学院教研室要结合相关教授或品质优良的学生及老师的先进事例,不定期的为学生开展以人文教育为专题的演讲或讲座,使其的思想观念和认识能够进一步的提高。另外,为了能够使更多的学生参加和接受人文教育,医学院要开设相应的人文教育选修课,为进一步的提升学生的德、智、体等方面的素质水平提供有利条件。
外科学总论作为外科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是学生学习其他外科和临床课的主要前提。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可以使学生更好更快的把所学的基础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是当前教学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综上所述,仅仅传授知识的教育是不完善的,更主要的还是要重视对学生的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只有加强对学生的人文教育,才能够培养出更多的适应社会发展、素质高、能力高、意识强的医学人才。因此,在实际的外科总论的教育过程当中,一定要合理的渗透关于人文素质的教育,对于知识基础扎实、德才兼备的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拓展:经济社会下的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论文 1.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由于人文社会科学教育自身的独特特点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系统性和复杂性,在具体的研究中需要注意进行具体而慎重的分析。
(1)要正视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决定作用,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是不能独立于经济社会环境条件之外独立发展的。
(2)要明白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也离不开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促进和推动。
2.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作用是一个中性词汇,既包括积极作用也包括消极的负面作用。正如王永杰(2007)总结的那样,“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并不全然对社会具有积极作用,有时候它对社会也有消极影响,甚至还会发生‘开历史倒车’的现象……”本文主要探讨间接的或者说是软性的,容易被人们忽略的间接作用。
首先,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市场主体的整体素质,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
一方面,高校通过具体的人文科学课程和社会科学课程设置和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社会实践,将这些知识转化成个人的内在品质,带动社会经济活动的其他参与者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
另一方面,当高校学生迈入社会成为广泛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生产者、经营者、销售者时,就会自觉遵守所在行业的职业道德,这也会影响到同行业的其他企业、个人,这样就能直接促进高素质市场主体的培育,从而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
其次,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有助于改进政府管理理念,转变政府管理方式,提高政府管理能力。重视高校的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一方面有助于向政府部门输送更多高素质综合性的社会管理人才,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民众参与社会管理的主体意识和监督能力。以转变政府管理方式为例,在传统的社会管理中,政府习惯了用“运动式”管理手法来解决社会问题。通过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熏陶,政府管理者可以将“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先进理念运用到具体的社会管理工作中,增强管理社会责任感和依法行政意识,减少违背情理法理的执法行为的发生。
再次,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可以优化制度目标设计,节约制度变迁的成本。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对优化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设计,节约政治体制改革的社会成本的作用具体表现在:
第一,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深入和知识储备的增加,有利于节约寻找和设计符合我国现阶段发展实际的政治体制的成本。
第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增进有助于减低政治体制变迁过程中的利益摩擦。
它可以从两个方面减低这种阻力:
一是通过寻找一种利益摩擦较小的体制创新方案;
二是通过改变人们的认识方式,进而改变既得利益者的主观认识和感受。
第三,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有助于消除政治体制改革中的观念障碍。要消除这些旧的非正式制度的影响,就要依靠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使人们接受新的非正式制度,这样经过一个新旧交替的过程后,新的政治体制就会最终确立起来。
最后,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有助于引领社会主流文化,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立。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可以使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人们提供鉴别是非、美丑、善恶的准则;可以帮助人们解放思想,提升精神境界,激发人们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境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15609266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