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证据的论文

审计证据的论文(精选10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一种说理文章。你知道论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审计证据的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审计证据的论文 篇1

  [摘要]

  审计证据的数量体现的是审计证据的充分性特征。在抽样审计中,样本规模决定了审计证据数量的多少。在审计证据数量的影响因素中,审计证据的数量与重要性水平成反向变动关系;与审计风险成反向变动关系;与抽样风险成反向变动关系,但不受非抽样风险的影响。预计总体误差与审计证据数量成同向变动关系。总体变异性不影响控制测试的样本规模,即不影响审计证据的数量,但在细节测试中,总体变异性与审计证据数量成同向变动关系。

  [关键词]

  审计证据数量;重要性,审计风险,抽样风险,预计总体误差

  审计证据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得出审计结论、形成审计意见而使用的所有信息,包括财务报表依据的会计记录中含有的信息和其他信息。独立审计准则规定,注册会计师应当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得出合理的审计结论,作为形成审计意见的基础。在审计理论与实务中,诸多方面影响着审计证据的充分性,也影响着审计证据的数量。本文利用图表形式,对审计证据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直观分析,旨在提高对审计证据数量影响因素的感性认识。

  一、重要性对审计证据数量的影响

  如果一项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作出的经济决策,则该项错报是重大的,即影响报表使用者作出判断和决策的错报程度就是重要性水平。根据独立审计准则,注册会计师应当对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要性进行评估,以有助于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收集审计证据,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由此可见,重要性水平影响收集审计证据的范围,从而影响审计证据的数量。

  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也称为“可容忍错报”。它是在不导致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的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对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确定的可接受的最大错报。重要性水平与审计证据之间的关系可以转化成可容忍错报与审计证据之间的关系。

  在抽样审计中,可容忍错报与样本量即审计证据数量之间成反向变动关系:可容忍错报越大,样本量越小;可容忍错报越小,样本量越大。而样本量越小,审计证据越少;样本量越大,审计证据越多。因此,可得出推论:在计划审计阶段,重要性水平越高,审计证据越少;重要性水平越低,审计证据越多。这里所指的重要性水平是指重要性的数量特征,即20000元的重要性水平比10000元的错报重要性水平高。而为合理保证存货账户的错报或漏报不超过10000元所需收集的审计证据,比为了合理保证该账户错报或漏报不超过20000元所需收集的审计证据要多。

  二、审计风险对审计证据的影响

  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根据独立审计准则,审计风险取决于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审计风险模型可以表述为:

  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

  该式表明,在可接受的审计风险水平下,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与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结果成反向关系: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越高,可接受的检查风险越低;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越低,计划的、可接受的检查风险越高。当可接受的审计风险水平一定时,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检查风险=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

  也就是说,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估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并根据既定的审计风险水平和评估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确定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从而设计审计程序,收集审计证据。

  这一关系式从表面看,解释的是审计风险与检查风险之间的关系,其实质却是审计风险与审计证据之间的关系:在既定的、可接受的审计风险前提下,重大错报风险越大,可接受的检查风险越小,会计报表中的重大错报未被审计师发现的可能性越低,审计范围越大,需要的审计证据越多;重大错报风险越小,可接受的检查风险越大,会计报表中错报未被审计师发现的可能性越高,审计范围越小,需要的审计证据越少。也就是说,审计风险与审计证据数量之间成同向变动关系:审计风险越高,所需证据的数量越多;审计风险越低,所需证据的数量越少。

  三、审计风险、重要性对审计证据的动态影响

  (一)三者问的关系

  根据独立审计准则,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之间成反向变动关系,由上述分析已知,重要性水平与审计证据数量之间成反向变动关系,审计风险与审计证据之间呈现同向变动关系。

  (二)评价审计结果时,重要性和审计风险对审计证据的影响

  随着审计过程的推进,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价对重要性的判断是否仍然合理,从而确定是否面临过高的审计风险,审计证据的数量是否满足了充分性要求。

  在确定审计程序后,如果注册会计师确定接受的重要性水平接近计划阶段重要性水平,则意味着初始重要性水平确定适当,审计风险控制适当,审计证据数量适当。

  如果注册会计师决定接受更高的重要性水平,则意味着注册会计师对于初始重要性水平的估计过于保守,注册会计师执行了过多的审计程序,收集了超过充分性最低数量要求的审计证据,虽不影响审计效果,但影响了审计效率。

  如果注册会计师决定接受更低的重要性水平,例如初步评估的重要性水平为20000元,而再次评估的重要性水平为10000元,则意味着随着注册会计师对被审单位了解的深入,对被审单位的会计报表各个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做出了重新估计。此时注册会计师认为,10000元的错报就会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决策,而原来按照重要性水平为20000元所设计的审计程序没有收集10000元~20000元之间的错报。此时较低的重要性水平使得重大锚报风险水平提高,注册会计师实际面临的审计风险水平超过了可接受的审计风险水平,这就使得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增加。此时,根据初步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设计的审计程序将不再适用。注册会计师应当选用下列方法收集更多的审计证据,从而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

  1、如有可能,通过扩大控制测试范围或实施追加的控制测试,降低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并支持降低后的重大错报风险水平。

  2、通过修改计划实施的实质性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降低检查风险。

  四、抽样风险与非抽样风险对审计证据数量的影响

  抽样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根据样本得出结论和对总体项目实施同样的审计程序得出的结论存在差异的可能性,也就是样本不能够代表总体特征的可能性。例如抽样风险为10%,则意味着即使注册会计师遵循了独立审计准则对样本进行审计,其结论也不代表总体特征的可能性为10%。

  非抽样风险是指由于某些同样本规模无关的因素而导致注册会计师得出错误结论的可能性。例如注册会计师选择的总体不适合审计目标,未能适当定义误差或错报,选择了不适于实现特定目标的审计程序,未能适当评价审计发现的情况等等原因所导致的未能发现重大错报或控制失败。注册会计师可以通过采用适当的质量控制政策和程序,对审计工作进行适当的指导、监督和复核以及实务的改进,将非抽样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

  抽样风险与非抽样风险共同构成审计风险,即:抽样风险+非抽样风险=审计风险

  注册会计师若想要求样本代表总体特征的可能性越大,即抽样风险越小,则样本规模必然越大;样本规模越小,代表总体的可能性越小。即抽样风险越大。也就是说,抽样风险和审计证据数量之间呈现的是反向变动关系。

  审计风险由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共同构成。非抽样风险不受审计方式的影响,不随样本规模而发生变化,无论注册会计师采用抽样审计还是非抽样审计,非抽样风险都客观存在。而抽样风险随着样本规模的增加而逐步减小。在非抽样风险一定的前提下,注册会计师愿意接受的抽样风险越低,可接受的审计风险要求越低,样本规模通常越大,审计证据数量越多;而注册会计师愿意接受的抽样风险越高,可接受的审计风险要求越高,样本规模越小,审计证据数量越少。当样本规模等于总体时,即在N点处,也即详细审计时,抽样风险为零,审计风险全部由非抽样风险所构成。

  五、预计总体误差对审计证据的影响

  抽样审计中,预计总体误差即注册会计师预期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误差。其他条件既定的前提下,预计总体误差越大,可容忍误差也应当越大;预计总体误差越小,可容忍误差也应当越小。在既定的可容忍误差下,当预计总体误差增加时,所需的样本规模越大。也就是说,此时预计总体误差与审计证据数量之间成同向变动

  六、总体变异性对审计证据数量的影响

  总体变异性是指总体的某一特征(如金额)在各项目之间的差异程度。控制测试中,注册会计师在确定样本规模时一般不考虑总体变异性。在细节测试时,注册会计师确定样本规模时要考虑特征的变异性。总体的变异性越低,通常样本规模越小;具有高度变异性的总体,样本规模越大。也就是说,在细节测试中,总体的变异性与审计证据数量成同向变动关系:总体各项目之间差异越显著,样本规模就越大;反之,越小。

  除以上因素外,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中所收集证据的数量还会受到诸如经验、审计环境和审计技术等方面的影响。因此注册会计师需要多方面考虑,在收集到充分的审计证据为依据的基础上,评价审计证据的适当性,恰当地发表审计意见,从而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

  审计证据的论文 篇2

  一、审计证据和刑事诉讼证据的对比分析

  审计证据和刑事诉讼证据都是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材料,然而两者之间也存在很多相同点和不同之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相同点

  1.两者都是为案件事实提供认定的证据。

  2.两者都针对过去的部分事实进行证明,而非全部的反映。3.两者在取证过程中,都应遵循一定的规则要求。两者都具有一定程度的表现形态。审计证据和刑事诉讼证据都应具有可采性。两种证据对案件的证明都仅能达到相对的程度。

  (二)不同点

  1.从收集调查主体上来看,审计证据的收集主体是审计部门,其只负责相对人的陈述、申辩及听证时所必需的说明。在该过程中,相对人不负责举证和取证。而刑事诉讼证据的收集主体包括检察机关、公安机关,且在自诉案件中,受害人有责任收集被告人违法犯罪的证据。

  2.从证据表现形式上来看,我国刑事诉讼法将证据分成证人证言、物证、书证、被害者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的供述和辩解、鉴定意见等七项内容。而我国审计证据相关规定指出,审计证据包括六种不同的形式,与刑事诉讼证据形式存在很大的差距,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证据。

  3.从证据的证明程度要求上看,证据的证明力度取决于其对事实的说服力、真实性和可靠性等,总的来说,主要是取决于其证明价值的大小。审计证据的证明价值普遍低于刑事诉讼证据,其必须经过司法机关的审查,才能上升为刑事诉讼证据。

  4.从证明对象上来看,证明对象即为需要采用相应证据来证明案件事实的对象。在审计行政处罚中,其证明对象主要是相对人的违规、违法事实,而刑事诉讼过程中,其证明对象主要是犯罪嫌疑人的各类违法犯罪行为。

  5.从证明标准上来看,证明标准即为证据所需达到的证明效果或程度,其不只是单一的证明程度,而是整体证明效果。刑事诉讼证明标准包括:一是具备清楚的案件事实;二是确凿、充分的证据。而针对审计证明标准主要包括:一是充分、确凿的违法事实;二是具有法定依据。

  6.从审查判定方式上来看,审计证据主要是为审计机关提供的,其审查过程是根据审计机关内部相关层级审核程序进行,行政人员被告知结果后,仅可通过陈述、申辩及审计听证方式来进行抗辩。且由于其性质不同,该过程缺乏公开化和透明度,导致审计结果的非客观和不公正性。而刑事诉讼相对较为公开,在案件审理过程中由公诉人提供各类能够证明犯罪嫌疑人违法犯罪事实的证据,其具有一定的公平和公正性。

  二、审计证据对刑事诉讼的证据价值分析

  基于审计机关所收集证据的专业性、真实性、全面性、直接性等特征,使审计证据对刑事诉讼具有至关重要的诉讼证据价值。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审计证据在收集过程中的直接性有效增强了刑事诉讼中的可采性该过程是由审计人员采取检查、查询、计算、复核等方法来进行的。过程复杂且审查范围较广,包括被审查单位的会计凭证、银行开户、会计报表、会计账簿等,在认真查阅与事项有关的实物、有价证券及资料等基础上,得到的第一手资料,具有很强的直接性和真实性,其有效增强了法官的“内心确信”。

  (二)审计人员和审计工作流程的专业性有效确立了审计证据的权威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相关规定,审计机关除肩负政府预算的决算和执行情况外,还负责管理各行各业国有资金和使用情况。因此,审计人员应全面了解和掌握被审计单位的收支、国有资产、负债及损益等情况。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应在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还应具备较高的自身素质,促使他们在收集审计证据时,力求确保其真实性和准确性,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审计证据的证明价值。

  (三)严格的审计复核制度是进行案件推理的重要前提其是由审计复核人员针对审计决定书、意见书及审计报告等资料进行审核,并提出相应的复核意见。复核人员对审计证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客观性及关联性等进行检查和监督,确保审计过程的内在逻辑顺序,从而与司法部门达到程序上的一致性,有效确保了审计证明的证明效果。

  (四)在结束审计过程后,审计部门采用先进的科学手段,进行全面检测和分析,最终得出客观性、书面性的审计报告审计报告包含内容、方式及所查处的违法相关固定的财政收支行为等,在提交审计报告之前,还应征求被审计单位的各项意见。经过重重把关的设计报告更加趋近法律真实和客观事实,在刑事诉讼中对事实的认定中,审计决定很少存在争议,有着至关重要的证据价值。

  (五)审计证据对刑事诉讼的证据价值还体现在审计过程中的承诺制度这一制度大大降低了审计证据中假证和伪证的可能性,对审计单位和审计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确保了审计证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在防止假证、伪证现象发生的同时,有效提升了审计证据对刑事诉讼的证据价值。

  审计证据的论文 篇3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的改革开放程度不断扩大,市场经济化的进程也不断加快,伴随着民营企业和个体户等新兴经济体的涌现,审计行业也随之逐渐发展壮大,并在经济建设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审计证据是支持审计结论的核心,提高审计证据质量是提高审计质量的关键所在,因此针对审计证据质量控制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一、新形势下审计证据质量控制的特点

  当今社会经济变化发展加快的情况下,审计证据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对于审计证据的质量控制不容忽视。目前审计证据质量控制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审计证据质量控制的侧重点随着审计工作所涉及的行业范围扩大愈加多元化。例如:建设行业的建设项目审计,侧重点是研究施工单位核算流程、工程造价核算、成本开支指标和利润指标是否合理;物流行业由于具有系统性和跨行业、跨地区运作的特点,取得审计证据时要求审计工作人员具有较宽泛的知识面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2.审计证据的质量控制情况直接关系注册会计师及会计事务所的生死存亡。审计是一种高度专业化的工作,而且在信息高度不对称环境下难度颇高。审计证据的质量控制问题一旦发生,非但会使审计部门(或单位)的信誉和资产受影响,甚至将对审计部门(单位)的发展前景造成致命的影响,相关的违规审计人员也可能受到法律制裁。

  3.信息技术对审计证据质量控制提出新挑战。由于现阶段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企业会计信息具有如下特征:数据采集的自动性;信息处理过程上的无形性;信息输出时的即时性和多样性;信息数据资料存储的集中性。这对审计工作的专业性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和新的要求。审计的难度变得更高,审计风险随之也变得更大。

  二、目前审计证据的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

  审计证据质量控制的发展是以审计证据的取证模式为基础的,从我国实行审计制度的近几十年实践来看,目前基本上已属于分析审计阶段。在现阶段,审计证据质量控制中的存在的不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审计证据收集的方法较为落后

  面对经济形式多元化、交易数据化的趋势,审计证据取证的技术手段还相对单一,落后于经济的迅猛发展。在进行责任追究时常常采取就帐查帐,从帐项中寻找问题,取证材料局限于会计凭证、帐簿、报表和摘录等纸质文件。没有很好的利用录音录像、计算机存储处理、互联网等现代多媒体工具。

  2.缺乏合理规范的取证标准

  审计证据是指审计人员获得的用以说明事实、出示审计结论的材料证明。在《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5号——审计证据》第二章“一般原则”第5条规定:“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业务,应当在取得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后,形成审计意见,出具审计报告。”但是,却没有对上述审计过程中有关审计证据的充分性、相关性标准明确一个衡量尺度。

  3.难以执行责任追究和质量考核

  近年来,为了防范审计风险,许多审计部门(单位)为了提高审计的质量,都制定了责任追究制度,并建立了相应的审计项目质量管理制度,如审计操作规程、审计复核制度等。但责任追究制度在具体工作中却很难具体落实,因为内部审计质量考核只评审审计档案中的相关书面材料,对项目实质的质量、深度无法准确估计。不健全的责任追究制度导致了审计证据说服力不强,不利于审计工作人员重视提高审计质量意识。

  4.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现阶段,我国审计行业内复合型人才严重匮乏,加大了审计工作有效开展的难度。部分审计从业人员对审计政策、规程了解不全面,知识结构老化,无法胜任审计工作中的新兴方法。此外,有些审计人员的从业责任心不强,存在敷衍工作的现象等都会造成审计证据的不适当、不充分,进而可能导致错误的审计结论或审计意见。

  三、完善审计证据质量控制的措施

  (一)改进审计证据收集的方法

  完善审计证据的收集方法应根据审计的具体目标与审计风险点,灵活运用各种审计方法,可以广泛借助录音录像、计算机存储处理、互联网等现代多媒体工具进行审计证据的收集。具体可以从以下五方面入手:

  1.审阅法:直接向被审单位及相关部门索取有关证明资料,主要包括各类会计凭证、来往帐簿、报表和文件。审计人员对所获取的审计证据的复印件应该附上相关说明,并注明其所获取的渠道,还需要相关复核人员及被审单位相关人员签名或盖章。例如,审计人员在对或有负债进行审阅时,确定被审计单位的担保、质押情况可以到相关部门登记处查询,概因各类专利权、工业产权、商标权、房产抵押、股票质押等均须要经过相关部门处登记或备案才能生效;审计人员在执行销售与收款的审计中,必须将相关合同、收货凭证或接受劳务的凭证及发运记录、单据等一系列证据认定为销售形成债权的充要条件。

  2.盘点法:审计人员根据相关账簿记录现场对实物资产、现金、有价证券等进行逐一盘点。值得完善的一点是对实物资产盘点的方法,按照相关的会计工作规定,需要计提的各项减值准备中凡是牵扯到财产权的,如库存物品、固定资产、在建工程项目等,如果所发生减值的物件在外观表方面起了明显变化的,可以采用摄影、摄像等方式,从外观上进行证实。这种取证方法成本较低,并且具有很好的效力。

  3.函证法:是现阶段审计人员运用最多的审计程序,函证法是为证实被审单位会计记录中所载事项而向第三方发函询证的方法。但实际工作中,由于被函证人员不回复或者回复不负责任的签章;或者交易和结算存在时间差异等原因使得函证达不到预计的效果。因此审计工作人员应该当谨慎处理,在尽可能的条件下寻找出能直接反映债权债务的凭证。

  4.询问法:审计人员对相关人员进行口头询问来取得证据。这是最为便利、直接、系统的方法,但是口头证据的证明力不强。因此,在安排合理的审计成本的情况下,可将与被询问人之间的对话拍摄下来制作成视频资料,不仅更便于记录,而且能提高所取得证据的证明力。

  5.观察法:审计人员进入被审计单位后,要深入了解生产车间、建设工地、材料仓库、营销窗口等各类场所的状况,对被审计单位生产经营的运行现状、物资财产的保管使用、内部管理制度的落实等具体情况,进行直接的近距离察看,与相关审计标准和书面记载情况进行逐一的对照核实,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各类隐患。但由于被审计单位可能会对问题隐患的表象进行装饰掩盖,审计人员要更加小心谨慎,可以突击造访,或扩大实地观察的范围,借助收集书面资料以外的外部证据。

  (二)完善审计证据质量控制规范

  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质量控制基本准则》中的相关条款,并考虑到现阶段中国社会经济环境以及审计单位自身的实际情况,例如,单位规模的大小、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人员的具体组织结构等,结合不同类型的审计制定规范、具体、完整的审计证据质量控制实施办法。

  根据《审计证据质量控制实施办法》中的相关条款制定明确的监督管理规范,在审计单位中,为了保证审计证据的充分性、适当性,审计单位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内部监督管理规范,管理监督人员适时对审计人员在取证过程中执行实地监督和检查,提早发现问题,采取应对措施,与审计人员共同补救失误,提升审计证据的质量,力争把审计风险降到最低。

  (三)重视审计质量考核和责任追究

  审计单位内部应该实行考核评审制度,每年进行定期考评,组织各个审计项目中的相关工作人员,对一年内的审计项目执行情况进行互查,相互评审查看的内容主要包括审计团队(成员)工作的效率性,工作步骤的合理性,是否按照规定的审计方案内容、程序和方法收集与复核审计证据。针对不合格的审计项目严格按照审计项目质量控制责任制度的规定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其中不合格审计项目包括取证不充分,不客观、不属实的审计项目等。

  (四)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

  从专业素质方面着手,审计单位要争取实现取证方法和技术的变革,要通过人才市场等多种途径广纳人才,着力打造一支复合型的高素质审计人员队伍,具备审计程序实施过程中所需要的电子设备数据处理知识,能够灵活地使用各种财务会计软件,力争所取证据的全面、可信和典型,保证用证的准确、充分与适当。

  从职业道德素质方面来看:所有经手审计业务的审计人员,都应该按照独立审计准则和审计工作规范的指导来执行审计工作,加强审计人员道德素养建设,力争使审计成果既客观公正又不脱离实际。

  总而言之,审计工作质量是审计工作重中之重,需要抓深、抓细、抓实。要通过提高审计证据的质量来提升审计工作的整体水平,充分发挥审计工作在经济建设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审计证据的论文 篇4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内部审计职能的发展,传统的内部现场审计方式遭遇挑战,其缺点也日益突出;为了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最大限度地节约审计成本,联网审计应运而生。本文在分析了联网审计涵义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联网审计的特征、意义,深入研究了联网审计的利弊。

  

  联网审计 审计方式 计算机审计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现代企业对内部审计要求的日益提高,特别是电子商务时代的来临,内部审计传统的审计手段、审计方法等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的内部审计以现场审计为其主要形式。在现场审计环境下,审计的优点在于任务明确、目标具体,但也有着其根本性的缺点:成本较高、人员分散、时间紧迫。根据经济活动的成本-效益原则,内部审计工作也应在以提升审计质量为前提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节约审计成本、提高审计效率。为了适应这一要求,联网审计作为新兴的审计方式应运而生。

  一、联网审计的涵义

  联网审计,是内部审计机构或人员通过计算机远程访问、调用被审计单位的财务会计资料、业务数据资料及其所反映的经济活动,按照一定的程序,利用辅助审计工具实时检查和评价相关资料及其所反映的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以及内部控制的健全性、有效性,帮助企业加强风险管理,增加组织价值,从而实现组织目标的独立性经济监督和评价活动。本文主要研究现代信息系统环境下的网上报送联网审计。

  联网审计既区别于传统的现场审计,也区别于计算机辅助审计。传统的内部审计以现场审计为主要形式,在现场审计环境下,审计的优点在于任务明确、目标具体,但也有着其根本性的缺点:成本较高、人员分散、时间紧迫;而联网审计通过计算机等非现场的方式采集资料数据并加以分析,不仅降低了审计成本,而且便于更有效地整合审计资源,突出数据分析、风险管理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能对被审计单位建立实时的监控系统,解决了现场审计事前对风险预警力不从心的状况,强化了审计管理的作用,增强了审计的时效性,从而最终实现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过程审计。因此,它既克服了传统的现场审计中人员分散、审计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的缺点,也区别于只注重审计方式、不注重过程审计的计算机辅助审计。它是在风险导向审计和审计信息化环境下发展的必然要求,可以帮助审计机构和人员在提高审计质量的基础上降低审计成本、有效地规避审计风险,从而达到提高企业管理效率的目的。

  二、联网审计的特征

  1.时效性。联网审计通过计算机网络相关的数据传输及相应的审计分析软件,能够对被审计单位建立实时的监控,解决了现场审计事前对风险预警力不从心的状况,强化了审计管理的作用,增强了审计的时效性。

  2.过程性。联网审计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对所属单位的财务资料、业务信息可以进行全程的实时监控、跟踪,并通过相应的审计分析软件,及审计人员对异常信息的分析,对相关企业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预警、排查、总结等工作。这一特性是在传统的现场审计及计算机辅助审计中无法体现的。

  3.效率性:联网审计通过计算机等非现场的方式采集资料数据并加以分析,不仅降低了审计成本,而且便于更有效地整合审计资源,避免了现场审计人员分散、时间紧迫、成本较高的弊端,同时也增强了审计管理的作用。

  三、联网审计的意义和作用

  联网审计通过远程的方式采集资料数据和观察业务流程,既解决了审计力量分散、审计效率不高的现状,也有利于解决公司规模扩大与加强管理协调之间的矛盾,从而真正实现总公司对下属基层单位的实时监控与审计,凸显了内部审计相对于其他两种审计方式的魅力之所在,必将成为电子商务时代下内部审计的常规及主要的手段。

  同时,联网审计通过对采集数据的分析,利用专家的集体智慧,建立风险指标体系,能对风险点产生预警功能,从而有效地进行风险管理,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减少企业损失。

  四、联网审计利弊分析

  联网审计与现场审计相比,在多个方面发生了变化。但是,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因为在两种模式下,审计的主体、客体,审计的目标并没有本质变化,联网审计与传统的现场审计模式并不是对立的概念,而是互相关联,互为补充的。本文从以下从几个方面对这两种审计模式进行比较。

  (一)联网审计的优势

  较现场审计而言,联网审计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优势。

  1.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联网审计的一个优势在于提高审计资源的利用效率。联网审计借助现代技术,实现远程的数据采集、审计取证、分析评价,在多个方面提高了审计资源的效率,降低审计成本。

  (1)旅行的时间成本和经费成本,尤其在审计机构和被审计单位距离较远的情况下。在一般的审计项目中,驻地审计项目的成本中,相当一部分由差旅费用和时间组成。而联网审计模式下,审计组除了必要的现场调查和现场沟通外,可以大大减少审计人员差旅和驻地的时间与经费成本。

  (2)减少调阅资料时间,审计人员可以远程获取主要审计资料,避免常规审计中依赖被审计单位提供数据,等待数据的时间。根据统计,一般审计项目中,审计人员等待调阅会计资料的时间大量占用审计人员的有效工作时间。联网审计模式下,主要的审计数据采集通过固定的审计数据采集接口来获得,审计人员通过审计数据接口获取数据,具有前所未有的主动性和灵活性。

  (3)技术手段使审计查证的效率提高。现代联网审计的实施大量依靠信息技术。在被审计单位的业务复杂、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信息技术提供了高效率的审计方法,如采用嵌入式审计模块(EAM, Embedded Audit Module)技术,在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中内嵌入审计模块,可以对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进行实时的审计监督。采用通用或专用审计工具,能够高效而且可靠地对大量电子交易进行复查。

  2.提升审计的独立性

  现场审计时,审计人员依赖被审计单位提供数据,提供数据的效率和质量影响到审计行为的实施效果。联网审计时,借助于审计数据采集接口,审计师具备更大的灵活性和行为的独立性。可以对审计事项进行更加自由的调查取证,形成审计意见。

  此外,现场审计时,审计人员和被审计单位人员在工作全过程中接触,在涉及敏感问题时,难免会受到各方面的干扰,影响到审计人员的独立判断。而在联网审计模式下,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人员处于物理上的不同地点,从环境上有利于审计人员的独立性。

  3.强化审计时效性

  利用审计数据采集接口、远程审计取证的联网审计模式,使得对被审计单位的实时监控、持续监控和全过程监控成为可能,例如,采用嵌入式审计模块(EAM, Embedded Audit Module)技术,在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中内嵌入审计模块,可以对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进行实时的审计监督。对于审计中发现的重要问题,可以及时通知管理当局,以避免损失的扩大化。而传统的审计一般都是在审计事项结束之后再进行审计,对过程无法控制,而且审计中发现的问题、造成的损失都造成既成损失。

  4.提供宏观决策支持

  联网审计便于审计人员从整体的、宏观的角度进行分析,有助于开展效益和管理审计,这一点对于分支机构较多的大型机构尤为明显。由于大型机构分支机构分布在各地,财务或业务数据一般也分布在不同的地点。传统审计人员一般只能够对某一个分支机构进行审计,很难掌握整体情况。联网审计能够高效率取得所有分支机构最新的数据。根据这些数据,审计人员可对整个机构的运营情况进行审计,为管理层提供有价值的决策支持信息。

  5.有利于改善项目管理

  传统审计模式下,审计组的成员经常分散在不同的工作地点,对于审计人员、进度和质量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联网审计中,由于数据的集中获得,项目小组可以以集中在审计机构工作为主,便于审计机构对审计过程、审计进度控制。

  此外,在复核阶段,相对于传统审计复核人员一般无法查阅审计资料,复核的质量很难保证,而在联网审计模式下 复核人员也能够随时查阅审计资料,便于项目经理或审计部门管理层通过加强复核来保证审计质量。

  (二)联网审计的局限性

  与传统审计相比联网审计在多个方面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也使联网审计带有了一定的局限性。

  1.审计技术方法的局限性

  联网审计主要通过远程取证来完成审计,主要的审计取证工作通过计算机来完成。由于计算机的使用,引入了一些新的审计方法,如EAM、通用审计软件(GAS)等,这些审计技术方法能够有效的提高审计覆盖面、提高审计效率。但是,联网审计模式下,传统审计中的一些常用方法,如询问法,观察法、盘点法在联网审计中将不再适用。而这些方法在审计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因此,审计师应该慎重选择审计方法。

  2.沟通形式发生变化

  传统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有关人员的沟通是必不可少的,有经验的审计人员也能够从沟通交谈中发现审计线索。联网审计模式下,这种面对面的沟通将大大减少,取而代之的是电子邮件、电话等通讯手段。沟通形式的改变,对信息的交流效率和准确性带来了一定影响。审计师要慎重选择沟通方式,以及通过对信息交流结果的确认。

  3.内部控制的被动依赖

  首先,审计基础数据需要内部控制来保证。联网审计模式下,审计的主要资料来源是从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采集的原始数据。而这些数据的真实性主要是依赖于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换言之,如果没有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来保证数据信息的真实性,那么审计师的工作都将建立虚假信息之上,带来极大的审计风险。

  其次,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依赖是“被动依赖”。现场审计模式下,审计人员可以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进行测试,根据测试结果来依赖对内部控制的依赖程度。这种依赖可以称之为“主动依赖”。而在联网审计模式下,对内部控制的测试强度和频率很难得到保证。而实质性检查不可能达到穷尽所有业务的程度。因此,审计师不得不“被动依赖”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

  4.技术复杂性增加

  现代联网审计主要是借助信息技术完成。为了保证审计过程的顺利完成,审计师对审计过程完成的各个环节。如数据采集、传输、分析,有足够的了解,审计师需要对网络、软件、硬件、数据库等方面有一定的掌握。这些技术因素往往超出传统审计人员的知识范围,需要对审计人员进行培训,补充知识。

  审计证据的论文 篇5

  一、水利工程项目绩效审计理论基础

  (一)公共受托责任理论

  权力是对有价值资源的控制公权力的行使就是占有和支配公共资源。政府通常通过税收或提供垄断性服务的方式获得公共资源来服务社会大众,即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社会公众与政府的委托代理一旦确立,政府就掌握了国家资源进行国家事务管理,而社会公众的控制力和约束力是不足的,故社会公众希望政府的政策制定、权力行使、资源的利用能公开透明化,避免滥用权力和资源,规避政府人员作为理性经济人所产生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能及时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政府为了能够更好地成为服务型政府,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不懈怠地履行社会公众的受托责任,不仅要对公共资源的合法合规性负责,而且还要对公共资源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负责。总之,公共受托责任是政府绩效审计发展的内生性动因,政府绩效审计也因公共受托责任的发展而发展。

  (二)新公共管理理论

  20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传统的公共管理体制不断暴露其冗长的组织结构所带来的政府效率低下、公共预算总额盲目扩大带来的经济财政危机等引起公众强烈不满的问题,社会大众的价值观念不断变化、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不断增强,民众对政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于是在英、美等西方国家掀起了政府改革运动,称为新公共管理运动。这场改革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和目标管理的企业管理理念和方法,引入竞争机制来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增加顾客导向理念来改善政府和社会的关系,从注重机构、过程和程序转为注重项目、绩效和责任,来创造一个高效、负责的新型政府。在新公共管理背景下,政府绩效审计是对政府绩效管理进行监督和评价的一种有效工具。同时这种背景也为政府绩效审计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和发展动力。

  二、水利工程项目绩效审计评价体系构建

  (一)以水利工程项目

  绩效审计目标为指导首先要厘清水利工程项目绩效审计的思路,明确水利工程项目绩效审计的定位,确定水利工程项目绩效审计的目标,以目标为导向来确定水利工程项目绩效审计的内容、范围、方式和方法。

  (二)针对不同水利工程项目

  绩效审计目标设计评价指标水利工程按目的或服务对象可分为防洪工程、农田水利工程、水力发电工程、航道和港口工程、供水和排水工程、水土保持工程和环境水利工程等。因此在对水利工程项目进行评价时,不能设计一个通用的评价指标体系,而是要根据不同目的或不同服务对象“量体裁衣”地设计针对性的评价指标。

  (三)选择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是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进行评价的尺子,具有指导性和根本性的作用。在水利工程项目已经存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相关主管机关制定的标准,可以直接纳入评价指标体系中,但要注意归纳并注意更新修正。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规定》、《水利工程建设程序管理暂行规定》、《水利基本建设资金管理办法》、《水利部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的具体内容作为评价定性和定量指标的标准。对于在水利工程项目中存在一些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标准,要与水利工程项目的人员进行沟通改进并能得到项目人员的认可。对于在水利工程项目中缺少某些可以应用的评价标准,听取在相关领域有深造诣的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再同有关专业主管部门商讨,由它通过法定程序制定。

  (四)灵活运用审计技术与方法

  跟踪审计和绩效审计的结合,加大了绩效审计的深度和广度。从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生命周期理论角度反映建设程序各个关键环节的逻辑关系,从管理角度对绩效进行描述,使得绩效审计所要获得的审计证据远远要多于传统财务收支审计所要获得的审计证据。除采用传统财务收支审计技术和方法外,要针对不同关键环节的内容和问题采取针对性的审计技术和方法,从而提高审计证据的准确性和适当性,能更好进行绩效评价。如在对水利工程项目进行绩效审计过程中,利用财务收支审计的分析程序,可以发现资金管理的问题;利用穿行测试可以发现水利工程项目内部控制制度的缺陷;采用调查问卷法获得社会公众对水利工程项目的满意度;利用环境保护专家的工作评价水利工程项目对自然灾害、人文和自然景观的影响;采用结果导向分析评价水利工程项目的效果,采用问题导向分析水利工程项目问题产生的原因。实践是检验审计技术和方法的唯一标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找到水利工程项目各个环节不同内容和问题的最适合的方法。

  (五)将定性与定量方法相结合

  水利工程项目建设有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的目标,其中经济性评价可以量化,而政治、社会、环境评价难以量化,只能通过定性衡量,如水利工程移民对移民工作的满意度,水利工程对古迹和自然景观的影响等。对于经济性指标,要从不用角度、不同层次设置定量指标,使定量评价结果更加准确,更具有证明力和说服力,如从资金到位率、资金利用率、资金有效率、结余资金率、资金挪用率、资金损失浪费率来评价资金在筹集、使用、监督管理方面整体效益。而对定性评价指标,要有较强的原则性,全面完整评价,提高定性评价的科学性。但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能一味地追求量化使评价体系简便化,也不能一味追求定性指标使评价体系更加准确而忽视量化带来的简便。

  三、水利工程项目绩效审计缺陷

  (一)传统审计观念制约

  绩效审计在我国的发展还不成熟,传统审计观念根深蒂固,无法发挥起促进作用的能动性。审计人员在对水利工程项目绩效审计还没有跳出传统审计的圈子或是不自觉地将重点转向财政收支审计,没有从整体宏观的角度,长远发展的角度对水利工程项目绩效审计进行深入的探讨,停留在概念和框架上。

  (二)审计管理体制制约

  水利工程项目的开展涉及到我国多个政府部门的审批和监督。水利部门负责水利工程项目的立项、审批;财务部门负责水利工程项目资金的拨付;水利部门的建设与管理部门监督指导水利工程项目的勘察设计、工程招投标、工程监理以及工程质量和安全等;审计各级机关负责对不同级别的水利工程项目进行财务决算审计;有关主管部门负责水利工程项目的日常运营管理。因此在这种多重领导监督体制下,各个部门可能会出现不协调的现象,造成监管不当和失控。而且审计机关与其他政府部门共同受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领导,千丝万缕的利益纽带使得难以克服的审计超然独立性问题。

  (三)审计资源制约

  绩效审计与传统的财务审计相比,审计范围更广、审计内容更多、审计程序更复杂、所消耗的人力财力物力更多。水利工程项目绩效审计所需的资料有很多是从外部获得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存在滞后性,对其评价需要长时间的数据收集和调查。审计资源受到限制会使审计范围缩小,获取的审计证据变少,审计结论不准确,审计风险加大,给审计人员对水利工程绩效审计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和压力。

  (四)审计人员素质制约

  由于我国各地经济文化教育发展水平不同,地理环境的差异,使得水利工程项目实施的具体情况各不相同。加上我国政府对民生问题的关注,使得民生水利工程项目比重加大,尤其是农田水利工程,只有基层审计人员才能了解其具体情况。从审计专业知识结构来看,开展水利工程项目绩效审计,审计人员除精通财务、会计、审计等专业知识外,还需要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统计学、水利工程技术、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知识,这与开展水利工程项目绩效审计的人员数量和质量要求存在不匹配,复合型人才严重缺乏。

  (五)绩效审计方法与技术制约

  由于我国绩效审计起步较晚,在水利工程项目绩效审计工作经验不足、案例研究与总结的成果不多,政府绩效审计未形成一套通用的评价体系,更不用说基于行业、类别细分的水利工程项目。虽然国外有大量先进的审计方法和技术,但是由于每个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同,评价指标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而且对于不同的审计项目审计方法和技术也有所区别。

  四、水利工程项目绩效审计完善措施

  (一)树立正确审计观念

  为了更好的开展水利工程项目绩效审计,必须树立正确的审计观念。审计机关和人员对水利工程项目进行全过程跟踪绩效审计,从事前、事中、事后对水利工程项目进行评价,不仅要评价水利工程项目的合法性、合规性、真实性,而且要评价水利工程项目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发挥绩效审计“免疫系统”的作用。

  (二)强化审计独立性,进行体制转变

  在我国行政型国家审计管理体制下,审计机关难以独立实施监督。通过对水利工程项目进行跟踪审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腐倡廉,但是监督成本高且监督层次较低。只有从根本上改革审计管理体制才能解决审计独立性问题。美国立法模式使国家审计独立于行政部门行使审计监督权、法国司法型模式使国家审计独立于行政与立法部门行使审计监督权、德国和日本独立型模式使国家审计独立于立法、司法和行政部门行使审计监督权,其中美国立法模式的独立性是最强的。我国可以借鉴美国的立法型审计模式,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领导和监督审计署,审计署只对全国人大负责,向全国人大报告工作,审计署对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实行直线管理。审计署经费实行单独的财政预算,确保审计机关在经济上的独立性。

  (三)合理配置人员与整合审计资源

  分工和专业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资源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在审计资源受限的情况下,在中央到地方的政府审计部门下设立专门的绩效审计部门,再分设不同项目的审计小组,与不同领域的专业审计人员进行匹配。可以通过设立水利工程项目绩效审计组来提高审计效率和效果。另外加强对现有审计内外部资源的整合,加强审计内部人员之间、审计人员与外部人员、审计人员与水利工程项目的人员进行有效沟通,达到审计资源的优化配置。

  (四)优化审计人员结构

  具体包括:一是引进管理学、经济学、统计学、水利工程技术、环境保护等专业人才进行综合培训,使其专业知识与审计知识相结合。二是加强对现有审计人员的培训,增加与水利工程有关科目的专业知识,发挥一加一大于二的协同作用。三是目前审计成员中没有水利工程方面的专家,在保持审计独立性的前提下,可以利用水利工程专家的成果,发挥各专业人员的集体智慧。

  (五)创新审计方法与技术

  任何审计都离不开数据的支持,水利工程项目绩效审计也无例外。可以借鉴欧美国家的绩效审计技术和方法,在对数据进行分析时采用了统计抽样,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等方法。传统的审计检查监督方法与数学评价法、经济分析法、技术论证法等相结合。通过审计信息化建设,实现水利工程数据资源共享,审计人员能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意见,更好的为水利工程绩效审计服务。在运用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解各种审计技术和方法的优缺点,鼓励采用不同的审计技术和方法。在不影响审计质量和审计结论的情况下,对于不同审计方法和技术都能解决同一问题的,选择审计成本最低的那种。

  审计证据的论文 篇6

  摘要: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审计方式日益成熟,行政事业单位的审计能力也在不断加强,但随之而来的是新的审计风险,这种审计风险因会计信息系统的电子化也出现的新的特征,内部审计机构与审计人员应随之改变审计方法,采取相应的策略和辅助手段进行审计,以规避审计风险。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风险成因;防范控制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工作时产生处理不当、数据缺失、结果失真等行为的可能性,审计风险的产生会对项目完成情况和审计结果造成影响,不利于单位的下一步决策。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风险的内涵及特征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风险是指内部审计人员认为存在严重错误或弊端的单位财务报告和审计结果是公正合法的,并提出不正确的审计意见的潜在可能性,审计风险主不仅仅存在于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的主观判断错误中,也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

  (一)内部审计风险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

  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根据我国现在的审计方式,不管怎样,抽样审计总会产生一定的误差,这些误差可大可小,形成的审计风险规模不同,造成的损失也不尽相同,因此,风险总是不可避免的,通过内部审计风险研究,人们只能尽力改变风险发生的条件,降低损失,不可能完全消除风险。

  (二)内部审计风险具有潜在性

  内部审计人员的行为对审计结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审计人员不能严肃认真对待审计过失并勇于承担责任,就会产生审计风险,导致了审计风险的潜在性。同时,审计风险只是一种潜在的风险,也受到其他诸多条件的约束和影响,如外部法律环境、经济环境、内部人员管理等。

  (三)内部审计风险存在审计的全过程,具有普遍性

  每一个审计项目和审计环节都有可能出现失误,促使风险因素的形成,导致最后的审计结论出现偏差,形成并加剧审计风险。可能产生审计风险的因素包括单位的内控能力、经济财务状况、审计技术与方式等。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风险成因分析

  (一)审计人员缺乏业务规范,职业技能与审计要求不匹配

  一名合格的审计人员应该具备完善的知识体系,拥有丰富的审计经验,掌握熟练的审计技能,但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部分审计人员在这些方面仍旧欠缺。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如果审计目标不明,不能严格按照相关制度与程序进行内审,缺乏公正客观的工作态度和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风险防范意识淡薄,将会导致审计错漏、丢失,降低审计质量,无形中增大了审计风险。

  (二)审计体制不健全,内部审计缺少规范,不能独立完成

  目前,除了个别单位、企业自行制定的内部审计章程,我国尚未实施管理有效的内部审计法律法规,这就导致有些单位内部审计遇到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的尴尬现象。另外,部分单位没有设置专门、独立的审计机构或部门,造成审计会计职能混淆,内部审计机构与单位结构不能协调运行。即使有了审计机构,机构在行使权责过程中仍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和阻碍,由此可能产生审计风险。

  (三)审计方式滞后,具有局限性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依然停留在落后的基础阶段,现有的审计方式不能满足现代化企业会计审计模式的需求,存在财务账表不清、发票真假部分、审计模式落后的现象,对审计风险防控考虑缺乏,导致审计风险加剧,因而我国审计方式改革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三、行政事业单位如何防范内部审计风险

  (一)加强审计人员业务培训力度,加快审计队伍建设

  行政事业单位必须要加强审计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定期组织员工进行业务学习、培训,开展实战交流与锻炼活动,着重提高审计人员的思想素养,培养审计人员的廉洁意识,力求做到公正客观、实事求是、依法办事,确保审计结果的真实性。同时要加强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在进行审计工作过程中提高警惕,保持平常心,抵制非法诱惑,杜绝损失和麻烦的出现,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

  (二)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法律体系,规范审计过程

  我国应建立健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相关法律法规体系,鼓励企事业单位依据实际情况,设置独立的审计机构,完善审计规章制度,规范审计程序,明确权责范围,使审计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走上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道路,以便更好地执行审计工作,最大化提高审计效率。

  (三)积极寻求现代化内部审计方法,改善审计环境,提高审计效率

  我国经济环境变化快,企业间的状况差别也很大,在审计工作中各单位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采取切合实际的审计方法,加强审计人员技术培训,督促员工快速掌握现代化电子计算机审计技术,利用网络建立电子信息平台,完善新的信息体系,实现审计信息与结果的资源共享,并下放审计人员相应的审计处理职权,以方便会计财务工作的展开,及时处理审计问题,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

  四、结语

  总之,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审计风险的形成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内部审计风险既客现存在,又具有一定的潜在性和可控性,我国行政单位要着重审计职能部门的设置,建立健全审计监督评价体系,利用法律、经济、政策优势,探索现代审计方法,加强审计队伍建设力度,内部审计人员应该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控制和防范内部审计风险,从而有效地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着力提高审计质量。

  参考文献:

  [1]陈明红.浅谈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问题和对策[J].中国内部审计,2014(4):71-72.

  [2]王莉.对完善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探讨[J].会计师,2014(23):60-61.

  [3]刘德菊,崔思明,田雨.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风险与审计质量探析[J].财会研究,2015(5):66-68.

  [4]李睿.对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思考[J].经济师,2015(10):172-172.

  审计证据的论文 篇7

  [摘要]从整体环境来看,我国供电企业的财务审计仍然存在很大的风险。为此,本文总结了目前我国供电企业财务审计的风险种类以及造成风险客观存在的主要原因,并从多个角度对供电企业财务审计风险的控制策略进行了探讨,为我国供电企业的长足发展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供电企业;财务审计;风险成因;风险控制

  1我国供电企业财务审计存在的风险

  我国供电企业的财务审计风险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独立性风险。由于审计工作受到国家和政府的直接调控,而供电企业也是国家和政府直接领导的对象,因此一些国家直属单位对供电企业的审计工作进行干预,导致我国供电企业的财务审计部门没有获得完全的独立。当涉及部门之间或者个人的利益关系,就难以保证相关财务审计工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也就无法发挥出其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真正作用。第二,审计方法风险。当前供电企业进行财务审计工作主要采用的是用部分代替整体的抽样判断法。这种方法本身就存在准确性低的问题。同时,即便在使用抽样判断法时,所采用的样本数据由审计人员的经验产生,导致审计成果产生误差增大。第三,审计人员素质风险。供电企业的财务审计人员应该在具备较强的专业素质和技术能力的基础上掌握一定的电力知识。然而,目前我国供电企业财务审计部门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低下,缺乏经验,人员队伍结构单一,不能满足财务审计业务的要求。第四,失察风险。财务审计是审计相关工作流程中最核心的环节。目前,随着我国供电企业的发展和信息数据的大量增加,使得提供虚假信息、擅自更改凭证等违法乱纪现象越来越多,阻碍了审计工作的有效性,带来了失察风险。

  2供电企业财务审计风险的成因分析

  2.1财务审计工作业务的拓展

  由于基层网点较为分散,供电企业的项目数量多而复杂,并且各个项目之间相互交错增大了财务审计工作的技术难度和知识面的广度。除此之外,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审计业务范围也在逐渐扩大。除了要对财务收入和支出以及经济责任等的审计之外,逐渐向项目招标与投标、合同管理以及安全控制等方面进行拓展,迫使审计部门不得不与其他业务部门加强交流与合作,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审计风险。

  2.2供电企业财务审计能力较低

  财务审计能力低下是增大财务审计风险的关键因素,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运用统计抽样技术进行审计时得到的结果往往与实际总体有很大误差,审计方法运用能力较差。其次,存在录入信息不全面、审计证据模糊或缺失的现象;再次,财务审计工作没有严格按照审计程序进行规范;最后,财务审计工作人员的较低的专业水准、职业道德的缺失、薄弱的风险意识以及较高的工作压力等因素也是财务审计能力较低的体现,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给供电企业的财务审计带来了不可忽视的风险。

  2.3供电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范畴大

  由于我国供电企业人员流动性大,在界定经济责任时的审计工作难度相比其他企业来说较大,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第一,企业的财务行政管理人员在职时出现问题,这种情况下经济责任的界定比较复杂。第二,个人和集体责任的互相推脱。第三,对于已经离任的责任人缺乏约束力等。这些都加大了财务审计的风险。

  3供电企业财务审计风险控制策略

  3.1改善财务审计方法和技术

  随着财务审计对象的复杂化以及财务审计范围的扩大化,抽样审计方法的适用性较强。从科学的角度上讲,采用设定置信区间的统计抽样方法相对来说比传统的判断抽样方法的误差风险更小。同时,要有效控制财务审计的风险,必须在审计项目开始之前做好工作计划、保证审计取证的完整性以及提交审计工作成果报告。除此之外,财务审计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应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财务审计风险,提高审计工作质量。

  3.2提升财务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相关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职业素质是进行财务审计工作的基础,也是控制风险的必要条件。供电企业财务审计工作的复杂性大大提高了对人员队伍的要求。因此,我国供电企业可以通过引进优秀人才、加大对现有人员的培训力度、设立考核机制等途径提高审计人员在财务审计、法律道德、计算机技术以及人际沟通等各方面的能力。

  3.3提高财务审计工作的独立性

  如前所述,由于供电企业的特殊性的存在,导致供电企业财务审计工作缺乏独立性。因此,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来避免企业和政府对审计人员进行干预所造成的困扰。通过选取与企业没有联系的审计人员以及避免审计部门挂靠主管部门等措施来提高独立性。

  4结语

  综上所述,供电企业的财务审计风险是不可能完全消除的,需要我们时刻警惕。规避和防范风险的前提是我们必须充分了解和认识造成风险存在和风险发生的因素,并有针对性的及时采取风险控制策略,从而避免财务审计风险对供电企业造成的巨大损失。

  审计证据的论文 篇8

  企业的库存存货是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流动资金运作情况的晴雨表;也往往成为少数人用来调节利润、偷逃国家税费基金的调节器。库存存货(包括原材料、自制半成品、产成品)量有多少,价值几何,是责任真实性审计的一个重点,是核实企业利润真实与否的关键问题,是前任与后任法人代表争议的焦点问题,也是审计公证鉴定的一个难点问题。笔者结合审计实践,就库存存货审计谈点粗浅认识。

  一、对存货“量、值、质”的认定

  1、对存货库存量的真实性审定。

  (1)通过对库存实物抽盘,检查库存帐、物、卡是否相符,有无短少或弄虚作假现象,有无入库不入帐,出库不出帐等问题。确属盘盈的,应冲减管理费用,计入前任实绩;盘亏的,要弄清原因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2)通过对财务部门结转成本的审计,检查企业财会部门库存物品帐与审核调整后的仓库保管帐,数量上是否一致,有无多转或少转生产销售成本。多转成本的,应调整计税利润;少转的,应加重对责任人的处罚,并调整有关帐户。

  (3)对离任时间较长的经济责任,可根据离任后最近的盘点情况进行倒轧推算,经前后任认可后,按以上两种处理处理。

  2、对存货库存值的合理性认定。可在弄清库存量的基础上,用以下几种办法对“值”进行认定:

  (1)成本核对法。对抽样检查的物品成本(价)结转进行核对,查看有无多(少)转生产耗用原材料成本,多(少)转生产管理费、车间经费,多(少)转销售物品的产成品成本。对未按规定结转的要查明原因,并按规定调整相应帐户,追究相关人员的经济责任。

  (2)横向比较法。把库存物品与同行业平均价格水平相比较,相同规格、相同质量产品价格相近或较低的,视为合理;明显高的,高出部分应视为潜亏。

  (3)纵向比较法。当期库存物品,剔除物价上涨因素,与近几年的库存物品价格相比较,相近或低于前几年价格的,可视为合理;高出较多的,应作为有问题库存物品,对高出较多部分应视为潜亏。

  (4)保本核算法。对超出正常库存需要的原材料,应以保证后任在组织生产或销售时基本不亏损为原则,可先将原材料按定额消耗标准加生产费用和应摊管理费用,套算为产成品价;再将产成品价加销售费用算出保本销售价,与市场不含税价相比较。低于或与市场价相近的视为正常,高出市场价较多的应视为潜亏。

  (5)市价倒减法。对因技术改造或产品结构调整而造成积压的库存物品,可将这类物品的市场价减去正常的销售费用后,与库存价相比较,低于库存价较多的部分应视为潜亏。

  3、对存货库存质的可靠性鉴定。对于存放在仓库时间较长且销售缓慢或销量很少的产成品以及长期积压的原材料,要根据具体情况区别对待。

  (1)属于适销对路、质量合格又在保质期内的产品,因营销不力而造成的压库,不应认为是潜亏或有问题商品。

  (2)属于滞销积压物品,要进行市场。通过降价可以销售的,应按降价后的销售价减销售费用与库存滞销物品的成本价相比较,低于滞销物品成本价的部分,可视为潜亏或作为有问题商品处理。

  (3)属于容易发生损耗、霉烂变质和超过保质期的积压物品,经销售与技术质量监督部门或其他有权部门鉴定后,应视为亏损。

  二、在审计中重视的几个问题

  1、对涉及库存的疑点问题要弄清。

  弄清库存中的疑点问题,有利于检查各项内控制度在物资购销、仓库管理中的落实情况,正确评价企业领导的经营管理能力和廉政建设情况。

  (1)购销价格反常。对购价明显高于同类物品市场价或销价低于同类物品市场价过大的,要认真产生价格反常的原因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并组织人员进行必要的延伸审计或调查。

  (2)领用物品反常。对非生产车间及人员或生产车间及人员领用与本车间生产无关的原材料、自制半成品、辅助材料等反常现象,要督促被审计单位相关人员说明情况,解释清楚。

  (3)投入产出反常。生产耗用原材料、辅助材料与其产出的半成品、产成品应成一定的比例关系,对产出入库的半成品、产成品明显少于投入物品应当产出数的,要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取证,弄清原因、分清责任。

  2、对库存涉税问题的处理要到位。

  (1)非生产耗用物品的税务处理。对为生活区或职工福利耗用的原材料、产成品等未分列出来的,应当单列出来,减少进项税抵扣或视同销售增加销项税,相应调整企业帐面利润或增加亏损。对因企业管理混乱等原因造成的库存物品遗失、短少、霉烂变质等损失,应相应减少进项税抵扣,调减利润或增加亏损。

  (2)抵债物资的税务处理。企业商品发出后,购货方因资金等因素,长期拖延付款,只好用物资进行抵债。对这类库存抵债物资,应视同销售处理,并相关税费,调整企业利润或亏损。

  3、对库存问题的评价要慎重。

  (1)慎用“认定”。受抽样检查等多种因素,审计不可能将库存中所有问题都查出来;就是列为抽查的,由于受审计时间和人员素质等影响,也不一定能将问题查深查透;再说对有些问题的定性也很难十分准确。因此审计在对库存问题评价时慎用“审计认定”。

  (2)客观反映。审计对库存问题的评价,客观反映库存的检查情况:一是介绍整个帐面库存情况和被审计单位自查情况;二是反映重点抽查情况,包括重点抽查物品的帐面数量、金额,库存盘查后的实有数量、金额,误差情况及原因;三是随机抽样检查情况,包括抽查样本的选择,抽查总金额占帐面库存总金额的比例,抽查误差情况及误差率(包括最大误差率和平均误差率)。对误差率较大的,扩大样本检查情况,也应予说明。

  (3)推论有据。揭示企业库存物品问题,有完整的证据材料。属于推论的问题,要与检查的客观情况相符合;对企业仓库管理中的经验评价、结论,亦有相应的材料来证明。要防止审计评价与审计的证明材料和审计所揭示的问题有矛盾。

  审计证据的论文 篇9

  一、财政资金绩效审计的现状

  1.绩效审计的全球化发展趋势。绩效审计这个概念源自于美国,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对政府要求更加公开透明,并对人民负责。因此,像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市场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对绩效审计均已经有了丰富的实践。随着新公共管理运动席卷全球,绩效审计的发展日新月异。新公共管理运动重视绩效管理,要求对政府部门提供服务的同时对其进行有效监督,评估标准与绩效审计的“3E”标准大体一致,以达到降低政府运作成本,提高行政能力为目的。各国绩效审计发展情况不同,评价标准体系也就有所差异。但是总体而言,各国都比较注重相关的规范建立。美国早在1972年颁布了《政府的机构、计划、项目、活动和职责的审计准则》,这是比较完善的一套审计准则。加拿大在1977年就颁布了新《审计法》,绩效审计在综合审计中的比重和地位也在日益增长。

  2.我国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现状。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审计理论界就开始探讨绩效审计,并提出审计工作应向绩效审计转变,但实际,政府审计主要还是围绕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性范畴开展,绩效审计一直未付诸实践。2001年,国家审计署组织的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程资金审计、农村电网审计以及2002年组织的重点机场审计,在专项资金的使用效果和有关政策的完善性方面,开始进行试点。《审计署2008~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提出全面推进绩效审计,着力构建绩效审计评价及方法体系。审计署《“十二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明确要深化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审计与绩效审计的结合,全面推进绩效审计,提高财政资金和公共资源管理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推动建立健全政府绩效管理制度,促进提高政府绩效管理水平和建立健全政府部门责任追究制。刘家义审计长在北京举行的“2010世界审计组织第六届绩效审计研讨会”上表示,到2012年,中国所有的审计项目都将开展绩效审计。总体而言,我国实施绩效审计的起步较晚,存在审计覆盖面较窄,规范程度较低,缺乏明确适用的绩效审计准则与评价指标体系等问题,目前仍处于摸索阶段。

  二、我国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难点

  1.财政资金绩效管理的基础薄弱。绩效审计是建立在绩效管理基础之上,其审计评价是对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目标管理的鉴证与再评价,因此绩效管理是探索和开展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重要保证。而目前,我国相关政府部门还存在专项项目决策论证不够科学、绩效目标执行不到位、绩效管理资料不全、控制管理效果不佳、招投标程序流于形式等问题,绩效审计缺乏必要的审计依据与“抓手”。

  2.绩效审计法律法规的不明确。目前中国还没有一套完整法规体系适用于绩效审计,已出台的法律法规中涉及绩效审计的内容较少,除了一些地方制定的条例外,无一套有权威的并适合中国审计的绩效审计操作指南。1994年《审计法》第二条第三款只是原则性地规定审计机关对“财政收支或者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依法进行审计监督”,因为《审计法》并没有明确授予审计机关开展绩效审计的权限,对财政财务收支的效益性审计也没有明确具体内容,审计机关在这种法律框架下开展绩效审计存在许多障碍。《审计法》在2006年修订时仅在第一条中增加“提高公共资金使用效益”的提法,但绩效审计的法律授权实属不够充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对于绩效审计在第六条中虽有体现,但仍未以一个专门的准则来规范绩效审计,绩效审计审什么、怎么审、怎样衡量和控制其质量等都没有明确规定,这使得具体实施缺乏足够的法律依据和行为规范。

  3.绩效审计目标和内容的深度不足。中国绩效审计无论是认识上还是实践上,都比较肤浅,在目标范围的确定,计划的制订以及程序、方法等方面还没有形成一套适合绩效审计的模式。目前的绩效审计仅以揭露问题为主,重点揭露管理不善、决策失误造成的严重损失浪费和国有资产流失问题,而不能像国外那样搞全面的绩效审计和政策性绩效审计。同时,绩效审计的主要类型非完全意义上的绩效审计,而是融进了一些绩效审计目标和内容的传统审计:要么是传统的财政财务审计与绩效审计密切结合,使真实、合法、绩效目标和内容融为一体;要么是绩效审计与审计调查密切结合,诸如审计署近年来开展机场建设审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审计等审计项目就是融进了绩效理念的审计调查。

  4.绩效审计评价体系的不健全。目前开展绩效审计最大的难题就是缺少统一且公正权威的绩效审计评价体系和可供遵循的准则与程序,绩效审计评价的标准与指标难以确定。评价财政专项资金项目的绩效,既有货币量化衡量的经济效益,又有不易于货币量化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对专项资金项目本身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环境效益评价的复杂性等,都给绩效审计增加了难度和风险性。

  5.审计观念与人才建设的滞后。受传统审计模式的影响,审计人员习惯于对会计资料的真实性以及经济活动的合规性、合法性进行审查与判断,对经济活动效益性的分析与评价尚缺乏一定的经验积累。由于绩效审计工作立足于宏观,着眼于微观管理与效果分析,若审计思路宏观性不够,审计结果揭示的问题往往深度不够,代表性也不强,导致绩效审计评价的充分性与恰当性存在一定的控制风险。审计人员是绩效审计实践的主体,也是关键要素。不仅审计观念的转变,而且开展绩效审计所应具备的综合素质和胜任能力,都对审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绩效审计需要对被审计单位与项目资金实现政策目标的经济性、效率性与效果性进行分析评价,不仅要有综合的审计工作能力,还要有创新的审计技术方法,需要审计人员具有多学科和多领域的知识结构。目前传统领域的审计人员视野相对狭窄,缺乏必要的评价财政绩效的意识、知识及技术技能。我国审计队伍中,绝大多数是财务、审计类知识结构背景,而其他方面的专业人才比重明显偏低,复合型人才更是紧缺。

  三、推进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对策

  笔者认为,推进我国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首先应明确责任主体与审计思路,即项目建设单位是绩效目标管理主体,财政部门及主管单位是绩效评价主体,而审计部门则是绩效目标管理与评价的监督主体。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主要对绩效目标管理与绩效评价情况进行鉴证监督。其次,要转变观念突出重点。既要摆脱绩效审计“高不可攀”的畏难情绪,又要在正确理解把握依法审计的同时,勇于开拓创新,摸索总结绩效审计的方式方法与实施经验。在审计过程中,要紧紧抓住资金流程这个主线,从立项、拨付、管理等环节着手进行检查,评价投资效果,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以及实现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如何。再次,应不断健全统一绩效审计评价的指标体系,使推进绩效审计有据可依。具体来说,推进我国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对策如下:

  1.加强绩效管理夯实绩效审计基础。加强财政资金的绩效管理,是推进绩效审计的前置性工作与基础。虽然审计部门在实施绩效审计时强调审计监督的“关口前移”、“过程延伸”,但毕竟审计人力资源与时间有限,在审计项目时间紧任务重情况下,绩效审计主要还是以事后监督为主,对绩效管理薄弱的财政专项资金项目实施绩效审计存在较大的困难。因此,只有不断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的绩效管理工作,增强有关部门单位绩效管理的意识,健全并有效执行绩效管理相关制度,如:推进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与预算绩效管理,落实财政资金项目的绩效目标管理,严格执行绩效评价制度等,在完善绩效管理上优化绩效审计外部环境,进而促进绩效审计的顺利实施并趋向成熟。

  2.建立健全绩效审计的法律法规。强化绩效审计理论研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让绩效审计有法可依,有据可考。应在《审计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中对国家审计机关开展绩效审计的法律地位、审计权限、范围、目标等加以明确,以便在最大程度上保障国家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为开展绩效审计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还要认真总结以往经济责任审计和专项资金审计中效益评价方面的经验,结合财务收支审计的审计准则,制定比较系统、操作性较强的绩效审计准则。在准则中要对绩效审计对象、审计目的、审计程序、审计报告基本形式等作出具体规定。

  3.拓展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目标和内容。我国近年来逐步加强与完善了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管理,为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开展提供了有效“抓手”与载体。通过分析财政专项资金项目的特点,其使用方向与决策审批涉及到权力的运行,资金使用支出的管理控制与监督情况,梳理出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着力点,即:围绕“权力使用”与“职责履行”,紧扣“项目进程”与“资金流向”的主线。具体来说,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内容包括以下方面:立项决策审计。首先,查看立项论证情况,看立项是否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内容是否完整、技术经济论证是否充分、立项条件是否具备、有没有脱离本地实际违背发展规律而盲目上项目的问题。其次,查看申报程序,看有没有虚假立项、重复申报的问题。最后,查看项目概预算情况,判断是否经济合理,有没有高估冒算、虚列概算等问题。在项目立项与审批决策的绩效审计中,重点关注权力运用与职责履行情况,即资金投向上是否正确,是否向民生、社保以及基础设施改善等重要领域倾斜,将有限的财政资金是否用在“刀刃”上。专项资金的管理绩效审计。对专项资金管理的审计,首先要全面掌握资金项目整体规划、实施计划和上级部门的批复,并以此为依据审查资金分配是否与上级部门批复的项目名称、投资额度相符,有没有不按计划分配资金的问题;然后检查各环节应到位及已到位资金、数额是否真实及其到位时间;同时揭示各级主管部门是否按指标、计划、进度或规定程序,及时、足额地拨付了资金,具体查看有无滞留、截留、挤占、挪用等现象。重点关注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健全与执行情况,监管措施与程序落实是否到位,确保财政专项资金在使用方向与用途上不走样,符合政策规定与要求。支出绩效审计。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是决定专项资金效率的关键,因此这一环节的审计工作应该是重中之重。主要审查项目包括使用过程中项目执行单位是否按规定的用途和范围对专项资金进行了使用,是否存在截留、克扣、挪用及虚报冒领等情况;检查资金使用过程是否存在随意扩大项目规模、随意提高建设标准、高估冒算、扩大项目建设成本等资金浪费的现象;更重要的是对使用专项资金实施项目的质量与效果进行评价,是否实现了预期目标和效益。

  审计证据的论文 篇10

  摘要:

  工程审计建设过程中,需要加强工程审计工作,保证工程造价的监督管理标准。按照工程项目的实际规范标准进行合理的分析,及时纠正其中可能存在的审计难点,规范工程建设标准,促进工程资金的合理安排,依法完成工程审计高效的使用,提高工程监督管理水平。工程审计是一项综合细致的管理工作,需要按照工程综合审计标准进行合理的规范,促进工程审计难点的要点分析,进而为工程计量标准提供良好标准。

  关键词:

  工程;审计;难点分析

  0引言

  确定审核单价和审核费用进行分析,确定建设工程审计的决算标准,对工程审计中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根据工程审计难点确定有效解决的审计对策方案。

  1工程审计难点

  1.1工程造价审计的难点

  (1)合同招标文件的审核。需要对合同、招标文件、相关协议进行准确的审核,这是确保审计工作准确的先决条件。工程合同签订后,因工程变更需要签订补充协议。因此,必须仔细的研究合同,招标文件以及协议内容,确定工程造价款的结算标准,对合同计价标准类型尽心准确的分析。

  (2)工程量的审核。按照工程量标准对审计人员进行现场审核,确定图纸测量的标准计算量。根据工程审计的准确程度,对工程造价的最终结果进行分析,确定工程造价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种问题,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工程量的有效审计往往具有一定的特异性,需要按照实际的工程合同标准,对图纸进行现场签证处理,及时做好数据信息的变更,及时对数据进行审核,确保工程造价审计的准确性。按照纸测量标准,分析与图纸之间存在的误差,采用实时糗事的审核标准,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提高数据的正式性。审计人员需要按时到施工现场,根据实际的施工测量标准进行计量分析,对可能存在的隐蔽工程进行及时查阅和验收,记录相关数据的真实情况。

  (3)单价的审核标准。按照单价审核标准内容进行分析,确定招标单价的审核标准,采用准确的定额单价套用分析,对定额换算标准值进行审计,采用补充定额审计的方法确定施工工程造价的定额内容。在工程造价中不可以随意的更改数量标准,需要有一定的法律规定,采用科学的规划标准,加强审核单价的标准权威性效果。

  (4)费用的审核。按照工程造价的费用审计进行核算,确定工程合同的审核标准。在审核过程中,需要严格的按照相关文件规定确定审计的费用量多少,确定工程审计是否符合实际的规范标准,对文件资源、生产合同产生的各种纠纷问题进行参照对比分析,确定工程合同可以优先解释的顺序。在工程审核计费过程中需要注意文件实际的使用时间效用,根据实际的费用标准,制定合理的施工实际管理情况,采用准确的费率标准,对施工费、材料费进行价格调整,确定审核文件符合实际规定的执行标准。

  1.2竣工决算的审计工作

  工程竣工决算审计过程中需要对整个工程进行重要部分的审计分析,对施工中的各项资料进行审计,确定资金的最大效益标准。根据现行的法律法规标准,对审计单位、审计职能部分、章程和相关决议进行分析,为审计工作提供良好的参考依据。竣工决算审计的重点工作包含检查各渠道的资金流入情况,对各种资金的有效支出标准合法性、建设周期性、投资价款进行合同约定分析,确定合同中的质量、工期、人员变更均符合实际的执行标准。采用有效的交付使用资产管理标准,确定是否可以按照检验标准完成施工资产的验收。根据实际的投资效益发展水平,对施工评价标准、经济技术水平、社会环境指标等内容进行准确的分析,建立符合建设工程投资的有较决策标准,提出符合工程经济评价的标准,分析直接影响投资效益的相关因素问题。

  2工程审计问题

  工程审计过程中存在较多的问题,需要提高工程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实现复合型人才的有效管理,加强工程审计工作的不断完善,进行提高工程审计各方面的发展水平,对工程财务的收支不平衡问题进行调整,对出现项目超预算的问题进行重点分析。另外,工程审计过程中往往存在各个部门之间无法有效沟通协调的问题,受工程量的影响,建设部门、监理、审计等部分之间往往无法有效的沟通和协调,这对工程审计工程造成各种漏洞,严重的影响工程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

  3工程审计难点问题的解决方案

  3.1提高工程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

  投资审计工作需要有专业的技术水平,良好的职业道德标准,按照这样的基表标准,才可以有效的提高综合业务水平,进而提高综合知识水平,确保工程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审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往往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各种诱惑问题,这就要求审计人员有一颗廉洁之心。遵守审计人员的专业职业 道德标准,对可能存在的诱惑控制,坚持廉洁审计工作的处理方式和方法,远离可能存在的腐败思想,建立自身职业素质的培养。

  3.2工程审计需要与各个部门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

  根据工程审计的相关工作要点和工作内容,对工程建设中的各个方面进行准确的分析,确定工程设计工作的整体质量,实现工程之间的有效交流和沟通。逐步拓展工程审计的信息量,提高工程审计的准确性,

  3.3建立工程信息共享标准

  按照工程审计可实施的标准,逐步提高工程审计工作的整体质量,拓展各个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交流,拓展工程资料的审计共享信息化标准,及时掌握市场价格信息,做好物料数据的价格调整。

  3.4审计工作的创新

  传统的工程审计工作往往存在较多的不足之处,需要采用合理的审计方法,加强工程审计工作的利用高效率,分析工程审计工作之间存在规律性,建立符合工程审计标准的审计方法,确定审计效果。

  4结语

  综上所述,工程审计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各种审计问题和审计难点,需要对工程实际的情况进行合理的分析,确定工程造价标准,对工程实际的人工、材料量进行质量管理,及时对审计人员进行培训学习,提高审计人员自身的工作素质水平,提升审计工作人员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额规范性,建立健康的工程审计管理环境,提高工程审计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夏纯欢.高校建设工程审计的风险识别与控制分析[J].江西建材,2016(09).

  [2]沈松波.工程审计中如何快速抓住工程审计中问题分析[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4).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15609266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在线客服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