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的副文本分析论文

中国现代文学的副文本分析论文

  近年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呈现一种现象:从“中心”走向“边缘”或者说是将“边缘”推向“中心”,于是就有了对现代主义思潮、边缘作家、通俗文学等的关注。但从文本研究的角度看,却似乎尚未从“中心”走向“边缘”。长期以来,人们往往只重视作品的主体部分即正文本部分,很少注视那些环绕、穿插和点缀在正文本周边的内容。无论是新方法的引进,还是重写文学史、文本再解读等,都不太在意用副文本作为参照。偶有文本细读的研究文章略为涉猎,然而至今仍少见以“副文本”概念把它们统合起来进行系统、完整的研究。副文本虽处于“边缘”地位,但对“中心”的整合、控制抑或遮蔽、拆解作用不可小觑。它所具有的多重价值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

  “副文本”概念并非笔者独创,它最先由法国文论家热奈特1979年在《广义文本之导论》中提出。而在1982年出版的《隐迹稿本》中,热奈特发现存在五种类型的跨文本关系:“文本间性”、“正文与只能称作它的‘副文本’部分所维持的关系”、“元文本性”、“广义文本性”(与体裁、文类有关)和“承文本性”(与改编、重写相关)。其中,对于“副文本”的内涵和功能,他做了精确的说明: “副文本如标题、副标题、互联型标题;前言、跋、告读者、前边的话等;插图;请予刊登类插页、磁带、护封以及其他许多附属标志,包括作者亲笔留下的还有他人留下的标志,它们为文本提供了一种(变化的)氛围,有时甚至提供了一种官方或半官方的评论,最单纯的、对外围知识最不感兴趣的读者难以像他想象的或宣称的那样总是轻而易举地占有上述材料……它大概是作品实用方面,即作品影响读者方面的优越区域之一———尤其是,自从菲力浦·勒热纳关于自传的研究以来,人们乐于称作体裁协约的区域……在这方面,草稿、各种梗概和提纲等‘前文本’形式,也可以发挥副文本的功能……我们由此可以看出,副文本性尤其可以构成某种没有答案的种种问题之矿井。”

  此后,热奈特对副文本问题又有新的研究。1987年,热奈特在《门槛》中将副文本进一步细分为13个类型,并指出副文本的作用是“包围并延长文本,精确说来是为了呈示文本,用这个动词的常用意义而且最强烈的意义:使呈示,来保证文本以书的形式(至少当下)在世界上在场、‘接受’和消费……因此,对我们而言,副文本是使文本成为书、以书的形式交与读者,更普泛一些,交与公众”。副文本基本的美学意图不是要让文本周围显得美观,而是要保证文本命运和作者的'宗旨一致。②他将副文本喻为进入文本的“门槛”。在1988年发表的《普鲁斯特副文本》一文中,他又称副文本为“文本周围的旁注或补充资料”,由各种“门槛”组成:作者和编辑的门槛,如题目、插入材料、献辞、题记、前言和注释等;与传媒相关的门槛,如作者访谈、正式概要等;与生产和接受相关的门槛,如组合、片断等;还有私人门槛,如信函、有意或无意的流露。文学门槛内外的规则不同,进了门槛,外面的规则就被颠覆,里面的新规则就要起作用。副文本在文本中不仅标出文本和非文本间的过渡区,而且标出其交易区。③ 在1991年发表的《副文本入门》中,热奈特又依据位置、时间、语境等对副文本进行了区分。热奈特的这些副文本研究并非一种空洞的理论构想,而是与西方文学创作实践有所结合,如应用到了普鲁斯特《追忆逝水年华》、乔伊斯《尤利西斯》等经典文本的副文本解读中。

  副文本研究的理论价值在世界文学理论的历史谱系中更为凸显。世界文论总的趋势是从作者中心到作品中心再到读者中心,是“文本”的概念取代“作品”的概念。传统的文学批评以作者为中心,如西方的传记批评、中国的“知人论世”等。20世纪60年代以后兴起的形式主义、新批评、结构主义等则只关注作品,认为重要的是作品的形式元素、意义结构和文学语法,作者意图被斥为谬误,作者权威更不存在。而在接受美学和读者反应批评中,读者的本体地位被确立,注重的是读者的审美和再创作。到了后结构主义或解构主义,不但“作者已死”,文本也碎片化并具有多义性。此时,读者从审美者、消费者变成了生产者甚至写作者。文本不再是封闭实体而变成“一个永远不能被最终钉到任何单一的中心、本质或意义上去的无限的能指游戏。”① 后结构主义通过“互文性”的理论,让自足的文本概念转向一种与其他文本、历史和文化具有多样联系的开放性的文本概念。由此,后结构主义解构并解放了结构主义、形式主义等,也再次开启了文本与其他文本及外部世界间的联系之门,充分敞开了文本,但后结构主义对文本的研究容易陷入相对主义泥沼。正是在此历史背景下,可发现热奈特的理论思考具有整合和建构的意义。热奈特一方面坚持了广义文本性、元文本性等结构主义的观点,另一方面又吸收了后结构主义的互文性概念;既不满意后结构主义的能指游戏狂欢倾向,又保留了结构主义所鄙弃的作者意图;对作者意图和作者权威的看重又表明他在一定程度上向传统文论的回归和对西方现代文献学的借鉴。热奈特副文本理论侧重从叙事学角度把副文本因素纳入文本的叙述框架,甚至视其为一种叙述策略。他把副文本看做进入作品的“门槛”。总之,热奈特避免了许多西方文论的极端化,其副文本理论在文本的细节和边缘处为文学研究另辟蹊径,把文学的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整合起来,完成了文学理论的创新。

  热奈特副文本理论的提出有其西方文化和文学背景,但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来说应具有某种恰适性和借鉴价值。在某种意义上,中国现代文学的版本和文本构成等皆效法西方文学,许多副文本因素其实都来自西方,如封面画、副标题、扉页或题下题辞、引语等。热奈特的理论为我们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副文本提供了非常切实的帮助,启发了我们关于副文本的内涵、外延、类别、功能、作用、价值等的关注和思考。不过结合中国现代文学的实际,应对副文本的概念作一些修正:一方面避免热奈特对副文本过于繁琐的划分,另一方面剔除那些本应放到“前文本”中的草稿、梗概等内容。所以,就可以这样界定: “副文本”是相对于“正文本”而言的,是指正文本周边的一些辅助性文本因素,主要包括标题(含副标题)、序跋、扉页或题下题辞(含献辞、自题语、引语等)、图像(含封面画、插图、照片等)、注释、附录文字、书后广告、版权页等。这些副文本因素不仅“寄生”于一本书(热奈特主要从“书”的角度考察),也存在于单篇作品;不仅是叙事性作品的构成因素(热奈特关注这些文类),也可成为抒情性的诗歌和散文的组成部分;不仅单行本的文学作品中环绕着副文本,文学期刊中也有类似的副文本(热奈特只谈书,实际上期刊中也有图像、广告等,另有相当于序跋的发刊词、编者按以及补白等)。合观之,副文本是整个文本的有机构成;分观之,副文本与正文本形成重要的跨文本关系,它是正文本的最显见、最具在场感的互文本。如果再具体地考察各种副文本因素,还可发现它们与正文本之间的有机构成程度及其与正文本的互文深度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标题、扉页题辞等与正文本的关系可能比广告、序跋等更密切,而他人的副文本与作者的副文本相比,在结构和释义上的功能也有差异。所以,对正文本而言,具体的副文本有不同的价值层级。此外,我们在挪用热奈特的副文本理论时,还应关注副文本的历时性特征。如序跋古已有之,中国现代文学的序跋是古代序跋散文的远祧。近代小说中已出现题下题诗的现象,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扉页或题下题辞和引语既是对这种写作现象的近承,更是西方文学的横移。而文学广告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出版机制中逐渐从单行本和期刊上消失。这些变化又体现了中国现代文学副文本的复杂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15609266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在线客服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