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介孚个人资料简介

周介孚个人资料简介

1、周福清(1838-1904),原名周致福,字震生,又字介孚,号梅仙。浙江省绍兴府会稽县人。清同治十年(1871年)辛未科进士,翰林院庶吉士,鲁迅的祖父,曾任江西金溪县知事。

2、1871年,中进士、点翰林,步入仕途。做七品知县时就被两江总督沈葆桢以“办事颟顸”名义参掉。后宦海沉浮了近十年。1888年,才被实授为内阁中书。1893年,因母病故,离职守孝三年。1893年9月7日,因想疏通殷如璋反被押交苏州府处理。1901年3月19日,被赦免了。

周介孚个人资料简介 周介孚科场舞弊案

3、1904年7月13日,去世。

4、人物生平

1838年,生于一个在地方上有一定地位的大家族里。

1871年,中进士、点翰林,步入仕途。因言语无忌,十分尖刻,行为无所忌惮,只做了七品知县就被两江总督沈葆桢以“办事颟顸”名义参掉,又宦海沉浮了近十年。

1888年,被实授为内阁中书。

1893年,接到了母亲病故的电报,离职守孝三年。

1893年9月7日,因想疏通浙江主持乡试的正考官殷如璋,反而被连人带信一并扣留,然后押交苏州府处理。

1901年3月19日,被赦免。

1904年7月13日,去世。

5、主要成就

见解

热心功名,迷恋科举,倒又并非只读八股文。主张小孩启蒙先读《鉴略》,既可识字,又可知道中国历史的梗概。不赞成小孩启蒙一定得读《百家姓》《三字经》。鲁迅、周作人就都是以《鉴略》开蒙的。鲁迅在《五猖会》中写到父亲要他背一段书才可以走。所背的书就是《鉴略》。周福清还认为,小孩识字以后,可以读小说,特别是《西游记》,容易为孩子所接受。然后再读《诗经》等书。

对于中国古典诗歌,周福清也有自己的见解。他曾从杭州狱中将一部木板印的《唐宋诗醇》寄回家中。书中夹有一张字条,是写给樟寿(鲁迅)诸孙的。其实,青少年读中国古典诗词,总是按时间顺序从诗经、楚辞这样系统地读下来的,哪里会像周福清所说的跳来跳去的读。但周福清的说法,也不失为一种诗评,一种对古典诗人的见解。至少,周福清读过许多中国古典诗人的诗集,并作了比较。

在周福清留下的书籍中,还有一本《古文小品咀华》手抄本。此书原有耕读轩刊本,收短小古文二百九十一篇。每篇至多千把字,最少的一篇只二十三字。手抄本收文八十一篇,七十九篇与刊本同,文中夹批、文后评语也与刊本大同小异,似系刊本的精选本。手抄本书末有周福清跋文。从这跋文可见,周福清还不是毫无读书情趣的人。他竟认为这些小品文“可读”,可见他的阅读面不是很窄的。

文学

写过几十首诗,装订成集,称为《桐华阁诗钞》,鲁迅曾将它抄录一过,没有刊刻。在杭州狱中,曾写了一本《恒训》,是写给儿孙的,也有鲁迅抄本存世。《恒训》在结尾时说:“予性介,运复蹇,不能积财以封殖,爰将生平所闻见者,可法可鉴持身保家之道,备述此编。尔辈守之,如读楹书,大门闾,昌后嗣,于是在乎。”这可说是他写这本小册子的目的。它的写法,和《朱子家训》《颜氏家训》等不同,在每句戒言下,他都举一些例证,以证明戒言的正确和有效。有些例证,写得很生动,有情节,甚至写出了人的个性。

周福清还写了大半生的日记。大概从他青年时代开始,一直写到他临终前一天。用红条十行纸写。字迹端庄,每年一本,线装得很好。放在地上,有桌子般高的两大叠。这部日记,反映了晚清一个相当规范的士大夫的带点传奇色彩的坎坷的一生;并通过他,还反映了当时的京都官场和地方社会的各种动态。它应该是很有史料意义的。

书法

从周福清留下的某些文字墨迹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他的书法艺术脱胎于颜真卿而端庄、雄健、有力。他儿子周伯宜(鲁迅父亲)的书法则是端正、平和、娟秀。鲁迅青年时期的书法明显的出自乃祖一路,后来他融合魏碑,带有隶意,形成自己的风格。周作人的书法接近乃父,平和,冲淡,和他所追求的散文风格一致。

6、轶事典故

以公灭私

殷如璋何故“以公灭私”一直是个谜。有一种说法是陶阿顺投书后殷如璋正与副主考周锡恩聊天,似已会意,便收下信而未开封就打发陶阿顺走,阿顺不知趣,嚷着大人既收了钱为何不给收条,于是事情败露。但行贿受贿,授受之间唯恐不秘,向无打收条之列,阿顺不应不知,况信中并无银票,只有周福清的许诺,一旦取中,可凭条索银,不取则等于一纸空文,也无打收条之必要。若说殷如璋正直廉洁似亦不象。殷如璋、周锡恩主考之后,浙江学子就撰联攻击他们二人:“殷礼不足征,业已知聩如聋,那有文章操玉尺;周任有言日,难得恩科恩榜,全凭交易度金针。”上下联中嵌入殷周二人之名,指责他俩一个昏聩,一个贪婪。由此观之殷如璋也不是情操如何高尚之人。总之,活该周福清倒霉。

后代回忆

周作人在《鲁迅的故家》中回忆说:“介孚公的确喜欢《西游记》,平常主张小孩应该看小说,可以把他文理弄通,再读别的经书就容易了,而小说中则又以《西游记》为最适宜。”周作人还说:“小时候可以看小说,这一件事的好处我们确是承认,也是永不能忘的。”周建人也认为:祖父介孚公关于小孩读书的主张,“是比较开明民主的”。

日记被烧

1919年底,鲁迅回乡接家眷去北京时,把周福清的日记全烧掉了。鲁迅说:“我这次回来翻了翻,好像没有多大意思,写了买姨太太呀,姨太太之间吵架呀,有什么意思呢!”又说:“东西太多,带不走,还是烧了吧!”它们就足足烧了两天。值得一提的是,周福清的两个孙子——鲁迅和周作人,都从青年时代起,用红条十行纸或蓝条直行纸记日记,每年一本,线装成集,鲁迅在逝世前一天还在记,周作人记到红卫兵只准他在灶间地上睡觉时止,离开逝世也不远了。鲁迅、周作人的日记,都已成为研究鲁迅、周作人的不可缺少的资料,而且对于中国现代文化史和文学史的研究也都有重要价值。周介孚的日记要是能保存至今而予出版,不但对研究鲁迅、周作人有用,而且必然受到中国近代史研究者们的重视。

周介孚科场舞弊案

“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鲁迅先生在《呐喊》自序里写过这样一段话。《呐喊》是小说集,鲁迅这段话却来自于真实生活。他出身的家庭,的确经历过一场从小康坠入困顿的悲剧。

这个悲剧源于一场科场舞弊案。科场舞弊案的主角,正是鲁迅的祖父周介孚。

周介孚,字震生,号梅仙,浙江绍兴人,生于1838年1月22日。周介孚从小勤奋读书,走上了科举考试的道路。1867年,19岁的周介孚参加乡试,考中举人。1871年,周介孚进京参加会试,考中进士。随后,周介孚授翰林院庶吉士。3年后散馆,周介孚外放到江西,担任金溪知县。

1878年,周介孚因为与上司关系没有处理好,遭到弹劾,被免除官职。周介孚不甘心回家种田,在好友李慈铭的指点下,将家里一部分田产卖出后,获得一笔钱款,到户部捐了一份候补官职。由于捐官的人太多,需要轮候。周介孚就一直守在京城里,不肯离去。

10年后的1888年,周介孚这才苦尽甘来,获授内阁中书。

内阁中书负责撰拟﹑记载﹑翻译﹑缮写等工作,经过一定工作年限,要么外放为同知或直隶州知州(正五品),或要么保送充任军机章京,前途十分光明。然而,就在周介孚打算大展才华时,1893年,他母亲病逝,不得不辞掉官职,回到老家为母亲守丧。

就在周介孚回家守丧的期间,出事儿了。

周介孚的长子叫周伯宜(鲁迅父亲),生于1861年,当年33岁。周伯宜的科场之路充满坎坷,屡次参加乡试都名落孙山,到33岁还是一名秀才。周介孚对此非常着急。

周介孚回家守丧这一年8月,朝廷为了庆祝慈禧太后六十大寿,下令全国各地增加一次恩科乡试。周介孚到处打听消息,得知来到浙江主持乡试的正是与自己一起考中进士的同年殷如璋,非常高兴,动了心思,希望殷如璋帮助儿子周伯宜在考场上舞弊,考取功名。

殷如璋,字秋樵,江苏扬州人,1871年考中进士,官至正五品的通政司参议,1893年奉命出任浙江乡试主考官。当年7月,殷如璋离开京城,乘船经过京杭大运河,奔赴杭州。7月27日,殷如璋乘坐的官船抵达苏州阊门码头,稍作整休。苏州知府王仁堪按照官场礼仪,带着几名苏州官员,前来官船上行礼节性拜访。

殷如璋和王仁堪等人在官船上寒暄时,殷如璋的仆人送来一封信,交给殷如璋。这封信正是周介孚派仆人陶阿顺送来的。信里除了周介孚的名片外,还有两张纸。一张写着“宸忠”“茂育”四字,是与主考官约定好的“暗号”。届时周伯宜将“宸忠”“茂育”四字写进考卷里,方便殷如璋进行辨认。一张写着“洋银一万元”字样,是周介孚许诺事成之后的酬劳。周介孚拿出1万洋银来为周伯宜买得一个举人功名,还是下了血本的。

周介孚多年当官,做事持重,吩咐陶阿顺先投上名片,请求拜会殷如璋,再当面递交信函。毕竟,信函是见不得光的。如果殷如璋不方便面见,再将信函送上去。可是,陶阿顺是一个没文化的仆人,没有见过世面,又图省事,竟然将名片和信函放在一起,交给了殷如璋的仆人,随即在船下等待回复。

清朝极为注重防止科场舞弊,规定乡试主考官在赴任途中,不得收取任何人的信函。殷如璋拿到自己仆人送来的信件后,并不清楚是谁写来的。为防止在场的苏州官员说三道四,避免舞弊嫌疑,殷如璋将信件拿给王仁堪,请他代为打开。王仁堪一番客套后,打开信件,立马脸色大变。殷如璋“见事已泄,亦拍案大怒,请将下书者严究,以明心迹”。

这场发生在浙江的科场舞弊案立即爆发。

由于信件里有周介孚的名片,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周介孚无法抵赖,在外逃了几个月后,不得不回到省城杭州归案。

此案惊动了朝廷,朝廷马上将周介孚革除内阁中书职位,命令浙江巡抚嵩骏、杭州知府陈璚等人进行审讯。经过几个月审讯后,嵩骏向朝廷汇报了案情,建议在斩决的基础上,适当从轻发落。光绪皇帝交给刑部判决,刑部赞成嵩骏的建议,拟定“于斩罪上量减一等,拟杖一百,流三千里”的判决意见。

可是,光绪皇帝却打算对周介孚从重处理,颁下谕旨,判处死刑,只是并非“斩立决”,而是“斩监候,秋后处决”。这就意味着,周介孚还有一线生机。果然,到了第二年秋审时,光绪皇帝没有处决周介孚,减刑为“牢固监禁”。

周介孚侥幸保住了性命,被继续关押在杭州监狱。直到1902年,周介孚才被释放出狱。从1894年到1902年,周介孚足足坐了8年牢。

这场科场舞弊案,让周介孚一家备受打击,陷入困顿之中。

周介孚出狱后,染上重病,在1904年7月病逝。长子周伯宜不但没有当上举人,还被革除了秀才功名,郁郁寡欢之下早在1896年就病逝了。那时候,他父亲周介孚还在坐牢,长子周树人(鲁迅)年仅15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15609266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在线客服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