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十大原理

经济学十大原理

  经济学的十大原理你知道是什么吗?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了解经济学十大原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经济学十大原理的知识。欢迎阅读。

  经济学十大原理1

  原理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为了得到一件喜爱的东西就不得不放弃另一件喜爱的东西。做出决策就要在一个目标与另一个目标之间做出取舍。

  原理二: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人们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是指为了得到一种东西所放弃的东西。

  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理性人(rational people)是指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实现其目标的人。经济学家通常假设,人是理性的。

  边际变动(marginal change)是指对现有计划的微小增量调整。

  理性人通常通过比较边际收益(marginal benefit)与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来做出决策。

  原理四: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激励(incentive)是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

  经济学十大原理2

  原理五: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都变得更好

  贸易可以使每个人从事自己最擅长的活动,通过贸易,人们可以以较低的成本获得各种物品与服务。

  原理六: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

  市场经济(market economy)是指当许多企业和家庭在物品与服务市场上相互交易时,通过她们的分散决策配置资源的经济。

  全部经济学中最著名的观察结果:家庭和企业在市场上相互交易,他们仿佛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所指引,并导致了合意的市场结果。(亚当·斯密Adam Smith1776年《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原理七: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指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

  市场失灵的可能原因:外部性与市场实力。

  外部性(externality)指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的影响。外部性的经典例子是污染,例如,当一种产品的生产污染了空气并引起住在工厂附近人们的健康问题时,市场本身并不能将这种成本考虑在内。

  市场势力(market power)指某个经济活动者或小群体对市场价格的显著影响力。例如市场垄断。

  经济学十大原理3

  原理八: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服务的能力

  生产率(productivity)指每单位劳动投入所生产的物品与服务的数量。

  原理九: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

  通货膨胀(inflation)指经济中物价总水平的上升。

  原理十: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货币注入的短期效应:

  1.货币量增加,刺激社会整体支出水平,从而增加了对物品与服务的需求

  2.一段时间后,需求增加引起企业提高物价,同时鼓励企业雇佣更多工人,生产更多的产品与服务。

  3.雇佣更多工人意味着更少失业

  经济学十大原理4

  老板必学的三大经济学原理

  每一个企业家都应该学点基础的经济学原理,这对你指导企业的运营会有巨大的帮助,没有理论的指导,你在实践中会碰到很多的迷茫。

  经济学不是一无是处的学问,而是实实在在的源于实践、指导实践的真真正正企业经营的哲学高度。

  分享三个基础的经济学理论,希望在企业的经营和实践中对创业者有所帮助。

  1、第一个理论叫稀缺理论。

  经济学有个重要的前提假设,这个社会的资源都是稀缺的,所谓的经济交换是基于不稀缺的跟稀缺的进行交换,这叫稀缺理论。我举个例子,一杯水卖一块钱是正常的,那假如这杯水卖一百块,你就会觉得不正常,那是因为水并不稀缺。 但假如说你是在沙漠中行走,你已经快渴死了,滴水没进,这时候你身上只有一万块钱,有个人跟你说我的水卖一万块钱,如果你不喝你就渴死了,你会不会买呢?

  我相信你一定会买,会认为很值,因为在沙漠环境下这杯水非常稀缺,而在都市里这杯水根本不值钱。在沙漠里这一杯水可以卖一万,而在都市里卖一百块都会觉得贵,不是这杯水改变了,也不是你改变了,而是水稀缺的相对性改变了。很多企业家都不懂如何定价,以为企业的产品定价是成本和利润推算出来的。这是大错特错的,稀缺理论核心指导的问题就是产品的定价问题。定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它除了关注你产品的成本以外,更重要是要关注客户心目中产品的稀缺性。 如果你的产品稀缺就可以定到客户认为他能支付的上限;如果不稀缺那么你的产品根本卖不出好的价格。 举个例子,我有个学员是卖膏药的,他跟我说一贴膏药的成本也就五块钱,但是他卖八十元,你会感觉一贴膏药五块钱你卖八十那太暴利了。 听起来是很暴利,但他的膏药的中药配方是他的家传秘方,你在其它地方买不到,你也不知道他的配方是怎么做出来的,但是贴上去就有效。 如果你从产品成本角度出发你会认为这个膏药根本不值八十块;如果从效果出发,或者是从稀缺性的角度出发,你就会觉得八十块很便宜。 在其它渠道你那病可能八百块也治不好,但是八十块可以治好你的病,你就会觉得八十块太值了。所以大家一定要记住稀缺理论最重大的指导就是产品的定价问题。

  关于稀缺理论的更多细节大家可以去学习下,一个企业老板的任务就是把你的产品由不稀缺变稀缺。

  有的通过科研成果、有的通过营销包装、有的通过工业设计、有的通过市场运作,无论怎么做,最终的指向都是把不稀缺的产品做得稀缺,卖出合理的利润,这是稀缺理论最关键的一个应用。

  2、第二个理论叫规模经济效应。

  规模经济效应是跟互联网相关的基础原理。举个例子,就好像滴滴打车跟快的,两家公司当初各烧了十个亿,一起做软件打车的业务。两家公司一直在补贴司机,司机把你从这个地方拉到另一个地方,车费可能要三十块,结果补贴完之后只要十块就行了,二十块是由滴滴或快的出的。 坐的士居然还有人给钱你,你会感觉这两家打车公司疯了,但是这两个打车公司目前垄断了中国80%的市场。 看上去他们疯了,但实际上他们获得了市场的垄断性,他们已经达到了规模的'临界点,所以这两家公司盈不盈利已经不重要了。 当他们过了规模临界点之后,他们就获得市场的垄断地位,在资本市场获得了高溢价,他们完全可以通过获得垄断地位跟高溢价来获得资本增值。

  这两家公司合并之后他们的市值已经破百亿美金,两年就打造了一家百亿美金的公司,传统的思路是不可解释的。为什么很多人做网络事业前期总要烧钱?目的就是为了获得规模临界点,过了规模临界点,他就会变成爆炸性增长。但是不到临界点是没法爆炸性增长的,前期很多互联网项目需要烧钱,就是要烧他的企业用户突破规模临界点,这点非常非常重要。你如果不理解规模临界点这个知识,你就不懂为什么许多网络企业在不断的烧钱。

  虽然我本人是不鼓励企业烧钱的,但是有些行业的确是只有第一没有第二的,谁先到达规模临界点谁就先爆发,没有到达规模临界点的企业他的市场份额就是零蛋。网络的世界逼着大家要去烧钱抢商机,一个滴滴打车软件起来了,千千万万这样的拼车软件、专车软件就死掉了,这个世界就是这个样子,你不烧钱在有些行业就是玩不转。

  这是第二个理论叫规模经济,第二个经济学原理指导了很多网络营销的创新。

  3、第三个理论叫边际成本递减。

  我个人认为该理论对于企业是非常关键的,很多人不懂,什么叫边际成本递减呢?最简单的解释就是像软件一样。

  你生产第一份软件原型的时候你的成本是最大的,但是当你复制的时候成本是很低的,而且生产的量越大,他的边际成本就越低。

  这是很多企业为什么一定要上规模的缘故,因为除了可以获得市场份额以外还可以降低公司的成本。

  小米最初生产就是这样,他第一代手机定价1999元,当时他的成本也是不止这个价的,而当他卖到一定规模临界点之后他公司的成本就降低了,所以同样的价格就可以赚钱。

  IT产业零部件随着规模的增大成本下降速度非常之快,传统产业也是一样的道理,你生产第一份的时候成本一定是很高的,当你规模越大的时候他的成本就会逐渐降低,而且速度非常快。

  一个企业要想突破市场的竞争,当你必须拼价格的时候,一定要控制生产的成本,而控制好生产的成本你就一定要上规模。

  上规模带来的好处是非常巨大的,对内来讲降低生产成本;对外来讲获得市场份额,所以上规模是非常关键的,边际成本递减也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我以前有个学员,他在我指导之前,和一个合伙人创业做LED灯具,在江门一年亏四五百万,非常沮丧。后来他就想通了边际成本递减这个奥妙,他们把所有的LED灯整灯全抛掉,整个工厂只生产一种产品,就是所有的LED灯都要用到的一个零部件,叫做铝基板。

  他们整个工厂只生产铝基板,很快的就成为江门市最大的铝基板生产基地,因为他跟别的工厂不同,别的工厂什么配件都生产,而他什么都不生产,只生产铝基板。

  他把铝基板的生产工艺研究到极致,成本降到极低,价格降得很便宜,而他唯一要求是采购铝基板的时候必须拿现金来采购,哪怕只买一百块的他也卖,但是必须是全款而且是现金。

  这样他公司就形成正向循环,由于他只生产铝基板,所以他的规模很大,边际成本很低,可以用很低的价格卖铝基板。别人为了买到便宜的铝基板就要给他现金,他获得更多现金就有更多实力去研发、采购、生产,又降低成本,形成正向循环很多企业做不起来,就是因为他生产的单品没有竞争力,总以为多方面发展可以满足更多的需求,这是大错特错的。他忘了如果你只做单品,单品的成本一旦降下来,你反而在单品上可以获得极大的竞争。这个市场有个爆款战略,它本身从企业内部运营上来讲也是符合边际成本递减的规律。我鼓励现在的企业家不要做多,要做专,做规模,做核心竞争力。你不但可以对外做大你的市场规模,对内也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还可以提升产品的竞争力,以便于市场的营销,所以未来的企业都是为专业而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15609266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在线客服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