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传统节日资料 清明节的节日传统
清明节传统节日资料
又是一年清明节,这个节日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此外还是我国的法定节假日。本文特意为大家收集整理了清明节传统节日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清明节传统节日资料一:清明节的由来与传说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关于寒食,有这样一个传说: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以后,晋文公常把血书袖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佑铭。他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
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召唤他的灵魂,这东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每届清明,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
清明节传统节日资料二:清明节古诗 清明节的古诗
途中寒食 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节传统节日资料三:清明节为什么女人不去上坟
清明节,更是人们扫墓祭奠先人的日子。中国历来有祭祖的习俗。每当清明时节,人们祭奠祖先,凭吊故人,遥寄哀思。无论是至亲、朋友,我们都会点一柱香烛,递一束百合,撒一抔黄土,扫一扫尘埃,将那声浓浓的相思与怀念传至坟茔,埋于心间。虽然清明时节上坟扫墓的风俗已经有了数千年的历史。但是,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先人,悼念已逝的亲人的风俗依然盛行于华夏大地。
然而,由于数千年来男权社会对于女人的偏见,在清明上坟扫墓的风俗上也形成对女人的不少禁忌。在一些地区和地方,对上坟祭祖这个民俗传统虽然十分重视,家家户户上坟祭祖的频率也非常高,但是,清明节的上坟祭祖,对于女人却有其特殊的要求。
譬如,身体虚弱或者正在患病的女人不能上坟扫墓,若一定要去,必须随身佩戴玉器或玉佛等护身符。还有,身怀六甲的孕妇和正在来例假的女人不能上坟扫墓;没有正式结婚的只是女朋友的女人不能陪着男友去上坟扫墓;有的地方还规定丈夫去世不到三年的女人也不能去上坟扫墓。
当然,清明节的上坟的扫墓也有一些特别意味的风俗,就是那些有新过门的媳妇、新生孩子的人家,是必须要在这年的清明节,带上新过门的媳妇和刚生过孩子的母亲带着孩子一起去上坟扫墓的。首先表明认祖归宗,其次也是告慰先人:家里开枝散叶、又添新人了!这样的一家人上坟扫墓的话,应该放鞭炮,并在放过鞭炮的袅袅香烟中,一对新人要在坟前磕头行礼,小孩子则让大人抱着一起行礼,口中还要念着“爸爸(妈妈),儿媳(孙媳)给您行礼了!”当然,怎么称呼要随着先人的身份和辈分不同而不同。
值得一提的是,前去上坟扫墓的新媳妇或者新生儿的身上,千万不能穿着素衣素服,必须要穿着喜庆一些的服饰,最少要穿戴一件红衣服和佩戴一件饰品,一为报喜,让先人们看到家里开枝散叶,添人进口;二为辟邪,不让周围的孤魂野鬼侵害。而就是这些喜庆的色彩,让清明节的上坟扫墓平添了几分不同的意味,也象征这生命的延续,香火的传承。
清明时节,万物复苏,草木秋冬枯萎,春天又发芽;人死虽不能复生,但看着后代儿孙繁衍生息,先人们也可以含笑九泉了。
逝者已去,孝心永在,今天就是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在大家都在上坟扫墓的时候,不知道那些地方对于一些女人的特别禁忌还能延续多久?
潮汕扫墓习俗
潮汕清明习俗1:扫墓
扫墓的过程,首先是清除墓地周围的杂草、小树,天上新土,将坟前打扫干净,然后用红、绿色油漆填上墓碑上的凹刻文字(亡人名字有绿色油漆填写,墓碑上有名字但人尚健在的则用红色油漆填写),并在墓碑及墓堆上挂纸条(亡人墓地用白色纸条,健在之人墓地用红色纸条)。
将带来的水果、三牲、粿品、饼食等祭品在墓前摆开,把酒杯斟满,燃点香烛,上香致意,奉香给看管墓地的山神土地,再恭敬地向先人叩拜上香献花,然后燃烧纸钱,奠酒(即将酒洒在地上,这代表向先人敬酒),拜祭一番,通常是行三跪三叩头之礼。礼毕,待香烛点完后可离开。
扫墓回来,要清扫鞋子,将鞋子的脚尖朝里,同时将身上穿的衣服洗干净晾晒。百姓在这一天还有一些禁忌,如怀孕的妇女、来例假的女性、16或19岁的女孩不要参加拜山活动;扫墓之前食素,动身扫墓时,衣着要整齐,不穿大红大紫的衣服,以表示对先人的尊重;在墓地,不要大声喧哗,嬉笑怒骂,乱跑乱跳,随处小便。不能践踏别家坟墓或对墓穴设计评头品足;不要在先人墓地照相,等等。
潮汕清明习俗2:踏青春游
清明时节,春风轻拂,暖意袭人,民间自古以来便有踏青春游之俗。《澄海县志》载:三月三日郊游,称为踏青,踏青游玩原也是古俗,后来人们将这一活动挪在清明日,清明时节,阳光明媚,草木盎然,春燕剪柳,人们经过一个严寒的冬天后,纷纷抖落寒意,走出家问踏青赏春。
宋代欧阳修的《阮郎归。踏青》写道:“南国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扫墓时带上一些饮料,俟扫墓完毕,找一处干净平坦的地方,就着祭品和饮料,席地而食,别有一番野趣。
潮汕清明习俗3:上坟挂纸
“挂纸”,也即扫墓,祭祀先人。这是潮汕地区一项很普遍的民俗活动。清明节祭祀先人,源于古代寒食节。按历法计算,寒食应在清明节前两日,第三日才是清明,晋朝陆棚的《邺中记》上讲了这么一个故事:重耳流亡国外十余年,得介之推辅佐,才得以回国掌权。
介之推回国后不愿当官,隐于山中。重耳烧山逼他出来,子推宁愿抱木而死也不愿出来。重耳哀之,便在介之推死难之日(3月5日)禁烟寒食以纪念他。后来,人们纪念自己的祖先也在这一天进行。其实,寒食是上古遗风,原与介之推没有关系。早在《周礼·司帽氏》便有“仲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之制度。《吕氏春秋·仲春纪》也说:“是日也……无焚山林。”
潮汕人将扫墓称为“挂纸”。扫墓者到了坟地,把坟上的杂草除尽,坟堆上土少的地方再用土填起,然后把水果三牲饼食排列好,把小酒杯添满,再上香致意,接着用五彩纸条遍插坟头。潮人这一种刁俗,与中原古俗大致相同,白居易《寒食野望》诗云:“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因为纸钱没烧成灰,才有“风吹旷野纸钱飞”的景象。
北宋欧阳修在《五代史·周本纪论》中说:“寒食野祭而焚纸钱,居丧改元而用乐,则礼乐政刑,几何不坏矣?”可见扫墓而焚纸钱是不合乎当时的礼制的。扫墓不焚纸钱之风则有可能源于寒食禁烟的古俗。
老北京扫墓习俗
老北京清明习俗1:祭祖扫墓
清明祭祖扫墓,是中华民族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品德的具体表现。自古以来,清明扫墓不光是纪念自己的祖先,对历史上为人民立过功,做过好事的人物,人民都会纪念他。清明节祭扫烈士墓和革命先烈纪念碑,已成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形式。
老北京清明习俗2:插柳
“清明一霎又今朝,听得沿街卖柳条。相约比邻诸姊妹,一枝斜插绿云翘。”这首诗所描述的是古代清明插柳的习俗。民谚中还有这样的话:“清明不插柳,红颜变皓首”“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狗”。那么,为什么要在清明节期间插柳呢?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一说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二说是为了为了避邪。三说是为了纪念介子推。四说是为了预报天气。
关于插柳可以预报天气的说法由来已久。古谚就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俗话也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而在生活上,柳条是插在土壤中就能成活。柳条插到哪里,就活到哪里。只要年年插柳,便可处处成荫。
明清时代,不仅插柳于门,而且簪柳于首。簪柳在不同地区风俗有所不同,或男女皆戴,或妇女戴,或儿童戴,以戴柳为柳毛、柳尖、嫩柳、柳叶等。簪柳的用意有些不同说法,一般认为是为了保持青春。
老北京清明习俗3:放风筝、荡秋千
清明时节还有放风筝、荡秋千等习俗,这是健身活动,亦是那时的游乐活动,白居易在《春游》一诗中就说过:“逢春不游乐,但恐是痴人。”风筝最早在春秋战国时就已用于军事,用放飞风筝传信息,明清后转为宫廷娱乐并为平民游乐玩具,因古时在风筝上装置响笛或洋皮小鼓等风吹发出似筝之声而称“风筝”之名,老北京时风筝制作更为精巧,那时有被称为“曹氏风筝”、“风筝金”、“风筝哈”、“风筝马”等流派的风筝。
曹雪芹对风筝颇有研究,还曾写过一本《南鹤北鸢考工志》的书呢,书中记录了他放飞制作风筝的经验与体会。风筝可在庙会集市上购买,也有自家制作的,如儿童自制的称为“屁股帘”的简易风筝。阳春三月在郊外山野或四合院内外广阔之地放风筝,沐浴着阳光,吸着清新空气,或拉线奔跑或昂首仰视从而心旷神怡,人体气血畅通。
这项活动至今仍受广大百姓喜爱,常见在天安门广场和城内外广阔地区有各式各样的风筝在蓝天白云中翱翔。至于荡秋千曾是宫廷内和贵族家园林中的设施是妇女孩子们流行的一项游乐活动,如今早已成为百姓的健身活动项目。
老北京清明习俗4:叩拜城隍爷
在这一天要去城隍庙烧香叩拜求签还愿问卜,在明清民国时老北京有七八座城隍庙,香火亦以那时最盛。城隍庙里供奉的“城隍爷”,是那时百姓信奉灶王爷、财神爷外最信奉的神佛。
这个“爷”其实就是一个城、一个县的“不管部”部长,城隍庙在每年的鬼节——清明节开放时,人们纷纷前往求愿,为天旱求雨(多雨时求晴),出门求平安、有病企求康复,为死者祈祷冥福等诸事焚香拜神,那时庙会内外异常热闹,庙内有戏台演戏,庙外商品货什杂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15609266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