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波普尔的证伪主义 波普尔证伪主义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谈波普尔的证伪主义

  那么科学不断预知、证实新的知识,这是不是就意味着这是一个不断获得真理的过程呢?不是的。科学理论并不是最终的定论,而是假说,推翻一个假说的是另一个假说,我们永远不能说我们获得了真理,因为某种理论有可能在未来被推翻。而从旧假说到新假说便是不断接近真理的过程,因此,我们只能说新理论比旧理论更接近真理。这种更接近,波普尔用“逼真度”来解释。

  假设我们有理论a和理论b。

  1b理论比a理论有更多的经验事实

  2b理论比a理论经受了更加严格的检验

  3b理论在一些方面证明了经验事实的存在,但是这些经验事实却在a那里不存在。

  只要满足有一条判断为真,那么我们就可以称b的逼真度更高。(这并不是判断逼真度的所有标准,在此不一一列举)科学史上,牛顿的经典力学是开创性的,它给在低速运动下的运动提供了最普遍的解释,但是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等革命性的理论之后,颠覆了传统的经典力学,在现代或许在未来,一些理论又会颠覆爱因斯坦的理论。这是逼真度不断提高的过程。波普尔的逼真度的概念就很好地为解释科学增长的模式奠定了基础。

  (四)非决定论的科学增长模式

  波普尔的科学增长的模式:P→TS→EE→P1

  之前的论述已经多少涉及了科学的增长模式问题,只不过模式的明确提出,让人们能更清晰地看到科学是怎样发展的。面对问题P,我们有很多尝试性的解答(TS1、TS2、TS3…TSn),这些解决方案都需要经过证伪的严格检验,通过证伪严格检验地被我们当作了科学知识,而其余则是人们发现了的错误,被清除(EE),我们又在新的理论中产生了新的问题(P1),随着问题探讨的深入,我们就会得到更加合理、逼真度更高的答案,旧理论逐步代替了新理论,“科学只有在寻找反驳中才有希望学到东西和获得进步。”[3]

  在波普尔的科学增长模式之中,任何答案都是暂时的,今天我们获得的科学知识都是对过去问题、过去的状态给出的答案。我们能预测的是我们的科学认识体系越来越丰富,我们认识的事物越来越高级,然而关于未来如何我们并不清楚,这和休谟反对因果论的理由相似。而如此的科学增长模式也决定了完全预测未来的不可能性。

  对此波普尔给出了几个论据。

  1、假设我们在a时间让机器帮助我们预测b时间的心理状态,机器在c时间完成了预测,但是机器人并没有根据a到c时间的变化为依据预测心理状态,所以不可能精准预测。

  2、人们只有在被预测的事件发生之后才能完成对这一事件的认识。人们不可能在事前就对未来事件做出精准的预测。

  3、哥德尔的不完全性定理说,如果演绎系统没有矛盾的话必定是不完全的,如果有一个演绎系统是完善的,必定有定理和命题的真假是不确定的。波普尔认为,哥德尔句子的存在使得演绎系统具有不确定性,所以我们不能预知未来。

  可以看出,波普尔对于知识的科学增长模式与他的证伪主义一脉相承,人类总是在不断地证伪之中一步步前进,对于被用来证伪的证据、提出的假说,这些都有可能被随时补充、修正的,可见,这是一种非决定论的科学增长模式,犹如在进化过程中有时可能会出现突变一样,一些旧的假说被新的假说代替甚至有可能是看不出规律的、突然发生的,这种新的假说的诞生甚至更接近于在艺术创作方面所说的“灵感”与直觉。这样,给科学家们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让他们进行发挥与自由创造。

  三、对证伪主义的评价

  (一)证伪和证实相对立吗

  在波普尔看来,他的证伪主义与逻辑实证主义完全相对立,但这种根本上的对立存在吗?无论是证实还是证伪,我们只不过是从几个经验事实中去支持或者质疑旧有的理论,也就是说这些都是具有特殊性的个例,并不能从普遍意义上去证实或者证伪这些观点。另外重要的一点是,波普尔认为他的“确认”与逻辑实证主义的“确证”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确认”表示该事实发生概率小,而“确证”却表明该事实发生概率大。然而,经验事实对新理论的“确认”是可以根据现有理论而进行推测的,而对该理论的“确证”却是从该理论本身而推算的,的确,推翻现有理论是小概率事件,但是这未必不是“确证”中强调的高概率事件,即是说,“确认”与“确证”这两个概念并不总是对立的。

  (二)试错法优于归纳法吗

  另外,波普尔认为证伪主义的试错法由于归纳法,但是经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并非如此。波普尔强调的是经验事实可以对全称命题进行证伪,但从另一方面,无论多少事实也不能对单称命题进行证伪,而一个事实就可以对单称命题进行证实。从这一点来看,归纳法与证伪主义的试错法都有对方做不到的地方,不应该简单地认为试错法比归纳法更优越。此外,科学上使用的归纳法并不同于简单枚举法,人们不会通过只找到一些可以支持这个理论的论据就说该理论被证明了,而倡导归纳法的人也会注意归纳法的局限性而去搜寻反例去不断完善理论。可见,归纳法与证伪主义在一些方面的思想内涵是一致的。其实在科学中,证伪与证实,归纳与反驳,本就是不可分的,在科学研究与学习中,我们本就是通过归纳得出最初的结论,不仅看到证实理论的一面,也要看到可以证伪理论的一面,才不断丰富理论,而强行的认为证伪优于证实未免有些牵强。

  (三)总体评价

  证伪主义的确有值得肯定的一方面,但是科学不仅仅是证伪,我们也需要肯定的判断与知识,即证实,在波普尔看来,证实只是证伪过程的步骤之一,但是科学不能总是充满否定性的答案,否则面对这个世界,我们的内心只能是一片茫然与疑问。波普尔的证伪主义针对逻辑实证主义与归纳法进行了批判与论述,科学的精神、理性的精髓就是在于不断地证伪和批判,理性的标准也在应该在于能否接受批判、运用批判。“说到理性的信仰,在于它根据批判论证选择较可取的东西”[4]他的证伪主义给科学提出了分界的新标准,其批判理性主义更是不同于传统的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融入了非理性的因素。此外,正是因为科学理论只是假说而不是真理,“我们永远不能绝对地确定我们是否已经发现了它。”[5]我们的解答也只是暂时性的解答,而科学能进步也就在于我们无法掌握不到真理而不断逼近真理,同样的科学哲学观,也影响到了波普尔的历史哲学等――没有人掌握真理,也就没有人是权威,这样一种不屈服于任何人、任何事情的态度才是科学的真正精神所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15609266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在线客服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