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位数乘2位数速算方法 两位数乘两位数反思
这样能很快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数学的符号语言是人们进行数学交流的工具。
两位数乘两位数反思
在生本教育理念的倡导下,这学期我们数学组由曹校长带领以生本教育为主题,每位教师出示一节公开课,我担任这周的公开课。传统的计算教学的目标只注重让学生牢记计算的法则,形成计算技能。所以在确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的教学目标时,不应仅仅满足于让学生掌握计算法则,学会计算,而更要关注让学生主动参与算理、算法的探索过程,注重转化、建模等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本课的重点是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关键是在于学生能掌握好乘的顺序以及两个积的数位。
这部分的学习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我是这样安排的:
先让学生做口算题回忆以前学过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和笔算方法;再有情境图导入让学生提出一系列数学问题再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时先让学生独立思考该怎么列算式,再研究40×20的计算方法。课堂上发现学生都是用“40×2=80,40×20=800”这种口算方法,我想让学生明白一道题有很多种做法,只要选择一种简便方法就可以,就硬把学生拉到“40×10=400,400+400=800”这种方法上来,结果浪费了很多时间,当时没有太多的考虑学生反应,心里只想让学生理解计算结果并不是主要的,怎样思考才重要,结果学生后边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没掌握。
面对学生对40×20的其他方法不感兴趣时,没有及时改变策略进行下一步,是这堂课的失误之一。
在讲解23×12时,教学设计的本意是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把学过的两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整十数知识运用到23×12”教学时我用手捂住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1”问学生会计算23×2吗?再用手捂住个位上的“2”问学生会计算23×10吗?再让学生用口算方法解决,这里大部分学生都能掌握,再引导学生列出“23×2,23×10”的笔算方法,并告诉学生口算方法和笔算方法是一样的,只不过笔算方法看起来清楚写起来方便,然后引导学生把两个竖式变成一个竖式并尝试计算,由于时间关系,讲解竖式时很仓促,学生掌握的不是很好,也没有重点讨论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时积的位置,在这个大环节中由于时间关系没有让学生上台板书,没有把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出来,是这节课的失误之二,在讲解竖式时重难点没有突出,学生比较迷茫,这个地方应该单独拿出一节课开讲解,重点讨论,这是失误之三。
课后其他数学前辈给我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作为年轻教师我应该认真吸取教训,改正自己的缺点,多向前辈学习,使自己更快的成长起来。接触数学这门学科已经两个多月了,自己还没有真正的从美术教师转变到数学教师,课堂上的很多教学问题都不会处理,不过我会努力改变这种状态,抓好课堂纪律,组织好教学,让学生学会倾听,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悉心钻研教材,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精心安排;努力做到编排深浅适宜,分量适当,搭配合理,使学生在自己临近的思维发展区得到充分发展。
两位数乘两位数反思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
——口算、估算
本单元,我进行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估算>>教学,一节课下来,感觉容量较大,两节课合并一节课上,看似简单得口算、估算学生掌握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高估了学生的能力。
在教学口算时,让学生独立探索口算方法,学生进行多种了口算算法,通过对比、优化的方法,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怎样算最简单。这样能很快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但在计算的过程中,有些学生还有做错的现象,例如有些要在积的末尾添两个0或三个0,学生在得数后面只添了一个0,或只添了两个0,口答出现错误。原因有两个:一是学生没有把两个因数的末尾0给加起来,可能只添了一个因数末尾的0了,二是学生在读数方面还有欠缺。这些口算看似简单,但也比较容易出错,在练习中应强调学生引起注意。
在估算时,让学生在以前估算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两位数乘法的估算。在教学时,我尝试让学生自
1
主探索估算方法,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估算的方法,使学生在交流中获得新知,让他们从小组合作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既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又提高了学生的估算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刚刚学习了口算,还不是十分熟练,所以在估算时学生很容易出错,估算的速度也很慢,高估了学生的能力,我应该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促使学生知识的迁移类推,口算到估算的教学应该有一个让学生消化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
2
两位数乘两位数反思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
教学反思:
今天教学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不进位),在教学中,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已有的生活经验,由儿童喜闻乐见的故事引入,抓住了“童心”,激发了兴趣,使学生不知不觉地参与到了学习新知的过程中。我放手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计算,通过交流、比较,得出算法,并让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我认为在这节课上,虽然在课的开始能先出示几道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旧知24×3、78×8等算式,让学生列竖式计算,这样既让学生对旧知进行了回忆,又让学生对即将要学习的新知作一个铺垫。这样在学生认知了24×12的竖式计算后,但没有让学生对这两道竖式进行比较,同时,教师在教学时细节处理上还不够到位。在强调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要从个位算起时,没有强调第二个因数中十位去乘第一个因数同样要从个位算起,这样学生就不会出现十位乘十位积写在十位上,十位乘个位后积写在个位或百位的错误现象。
日历上的数学
三、思考
(1)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发展。开展一些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活动,可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获得“必需”的数学。因此,数学教学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多组织一些开放性的数学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我们不仅要重视运用数学知识获得的结果,更要重视结果的获得过程,重视过程中所运用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帮助学生积累经验,逐渐养成“数学地思考问题”的习惯。
(2)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在现实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我们要为学生增加这样的机会:通过自己观察探究,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形成一些猜想,揭示一些数学规律。这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他们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也只有有所发现,才能使学生的观察逐渐具有深度,有利于培养思维的深刻性。但是问题情境的创设要注意二个方面:一是问题情境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为学生所喜闻乐见,容易理解并能迅速进入探究角色,激发学习潜能;二是资料或教材上现成的数学问题情景要根据自己学生的水平进行改编,尽量使探究活动有层次、多梯度,能让每个
学生都积极参与,每个学生都能获得一定的成功,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千万不能采劝拿来主义”,脱离学生的实际水平。
(3)切实培养学生的数学符号感。数学的符号语言是人们进行数学交流的工具。从这节课来看,代数式及代数式的运算使说理更加清晰简练,抽象而科学。发展学生的符号感有利于充分展现数学的语言美。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重视数学符号语言的自觉运用。那么,怎样来培养学生的符号感呢?我认为一是要加强用代数式表示所考察对象的学习和对数、式进行变形的训练,分阶段提高表达能力和运算能力。二是要重视有针对性的讲评,逐渐纠正学生运用数学符号语言不自觉、不规范的表现或运用中的错误,尽量避免让学生机械地练习和记忆。本课中猜想(4)(5)的验证并不是一次成功的,而是通过评价、比较、修改完成的,这个过程既使学生逐步学会了规范表达,又使学生产生了对更简练表达的追求。让学生体会到符号语言的优点才能使他们产生自觉地、规范地、简练地应用数学符号语言解决问题的意识,提高能力。
(4)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动手实践,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作为教师,首先要处理好角色转变的问题,使自己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这就要求教师做到:第一,要去钻研,去探索,掌握相关资料,弄清教材或其它教学材料的真正价值。比如这一课,解答教材提出的四个问题并不是教学目的——在现实生活中,知道“日历上被3×3方框覆盖的9个数之和等于方框正中这个数的9倍”有什么意义呢?能解决这个问题又有什么意义呢?但是,学生“能用其中任何一个数的代数式表示日历上其它的数”,能通过观察“发现日历上各种结构的数组隐含的某些规律”,并能“用代数式的知识进行验证”,就有极其丰富的价值,如果这些目标能够实现,哪怕“3×3数组”的规律没有被发现和验证,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也已经基本达成。这就反映出钻研教学材料的重要性;第二,学生该做哪些方面的探究、预期可取得哪些探究结果、在探究中学生的知识、能力、素养有可能得到哪些发展,教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对学生的帮助才有针对性;第三,对学生的帮助不是简单地向学生提供探究策略、方法,甚至结果,而要以学生原有的知识作为支撑点,为学生架起新旧知识的桥梁,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让学生自己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特别是要学会倾听学生,让学生把话说完,不要强行打断学生的思路,硬生生地把学生“扭”到教师预设的思路或结论中来,而是既肯定其合理成分,又启发他自己觉得不完善,并积极纠正。这样的教师才称得上是学生合格的学习伙伴,为学生所接受;第四,对学生的探究活动要给予积极的评价,其中最重要的是对活动过程的评价,包括态度和策略。我们主张对学生发表的不同看法给予
表扬或鼓励,形成心情愉快、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但“积极评价”不等于一味表扬,实事求是才是“积极评价”的真谛。对学生的廉价赞许不仅不能使学生产生成功的愉悦,反而会使学生满足于一知半解,浅尝即止,失去对完美的追求。因此,我们要对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给予正确引导,指出探究是否有意义、策略是否合理、方法是否正确、结果是否符合事实,哪种想法是钻“牛角尖”,哪条路走的是“死胡同”。
参考文献:
[1]北师大版数学实验教材七(上).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15609266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