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教学反思
我们来研究把三天所行路程依次连加的算式可以怎样计算比较,板书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教学反思,第四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合并使用。
《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教学反思
《加法结合律》教学案例
县西小学闫伟琼
教材内容分析:
这一节内容是在学生经过较长时间的四则运算学习,对四则运算已有较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结合生活事例,学习加法运算律及其应用,为进一步学习乘法运算律奠定基矗教材借助生活场景,利用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通过“猜想—验证—归纳—应用”四个环节,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发现规律,概括出相应的运算律,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对运算律的认识由感性逐步发展到理性,从而合理地建构知识。教材的安排是先教学交换律,再教学结合律;先教学运算律的含义,再教学运算律的应用,体现了发现规律是为了掌握和利用规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结合律,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结合律。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探索中经历运算律的发现过程,理解不同算式间的相等关系,发现规律,并概括运算律。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谈话导入。
1、什么叫做加法交换律?用字母怎样表示?
2、上节课我们已学习了加法交换律,那么加法还有没有其他规律性的知识?这些知识又有什么用途,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设计意图:直接导入,激起学生探索欲望。
二、新课展开:
师:骑车是一项有益健康的运动,这不,这里有一位李叔叔正在骑车旅行呢!(多媒体出示:李叔叔三天骑车的路程统计。)
师:从中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师:找出信息解决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我们来研究把三天所行路程依次连加的算式,可以怎样计算:比较88+104+9688+(104+96)
=192+96=88+200
=288=288
师:为什么要先算104+96呢?
生:后两个加数先相加,正好能凑成整百数。
师:第二种算法更简便,我们采用的二种算法。俩个算式是什么关系?出示:(88+104)+96○88+(104+96),怎么填?
师:观察算式,填一填
(25+14)+56○25+(14+56)
82+(18+26)○(82+18)+26
师:观察、比较这些算式,说一说它们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
生:每组算式的三个加数都相同,和相等。只是计算时的运算顺序不同。师:这就是加法结合律。(板书: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师:现在同学们对加法运算定律已经有了一个认识,我们一起看大屏幕。(多媒体出示加法运算定律的概念)
设计意图:学习时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例题中不同解法之间存在的数学现象,接着让学生通过实验发现例题中的数学现象在类似的情况中同样存在,体验现象的普遍性。最后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加法结合律的内容,让他们对加法结合律有一个实实在在的理解。
三、巩固应用。
1、判断下面各题是否运用了加法运算定律,如果是,运用了什么定律?
(1)36+48=48+36
(2)45+18+82=45+(18+82)
(3)125+(75+36)=(125+75)+36
(4)30+41=21+50
2、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填数(1)53+26+64=+(+)
(2)48+27+62=+(+)
(3)89+125+11=(+)+
(4)350+374+650=(+)+
3、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14+425+18675+25+163180+245+20
设计意图: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理解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价值,进一步完善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体验简算、主动选择合适的算法。
四、总结
1、今天我们发现了哪些数学规律?
2、谈谈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的应用。
设计意图:想让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在交流中对加法运算律的含义理解得更清晰到位,有利于学生合理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
加法结合律与交换律教学反思
《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教学反思
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是四年级上册内容,本单元教材的一个鲜明的特点是,不在仅仅给出一些数值计算的事例,让学生通过计算,发现规律,而是结合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体会运算定律的现实背景。
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从探究﹑尝试﹑交流﹑质疑到最后的灵活运用我抓住以下几点。
首先要理解定律。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教学是通过直观借助具体情节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来的,我让学生把两个定律放在一起它们的异同点。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是在什么变了什么没变的情况下使用的。加法的交换律(a+b=b+a)是加数不变改变加数的位置和不变,也就是说加法的交换律只改变了加数的位置。加法的结合律(a+b)+c=a+(b+c)是加数和加数的位置都不变,改变的是运算的顺序。第二,适时运用定律。运用运算定律是为了运算更加简便,那种定律用着方便就用那种定律。比如:37+56+23在运算时用加法的交换律就行了。而56+37+23就可以直接使用加法的结合律了。第三,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扩展运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不单是把定律直接使用还可以把加数拆开了使用。如:138+56拆成138+2+54就很快得出140+54得194。特别是在做8+98+998+9998+99998一题时(2+98)+(2+998)+(2+9998)+(2+99998)=100+1000+10000+100000=111100。这个算式计算就变得十分简便了。
第四,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合并使用。在做连加的计算中,
常常是把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放在一起使用的。我给学生举了个简单的例子:12+15+11+25+38+19可以把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同时使用写成(12+38)+(15+25)+(11+19)=50+40+30=120。在计算连加的算式中,把能凑整十整百的两个数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直接加起来没有必要一步一步地使用这两个定律。
使用说明:
我认为本节课的亮点是:
(1)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机会
本节课通过情境图提出问题。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对两个算式进行观察、比较、探究。在自主探索加法运算律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方法。
(2)引导学生经历“观察—猜想—验证—总结”的数学思维方法本节课围绕“观察—猜想—验证—总结”的数学思维方法展开,通过观察比较几组加法运算,发现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并对这两个规律进行举例验证,最后概括出结论,并抽象出字母公式,培养学生观察和抽象概括能力。
使用建议:
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这一环节,注意明确要思考的问题;在交流时,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师生间的交流与评价导出重点知识——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给学生简便算法的成功体验,帮助学生体会加法运算律的应用价值,为下节课简便运算打下基矗
《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教学反思
李楼小学“535-雅行高效课堂模式研究”
《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教学反思
李楼小学唐喜英
1.在教学中,我结合教材,安排这两个运算律都是从学生熟悉的实际问题的解答引入,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找到实际问题不同解法之间的共同特点,初步感受运算规律。然后让学生根据对运算律的初步感知举出更多的例子,收集更多的素材,进一步分析、比较、发现规律、做出猜想、举例验证。并先后用符号和字母表示出发现的规律,抽象、概括出运算律。教材有意识地让学生运用已有经验,经历运算律的发现过程,让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对运算律的认识由感性逐步发展到理性,合理地构建知识。
2.本节课的例题,都是由主题图引出的。教学时,我充分利用主题图的故事性,使学生在情境中思考,更是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具体可感的运算律模型,使学生能结合加法运算的意义建构对加法运算律的理解,其数学思考也因为情境的有效支撑而更深入、扎实。这样逐步生成连贯的情境,逐步生成后续的问题,使本节课的教学在内容与表现形式上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3.这节课我主要通过学生讨论、交流、汇报等环节,给学生一个自主的空间。由于“运算律”属于理性的总结和概括,比较抽象,学生并不容易理解和掌握,因此多引导学生独立发现,思考、解答,有利于学生概括出相应的运算律。本节课的教学,应该说学生经历了探索、发现、反思的过程,对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有了充分的认识和自己的理解。关于两种运算定律的特点,虽然在教学中让学生进行了观察和描述,但并未将两者放在一起对比,致使一部分学生在运用时出现模糊现象。在学完两种运算定律后,应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比较两种运算定律的区别,加深学生的理性认识,促进学生思维灵活性的发展。
4.教学时,也遵循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一定的理性认识。
5.在整个环节中我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师生之间积极互动,教师引导学生先自学,学生在合作学习,然后自己去发现规律,并学会用多种方法表示,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然后引导学生运用前面的研究方法在研究例2.整个过程由扶到放,初步培养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语言的表达能力,充分调动他们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纵观全课,也有许多不足:
1.在总结、交流、概括加法的这两种定律时,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不很准确,教师的指导不够到位。
2.老师的教学语言不够精简,不能一拨到位。新授部分所花时间太多,显得稍有拖沓。
3、在举例验证时,让学生体会不仅要从正面举例验证猜想,还要有质疑精神,试着从反面举例推翻自己的猜想,如果经过反复的举例验证,得出最后的结论,会更好。例如45+76=75+46,有很多学生误认为是对的。
蹬组评述:
唐喜英老师这节教学反思,语言简练、思路清晰、基本能围绕我
校课题“535-雅行高效课堂研究模式”进行深入反思,反思意见中肯到位,值得同组教师借鉴学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15609266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