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古诗词七年级下册 七下课外古诗词2图文

1、七下课外古诗词2图文

2、古诗词赏析初中图文

泊秦淮
R·七年级语文下册

学习目标

1.通过作家生平、作品背景了解诗歌内容。
2.品味诗句,感悟诗歌意境。 3.培养朗诵、赏析诗歌的能力。



新课导入

玉树后庭花

陈叔宝

丽宇芳林对高阁,新装艳质本倾城。

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
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



走近作者

(公元803—公元约852年),字牧之, 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 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

“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
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 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 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 “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写作背景

杜牧前期颇为关心政治,对当时百孔千疮的 唐王朝表示忧虑,他看到统治集团的腐朽昏庸,

看到藩镇的拥兵自固,看到边患的频繁,深感社
会危机四伏,唐王朝前景可悲。这种忧时伤世的

思想,促使他写了许多具有现实意义的诗篇。
《泊秦淮》也就是在这种思想基础上产生的。


六朝古都金陵的秦淮河两岸历来是达官 贵人们享乐游宴的场所,“秦淮”也逐渐成 为奢靡生活的代称。诗人夜泊于此,眼见灯

红酒绿,耳闻淫歌艳曲,触景生情,又想到
唐朝国势日衰,当权者昏庸荒淫,便感慨万

千,写下了这首《泊秦淮》。


读诗歌

朗读诗歌
读准字音

注意节奏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再读诗歌,结合注释了解大意。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歌女 曲名,《玉树后庭花》的简称。 南朝陈亡国之君陈叔宝所作, 后世多称之为亡国之音。


大意: 迷离月色和轻烟笼罩寒水和白沙, 夜晚船泊在秦淮靠近岸上的酒家。

卖唱的歌女不懂什么叫亡国之恨,
隔着江水仍在高唱着玉树后庭花。



品诗句

“ 烟 笼 寒 水 月 笼 沙”

烟、水、月、沙四者,被两 个“笼”字和谐地溶合在一起, 绘成一幅极其淡雅的水边夜色。 笔墨是那样轻淡,可那迷蒙冷寂 的气氛又是那么浓。



如果就诗人的活动来讲,该是先有“夜泊
秦淮”,方能见到“烟笼寒水月笼沙”的景色, 不过要真的掉过来一读,反而会觉得平板无味 了。诗中这种写法的好处是它创造出一个很具 有特色的环境气氛,给人以强烈的吸引力,造

成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


“夜泊秦淮近酒家” ? 由于“夜泊秦淮”才“近酒家”。然而,

前四个字又为上一句的景色点出时间、地
点,使之更具有个性,更具有典型意义,

同时也照应了诗题;



? 后三个字又为下文打开了道路,由于“近酒

家”,才引出“商女”、“亡国恨”和“后
庭花”,也由此才触动了诗人的情怀。

? 从诗的发展和情感的抒发来看,“近酒家”
三个字,就像启动了闸门,那江河之水便汩

汩而出,滔滔不绝。这七个字承上启下,网
络全篇,诗人构思的细密、精巧,于此可见。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据说是南 朝荒淫误国的陈后主所制的乐曲,这靡靡之音, 早已使陈朝寿终正寝。可是,如今又有人在这衰

世之年,不以国事为怀,反用亡国之音来寻欢作
乐,这不禁使诗人产生历史又将重演的隐忧。


“隔江”二字,承上“亡国恨”故事而
来,指当年隋兵陈师江北,一江之隔的南朝 小朝廷危在旦夕,而陈后主依然沉湎声色。 “犹唱”二字,微妙而自然地把历史、现实 和想象中的未来串成一线,意味深长。



于婉曲轻利的风调之中,表现出辛辣的讽 刺,深沉的悲痛,无限的感慨,堪称“绝唱”。 这两句表达了较为清醒的封建知识分子对国事 怀抱隐忧的心境,又反映了官僚贵族正以声色 歌舞、纸醉金迷的生活来填补他们腐朽而空虚 的灵魂,而这正是衰败的晚唐现实生活中两个 不同侧面的写照。


主旨探究

本诗通过对乱世之中统治者的昏庸无道,
歌女的不知亡国之恨的描写,表达诗人对国 家兴亡的担忧以及无助之情。



诵诗歌

读读与课文相关的其他诗句,加深体会。



“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南唐·李煜《浪淘沙》

“城下秦淮水,年年自落潮。”
——元·傅若金《金陵晚眺》 “既是这等,且到秦淮水榭,一访佳丽,倒也有 趣!” ——清·孔尚任《桃花扇·听稗》



贾 生
R·七年级语文下册



走近作者

(约813年—约 858年),晚唐著名诗人, 字义山,号玉溪(谿)生, 又号樊南生,原籍怀州河 内(今河南沁阳),祖辈 迁荥阳(今河南荥阳市)。



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
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

文学价值也很高,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
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其诗构思新奇,风格

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
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

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
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写作背景

李商隐生活在唐王朝日趋衰败的晚唐时期,

他对皇帝昏庸、宦官当权与藩镇跋扈深为不满。
而且李商隐被卷入了牛李党争,屡受排挤,怀才 不遇。于是他借吊贾谊来抒发自己的感慨,通过 讽刺汉文帝虽能求贤却又不知贤的行为,反映了 晚唐的社会现实——即晚唐帝王也像文帝一般, 表似开明,实则昏聩无能。


相关介绍

(前200—前168),汉族,洛阳(今河 南洛阳东)人,西汉初年著名政论家、文学家, 世称贾生。



散文的主要文学成就是政论文,评论时政, 风格朴实峻拔,议论酣畅,鲁迅称之为“西汉鸿 文”,代表作有《过秦论》、《论积贮疏》、 《陈政事疏》等。其辞赋皆为骚体,形式趋于散 体化,是汉赋发展的先声,以《吊屈原赋》、 《鵩鸟赋》最为著名。



读诗歌

朗读诗歌,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再读诗歌,结合注释了解大意。
汉代未央宫前 殿的正室。
被贬谪的大臣。这里指曾 被贬到长沙的贾谊。

宣室求贤访逐臣,
咨询,征求意见。

贾生才调更无伦。
才华,这里指贾谊的政治才能。


无人能比。

徒然

可怜夜半虚前席,
指汉文帝向前移动座 席,靠近贾谊,以便 更好地倾听。

不问苍生问鬼神。
指百姓。


《贾生》大意: 汉文帝在宣室求问被贬谪的贤臣,贾谊 的才华和格调更是无可比伦。

谈至深夜汉文帝挪动双膝靠近他,可惜他不
关心百姓只是关心鬼神。



品诗句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①前幅纯从正面着笔,丝毫不露贬意。首句 特标“求”“访”,仿佛热烈颂扬文帝求贤意愿 之切、之殷,待贤态度之诚、之谦。“求贤”而 至“访逐臣”,更可见其网罗贤才已达到“野无

遗贤”的程度。


②次句隐括汉文帝对贾谊的推服赞叹之词。

“才调”,兼包才能风调,与“更无伦”的赞
叹配合,侧面烘托出贾谊少年才俊、议论风发、 华采照人的精神风貌,诗的形象感和咏叹的情 调也就自然地显示出来。



“可怜夜半虚前席”
? 第三句承、转交错,是全诗枢纽。承,即所 谓“夜半前席”,把文帝当时那种虚心垂询、 凝神倾听、以至于“不自知膝之前于席”的 情状描绘得惟妙惟肖。



? “可怜”,一方面是为末句——一篇之警策
预留地步;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在这里貌似轻 描淡写的“可怜”,比剑拔弩张的“可 悲”“可叹”更为含蕴,更耐人寻味。仿佛 给文帝留有余地,其实却隐含着冷隽的嘲讽, 可谓似轻而实重。



? “虚”者,徒然之谓。虽
只轻轻一点,却使读者对

文帝“夜半前席”的重贤
姿态从根本上产生了怀疑, 可谓举重而若轻。



“不问苍生问鬼神”
末句方引满而发,紧承“可怜”与“虚”。 郑重求贤,虚心垂询,推重叹服,乃至“夜半 前席”,不是为了询求治国安民之道,却是为 了“问鬼神”的本原问题!



这究竟是什么样的求贤,对贤者又究竟

意味着什么啊!诗人仍只点破而不说尽——
通过“问”与“不问”的对照,,让读者自 己对此得出应有的结论。



主旨探究

《贾生》意在借贾谊的遭遇,抒写诗人 怀才不遇的感慨。其着眼点,不在个人的穷 通得失,而在于指出封建统治者不能真正重

视人才,使其在政治上发挥作用。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R·七年级语文下册



走近作者

(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 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与尤袤、范 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杨万 里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也有 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语言浅 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称为“诚 斋体”。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小池》 《宿新市徐公店》《闲居初夏午睡起》《新柳》 《舟过安仁》等。



写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南宋绍熙三年(公元1192

年),诗人在建康江东转运副使任上外出纪
行的时候。诗人一生力主抗战,反对屈膝投 降,故一直不得重用,宋孝宗登基后,便被

外放做官。


作者途经松源时,见群山环绕感慨不已,

于是写下了这首诗。作此诗时,杨万里65岁,
经历了人生的坎坎坷坷,因此能得出深刻的 感悟。



读诗歌

朗读诗歌,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再读诗歌,结合注释了解大意。

莫言下岭便无难,
骗得

赚得行人错喜欢。 空欢喜

同“正” 政入万山围子里,

一山放出一山拦。
这里是把行人放过去的意思。


大意:
不要说下山岭就没有困难,这句话骗得 前来爬山的人空欢喜一场。当你进入到崇山 峻岭的圈子里,刚攀过一座山,另一座山便 会将你阻挡。



品诗句

“莫言下岭便无难”
它包含了下岭前艰难攀登的整个上山过程,
以及对所经历困难的感受。正因为上山艰难,人

们往往把下山看得容易和轻松。开头一句,正像
是对这种普遍心理所发的棒喝。“莫言”二字,

像是自诫,又像是提醒别人,耐人寻味。


“赚得行人错喜欢”
“赚”字富于幽默风趣。行人心目中下岭
的容易,与它实际上的艰难形成鲜明对比,因

此说“赚”——行人是被自己对下岭的主观想
象骗了。诗人在这里点出而不说破,给读者留

下悬念,使下两句的出现更引人注目。


“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对第二句留下的悬念进行解释,山本无
知,这里的形容却把山变成了有生命有灵性 的东西。它仿佛给行人布置了一个迷魂阵, 设置了层层叠叠的圈套。



而行人的种种心情—

—意外、惊诧、厌烦,直
至恍然大悟,也都在这一 “拦”一“放”的重复中 体现出来了。



主旨探究

此诗明写登山的感受,实为谈人生哲理。 人们总说上山难下山易,却不知下山途中还要 翻过无数座山。诗人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 的比喻,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说明一个具 有普遍意义的深刻道理:人们无论做什么事, 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作好充分的估计,不 要被一时的成功所陶醉。


人生中可能会有“假突围现象”,以为原

来突破过的包围不会再经历,其实,人生道路
上那一圈圈的山脉,还在那里没有移动,在另

一个角度等着你再走一遭。因此,在某个阶段
突围过后,千万不要“错欢喜”,还要做好再

突围一次,再升华一次的打算。



诵诗歌

找出其他的哲理诗读一读。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观书有感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约 客
R·七年级语文下册



走近作者

(1170—1219年),字紫芝,号灵
秀,亦称灵芝,又号天乐。永嘉(今浙江温州)

人。南宋诗人。与徐照、徐玑、翁卷并称“永
嘉四灵”,人称“鬼才”,开创了“江湖派” 一代诗风。



读诗歌

朗读诗歌,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再读诗歌,结合注释了解大意。
夏初江南梅子黄熟的时节,即梅雨季节。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灯芯燃烧后结成的花状物。



大意:
黄梅时节,处处都在下雨,长满青草的 池塘边上,传来阵阵蛙鸣。时已过午夜,已 约请好的客人还没有来,我只好消磨时间似 的用棋子在棋盘上轻轻敲击,震落了灯花。



品诗句

“黄梅时节家家雨”
交待了当时的环境,视觉上是一种低沉的安
慰。至于雨敲在鳞鳞千瓣的瓦上,由远而近,轻

轻重重轻轻,夹着一股股的细流沿瓦槽与屋檐潺
潺泄下,各种敲击音与滑音密织成网,心情异常

恬静安详。


“青草池塘处处蛙”
诗人的注意力从毛毛细 雨,自然而然地转到了远 处 — 此起彼伏的片片蛙声, 正是这处处蛙声,烘托出了 当时周围的清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有约而朋友不来,赵师秀也便这样坐于

灯前,遥等客人不至,百无聊赖,适见局中
棋子,于是顺手拈起,随随便便,漫不经心,

信手敲去,何来焦灼之感?



诗歌意境: 黄梅时节,处处都在下雨,长满青草的 池塘边上,传来阵阵蛙鸣。时已过午夜,已 约请好的客人还没有来,我只好消磨时间似 的用棋子在棋盘上轻轻敲击,震落了灯花。


主旨探究

该诗写的是诗人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夏 夜独自期客的情景。诗歌采用写景寄情的

写法,表达了诗人内心复杂的思想感情。
这是一首情景交融、清新隽永、耐人寻味 的精妙小诗。


诵诗歌

再读诗歌,深入感受诗歌情感。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古诗词赏析初中图文

古诗词鉴赏

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炼字公式: (解释含义)+描述景象+表达效果


炼句一般公式: (运用修辞)+描述景象+表达效果


抓诗眼 抓意象

抓背景
(从诗题入手 ;从注释入手)

◆用典 ◆象征、托物言志 ◆抑扬 ◆联想、想象 ◆虚实结合 ◆衬托 ◆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

答题公式:

明手法 + 阐运用 + 析效果

古诗的主要类型(从内容分)
1.送别诗

2.怀古诗
3.边塞诗

4.山水田园诗
5.咏物诗

6.羁旅思乡诗
7.闺怨诗

古诗类型及主旨把握
④山水田园诗 表达热爱自然、清闲恬淡之情; 表达对官场黑暗、功名利禄的鄙弃,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山水田园诗
(一)天净沙
?

江上

元·张可久

嗈嗈①落雁平沙,依依②孤鹜残霞,隔水 疏林几家。小舟如画,渔歌唱入芦花。
①嗈嗈(yōng):雁鸣叫声。②依依,轻飞的样子。

1.这首词描绘了暮秋江上 傍晚 / 黄昏 (时间) 的景色和渔家 的生活 从容闲适 / 宁 静恬美 情景。(2分) 2.此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2分) 表现了作者对恬淡闲适生活的热爱之情。

山水田园诗
(二)田园乐
唐·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1.诗的一、二句描绘了雨后的春天早晨怎样的景象? (2分)

清新明丽、清幽恬美、富有情趣、生机盎然
2.结合诗的三、四两句具体说说作者的“田园乐”乐 在哪些方面?(2分)

乐在清新幽雅的自然环境, 更乐在闲适、随性的心境。

山水田园诗
(三)雨过山村
唐·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①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①浴蚕,指古代时用盐水选蚕种。

1.诗的一二两句,写出了山村 宁静、幽美 的 氛围。(2分) 2.古典诗词讲究炼字,末句的“闲”字用得好, 请你说说好在哪里。(2分) “闲”字写栀子花无人采摘,烘托出庭院中一 片幽静的气氛,同时衬托农事的繁忙,表达了 诗人对山村宁静、和谐生活的喜爱之情。

山水田园诗

(四)兰溪棹歌①
唐·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①棹(zhào)歌:船歌。

1.“越中山色镜中看”中的“镜中看”三字极富韵味, 它启发读者去想像兰溪山水的美妙景致,请作描述。 溪水平静清澈,倒映着月光山色,摇曳生姿,朦胧缥缈。 2.“半夜鲤鱼来上滩”一句极为精彩传神,营造出优美 活灵的意境,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请作简要赏析。 描述了鱼抢春水,涌上溪滩,啪啪蹦跳的景象,表现了 诗人内心荡漾起的欢乐之情。

古诗类型及主旨把握 ⑤咏物诗
托物言志:表达人生哲理;表达自己 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 表达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伤感。

咏物诗 (一)雪梅
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①,骚人阁②笔费评章③。 梅须 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①降(xiáng):服输。②阁:同“搁”,放下。③评章: 评议的文章,这里指评议梅与雪的高下。

1.从“差、欠、逊、少”等字中选择一个填 入原诗中的空白处,应为 逊 。(2分) 2.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2分) 一个人应看到自己的长处,也要看到别人的 长处,更要看到自己不如别人的地方。

咏物诗 (二)菊花
唐·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1.第二句中“遍绕”“日斜”表现了怎样的 情景?( 2 分) 表现了诗人赏菊入迷、流连忘返的情景。 2.诗人喜爱菊花的原因是什么?这首诗表达 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 分) 菊花在四季中谢得最晚(此夜开尽更无花)。 表达了诗人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 的赞美。

咏物诗 (三)北陂杏花①
宋·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1.“一陂春水绕花身”一句中“绕”字用得很精妙, 请你结合诗境简要赏析。(2分) “绕”字,生动地写出了“春水”对“花身”的爱惜、 护卫和滋润,突出杏花生长环境的清澄幽洁。 2.诗人代花立言,“作雪”而决不“成尘”,表现 了诗人怎样的心态?(2分) 借杏花被风吹落池中犹能保持纯洁,表现了诗人改 革虽然失败,但仍不改初衷的心态。
①陂(bēi):池塘。王安石积极推行新法,后又被迫 闲居江宁。此诗写于他的晚年。

咏物诗 (三)南园
唐·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①,若个②书生万户侯?
①凌烟阁,李世民为表彰开国功臣,命人将长孙无忌、 魏征等24位功臣之像列于凌烟阁上。②若个,哪个。

1.“吴钩”,古代吴地生产的一种弯刀,这里 代指 精良的武器 。(2分) 2.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表现了诗人积极进取、渴望建功立业的情感, 也有怀才不遇之苦。

马诗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注:络脑,马笼头。

古诗类型及主旨把握

⑥羁旅思乡诗
表达漂泊在外(久戍 边关、久宦在外)飘 零无依的孤苦和无奈, 对故乡亲人的思念。

?

雁作为候鸟,被赋予诸多人格化的象征意 义,使之成为古代文学中一个符号化的意象。 它们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 情和羁旅伤感。 关于“鸿雁传书”的传说出自《汉书· 苏武 传》中“苏武牧羊”的故事。鸿雁也就成为了 传书的信使,也指书信。

? ? ? ? ? ? ? ?

1.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

2.鸿雁几时到,江糊秋水多。
(杜甫《天末怀李白》)

3.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

4.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欧阳修《戏答元稹》)

? ? ? ? ? ? ? ?

1.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红楼梦》里林黛玉的《秋窗风雨夕》)

2.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吴文英《惜别》)

3.秋心如海复如潮,惟有秋魂不可招。
(龚自珍《己亥杂诗》)

4.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
(范仲淹《苏幕遮》)

?
?

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
?

2.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

? ? ?
?

3.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十五夜望月》)

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杜甫《月夜忆舍弟》

古代表达乡愁的意象
归雁、昏鸦、秋风、明月、 鸟鸣、羌笛(羌管)……

羁旅思乡诗 (一)南乡子
唐·李珣

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远客 扁舟临野渡,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

1.这首词所要表现的主旨是 思乡之愁 。 (2分) 2.词的前三句主要是写景,请简述写景的作用。 (2分)

借景抒情,用烟、雨、落花及鹧鸪的叫声 来渲染思乡之情。

羁旅思乡诗 (二)闽中秋思
唐·杜苟鹤

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 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
1.这首诗中“匀”“弄”二字用得很精妙,请你选择 其一结合诗境简要赏析。(2分) “匀”字,运用拟人修辞,极生动地勾画出雨的细密、 轻柔,将那大片大片的紫菊之色,浸润得浓淡均匀。 “弄”字,以拟人的手法将“风”人格化,在风的吹 动下,蕉叶声声有韵,极富情致。 2.“只堪图画不堪行”,跋涉异乡的诗人将极其美妙 的风景与不堪行走的矛盾娓娓道出,含蓄地表达了怎 样的情感?(2分) 含蓄地表达了诗人浓浓的乡愁,灼灼的思念之情。

羁旅思乡诗
(三)长安九日诗
隋·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 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3分)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怀念家乡的思想感情。(1分) 诗的前两句写自己虽已随着雁离开了家乡,但心却在 追逐家乡的云,表明自己的心还牵挂着家乡。诗的后 两句写自己想到故乡家园中的菊花今天又开了几朵, 表面是挂念家乡的菊花,实际上是借此表达对家乡的 怀念之情。(2分)

古诗类型及主旨把握

⑦闺怨诗
抒发对情人的思念; 表达女子的柔情别绪、 忧愁伤感和青春逝去、 光阴不再的感叹。

闺怨诗

(一)闺怨
唐·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1.首句的“ 不知愁 ”三字写出了女主人公 天真浪漫、富于幻想的情态。 (2分) 2.“忽”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2分) “忽”取“忽然”之意。闯入眼帘的柳色,使 她想起了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的场景,淋漓尽 致地表达了少妇由喜悦到伤感的情绪变化。

闺怨诗
(二)秋夜曲
唐·张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1.诗的首句写出了秋夜 漫长、寂静 的特点。 (2分) 2.“征衣未寄莫飞霜”表达了思妇怎样的情感? (2分) 表达了她对丈夫的关怀和无限深情。
晚唐女诗人陈玉兰《寄夫》:“夫戍边关妾在吴,西 风吹妾妾忧夫。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

闺怨诗
(三)闺怨
唐·沈如筠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1.诗中“孤”字含义丰厚,请做简要分析。 (2分) 既写月影的孤单,又写出了思妇孤苦的心理。 2.这首诗通过主人公思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 情?(2分) 表达了她对征戍南疆的丈夫的深切思念。

(一)夜雪
唐·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1.这首诗是从哪些角度来描写夜雪的?(2分) 触觉、视觉、听觉
2.从诗歌描写的情景中,你可以感知到作者怎 样的心境?(2分) 感知作者孤寂凄冷的心境。

(二)待储光羲不至
唐·王维

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 要欲①闻清佩,方将出户迎。 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 了自②不相顾,临堂空复情③。
①要欲:好像。②了自:已经明了。③空复情:自多情。

1.作者根据什么判断友人储光羲不会再来看望自 己?(2分) ①天色已晚。②下起细雨。 2.全诗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2分) 盼好友到来的期待之情。 久候好友不至的怅惘之情。

(三)春思
唐?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1.诗的第一、二句,写出了春天景色的什么 特点?(2分) 明媚动人,生机盎然 2.有人认为全诗侧重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 爱之情。你认为是这样吗?试结合全诗简要分 析。(2分) 不是,从第三、四句中的“愁”“恨”“长” 等字可以看出。诗人是用美好的春景反衬内心 的深愁苦恨(乐景写哀),情感表达婉曲深刻。

(四)山中与幽人①对酌
唐 李白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②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①幽人:指隐居的高士。②卿:对好朋友的称呼。

1.“一杯一杯复一杯”中连用三个“一杯”, 这有什么好处?(2分) 极写饮酒之多,极写饮酒之痛快。 2.“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表达 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 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热爱之情和朋 友之间的深情。

古诗词鉴赏有秘诀吗?
秘诀:
秘诀: 秘诀:

积累

自悟成就高度。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 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 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 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 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 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王国维《人间词话》

再 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15609266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在线客服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