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凯恩影评镜头分析 公民凯恩电影赏析

1、公民凯恩电影赏析

2、电影音乐赏析论文7900字

《公民凯恩》影评

《公民凯恩》不仅是美国电影史上一部重要的实验影片,也是世界电影史上为人们所公认的创新之作和经典之作,被人们称为“现代电影的纪念碑”。这部电影是出品;年仅25岁的奥尔逊. 威尔斯编、导、演的处女之作。

影片描述了凯恩跌岩起伏的一生,这是一个特定的年代在一个简单的生活中发生的不简单的事情。片中以“一条叙述线(现在时态,正序):从凯恩的死起,引出一系列调查访问的过程。通过记者汤姆逊访问与凯恩有密切关系的几位知情者,从不同的角度叙述了主人公凯恩的一生。从而塑造出了一个复杂的、矛盾的、多面的、完整的人物形象。由一个假悬念:玫瑰花蕾来引导。另一条是内容线(过去时态,基本正序):先是纪录片式的总结和提出问题,然后由不同的受访人叙述出他从幼年、办报成功、第一次婚姻失败,到政治失败和第二次婚姻破裂的人生过程。基本上是点状结构,但一生的脉络非常清晰。是一部容量丰富、富于哲理的传记影片。现代电影和传统电影有许多分野,其中最显著的是对故事元素的处理。《公民凯恩》不再是传统的顺序结构及单视点的封闭结构,而对故事作了倒叙式和开放式的处理。著名电影理论家巴赞极力称赞这部电影,认为它把错综复杂的事物呈现在观众面前,却未把凯恩一生的含义完全点破,这是非常高明的一点。这部影片敢于运用长镜头,又善于运用景深镜头,加强了影片的总体感和立体感。长镜头和景深镜头的使用景深镜头是镜头空间中纵深结构的不同关系来实现表意功能的。本片有一个表现凯恩童年时代决定他人生转折的景深镜头:前景是塞切尔同凯恩母亲在屋里商谈财产委托事宜,后景是一扇窗户,透过窗户可以看见小凯恩在雪地上嬉戏撤野的情景。这个著名的景深镜头,既是一种客观的叙事,即对事实的描述,但前、后景中又存在着一种内在关系,表现了财富对凯恩纯真心灵的侵蚀。

隐喻是本片另一个重要的表现方法,一方面来自于情节手段,如凯恩对苏珊演艺生涯的全力扶持,即预示着竞选失败后他对自己形象的重新塑造,另一方面又来自于镜头手段。

隐喻曾是苏联蒙太奇学派对电影艺术的重大贡献,如爱森斯坦在《战舰波将金号》中运用三个不同姿势的石狮雕像,表现了人民的觉醒,但这种隐喻意义主要来自于镜头的组合,单个石狮并无这种含义。而《公民凯恩》则通过镜头内部的形象来传达隐喻。奥逊·威尔斯把白色看作是死亡的颜色,在影片中他始终大量运用白色,诸如飘着白雪图案的水晶球、小凯恩在雪野上玩耍、白色的雪橇、凯恩的两个妻子最初出现时穿着白衣裙等等,以此来隐喻凯恩失去的爱、天真和所有他想得到的东西。此外,那个时常在黑暗中隐现的仙境般的庄园,隐喻了凯恩既豪华又凄凉的生活世界。特别是暮年的凯恩,在苏珊离开后独自走过大厅的镜头,从一重重的镜子里叠映出他一重重的身影,向深处延伸。这是一个具有隐喻意义的景深镜头,隐喻着贯穿于他一生的倔强的自我意志,但又非常孤独。同时,这个镜头还隐喻着凯恩的性格内涵,由一个凯恩折射出无数个凯恩,他对着镜子里的身影,自己似乎也感到迷惑不解,甚至是痛苦。其实,这里隐喻的乃是凯恩被极度扭曲的心灵。

导演还善于运用蒙太奇镜头去压缩时间,扩大影片容量,使它能简洁地反映主人公一生的重大事件。例如影片在表现凯恩与第一个妻子离异的过程时,他们的决裂当然有苏姗的因素,但在这之前,他和妻子在思想感情上的距离逐渐加大。这期间,从结婚到离婚共八年时间,影片却只用了六个镜头,仅几分钟时间就表现出来了。这六个镜头的场景都是在凯恩家的同一个餐厅里吃早饭。第一个镜头是二人新婚后不久,两人穿着礼服,一边谈话一边吃,凯恩还站起来给妻子倒牛奶;第二个镜头还是两人吃早饭,彼此只交谈了几句话,凯恩没有动作;第三个镜头还是在餐厅吃早饭... ...每次的吃饭镜头,人物的衣服都不相同,说明时间不同,二人的谈话则一次比一次少。到最后一个镜头,相互之间已不再说话。更有意思的是,两人都在看报,但看的报却不一样:凯恩看的是自己办的《问讯报》,他妻子看的是他的对头报纸《纪事报》。这一组几分钟的镜头,把夫妻俩婚后八年思想隔阂的产生、发展过程表现得干净利落而又淋漓尽致,也为凯恩后面移情于苏姗,埋下了伏笔。其次,用照片转场,将过程全部省略。

早餐的几组对切和各组间的闪接,既交待了时间,也交待了两人关系的变化,是真正的电影手法。如凯恩和艾米丽在餐厅吃早餐的六个场景,苏珊在客厅里独自玩拼板游戏的四个场景,每个场景只是一段生活现象的纪录,但它们被组合成一个段落后就具备了新的含义:前者表达凯恩和艾米丽之间不可挽回的感情恶化;后者表现苏珊生活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令人窒息的无聊和空虚,这就是蒙太奇表意功能的体现。但这一蒙太奇意义不是产生于镜头之间的间离,而是通过镜头构成场景、场景构成段落体现出来的。段落组合的蒙太奇使镜头内部表意结合在一起,扩大了电影叙事的表现力。

导演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多视角叙述结构同时系统运用了景深镜头推进了电影语言的演进,从而震撼了电影艺术传统的大厦。威尔斯对片中影像和音响的创造性处理可称是首创。他是第一个使用“纵深镜头”“音响蒙太奇”的人,怪异的构图和明暗对比,高速度剪接,通过音响来转换场景等等,是威尔斯对传统电影审美观念进行的一次大胆挑战。今天的人们己将《公民凯恩》作为现代和传统电影的分界线。它还被称为电影艺术的“开山之作”。

《公民凯恩》的实上贡献在于威尔斯掘弃了当时通行的电影美学原则.标志看电影艺术史开始了一个新时代。本片处在战前电影伟大传统的结束和四五十年代电影的开端之间,对世界电影发展的影响无论如何评价都不过分,同时威尔斯本人扮演的凯恩一角迄今仍是电影表演的范例。

影片中有大量仰拍,(实际还有许多大仰角),强烈的风格化色彩;还带来了一个新创造,有天花板的布景。

《公民凯恩》有大量对电影艺术的革命性创新。通常一场戏由全景来交代环境,然后通过人物对白的特写镜头来推进剧情的发展,最后又用大全景为场景打上句号。但《公民凯恩》却反其道而行之,它常常用特写来开场和结尾,中间部分喜欢用长镜头,并不时加以变换,利用人物之间的位置制造“三角构图”。这种古典构图法还充分发挥了前景和背景的联系,制造出独一无二的“深聚焦”效果。

《公民凯恩》可以说是开创了属于奥逊威尔斯独有的“纯电影时代”。《公民凯恩》与当时的好莱坞环境与电影背景来讲,显然是格格不入的,完全反好莱坞梦幻色彩而另辟蹊径独树一帜,是一部典型的“叫好不叫座”的影片。因而评论家们又把威尔斯称为“好莱坞的陌生人”和“叛逆者”。可有一个现象我们无法忽视:越是精辟的真理,越是在时间的磨练与洗礼之后得以显露璀璨光芒。

好莱坞经典类型电影模式讲究一个封闭性的结尾,即故事从矛盾冲突开始,由解决问题结束,是戏剧化的故事结构模式。在本片中,却让观众根本看不到结局,或者说,观众看到的结局只是一个开放性的结局,用开放性的手法使得观众不必强行接受导演的意图,而有了自己能够感受的空间,同时使本片的主题变得丰富和复杂,也许这一点上,是对好莱坞经典模式最大的反叛。

最后,《公民凯恩》所揭示的主题也一反常态而发人深省。普遍的类型片在观影结束后,观众只会觉得那仅仅只是一部电影的完结,与他们的正常生活没什么太大的冲突。但是,看罢凯恩,大家内心都会有一种异样的感受:物欲横流的社会,试图成为“伟大的公民”,代价是人性的扭曲与异化。“玫瑰花蕾”一直被提到,剧终前被烧毁的可爱雪橇,预示给我们的信息则是:含苞欲放的花蕾,改变它的生长环境,所呈现出的前途和命运是完全另一番景象。

电影音乐赏析论文7900字

欧美电影音乐赏析论文

  在高校中开展的欧美电影音乐赏析课程,是一种以电影为载体、音乐欣赏为主要内容的非专业音乐教学课程。通过让学生欣赏不同类型的电影音乐,掌握多元化的音乐风格以及表现手法,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赏析能力、增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我国教育部门规定非艺术专业大学生必须至少选修一门公共艺术类课程,并取得2个学分,才能够毕业。因此,许多高校开设了欧美电影音乐赏析选修课程,借助欧美电影来了解电影音乐的风格、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充分地发挥了音乐教学的情感性和创造性。

  一、欧美电影音乐赏析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前的欧美电影音乐赏析课程实践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方法陈旧、教学内容更新不及时等。这些问题导致了学生在该课程的学习过程中积极性不高,与学生们在进行课程选修时呈现的热情形成了巨大反差。通过不断地分析发现,造成这样的局面主要有以下原因:第一,在开展欧美电影音乐赏析教学过程中,教学形式较为单一,教学内容也略显陈旧。这样很容易导致学生对参与欧美电影音乐赏析失去兴趣。第二,由于一部分老师在音乐教学素材的选择上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导致与学生的生活学习形成了一定的差距,无法让学生通过音乐赏析来形成共鸣与关注。第三,由于欧美电影音乐赏析课是一门选修课程,一部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放松了自我要求,在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当中。

  二、革新教学内容增强音乐教学新体验

  (一)更新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兴趣

  在开展音乐赏析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们采用的教学形式通常以讲解为主,然后进行音乐欣赏,最后再通过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讨论来完成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时,老师通常会选择一些经典影片的音乐作品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对于具有个性化要求的学生而言相对较为固定,在一定程度上会弱化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与热情,无法充分发挥音乐教学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选择一些具有时代气息的新影片或者能够更加贴近学生生活的影片素材来进行教学,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充满阳光、青春气息的影片中寻找到学习的方向。此外,在开展音乐教学时,应该打破教材的限制,不要只把重点放在好莱坞作品上。可以借助音乐赏析的教学机会,让学生能够了解到中西文化的不同之处。比如:我们在以神话主题开展音乐教学时,可以为学生播放来自不同国家的一些神话电影片段,同时也要向学生展示我国的一些神话电影来增强学生对影片的印象,有助于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与认识,从而感受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相同电影题材所采用的不同音乐表达方式。

  (二)借助影片中的古典音乐来渲染学习氛围

  在一些欧美影片中,经常会出现古典音乐,尤其是电影内容涉及到某位音乐家时,在影片中会更多地使用古典音乐作品。比如:《一曲难忘》中所刻画的主角就是肖帮与乔治,在《不朽的情人》这部影片中所讲述的就是贝多芬的情感经历等。这些影片所呈现出来的不同风格、不同时代的音乐都是在讲述每一位音乐家的成长经历,以及他们在演奏音乐时的技巧和内心变化。学生在观看这类型的电影时,会受到故事内容和音乐作品的双重感染,从而更积极地参与到音乐赏析教学活动当中,利于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三)借助影片中的现代音乐来增强音乐的时代感

  现代音乐在电影中的应用,不仅具有感情抒发和渲染氛围的作用,同时还能在开展音乐赏析教学时拉近与学生的距离。通过让学生观看一些具有现代音乐元素的影片,来增添课堂的活泼性,可打破传统音乐赏析教学过程中的沉闷局面。比如:让学生观看美国灾难大片《龙卷风》,在这部影片中,大量地采用了摇滚元素的音乐,让学生在听到这样的音乐时精神一振,从而活跃课堂的教学氛围。

  三、个性化教学模式加深学生的艺术感受

  (一)个性化教学的内涵

  所谓的个性化教学指的是通过对学生进行综合的分析来判断学生的学习需求,再通过老师的精心设计为学生量身定制相应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任务。音乐这门艺术,本身就具有十足的个性化,换言之,个性就是艺术的生命。虽然在针对非艺术专业学生开展欧美音乐赏析音乐教学时,不需要以艺术专业的知识学习目标来要求学生,但是同样要在赏析过程中达到艺术教学应该具有的情感性和创造性的教学目的。

  (二)个性化教学的步骤

  老师在进行教学时,要以开放式的教学理念来涵养学生的艺术感情。这样的教学模式,才能够充分地体现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具有一定的创作热情。比如:在讲解电影音乐对影片中人物情感的表达功能时,老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来为影片片断创作音乐。老师可以为学生展示一片没有配乐的影片,让学生通过观看来分析影片中主要人物的内心活动、人物当时的情绪。然后老师再分析给出多组不同情绪的音乐作品提供给学生进行选择。让学生选择其中适合于这个片断人物情绪表达的音乐类型。比如:愉快的、悲伤的、雄壮的、古典的、激动的等等。在这个音乐教学环节中,每个学生对于影片片断的理解都不尽相同,因此会有不同的创作理念,老师要针对学生所做出的选择给予一定的肯定,否则会给学生造成打击,失去音乐学习的信心。当学生选择完之后,老师把学生所选择的音乐分别加入到影片当中,让学生进行赏析。最后老师结合影片的发展以及人物情绪,针对学生所选择的音乐作品进行节奏、音乐等全方位的点评。

  (三)个性化教学的效果

  通过个性化教学模式,学生会了解到自己选择的音乐作品在与影片进行搭配后,有哪些不足之处,是否出现了节奏不一致的问题,画面与音乐之间是否和谐等等。让学生充分地意识到,电影音乐只能在节奏、音色、旋律等多个方面与电影画面形成统一时,才是一个非常好的电影配乐。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体现,而且在很大程度中激发出了学生进行音乐创作的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和艺术观,实现音乐艺术的教学目标。个性化教学,可以有效地在音乐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进行渗透。我们应该有效地把电影作为一个载体,把音乐作为一个媒介,让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来了解音乐的美,加深对音乐艺术的印象,提高对音乐艺术的理解与感悟。

  四、营造教学氛围增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现在的大学生大都是90后甚至00后,这个年龄层的学生由于时代的变化,而更加具有个性化。因此,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将无法让学生完全融入到教学当中。我们应该改革教学方式,为学生营造一个平等互动的教学环境,让其能够在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中满足自我的学习需求。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来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创新,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地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通常采用的老师播放、学生观赏、老师讲学生听的固定模式,要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让其能够更好地溶入到整个音乐赏析教学氛围当中。比如:在讲解音乐节奏必须要与影片的画画节奏保持一致时,老师应该采用多媒体技术,把一段影片的片段展示给学生,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节奏的打击。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不仅感受到了音乐的节奏以及律动,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由于学生亲自动手来进行节奏打击,让学生更加充分地理解节奏要素对音乐表现的重要性,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非常容易地就能够掌握音乐节奏以及节拍方面的知识点,有效地提高了音乐赏析课程的教学质量。

  五、运用电影音乐审美特征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感知力

  (一)运用电影音乐来唤起学生的情感

  传统的音乐创作,是创作者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思想和情绪。对于电影音乐而言,创作者需要顾及到的内容很多,这给电影音乐的创作增添了一定的难度。比如:电影音乐作品更多地还需要考虑音色、人物情绪、画面节奏、故事情节等多个方面的内容,音乐作品能否把这些因素表现得恰如其分,决定其是否能够成为优秀的电影音乐。所以说电影音乐作品不具备音乐的独立性,应该更多地考虑到与电影艺术所要传播的意图相结合。如果学生按照传统的音乐接受方式来理解电影音乐,有可能会无法真正意义上地对电影内容以及音乐作品的艺术性达到更深入地理解与感悟。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好电影音乐具有的非独立性激发学生的思维意识,让这个特征来唤起学生的情感意识,让其能够更好地对音乐艺术进行深入地探索与理解,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感受。

  (二)借助电影的音画结合特征培养学生的审美思考能力

  虽然欧美音乐赏析课是一门选修课程,却具有独特的音乐教育功用。因为电影音乐的审美方式有所不同,需要更多地考虑电影中画面、人物情绪、音色等多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样才能更好地体会到电影音乐所要表达出来的情绪和内容。音乐是通过声音的传递来进行形态呈现的,但是对于非艺术专业的学生而言,音乐记忆不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完成。因此,我们借助电影的音画结合的特征,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的注意力,能够通过画面的清晰表达,把音乐所要表达的情感进行诠释,有助于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并且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音乐归纳能力以及音乐想象能力。让学生通过画面来对音乐进行联想,从而延伸到用心去体会音乐的艺术魅力,让学生的整个身心都沉浸于电影以及音乐艺术享受当中,有效地提高了音乐教学质量,增强了学生的审美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思考能力。

  六、结语

  综上所述,电影音乐赏析具有独特的音乐教育功用,借助电影的音画融合特点,能够让学生很轻松地获取审美愉悦心理,有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欧美电影音乐赏析作为非艺术专业学生的选修课程,运用视听合一的音乐教学形式进行艺术教育,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爱与灵魂的律动朗读者的电影音乐赏析及象征性情节设定

姜 喻

(中国传媒大学 戏剧影视学院,北京 100024)

“I am not frightened. I am not frightened of anything. The more I suffer, the more I love. Danger will only increase my love. I will sharpen it. It will give it spice. It will be the only angel you need. You will leave life even more beautiful than you entered it. Heaven will take you back and look at you and say, ‘only one thing can make a soul complete, and that thing is love. ’”

这是《朗读者》中在麦克带汉娜野游骑自行车穿过原野时出现的画外音,也是这部影片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段台词。我究其原因,除却语言本身、表演本身带给我的冲击,电影音乐的配合、象征性情节的设定也是我深深为之感动的重要因素。

一、电影音乐赏析

《朗读者》也被译为《生死朗读》,“朗读”是创作者传递影片深意的承载体,观者通过麦克的声声朗读感受到影片传达的的爱情、性情、灵魂、惋惜、拯救、破灭、希望、无奈、纠结、忏悔以及生命的意义。现在,在我再一次找寻电影中主人公命运的时候,我发觉“朗读”具有了更加深刻的意义——朗读是有声音的,听者、观者皆可感受到这种声音,而《朗读者》中的配乐是这种“朗读”的效果更加深化,透过音乐可以听到创作者通过影像描绘出的人性的声音。

从影片第28秒开始,也就是进入正片的时刻,我听到了熟悉的、回旋于心的声音。第一个镜头,屏幕上出现“德国柏林,1995”,接下来的镜头出现的鸡蛋、咖啡杯、麦克的手,第三个镜头、第四个镜头……音乐开始存在,是音乐将这部影片的情感铺垫的饱满、丰盈,使得这部片子从始至终都充满生命的律动,是爱与灵魂的律动。当然,《朗读者》值得说的太多太多,除了故事本身饱含的深沉,还有电影镜头的蒙太奇处理,色彩,视觉风格等等,这不只是一篇文章可以分析清楚的。但是,我找寻到被我遗失掉的“声音”,就从声音说起吧。

《朗读者》中背景音乐的运用烘托了影片深沉的音乐基调,虽然单独听某一段的音乐会有轻柔之感,但是从整体来看,这种轻柔就像大海风暴前的平静或者也可以理解为轻快的音符在柔和的诉说深沉的爱。放在影片的创作角度,创作者将柔和的音乐作为背景,然后加进当前镜头的声音,比如噪杂的人生、刺耳的汽笛声、河水声、哭泣声、歌声,都成为导演的选择,这些声音在背景声音的衬托中传达出创作者的意图,更重要的是催化了观者的情绪,将观者带入更加宏大的情感范畴。

整部影片弥漫着“爱”,而非仅有“爱”,如若仅有爱,那这爱也是已超越了“爱情”之爱,超越了世事之“爱”,甚至是超越了灵魂之“爱”,而真正知晓何为“爱”的人本就不存在,《朗读者》也正因如此才将“读者”陷于如此沉重的境遇。音乐的运用使得这部影片从第一个镜头开始,它就已经悄悄的直抵人性最隐秘与复杂的性灵之处,直戳人性最脆弱与敏感的神经中枢。在狭义的“爱”的基础上,“读者”的认知得到更广范围的升华,与“爱”相联,也与“爱”无关。

创作者对“爱”的定义非普遍意义上的简单,从麦克的这一举动,影片逐渐深入影片的内核,逐渐展现故事的内在张力。这时的配乐逐渐悠扬,当麦克和汉娜骑着自行车穿过原野时,麦克的手指前方,回望汉娜,那句“only one thing can make a soul complete, and that thing is love.”出现在镜头里,麦克的声音被淹没在悠扬的音乐之下,淡去,声音中之间两人的身影如音符一般“飘扬”,深深嵌入广阔的时空之中。创作者在这个部分的处理,让人对影片的理解从身体之爱渐入魂魄之爱,从两情范围拓至超越具象的精神领域。

我理解这部影片的意义,理解这“爱”,确切说是从一段旅行开始——麦克带汉娜野游。这个段落,创作者采用了画外音的处理方式,也就是本篇文章开头时出现的英文台词,即麦克的画外音。当这段画外音飘进我耳朵的时候,我知道这部影片的意义一定比我起初理解的更丰富。我记下时刻,麦克的画外音始于第30分37秒,画面出现的是麦克准备将邮票卖掉、卖掉、卖完、与汉娜在原野骑自行车等一系列与汉娜去旅行的镜头组合。从这段画外音开始,影片开始进入一段明朗的基调,直到麦克与汉娜旅行结束。整部影片的色调唯有这一段带给人轻盈之感,蓝天也如鸭蛋壳般醇蓝。于此对比,就会发现,创作者将胶片进行了“泼”墨般处理,底色的醇厚,将观者带入一种设置的情绪,柔和的接受创作者的感染,进入电影的基调,进入《朗读者》的生死朗读之中。在第33分钟24秒,麦克和汉娜穿过原野来到教堂外,此时汉娜跳下自行车,教堂唱诗班的歌声开始响起,一直延续到第34分56秒,共92秒的时间。在这92秒的时间里,

接下来,第35分18秒,湖边给汉娜写诗的少年麦克透过写使的本子转化为成年的麦克,音乐一直延续铺垫,一直到麦克出家门,画面中在相较于前面的舒缓配乐节奏感更加强,逐渐暗示主人公也是是麦克情绪的变化。而街道上自行车铃音的闯入,使得这种心绪更加外化,把观众带入更加紧张混乱的情绪。并且,背景音乐在第35分55秒停止,在接下来的第56秒,熟悉的教堂唱诗班音乐作为背景音乐复现。此刻,观众也许跟随剧情忘记了背景音乐的复现,但是,随着麦克面部表情特写的出现,音乐与画面形成鲜明对比,此时是轻盈与沉重的对比,明显看出麦克若有所思,以致出了事故。第36分的8到16秒,背景音乐消失,出现的是与画面同步的麦克驱车以及道路上的声音。在这里,创作者给出了麦克汽车出现事故的全景,而仅仅是这8秒钟的时间,没有背景音乐。接着,镜头给出麦克的特写,教堂唱诗班音乐继续,直到第22秒,麦克身体、表情停滞,把收音机关掉。

这是教堂唱诗班的音乐第二次出现,这段音乐本身就带有不同的意味,当创作者不断将它复现的时候,就一定不仅仅只是情绪的渲染与需要,一定有更近深刻的用意。于是我继续看,回到起始反复看,已经不记得看过多少遍,只是这一次,我在找寻看了这么多遍之后仍然遗失掉的东西。我确信是它让我感受到这部影片直戳心灵的震颤,让我来不及掩面而泣就已找到“懂得”。

在第113分钟25秒,教堂唱诗班的歌声再次作为背景音乐出现,这已经是第三次出现,意味着圆满。此刻,镜头以远景呈现麦克正驱车带着女儿前往汉娜的墓地的画面,再以特写转入车内他与女儿的对话,这是的麦克面带微笑,已经不同于之前出事故时的凝重。第115分钟24秒,背景音乐季度轻柔缓慢的出现,趁着森林的鸟鸣,麦克的画外音浮出,他将对女儿倾诉几十年来心中的秘密。此刻,整部影片逐渐进入温暖的基调,沉重而又温暖的结束。

二、象征性情节设置

电影中,汉娜的表情与麦克的表情始终有着鲜明的对比。我把这种现有的表情的展示作为象征性的情节来理解。创作者对赋予表演者表情以更深刻的含义,推动剧情的发展,更确切的说,是让观众更好的理解主人公的心绪与命运。

汉娜的哭泣与笑容并不多见,几乎所有的表情的大幅度变化都是在麦克给汉娜朗读是发生,汉娜走进书中的情境中去了。汉娜的在影片中的第一次笑出现在第12分钟,看着麦克满脸煤灰的样子,汉娜笑出声来,但这笑却隐含了得逞的意味,此时汉娜和麦克的关系开始改变。而汉娜最动人的笑容和哭泣出现在第34分钟——听到教堂里孩子们的歌声,汉娜坐在教堂的长椅上真切的哭泣、真切的笑,而此时,麦克倚在教堂木门上笑着望着汉娜。此时的汉娜,如此的美。汉娜还有一次美丽的笑容,是紧跟着出现的第35分钟的在湖边游泳的镜头,麦克为汉娜写了一首诗,汉娜要听,麦克说还不到时候,汉娜笑着把水泼向麦克。汉娜的笑容在这组镜头里也是真实的,美得动人。

麦克的笑容集中出现在年少与汉娜相遇时,而麦克的哭泣屈指可数。麦克第一次哭泣出现在第4分钟,这也是他与汉娜的第一次相遇;第二次哭泣出现在第25分钟,麦克第一次与汉娜吵架;第三次哭泣出现在第81分钟,法庭宣判汉娜罪名成立之时;第四次哭泣出现在第104分钟,麦克来到汉娜的牢房看到墙上《带小狗的女人》、听到汉娜留给自己的信件之时,这一次的哭泣与别次都不同,至少至此,仿佛麦克心的震颤都在哭声中放大;第五次眼含泪光是在第110分钟,麦克来到当年指证汉娜的女孩家中,将汉娜的储钱罐交给她时。

每一次表情艺术的打动人心都渗透着情感的冲击,麦克与汉娜的哭泣与微笑都将他们的情感推进另一层深度,并越来越复杂。但是也正是因为“爱”的逐渐复杂,才会刻画出超越具象的真实灵魂。透过汉娜的笑与哭泣可以感受到她的真与善,而又恰恰是在这真与善的背后,可以读得到笑容背后的空洞与缺失,读得到哭泣背后的纠结与无助。而麦克,相对于汉娜来说,他被赋予的更多的是哭泣背后的深意,尤其是成年之后麦克。成年之后麦克的两次哭泣都让人心疼心酸,但是却理感情释放的勇气和沉重。这是创作者传达的复杂人性的直接载体。

当然,《朗读者》中最明显的象征性情节设置就是对契科夫短篇小说《带小狗的女人》的运用处理。整部影片中小说共出现三次,分别在第38分钟、第88分钟和第133分钟。第88分钟的情节具有决定影片走向的意义,虽然在第38分钟时《带小狗的女人》已经开始出现,但是那时这片小说还是作为影片后续发展的伏笔存在,直到汉娜在狱中再次听到麦克朗读的《带小狗的女人》,她开始通过这篇小说学字、识字,汉娜的灵魂是从此刻开始渐渐苏醒,而非法庭判决之时。

而于我本身,我并不知晓自己是否过度解读了创作者设置这篇小说的意义,在我的潜意识里面,我甚至认为汉娜就是带小狗的那个女人,而麦克就是那只“小狗”。

说回关于小说情节的设置,第三次出现在影片中的《带小狗的女人》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它连接着麦克的痛苦与释放,汉娜清晰的字迹贴在冰冷的墙上,瞬间,情感包裹的复杂的命运在无助的灵魂中慢慢开出花来,凝结成霜,悲凉化了。此刻,“朗读者”的角色变了。

《带小狗的女人》小说的设置是的麦克与汉娜的命运线更加清晰,每当小说出现,即预示着故事及主人公的命运将出现重大转折,影片的基调也随之转换。可以说,这部小说串起了整部影片的发展,是一条暗线,创作者对小说的复现是有深刻用意的。顺着这条线,把到了命运的脉搏,或沉或浮,或滑或涩,渗透着无法参透的“爱”与“灵魂”。

“only one thing can make a soul complete , and that thing is love . ”在文章开始已经提到,这是《朗读者》中我记得最清晰的一句台词,也是我无法找到答案的问题所在。就像这部影片,没有给任何一个答案,却叩问了心灵;没有问责任何一种缺失,却惊醒了未知。而这些感受也仰仗于于创作者使用的电影技术手段,包括创作者使用的视听语言。如果基于这篇文章的出发点,《朗读者》这一次给我的感受,更多的是源于它电影音乐的使用以及象征性情节的设定。一部好的电影一定是在电影音乐与情节性设定上独具风格,通过音乐与情节手段的运用使电影具有动人的力量。

《朗读者》呈现了人的很多困惑,而面对困惑,《朗读者》不曾有一个瞬间给出答案,也未试图给予答案。它只是展现,通过视听语言的手段进行展现,而你是否可以通过这些看到更深刻的意义,就全取决于你自己。至少这一次,我看到了,听到了,爱与灵魂的律动。我也知道,这不会是最后一次看这部电影,也许下一次,还会发现更多,体会到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15609266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在线客服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