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朱子家训读诵短句,中华十大家训原文?
朱熹朱子家训读诵短句,中华十大家训原文?
一、中华十大家训原文?
①
中国古代十大经典家训
1、周公的《诫伯禽书》
【作者】周公旦(约公元前1100年),姓姬名旦,称为周公。相传他制礼作乐,建立典章制度,被尊为儒学奠基人。
“一饭三吐哺”
【圈点】有道是“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周公对儿子的谆谆教诲,可谓良苦用心。
2、司马谈的《命子迁》
【作者】司马谈(?—前110),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人,子司马迁。汉武帝时任太史令。
“此孝之大者”
司马迁不负父亲之命训,最终写出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名垂青史。
【圈点】有人说,没有司马谈的《命子迁》,就没有司马迁的《史记》。此话信然。
3、诸葛亮的《诫子书》《诫外甥书》
【作者】诸葛亮(181-234),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诫子书》曰:“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圈点】《诫子书》是古代家训中的名篇,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道理,读来发人深省。
4、颜之推的《颜氏家训》
【作者】颜之推(531—591),祖籍琅琊临沂,先世随东晋渡江。他经历南北两朝,洞悉南学北学的短长。
“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
【圈点】历代对《颜氏家训》非常推崇,甚至认为“古今家训,以此为祖”,反复刊刻,虽历经千余年而不佚。
5、唐太宗的《诫皇属》
【作者】唐太宗李世民(598-649),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时以文治天下,虚心纳谏。
“每餐一食,则念耕夫”
在《诫皇属》中,唐太宗以自己勤勉政事为例
【圈点】太宗对皇属都有如此严格要求,“贞观之治”的出现就自然而然了。
6、《包拯家训》
【作者】包拯(999—1062),北宋名臣,做官以断狱英明刚直而著称于世,有“包公”“包青天”之美誉。
“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
【圈点】包拯的家训,既是他对后人的训诫,也是他一生的品格写照。
7、欧阳修的《诲学说》
【作者】欧阳修(1007-1072),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玉不琢,不成器”
【圈点】欧阳修以“玉”喻“人”,诲学有道,可谓金玉良言。
8、袁采的《袁氏世范》
【作者】袁采,生年不详,卒于1195年,1163年进士,后官至监登闻鼓院,类似负责信访接待,为官刚正。
“小人为恶不必谏”
【圈点】《袁氏世范》是中国家训史上与《颜氏家训》相提并论的一部,真正做到了“垂诸后世”。
9、朱柏庐的《朱子家训》
【作者】朱柏庐(1627—1698),明末清初江苏昆山县人。著名理学家、教育家。
“毋临渴而掘井”
【圈点】《朱子家训》全文虽只有506字,却集儒家做人处世方法之大成。
10、《弟子规》
【作者】李毓秀(1647-1729),字子潜,号采三。清初著名学者、教育家。
“凡是人 皆须爱”
【圈点】《弟子规》看似一本不显眼的小书,实际上汇集了中国至圣先贤的大智慧。
②
以下是父母在孩子18岁前必须给孩子立下的“十大家训”!通俗易懂,抄下来贴墙上也不为过!
1、礼貌待人,见到熟人主动打招呼这是最基本的素质。
2、控制说话分贝,尤其是在公众场合更不能打扰到别人。
3、不想告诉妈妈的事,可以告诉爸爸,不想告诉爸爸的事,可以告诉妈妈,唯独不能一个人都不说。
4、把诚实记心间,撒谎的行为不能有。
5、做一个守时的孩子,不迟到不拖拉。
6、给别人带来了麻烦,一定要及时当面道歉。
7、珍惜食物,浪费的行为是极大的不对。
8、享受努力的过程,不要过分在乎结果。
9、学会宽容别人,不太较劲。
10、遇到危险的时候,保命最关键。
③
1、周公《诫伯禽书》。
“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之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之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之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
2、诸葛亮《诫子书》。
《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3、颜之推《颜氏家训》。
父母威严而有慧,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
“父不慈则子不孝”。
“积财千万,无过读书”。
“教妇初来,教儿婴孩”。
“以学自损,不如无学”。
“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
“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
“学者,贵能博闻也”。
“习闲成懒,习懒成病”。
“穷鸟入怀,仁人所悯”。
“夫食为民天,民非食不生矣”等等。
4、唐太宗《诫皇属》
朕即位十三年矣,外绝游观之乐,内却声色之娱。汝等生于富贵,长自深宫。夫帝子亲王,先须克己。每著一衣,则悯蚕妇;每餐一食,则念耕夫。至于听断之间,勿先恣其喜怒。朕每亲临庶政,岂敢惮于焦劳。汝等勿鄙人短,勿恃己长,乃可永久富贵,以保贞吉,先贤有言:‘逆吾者是吾师,顺吾者是吾贼’。不可不察也”》
5、范仲淹《家训百字铭》
孝道当竭力,忠勇表丹诚;兄弟互相助,慈悲无过境。
勤读圣贤书,尊师如重亲;礼义勿疏狂,逊让敦睦邻。
敬长舆怀幼,怜恤孤寡贫;谦恭尚廉洁,绝戒骄傲情。
字纸莫乱废,须报五毂恩;作事循天理,博爱惜生灵。
处世行八德,修身率祖神;儿孙坚心守,成家种义根。
6、包拯家训。
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共三十七字,其下押字又云:"仰珙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诏后世。"又十四字。珙者,孝肃之子也。
7、欧阳修《诲学说》
《诲学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
8、朱熹《朱子家训》原题为《紫阳朱子家训》,
“君之所贵者,仁也。臣之所贵者,忠也。父之所贵者,慈也。子之所贵者,孝也。兄之所贵者,友也。弟之所贵者,恭也。夫之所贵者,和也。妇之所贵者,柔也。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
9、朱柏庐《朱子治家格言》。
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 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
奴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10、曾国藩家书。
"余教儿女辈惟以勤、俭、谦三字为主。……弟每用一钱,均须三思,诸弟在家,宜教子侄守勤敬。吾在外既有权势,则家中子弟最易流于骄,流于佚,二字皆败家之道也。
④
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家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中国历史上对个人的修身、齐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更是使国家更加富强的必不可少的一点。中国传统家规家训如下:
1、周公《诫伯禽书》
2、司马谈《命子迁》
3、诸葛亮《诫子书》
4、李世民《诫皇属》
5、颜之推《颜氏家训》
6、包拯《包拯家训》
7、琅琊《王氏家训》
8、朱柏庐《朱子家训》
9、袁采《袁氏世范》
10、欧阳修《诲学说》
11、李毓秀《弟子规》
二、朱子家训中朱子是谁?
朱子:是指明末清初著名教育家朱柏庐先生。
家训:是家长对家族后辈的教导。
《朱子家训》又名《朱子治家格言》、《朱柏庐治家格言》,是以家庭道德为主的启蒙教材。
《朱子家训》仅624字,精辟地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是一篇家教名著朱柏庐(1617~1688),明末清初著名理学家、教育家。
名用纯,字致一。
昆山(今属江苏)人。
与归有光、顾炎武为“昆山三贤”。
《朱子家训》一般不称《朱子治家训》,更没有朱子治这个人。
朱子是指朱熹。
朱熹(1130年10月18日-1200年4月23日),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中国南宋时期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
朱熹十九岁考中进士,曾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等职,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讲学。晚年遭遇庆元党禁,被列为“伪学魁首”,削官奉祠。庆元六年(1200年)逝世,享年七十一岁。后被追赠为太师、徽国公,赐谥号“文”,故世称朱文公。
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他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闽学代表人物,被后世尊称为朱子。他的理学思想影响很大,成为元、明、清三朝的官方哲学。
朱子家训》中的“朱子”到底是谁?有课本和语文老师认为是南宋的理学家、教育家“朱熹”,原因是“朱熹”是南宋的儒学大师,是理学的集大成者,被后人尊称为“朱子”。
《朱子家训》是清代理学家、教育家朱柏庐,他编著的《朱子家训》原名称做《治家格言》,在清末民国初被改称《朱子家训》。
三、为学读书,须是耐烦的意思?
朱熹在《朱子家训》中说:“为学读书,须是耐烦。”
所谓耐烦,便是可以长时间地投入于或许枯燥的学习之中;可以耐得住寂寞;可以安于平淡、清贫、默默无闻的生活。为学,一定是厚积薄发的过程,只有经过长期的积累,才能够有所成就。所以荀子说“学不可以已”,为学最忌半途而废,若是一朝中断,学问荒废,便只能一事无成。
四、朱子家训哪个版本好?
《朱子家训》有二,一为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朱熹所做。
二为朱熹后人朱柏庐所作。朱柏庐所作《朱子家训》原名为《治家格言》。朱熹所作《朱子家训》原名为《紫阳朱子家训》,紫阳为朱熹的别号。朱熹在中华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对儒学的改造,将儒学民间化和世俗化,将中华文化重新拉回孔孟之道,朱熹是儒学的集大成者。我认为朱熹所作版本较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15609266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