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比喻手法的诗句有哪些【100句文案摘抄】
1、《咏柳/柳枝词》唐代:贺知章
2、②把甲事物当成乙事物来写。例句:
3、从概念看,比拟分两种情况,一是“拟人”;直接赋予物以人的属性;二是“拟物”,又包含两种情况,把人拟成物或把此物拟成彼物。
4、(2)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孔雀东南飞》)
5、再比如“波浪一边歌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之类,都是典型的拟人句。
6、(诗词微塾)写好古诗词必须掌握的十条规律
7、前两句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一个作客他乡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思乡的情绪,就难免一阵阵地在心头泛起波澜。在月明之夜,尤其是月色如霜的秋夜更是如此。
8、(诗词微塾)格律诗中的对仗通病
9、最后,穆老师再为大家细分一下,如下: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11、最典型的例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12、(7)作者回顾当年的戎马生涯,只抓住其中叙事基本要素:主体——楼船、铁马;时间——夜雪、秋风;地点——瓜州渡、大散关。就十分逼真地向读者展现出雪夜渡江、战船林列,金戈铁马、秋日杀敌的激烈战斗场面。以简驭繁,以主代次,叙事何其简洁,意境何其开阔。
13、夜静思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的诗句有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把地上霜比喻成明月光。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4、(6)春天,柳枝发芽了,小草绿了,小花也开了。
15、夸张是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合情合理地夸大或缩小。一定要注意:对某个事物进行扩大或者缩小的描述,但不是毫无边际没有原则无限的,不同于说大话,而是艺术的扩大或缩小。
16、如:十五的月亮像一只大玉盘,高高地挂在天空中。这句话中,本体是“月亮”,喻体是“大玉盘”,比喻词是“像”。“月亮”和“大玉盘”的相似点:都是圆的,都是亮的。把“月亮”比作“大玉盘”,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十五的月亮又圆又亮的特点。
17、D.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18、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9、比喻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做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20、联想和想象:联想是由某人或某事物而关联性地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这里“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是已经客观存在的。如温庭筠的《咸阳值雨》:“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钓船。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想象是由某人或某事物而创造性地想出其他具体形象或情景。这里“其他具体形象或情景”原本是不存在的,是人的主观的创想。如陈陶的《陇西行》:“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21、只有把握了问题本质,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22、把三个或多个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密切关联的句子或句子成分排列起来,使内容和语势增强,这种修辞手法叫排比。
23、渲染和烘托:渲染,本是一种国画技法,一般是在需要强调的地方浓墨重彩,使画面形象的某一方面更为突出。用于艺术创作,就是从正面着意描写。如汉乐府民歌《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烘托本是一种国画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用于艺术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可以是以人烘托人,如《陌上桑》中借“行者”“少年”等的反应来烘托秦罗敷惊人的美貌;也可以是以物烘托物,更多的是以景物烘托人物。
24、把物当作人写或把人当作物写,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这种修辞手法叫比拟。通俗地讲就是把物“人化”,或把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
25、对比和衬托:对比是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对比的两个方面一般不分主次,反衬有主次之分。如梅尧臣的《陶者》:“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寸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衬托是指利用事物间相同或相对的条件,以一方作为陪衬来突出另一方的手法。利用事物的相同条件来衬托另一方,称正衬;利用事物的相对条件来衬托另一方,称反衬。如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26、(8)材料代本体:五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发对青铜。(青铜是古代制镜的材料,在此用来代镜子)
27、幽默讽刺,在诗中多指诙谐、风趣或辛辣的笔调和趣味。运用夸张、反语、仿词、双关等手段,突出事物特征,揭露事物本质,富有讽刺意义,以增强诗歌的批判性和说服力,令人轻松愉快,忍俊不禁。如章碣的《焚书坑》“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诗的章法,起承两句给出总体的、一般性的结论,而于转合两句突出重点,象匕首一样全力冲刺。转句用“坑灰未冷”这样夸张的手法,合句则用“不读书”与开头的“竹帛烟销”形成鲜明对比,强烈讽刺了秦始皇对中华文化造成空前破坏的“焚书”行为既残暴,又愚蠢。
28、借喻是以喻体来代替本体,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直接把甲(本体)说成乙(喻体)。
29、“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30、红苹果像孩子的红脸蛋。当然也是比喻。
31、辽阔的敕勒大平原,就在阴山脚下。敕勒川的天空啊,看起来好像牧民们居住的毡帐一般。它的四面与大地相连,蔚蓝的天空一望无际,碧绿的原野茫茫不尽。那风吹到草低处,有一群群的牛羊时隐时现。
32、这一段我看傻了,实在是太精彩了!!
33、(2)不是有比喻词就是比喻句;
34、译文:蟾蜍把圆月啃食得残缺不全,皎洁的月儿因此晦暗不明。
35、(9)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36、(3)串对(流水对)。上下句的意思具有承接、因果、假设、条件、转折等关系的对偶形式。例如:①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②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37、那些像棉花球似的云,叫积云。()
38、对偶的表达效果:(1)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2)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集中地概括了对象的某特点;(3)感情上,抒发……感情。
39、又称曲喻。借喻是一种比隐喻还要隐曲的比喻,根本不露比喻痕迹,不仅喻体与本体之间没有“象”、“似”、“如”、“同”等副词作为喻体和本体之间的关联,甚至本体都不出现。
40、(4)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1、我觉得这个碗很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用夸张手法)
42、静夜思:安静的夜晚产生的思绪。
43、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44、同类事物之间不能打比方。
45、B.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氏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
46、老穆认为,单从“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是看不出比喻的,必须要有后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句话来支撑。
47、古诗词运用比喻方式分类
48、远牧牛,绕村四面禾黍稠。
49、(诗词微塾)七言诗写作技巧
50、欢迎大家踊跃投稿,因投稿人较多,不能在编辑审核采用后立即发布,请各位友友见谅!
51、轻松愉悦悠闲自在揭露剥削同情疾苦热爱生活
52、拓展:比喻与拟物的区别
53、本诗颈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其作用。
54、虽此二物随,不系有兴亡。
55、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洛神水赋》的舞者化身洛神,或拂袖起舞,或拨裙回转,或刚劲有力,或娉婷袅娜,整个舞蹈使端午祈福的美好愿景与惊艳众人的视觉效果高度统一。除此之外,“端午奇妙游”的其他节目如《龙舟祭》《丽人行》等也让人叹为观止,带给受众耳目一新的观感和回甘绵长的余韵。
56、闲适安逸怡然自乐避世脱俗追求自由不慕名利
57、用比喻来对某事物的形、声、色等方面的特征进行描绘和渲染。可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58、喻体:激情燃烧的岁月(动态)
59、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诗句有:
60、所有的比喻句都有一个最明显的标志,喻体必须出现。
61、反问:无疑而问,答案在疑问中。
6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63、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64、(3)借喻,用春日的阳光沐浴小草借喻母亲哺育孩子成长。
65、借古讽今是借评论古代的人和事来评论现实。借古的目的是讽今,即借鉴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的经验教训,作为现实社会某些方面的鉴戒。如杜牧《过华清宫》通过写唐玄宗命人给杨贵妃送荔枝的事,鞭鞑了唐玄宗和杨贵妃淫逸误国,警告当朝封建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不要重蹈覆辙。
66、(2)“君”和“妾”是本体,前二句是暗喻,后二句则是借喻。
67、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借代)
68、表达鲜明的情感和态度,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69、为了加强语气,用疑问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这种修辞手法叫反问。
70、反复的概念:是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特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句子或者段落等。
71、(答案)颈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酒友离散,如同秋风中的燕子;诗社亦已凋零,正像霜后梧桐。颈联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眼前景象的萧条之意,更加重了对昔日朋友的怀念之情。
72、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73、育有一儿今年春天刚上幼儿园
74、是谁创造了人类的文明?是劳动人民。()
75、举酒欲饮无管弦。(借代)
76、有人说“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是反问。因为它非常符合反问的一个特征“只问不答”。但是还要考虑反问的另一个更重要的要素,反过来问,要有“反”方向的思考。如:
77、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望洞庭》诗人用轻快的笔触,勾勒出一幅优美的秋月洞庭图,表达了作者对洞庭美景的喜爱和赞美的感情。“白银盘”指的是洞庭湖,“青螺”指的是君山。这里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洞庭山水秀美的诗句是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唐.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
78、魏庆之在《诗人玉屑》中将此称为“象外句”,特点是“比物以意,而不指言一物”,并举诗僧无可的诗句为例:“无可上人诗曰:‘听雨寒更尽,开门落叶深’,是落叶比雨声也。又曰:‘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是微阳比远烧也”。苏轼《王复秀才所居双桧》中云:“凛然相对敢相欺,直干凌空未要奇。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蜇龙知”名为写松,实喻王复的品格,这就是借喻。孟郊的《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亦是借喻,用春日的阳光沐浴小草借喻母亲哺育孩子成长。
79、虽然有些句子含有上述比喻句,但未必就是比喻句。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比喻句,除判断句子是否有三个要素以外,还要重点注意: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80、难道……吗+不双面否定表肯定
81、(古诗中运用比喻的修辞的诗句)
82、舟中举手欲与言,孤帆南去如飞鸟。(借代,比喻)
83、(2)是设问中套用列锦、虚写。诗人设想与恋人别后的情景。“柳”、“留”谐音,写难留的离情;“晓风”凄冷,写别后的寒心;“残月”破碎,含此后难以团圆之意。用景写情真正做到“景语即情语”。将离人凄楚惆怅、孤独忧伤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84、中国古典诗人常使用借喻来突出自己的情感或突显主题,如
85、比喻,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打比方,用不同的两种事物之间的相似点作比。比喻有明喻、暗喻和借喻三种,小学阶段的我们,重点要掌握的是明喻。比喻句中都有本体和喻体两部分,用“像”,“像......一样”,“仿佛”,“犹如”,“如同”等词语把本体和喻体联系起来。
86、苏轼《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翻墨”打翻的墨汁,用“翻墨”形容黑云翻滚;“跳珠”是跳动的珍珠,用“跳珠”形容大颗雨点溅在船面时的情形,形容雨大势急。写突如其来的阵雨有声有色。
87、我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他赶紧谢我:“上帝保佑您,我年轻的先生!”
88、化蝶方酣枕,闻鸡又着鞭。(陆游)(用典)
89、例:(2020年新高考卷)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4分)
90、(5)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柳永《望海潮》)
91、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对比)
92、例1:“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
93、(2)用具体事物代替抽象事物。例如:①举酒欲饮无管弦。②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94、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设问,比喻)
95、例句: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96、高考古诗阅读题讲析抒情手法
97、太阳冲破了云霞,跳出了海面。()
98、父母的钱,难道我们就可以随便乱花,随意浪费吗?()
99、互文是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在古诗词中出于字数的约束、格律的限制或表达艺术的需要,必须用简洁的文字,含蓄而凝炼的语句来表达丰富的内容。
100、从构成的方式看,对比有两种情形: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15609266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