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汪伦古诗 赠汪伦
1、译文:我正乘上小船,刚要解缆出发,忽听岸上传来,悠扬踏歌之声。看那桃花潭水,纵然深有千尺,怎能及汪伦送我之情。
2、碧水东流至此回。
3、不敢高声语,
4、酒酣欲起舞。
5、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一统志》谓其深不可测。深千尺:诗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6、《赠汪伦》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于泾县(今安徽皖南地区)游历时写给当地好友汪伦的一首赠别诗。诗中描绘李白乘舟欲行时,汪伦踏歌赶来送行的情景,十分朴素自然地表达出汪伦对李白那种朴实、真诚的情感。“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句李白信手拈来,先用“深千尺”赞美桃花潭水的深湛,紧接“不及”两个字笔锋一转,用比较的手法,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的千尺潭水,形象地表达了汪伦对李白那份真挚深厚的友情。
7、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8、我来感意气。
9、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10、疑是地上霜。
11、《将进酒》
12、据汪氏后人汪兴吾考证:
13、《望庐山瀑布》
14、星火五月中。
15、“欲”是刚刚、将要的意思。
16、飞流直下三千尺,
17、只有敬亭山。
18、日出远海明。
19、《早发白帝城》
20、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大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21、此诗前两句描绘李白乘舟欲行时,汪伦踏歌赶来送行的情景,朴素自然地表达出汪伦对李白那种朴实、真诚的情感;后两句先用“深千尺”赞美桃花潭水的深湛,紧接“不及”两个字笔锋一转,用衬托的手法,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的千尺潭水,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汪伦对李白那份真挚深厚的友情。
22、真可谓是即景生情,寄情于景地借用了比喻、夸张、反衬的修辞手法,清水出芙蓉般地极自然平淡地写出了潭(水)深不见底,方见情谊真的内心真实世界。
23、众鸟高飞尽,
24、桃花潭水深千尺
25、结句迸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性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潭水已“深千尺”,那么汪伦送李白的情谊必定更深,此句耐人寻味。
26、轻舟已过万重山。
27、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28、《赠汪伦》
29、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30、李白一共送了汪伦四首诗:
31、汪伦:李白的朋友。
32、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33、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34、看那桃花潭水,纵然深有千尺,怎能及汪伦送我之情。全诗原文如下: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扩展资料这首诗是李白游泾县桃花潭时,常在村民汪伦家作客。临走时,汪伦来送行,于是李白写这首诗留别。诗的前半是叙事,先写要离去者,继写送行者,展示一幅离别的画面。
35、遥看瀑布挂前川。
36、手可摘星辰。
37、漫行陌下崎岖路,遥望扶风豪士家。
38、开元天宝年间,汪伦为泾县令,李白“往候之,款洽不忍别”(详见《李白学刊》第二辑李子龙《关于汪伦其人》)。后汪伦任满辞官,居泾县之桃花潭。按此诗或为汪伦已闲居桃花潭时,李白来访所作。
39、这句使读者仿佛见到李白在正要离岸的小船上向人们告别的情景。"忽闻岸上踏歌声"人未到而声先闻,从那热情爽朗的歌声,李白就料到一定是汪伦赶来送行了。
40、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41、景风从南来。
42、不及汪伦送我情。
43、汪伦闻此诗,解释说:“桃花者,潭名也,并无十里桃花;万家者,乃店主人姓也,非万家酒店。”
44、作者:李白(唐代)
45、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46、举头望明月,
47、《访巨公吟》、《赠汪伦》及两首《过汪氏别业》。
48、赠汪伦李白
49、四座歌相催。
50、扩展资料
51、子明与浮丘。
52、《送孟浩然之广陵》
53、汪伦的籍贯是太平县人(现属黄山区黄山市),后到泾县任县令,并定居于泾县桃花潭,其后裔在泾县扎根、繁衍、壮大。
54、随山起馆宇。
55、创作背景:此诗约为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李白自秋浦往游泾县(今属安徽)桃花潭时所作。汪伦是李白的友人。历代出版的《李白集》、《唐诗三百首》、《全唐诗》注解,都认定汪伦是李白游历泾县时遇到的一个普通村民,这个观点一直延续至今。
56、凿石营池台。
57、相传汪伦是有名的歌手,才华横溢,对大诗人李白虽未见面,却惺惺相惜。为了能与李白相见,汪伦穷尽其法,终相见畅谈,三天不睡。然天下那有不散的宴席,分别的时候,李白深感汪伦的为人,就作此诗相送。
58、孤帆远影碧空尽,
59、不及汪伦送我情
60、全诗原文如下:
61、诗的后半是抒情。第三句遥接起句,进一步说明放船地点在桃花潭。“深千尺”既描绘了潭的特点,又为结句预伏一笔。桃花潭水是那样深湛,更触动了离人的情怀,难忘汪伦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联系起来。
62、起句“乘舟”表明是循水道,“将欲行”表明是在轻舟待发之时。
63、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64、曾到街道无酒卖,万村渡口实堪嗟!
65、李白乘舟将要远行离去,忽听岸上传来踏歌之声。即使桃花潭水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伦送我之情。
66、不及:不如。
67、永夜达五更。
68、数枝石榴发。
69、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想象丰富奇特,虽仅四句二十八字,却是李白诗中流传最广的佳作之一。
70、如果我们联系李白创作《赠汪伦》的大体时间,天宝14年(755),及其李白狂放不羁,怀才不遇的一生来看。天宝14年12月正是安绿山发动兵变的一年,我们也可以从诗中明丽欢快的比兴夸张的手法中隐约寻出李白对污浊黑喑社会现实的忧患与愤世疾俗的情怀,更加珍惜与呼唤人间现实社会中仅存的那一点滴的真情存在。
71、《赠汪伦》是唐代诗人李白于泾县(今安徽皖南地区)游历桃花潭时写给当地好友汪伦的一首留别诗,全诗的诗意是:我正乘上小船,刚要解缆出发,忽听岸上传来,悠扬踏歌之声。看那桃花潭水,纵然深有千尺,怎能及汪伦送我之情。
72、知君好贤才。
73、疑是银河落九天。
74、今人安徽学者汪光泽和李子龙先后研读了泾县《汪氏宗谱》、《汪渐公谱》、《汪氏续修支谱》,确知“汪伦又名凤林,为唐时知名士”,为汪华五世孙,与李白、王维等人关系很好,经常以诗文往来赠答。
75、《望天门山》
76、一首赠别诗。
77、烟花三月下扬州。
78、池馆清且幽。
79、孤云独去闲。
80、原文: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81、连峰横斗牛。
82、扫石待归月。
83、以此观之,李白已两诗提及汪伦。实际上,李白还专门写过两首《过汪氏别业》,且引之如下:
84、低头思故乡。
85、千里江陵一日还。
86、《静夜思》
87、《夜宿山寺》
88、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89、相过醉金□。
90、床前明月光,
91、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92、李白听罢,诗意顿生:“临桃花潭,饮万家酒,会汪豪士,此亦快事!”
93、一群村人踏地为节拍,边走边唱前来送行了。这似出乎李白的意料,所以说“忽闻”而不用“遥闻”。这句诗虽说得比较含蓄,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但人已呼之欲出。
94、危楼高百尺,
95、两岸青山相对出,
96、忽闻岸上踏歌声。
97、两人相处愉快,数日后李白告辞,汪伦特意相赠名马八匹,锦罗十段。汪伦与村民们一路相送。李白遂作《赠汪伦》一诗:
98、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99、畴昔未识君。
100、酒酣益爽气。
101、七里哪寻八里店?孤村唯有一桃花。
102、李白乘舟将欲行,
103、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104、天门中断楚江开,
105、相看两不厌,
106、“汪伦是唐朝越国公汪华七子汪爽的玄孙。汪爽次子处贵,处贵子太元(一作太玄,泰元,泰玄),太元生仁素、仁恭,仁素生凤思、凤林(汪钟鸣保存的手抄本记汪伦为仁恭之子应是笔误,这是我见到的汪氏宗谱中唯一的说法),凤林即汪伦。”
107、枕石拂莓苔。
108、李白乘舟将欲行
109、忽闻岸上踏歌声
110、我行值木落。
111、恨不当此时。
112、两岸猿声啼不住,
113、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114、日照香炉生紫烟,
115、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116、《月下独酌》
117、月苦清猿哀。
118、这首诗是李白游泾县桃花潭时,常在村民汪伦家作客。临走时,汪伦来送行,于是李白写这首诗留别。诗的前半是叙事,先写要离去者,继写送行者,展示一幅离别的画面。起句“乘舟”表明是循水道,“将欲行”表明是在轻舟待发之时。这句使读者仿佛见到李白在正要离岸的小船上向人们告别的情景。"忽闻岸上踏歌声"人未到而声先闻,从那热情爽朗的歌声,李白就料到一定是汪伦赶来送行了。
119、一丈荷花开。
120、唯见长江天际流。
121、故人西辞黄鹤楼,
122、李白送了汪伦2首诗,《赠汪伦》,《过汪氏别业》。
123、《赠汪伦》是唐代诗人李白于泾县(今安徽皖南地区)游历桃花潭时写给当地好友汪伦的一首留别诗,全诗的诗意是:我正乘上小船,刚要解缆出发,忽听岸上传来,悠扬踏歌之声。
124、这里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好就好在不用比喻而采用比物手法,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诗人很感动,所以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行诗来极力赞美汪伦对诗人的敬佩和喜爱,也表达了李白对汪伦的深厚情谊。
125、开池涨寒流。
126、游山谁可游。
127、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128、踏歌:唐代民间流行的一种手拉手、两足踏地为节拍的歌舞形式,可以边走边唱。
129、《独坐敬亭山》
130、译文及注释
131、“李白乘舟将欲行”的意思:我正乘上小船,刚要解缆出发。
132、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133、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34、汪伦的到来,确实是不期而至的。人未到而声先闻。这样的送别,侧面表现出李白和汪伦这两位朋友同是不拘俗礼、快乐自由的人。
135、恐惊天上人。
136、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137、全诗如下:
138、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139、槌炮列珍羞。
140、轩车且徘徊。
141、李白自然赴约,因万巨就在此地。对酒吟诗一首《访巨公吟》:
142、〔唐代〕李白
143、《李白集校注》中《赠汪伦》诗题下有校者注:“白游泾县桃花潭,村人汪伦常酝美酒以待白,伦之裔孙至今宝其诗”。
144、唐天宝14年(公元755年),李白因来安徽寻访万巨,途经歙县,遇汪伦。汪伦修书一封盛邀李白来泾川游玩。信中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处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处有万家酒店。”
145、桃花潭水深千尺,
146、李白坐船快要走了,忽然听到岸上唱歌跳舞送别的声音。即使那桃花潭里的水有千尺之深,也赶不上好朋友汪伦送我的万般深情。
147、汪生面北阜。
148、那么汪伦是谁?
149、为乐不知秋。
150、更游龙潭去。
151、人在外,孤单伶仃落寂,突然有一个和自己并没有深交朋友,给了自己一份温暖,很看重自己,所以心中有了一种深深的感动,所以谢了这首诗答谢朋友的情谊,抒发自己的情怀。
152、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153、叠岭碍河汉。
154、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155、即使桃花潭水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伦送我之情。
156、该诗的诗意是以朋友间的相互深情来打动人,故能流传千古。今天是中秋节,祝天下人节日快乐。
157、与尔同销万古愁。
158、诗的前半是叙事,描写的是送别的场面。起句先写离去者,展示了李白在正要离岸的小船上向人们告别的情景。“乘舟”表明是循水道。“将欲行”表明是在轻舟待发之时。次句继写送行者。此句不像首句那样直叙,而用了曲笔,只说听见“踏歌声”。
159、意思如下:
160、赠汪伦译文
161、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162、李白乘舟将要远行离去,忽听岸上传来踏歌之声。
163、孤帆一片日边来。
164、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165、吴愉送琼杯。
166、汪伦说话甚奢华,命子提壶问酒赊。
167、将欲行:敦煌写本《唐人选唐诗》作“欲远行”。
168、朝辞白帝彩云间,
169、出处: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赠汪伦》。
170、原文如下:《赠汪伦》唐代: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译文:我正乘上小船,刚要解缆出发,忽听岸上传来,悠扬踏歌之声。看那桃花潭水,纵然深有千尺,怎能及汪伦送我之情。赏析:用比兴手法,表达了对汪伦深情相送的感激。用“深千尺”的潭水比喻送别之深情,生动而形象,而又加“不及”二字,更增强了诗句的动人力量。这首有明显的民歌风味的诗词自然质朴,清新流畅。诗人用眼前普通的景物作比喻,写出了与友人的真挚情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15609266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