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清明节的五言绝句优选好句64句

1、《清明》被誉为中国诗歌史上被变体最多的一首古诗。有人通过对原诗文字的断句、或者文字的省略、变化和标点符号的变化,将其改为短剧本、词、散文小品、戏曲小品、三言诗、四言诗、五言绝句、六言诗等。这些改动,虽然形式各异,但匠心独具,变体后的内容大都不离原诗歌的意境。

2、我是真游泳的猫,一个诗词达人。

3、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晴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杜草开三径,文章忆二贤。几时能命驾,对酒落花前。

4、金灶初开火,仙桃正发花。

5、最治愈人心的,还是这世间的山山水水,将自己融入其中,感受那一份心驰神往,疲惫的心神也能得到舒缓。

6、其次,减字未必合理。比如:清明有两个含义:清明节和清明节气。这两个平时人们会弄混。清明节是个节日,只有1天,与寒食节融合。而二十四节气之一的清明,前后15天左右。因此,清明时节,指的就是这15天左右的日子。去掉“时节”二字,会有歧义。再有:行人,不一定都在路上;同时借问的时候,也不一定在路上。这里强调路上,而不是凉亭里、屋檐下、驿站等等。

7、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传统。古人为此写下了不少诗篇。

8、丹灶初开火,仙桃正落花。

9、原诗是: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诗中原来有两个重要的人物:行人和牧童,减少了牧童二字,这个影响大一些。

10、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中华民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11、!.变体三言:清明节,雨纷纷。路上人,欲断魂。问酒家,何处有?牧童指,杏花村。变体四言:清明时节,行人断魂。酒家何处?指杏花村。变体五言绝句:时节雨纷纷,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变体小令: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变体“南乡子”:清明时节,雨落纷纷。断魂人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不远杏花村。

12、阜宁广播电视台公益广告展播

13、中国最深情的九首宋词,再忙也要背下来!

14、这首五言诗其实只有第一句不合律,后面三句还是合律的。

15、①青:指湖南地区清明节在坟头上,挂的白色纸钱,俗语谓之“挂青”。

16、此诗描写了初春的山景水色,表现游子淡淡的思乡之情。

17、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孩子们也在用自己的方式致敬先烈

18、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系统地提出:

19、这首诗经常被拿出来改动,有改成古体诗的,又改成词的。传说清朝的纪晓岚把这首诗每句减少2个字,从七言绝句改成了一首五言绝句,到底好不好?

20、石马立当道,纸鸢鸣半空。

21、接着,老爸又讲了一段文人墨客的趣改诗为词

22、这是杜甫极富诗情画意的作品。漂泊许久之后,杜甫在成都安顿下来,生活安宁的杜甫,写下这首生机盎然的诗作。

23、江面上空旷无比,春潮泛起白色波涛,一波高过一波。山峰挺拔峭立,晨光中,山上处处一片青绿。我独自一人在异地他乡极目远望,看见江边红花绿树掩映着亭子,好一派美好春光。

24、何处有?本来就是个问句,何须借问二字,所以当改为:酒家何处有。

25、马车声在路上繁杂地响着,东城的郊外杨柳一片青翠。

26、∗藏头诗(五言绝句)心想事成

27、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28、独步独吟消白日,闲愁闲闷过清明。

29、读古诗词48丨惊蛰

30、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31、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32、这是一首刻画秋江暮色的诗,是唐人五绝中的写景名篇,历来为人传唱。

33、读古诗词52丨黄庭坚七绝选

34、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35、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间图,诗人漫步山中,晴空下的树木,蓊郁苍翠,整个山野清幽静寂。

36、忽然遇见传递信件的使者,原是赤松子邀我访问他家。

37、汉字真是博大精深啊,一首七言绝句竟可以改出三言、四言,五言、六言诗,及词、剧本,太神奇了。在这些诗中,我最满意的是五言诗,因为这些句子都与老师给出的答案吻合,我最不满意的,是独幕剧的剧情,因为我没意识到“借问”一词是行人的话,而误以为这是他的动作而填错了。这是我本应对的,我本该知道这一点的。最让我奇怪的是“牧童遥指杏花村”杏花村就是杏花村,为什么地名也可以在诗中改变呢?这令我百思不得其解。今天的实践,让我发现通过增减字可以改变诗的格式,通过改变停顿的点可以改变诗词的形式(如,诗变为词,词变为剧本,剧本变为诗……)。汉字太有趣了,我喜欢汉字,我更喜欢中国古代那渊远流长的文学史。

38、李白最“狂”的9句诗,只想跪下唱《征服》

39、1957年,《羊城晚报》刊出以“世界上最短的剧”为题的剧本,也是用杜牧《清明》诗改的:“时间:清明节。地点:路上。人物、情节: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40、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刘长卿。

41、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42、投稿邮箱:fnxgbdst@1com

43、唯有杨花似相觅,因风时复到床前。

44、闲云不成雨,故傍碧山飞。

45、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巧笑东邻女伴,釆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原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46、骄傲的马匹在帐帏旁昂首嘶鸣,鸡群从刚打开的笼子里争先恐后地窜出来,“咯咯咯”地叫着,四处觅食。不知是谁瞄准鸟儿在发射飞弹?黄鹂赶紧飞入隔墙的庭院,在房顶上宛啭鸣叫,仿佛说:人们啊,请不要伤害我们,不要破坏大自然的和谐吧!

47、花开了草都长了出来,鸟儿在飞蝴蝶成双成对在嬉戏。自己坐在空空的大堂里回忆往昔,以茶代酒,喝着聊着。

48、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49、山水中寄寓着乡思,那碧绿的山,白色的潮,都拨动着思乡的心弦。

50、墦间人散後,乌鸟正西东。

51、遥指也为所谓谁来指啊,有人指就行呗,管他是牧童还是樵夫呢,所以当改为:遥指杏花村。

52、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53、晴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

54、他宁愿没有什么朋友,宁愿睡大觉,这种固守的孤独真是令人同情啊。

55、《清明日宴梅道士房》唐代:孟浩然。

56、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57、改为五言诗。清代有位文人,觉得《清明》诗不够精炼,他认为,“雨纷纷”自然在清明时节;“行人”必然在路上;第三句是问句,“借问”就成多余;“牧童”只是被问者,无关大要。因此主张将每句头两个字删除,遂成一首五言绝句:“时节雨纷纷,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

58、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

59、野寺分晴树,山亭过晚霞。

60、所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61、杜若开出了很长,文章想起了两位贤人。

62、其三:清明时节,细雨纷纷,祭祖路上,行走迟迟,想起尘世相隔的亲人,那种撕心裂肺的痛,又有几人能懂?酒能消愁,喝点酒吧,可回头四望,荒郊野外,哪有酒肆的旗帜飘飘?幸有吹笛牧童的指点,那销魂解愁的美酒,就在不远处的杏花村。

63、见到友人的侍妾,苏轼惊叹不已,写下一首词,安慰了世人一千年

64、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权德舆。这首诗是权德舆在清明节这一天的时候,怀念亲人而写下的怀念之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15609266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在线客服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