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牡丹的句子 超优美 描写牡丹的千古名句
1、诗中一个"赏"字,总揽全局、直贯通篇,意境全出。诗中"真国色"三字,力重千钧,掷地有声,牡丹与芍药、荷花相比,雍容华贵、艳压群芳,才产生"动京城"的效应,神韵毕现。通过写芍药的妖无格和荷花的净少情,和牡丹进行对比,以烘托牡丹之美。
2、作品简介:
3、庭前的芍药妖娆艳丽却缺乏骨格,池中的荷花清雅洁净却缺少情韵。只有牡丹才是真正的天姿国色,到了开花的季节引得无数的人来欣赏,惊动了整个京城。
4、明朝游上苑,火急报春知。
5、深知好颜色,莫作委泥沙。
6、忽疑行暮雨,何事入朝霞。
7、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
8、紫萼扶千蕊,黄须照万花。
9、作者简介:
10、作品赏析:
11、作为女皇的武则天,是一个铁腕人物,给人留下女中须眉的印象,然作为女人,也有情意缠绵,柔情若水的一面,于此诗可见。
12、恐是潘安县,堪留卫玠车。
13、这首诗后来流传为一个故事,说武则天于某年冬游上苑,令花神催开百花,花神奉旨,百花齐放,唯牡丹傲骨,独不奉诏。武后大怒,贬之洛阳,“故今言牡丹者,以西洛为冠首。”(高承《事物纪原》卷十《牡丹》)。案此诗写于691年,是武则天建立“武周”的第二年,《全唐诗》于此诗题解云:“天授二年,腊,卿相欲诈称花发,请幸上苑,有所谋也,许之。寻疑有异图,乃遣使宣诏云云。于是,凌晨名花布苑。群臣咸服其异。后托术以移唐祚。此皆妖妄,不足信也。”此说较为可信,所谓今花神催开百花,乃出于政治宣传的需要,实先有所布置
14、刘禹锡(约772年—约842),字梦得,汉族,唐代诗人,洛阳(今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今河北定州,曾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白居易合称“刘白”。
15、武则天也是一位女诗人,《全唐诗》等录有其诗58首,多为庙堂祭奠之作,然也间有记游抒情诗篇,其《如意娘》诗云:
16、全文释义:
17、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18、“紫萼扶千蕊,黄须照万花”,此联为互文,萼和花都指的是花瓣,蕊和须都指的是花蕊。从花卉园艺学看,牡丹的瓣化程度最高,万瓣千蕊的花唯牡丹独当。万萼、千蕊虽为夸张笔法,但却有所本,凡重瓣牡丹都是由多花形成,莳养得法者,重趺累萼,迭楼层层,可至千瓣,面径可达一尺。
19、《赏牡丹》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描写京城长安牡丹盛开的七言绝句。诗中“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成为传颂千年赞美牡丹的诗句。这首诗借赏牡丹抒发了作者的个人抱负与情感,只有真国色方能动京城。
20、不信比来常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21、唐代杜甫的《花底》
22、诗人刘禹锡《赏牡丹》诗云:“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诗中透露出一股凛然正气,赞美牡丹同时也表明了自己的广阔胸怀。
23、《牡丹》是一首七言绝句,作者是著有《断肠集》《断肠词》的宋代女诗人朱淑真。
24、武则天还有《腊日宣诏幸上苑》诗云:
25、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
26、牡丹花品冠群芳,况是期间更有王。 2、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3、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15609266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