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主要内容分析论文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主要内容分析论文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是哲学界和历史界的一大瑰宝,不管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知道还是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指导,都是具有深远的意义的。那么,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主要内容分析是什么?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主要内容分析论文 篇1

  文章阐述了马克思的社会历史理论。认为马克思通过对世界历史深入的研究,指出了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原因:第一是越来越细化的社会分工促使了社会的发展;其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性原因。指明了是物质因素决定了历史发展,而不是精神活动。

  马克思;社会历史理论;分工;生产力;生产关系

  马克思在关于社会历史的相关论述中,指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诸多原因,从他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反杜林论》等著作的论述中,我们可以归纳出社会历史发展的两个主要原因。第一,社会分工的逐渐细化和扩大。第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

  一、社会分工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社会历史的发展是通过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由此引发的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普遍发展实现的,而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发展是通过分工的逐步扩大和细化实现的。分工细化之后,人们从事的生产越来越单一,为了得到自己无法生产出的那些产品,他们必须主动或者被动的扩大交往,进行产品交换,当交往和交换行为打破地域限制之后,世界历史也就产生了。也就是说原始社会初期只是基于人的性别所作出的天然的分工,顺应社会需要而被更具社会性的复杂分工所取代了。

  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原始社会中,人们是按照性别角色、生理特点进行分工,此时人与人之间分工的不同只是基于其性别、体能等天生的条件,主要是根据其自然属性。但是随着生产力的逐步发展,分工逐渐细化,其社会属性日益起到决定性作用。从历史上的三次大分工可以看出,随着分工的细化,人们的社会地位也在发生着变化,在原始社会中的人与人之间建立起来的那种原始的平等关系已经走向阶梯,取而代之的是不平等的关系。之所以说分工细化之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了不平等的关系,是因为随着社会分工的变化,不同的人所掌握的生产资料的数量和所创造商品的价值差距越来越大。

  随着分工进一步扩大和细化后,一个新的阶级——商人阶级出现了,这个阶级占有了大量的生产资料和资本。后来商人阶级变成了资产阶级,随着他们占有的资本和生产资料的数量的进一步增多,他们扩大自己利益的愿望就更加强烈,为了积累更多资本、获取更大利益,他们进行了内部的优胜劣汰。早期完成资本积累的那些资产阶级壮大之后,把手伸向了实力较弱的资产阶级,通过兼并、收购等方式实现了又一次的资本积累;他们还把没有财产的那部分人和破产的资产阶级变成无产阶级,人类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之中人与人的分工消解了人的主体性,把具体的人、全面的人变成了抽象的人、片面的人,在分工逐渐细化后,人们的兴趣、爱好被压抑,他们的主要行为活动都被限制在其分工所属的范围内的活动大部分都开始限于特定的范围。

  人们从事的劳动变成了一种异化了的劳动。“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1]“劳动对工人来说是外在的东西,也就是说,不属于他的本质;因此,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2]在指出分工的消极后果即对人主体性的消解和导致劳动的异化的同时,马克思也指出了分工对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他认为分工逐步细化之后,人们所从事的职业进一步固定,随着劳动生产率得到了提升,整个社会的剩余产品越来越多,为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建立起了客观基础,但是由于生产资料私有制,是资产阶级掌握了大量生产资料和资本,很多无产者不得不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以换取基本的生活必需品。马克思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分工会被消除,那时“任何人都没有特定的活动范围,每个人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我自己的心愿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但并不因此就使我成为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3]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性原因

  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有很多因素推动了其发展,但是按照马克思的观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了社会发展与社会变革。马克思指出:“要对任何一个时间、任何一个社会生活领域的局势进行一番有教益的分析,我们就必须诉之于该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经济条件;而要了解这些条件何以成为它们之所以为它们,我们就必须考虑它们的辩证的发展。我们必须明白,一个社会的经济组织或阶段结构是怎样地相应于解决某一生产问题的需要而在演变着的,而生产问题本身则又是为该社会所具有的生产力的状态所规定的;并且我们还必须观察生产力的发展又是怎样地使得现存的经济组织——生产关系——成为过时,从而引起了进行社会根本变革的需要。”[4]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产生和发展的整个过程,始终推动着社会的发展。生产力就是人在从事生产时所使用的各种力量的总和,它包括物的生产力和人的生产力两种。物的生产力是指工具、机器等产生的生产力;人的生产力是指人自身的劳动能力,它既包括人从事精神生产的能力,又包括人从事物质生产的能力。而生产关系就是在商品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这四个环节之中结成的关系。一方面,生产力必须处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之中,另一方面生产力要受到一定生产关系的制约。当生产关系能够满足生产力发展需要的时候,社会历史就会以平和的方式向前推进,但是当生产关系无法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时候,两者之间的矛盾就会表现为或者较为温和、或者较为激烈的斗争方式,此时在社会历史就会表现为革新或者革命斗争。通过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矛盾的分析,马克思指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即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始终,而且通过两者不断的矛盾运动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发展。

  三、马克思社会历史理论的意

  从以上对马克思社会历史理论的介绍和分析当中,我们可以看出该理论的最大特色就是他在以追求人类解放为出发点的前提下,对以往的人类社会历史作出了深刻的考察,并通过细致的分析,找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原因。无论是分工的扩大和细化还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矛盾运动都是一种物质层面的运动变化,都指明了是物质因素决定了历史发展。这相比黑格尔通过“绝对精神”的发展变化来解释人类历史的发展无疑是一个巨大进步。

  

  [1](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52.

  [2](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54.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37-38.

  [4](英)沃尔什:历史哲学——导论,何兆武、张文杰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67.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主要内容分析论文 篇2

  一、引言

  马克思自认为自己有能力成为颠覆整个西方传统哲学的人,并且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功做到了,他发动了哲学革命,并摈弃了之前的传统哲学,所以我们需要理解其实质和变革并且更好把握住西方哲学演变的逻辑和困境[1]。如何把握哲学革命的广度与深度就需要我们牢牢基于宏观和历史。从另一个角度去看,马克思这样的成功也是可遇不可求的,这与其深刻理论背景和内在线索密不可分,而且本文旨在揭示马克思如何做到颠覆传统的哲学的`[2],因此,接下来我们会对本文的重点研究对象实践思维方式进行阐述。

  二、马克思实践思维范式的确立

  真正帮助马克思确立起实践思维范式的重要人物是黑格尔和他的著名的思辨思维范式。怎么说呢,这也算是一种反向推动吧。正是在马克思发动革命之前,他对黑戈尔和他的理论的批判甚至是对整个哲学世界的批判成就了他,他开启了一个哲学史上的新的时代[3],创建了属于自己的全新理论-存在论视域。事后证明这个理论引起了一系列的哲学界的大地震,也让马克思成为了哲学界最具探索和创新精神的哲学家。

  三、马克思实践思维范式的最终确立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成功发布标志着马克思真正意义上的开始了哲学革命[4]。马克思对各方面不同于之前哲学的思维方式开始渐渐崭露头角。之后又一部巨著-《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爆炸式的亮相成了他实现哲学革命的标志,马克思成功通过这本巨著让自己的实践思维范式逐渐让世人信服,他也将因此在哲学界的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马克思之后又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深入展开,得到了《德意志意识形态》[5],这本书是其实践思维范式的最全面的论述,可以说这本书代表了实践思维范式的正式确立。

  19世纪中页马克思的那本巨作《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被后人称之为马克思改变思维范式的巅峰之作[6],也是对旧哲学的思维范式的批判和摒弃,是其实践思维范式确立的最重要的标志。这本书开篇就对旧唯物主义路线,唯心主义路线和实践唯物主义路线进行了分析和对比,但是这三条之间完全不是一个档次的,前两条不过是旧哲学和传统思维方式的表现形式,而只有马克思的实践思维方式和前两条完全不一样,特立独行独树一帜,自此正真的哲学革命也是最彻底的哲学革命算是正式完成了。

  四、实践思维范式是马克思哲学理论的最核心支撑

  从马克思发动哲学革命来看,他不仅仅针对的是个别的理论个别的观点,个别的旧哲学观念,他要改变的是整个哲学界研究问题思考问题理解问题的方式,他想通过哲学革命超越整个西方传统哲学开启属于自己的新的哲学时代的大幕[7]。许多名人称赞马克思时说,马克思不仅仅是颠覆了之前的哲学体系,他还开辟了另一条阳光大道,在关闭一扇窗的同时开启了一个时代的大门,这种独创性和开拓性是非常的难能可贵的,他将哲学这个领域彻底改变,彻底颠覆,开创了属于自己的新哲学领域。马克思的哲学告诉我们,如果一直守旧,我们将无法前进,研究的东西再多也比不上一个先进的,创新的研究方法,如果那些守旧的方式(研究方式,思维方式)不被摒弃的话,纵然我们有时能发现一些新东西但用原来的方式去研究去思考那最终还是会一无所获的[8]。马克思将自己的实践思维范式代替本体论思维范式实现了哲学范式的转换。哲学范式不仅仅单独指的是个体的方法,它面向的是整个哲学界的研究问题和思考问题的方式,它涉及到哲学的各个方面。前文就讲过,思维范式是哲学的理论上的硬核,不同的哲学思维范式与不同的哲学理论相对应,一旦思维范式发生改变,其理论硬核就必然随之改变,随之而来的表现形式就是核心理念、哲学方法和理论主题的变化[9]。

  五、总结

  上述就是马克思如何将自己的创新性想法付诸实践再通过结合历史经验自身挖掘,来形成自己的哲学,并大胆地写出好多部巨作来掀起哲学界的改革大风暴,并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功地将以往守旧的哲学界完全颠覆,将自己新颖的思维方式灌输到了整个哲学界,让原本没有丝毫生气的哲学界彻底焕然一新,生机勃勃,也为后人开辟了一条崭新的光明大道,为哲学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马克思的实践哲学的出现无疑是哲学界甚至是整个世界的“大事件”,马克思的伟大不用赘述,但他的实践哲学论作为他的代表作也是巅峰作之一实在是让后人礼顶膜拜。

  参考文献

  [1]刘社欣,罗希明.论马克思的实践合理性[J].求实,2014,03:26-29.

  [2]邹诗鹏.“哲学的终结”与实践的哲学人类学基础[J].学习与探索,2014,04:1-5.

  [3]牛小侠.实践哲学视域下的实践智慧思想研究[J].学习与探索,2014,04:6-10.

  [4]雷荣.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非实践本体论[J].东南学术,2014,02:15-19.

  [5]胡纯华.从实践概念看康德哲学对马克思的影响[J].学理论,2014,04:78-79.

  [6]张科,杨敬.马克思实践思维方式的解读及其现实意义[J].经济研究导刊,2014,09:7-8.

  [7]董园园.浅论马克思实践思维方式及其在中国的应用和发展[J].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14,02:14-16.

  [8]张明.从哲学思辨到现实矛盾:马克思实践概念革命性维度的再思考——历史唯物主义范式下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解读[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3:100-104.

  [9]肖蜀奉,甘沅鑫.关于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几点理解[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01:425-426.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主要内容分析论文 篇3

  一、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建构提供了直接的理论依据

  所谓人学,就是以人这一特殊社会存在物为研究对象,探讨其生存和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袁贵仁在《马克思的人学思想》一书中,从“论人性”“论人的本质”“论人的主体性”“论人的需要”“论人的价值”“论人权”“论人的自由”“论民主”“论平等”“论公正”“论人的发展”等方面,充分展示了马克思“人学”的丰富性。

  第一,关于人性的理论。在马克思看来,人是一个整体,人性实质上是人在其活动过程中作为整体所表现出来的与其他动物所不同的特性。人的本质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核心问题。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属性。人的本质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现实的,而且是历史的。社会关系不是固定不变的,“各个人借以进行生产的社会关系,即社会生产关系,是随着物质生产资料、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而变化和改变的”。

  第二,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马克思强调全体社会成员的智力和体力在生产过程中的多方面地、充分自由地和协调地发展,使人们成为“各方面都有能力的人,即能通晓整个生产系统的人”,并指出共产主义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因此,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最终目的,也使之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

  第三,关于人的主体性的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特征是人的主体性的全面发展。马克思历来主张把人当作人、当作主体来看待,要“绝对承认人格原则”,反对蔑视人,只把人看作某种“手段”。马克思认为:“人始终是主体。当一个主体能够在自然、社会、自身三个方面都表现出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的时候,他才是一个“自由的人”,一个“完整的主体”。因而,人的主体性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要求。

  二、高校历史教育是沟通大学生人文精神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桥梁纽带

  所谓人文精神,一般说来,应当是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或者说是整个人类文化生活的内在的灵魂。它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全面发展、自由、解放和幸福为终极目的。上世纪90年代初的有关人文精神的大论战,特别是其中对“人之所以为人”等论题的探讨,极大促进了国人对于人的现代化问题的关注。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时代的发展进步,它对人提出了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的要求和方向。一个国家和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这个国家和民族才有希望,一个国家和民族只关心脚下的事情,是没有未来的。因此,重构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刻不容缓。

  历史教育中最核心的问题是“人要变得无限地关心”,承袭怎样的人类文化、发展怎样的人类文化的问题。历史教育的本质就是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的教育。重构大学生人文精神、推动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最直接的途径,就是强化历史教育。然而,长期以来,由于我们片面理解历史教育所承担的政治教育功能,历史教育的工具性逐渐被强化。这首先表现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建国初期我国高校普遍开设“社会发展史”这一门与历史相关的课程。1953年又将原来开设的“新民主主义论”改为“中国革命史”。1959年以后又改为“中共党史”。各高等学校普遍开设“中国共产党历史”课程。1985年8月1日,中共中央正式发布《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鲜明地提出了对大学生“进行以中国革命史为中心的历史教育”。但从1995年开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改革,又不再设置历史类课程。这次新开设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程承担着历史教育的功能,将其纳入大学四年制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是适应时代要求作出的重大发展和改革,它是沟通大学生人文精神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桥梁纽带,对于重构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无疑是天赐良机。

  三、“教给大学生有生命的历史”是重构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关键所在

  早在1923年11月29日,李大钊在《研究历史的任务》一文中,就明确提出:浩如烟海的“史书”并非历史,而仅是研究历史的材料。“历史是有生命的、活动的、进步的;不是死的、固定的。旧本著名教育家小原国芳亦曾指出:“单做事实的传凿、记忆、叙述,决不是历史教学。……对我们至为重要的实是活生生的社会精神,是社会的意志冲动,是时代精神。”“更不能单纯将历史看成死了的形骸,而应看作活着的文化,看作人的活动,生命的跃动。他们不约而同地都强调了两个字—生命。如果说历史是有生命的,那么高校历史教育自然也具有毋庸置疑的生命性,它必须是“有思想”“有情感”的,这也正是重构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关键所在。

  高校历史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主渠道,它关注的是人的精神和情感世界。但目前的高校历史教育内容往往被抽去了精神和情感,只剩下了干瘪的条条框框。那么我们反思:我们的历史教育是否触动过学生的情感,他们是否曾经为历史人物的不朽精神而激动而鼓舞?我们感慨现在的一些大学生缺乏爱国心,缺乏对民族和国家的责任感,但是我们在训巾国近现代历史时,究竟训出了多少鲜活生动的历史人物和不朽精神,在多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情感?我们感慨现在的一些大学生精神颓丧,整天沉溺于歌舞厅、游戏厅和网吧,但当前高校的历史教育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关注了历史情感资源的挖掘和学生历史学习过程的情感投入。历史教育内容乏力,概念空洞,毫无情感可言,这样的历史教育根本不可能达到探求“人之所以为人”的人文教育目的。

  因此,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努力建构一个有思想的课堂;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利用“纲要”课程中丰富的情感教育素材,全身心地融入其中,以自己的激情去点燃学生的激情,最终达到情感上的共鸣。首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纲要”课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一方面,鼓励学生“主体介入”,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思维。教师可以根据课程教学内容设计8-10个研究专题,每个小组负责一个研究专题,撰写研究报告;另一方面,巧设问题情境,开发“问题意识”。教师可以通过展示文物图片、列举史料、设置历史情境、从历史发展来说明现实问题、相同或相似历史知识的比较整合等多种方式巧妙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使学生感到自己需要问“为什么”,进而引发学生深刻、活跃的思维。

  其次,强化情感体验。在“纲要”课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专题训座的形式。在设置专题时,可以把每一个专题和相关的历史人物结合起来,通过训:述历史人物身前背后的故事,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历史人物的独特魅力,用历史人物本身的眼光看问题,面对复杂的问题情境自己去感悟、思索,用学生自己的信仰和原则去评价其行为。

  最后,确立新的考核机制。在命题内容上,着重考核学生对理论的理解水平和应用能力,尽量增加考查学生有无独特的见解,能否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理论分析、解决现实问题,减少死记硬背的命题。为使学生注重平时的学习,采取期末考试和平时考核相结合的措施。除期末考试按学校有关规定严格执行外,平时考核次数由少变多,比重由小到大,可占到总成绩的60%-70%;逐步推行书面考试和日头考核相结合,日头考核形式主要有课堂发言、演训比赛和日试等。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主要内容分析论文 篇4

  马克思主义世界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对待世界历史的观点和看法,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环境下,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世界上所有国家都要积极对待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加强重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并积极运用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来对待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研究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对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指导对中国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主要内容及特征

  (一)主要内容。

  一是关于经济社会形态的发展。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认为经济社会形态是自然历史发展的过程,取决于生产方式的变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也是人类与社会及自然界的发展共存。同时,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自然人化发展是相互统一的,自然与人类社会是和谐共存的,离开了自然,人类社会将不会存在,离开了人类社会自然界的改造也就没有任何意义;

  二是世界历史的形成。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认为世界历史的形成前提是各国之间的经济、政治以及文化交往,15世纪科学家的地理发展是世界历史的发展前提。同时,世界历史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世界市场是经济全球化的关键。但是,世界市场的形成也是资本主义国家扩张的重要手段和必然要求;

  三是东方社会发展。东方社会的发展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内容,而近代东方社会的发展处于一种被动状态,例如,中国就是在帝国主义的侵略下而被迫打开国门,走向世界的。

  (二)基本特征。一是实践视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采取实践的视野,要求理论知识要受到实践的检验。无论是经济生产理论还是历史发展理论都要受到社会实践的检验;二是人文关怀。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将人以及人的活动作为世界理论历史的中心,围绕人以及人的社会活动来探究世界历史的发展,并在世界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充满着人文关怀,重视人的价值追求和价值实现。

  二、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经济全球化

  (一)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经济全球化的通融。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和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历史的开展时间持此相同态度,都认为世界历史的来使是从15世界的探险家发现新大陆开始的。15世纪的探险家环球探险加强了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使不同制度和不同社会背景下的国家开始相互交流,打破了各国的孤立性,是经济全球化的开展。同时,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和经济全球化理论都认为各国之间的交往和相处需要一定的交往机制。世界各国之间的交往大多起源于经济交往,然后涉及到政治领域,进而引起文化领域的国际交往。另外,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和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历史的结构观念具有一致性,都认为世界历史的结构是由世界的中心向外围延伸的。由此可见,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经济全球化的理论在部分领域具有共通性。

  (二)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对经济全球化的批判。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西方资本主义扩张的必然要求,因此,很多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经济全球化进行了批判。例如,法兰克福学派的研究者对经济全球化的工具性进行了批判,认为经济全球化的工具性以强制性技术来支配人们,使人们陷入了资本主义世俗社会中,失去了自身自由。同时,他们认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是西方资本主义根据自身发展的需求而采用理性管理方式使资本主义制度向全球扩散,进而促进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又如,生态社会主义者对经济全球化中的生态问题进行了批判。部分资本家为了一己之利而毁坏人们共同生存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导致全球经济危机更加严重。

  三、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对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指导

  (一)辨证对待经济全球化。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背景下,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指导下,辩证对待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一是应加强重视经济全球化给我国带来的发展机遇,同时也要注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反对全盘西化,保证自己的发展特色;二是应积极反对关于经济全球化的错误理论,使中国在经济全球化的指导下走正确发展道路,追求共同发展。

  (二)中国在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要注重维护国家安全。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应坚持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指导,注重维护国家安全。虽然,现阶段,世界和平是全世界的共同追求,但是世界上仍有很多不和平因素存在,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因此,我国应积极面对全球化的进程,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积极运用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来解决中国在融入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促进中国的国际化发展。

  (三)中国在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要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教育事业和科学技术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力量,也是中国在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要重点发展的项目。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对经济全球化的过程进行了描述,指出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科学技术占据着突出的地位,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国际地位。同时,国家的教育事业直接关系着这个国家的人才培养,决定着人才的质量,是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的核心力量。因此,中国在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要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

  (四)中国在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要深化改革。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认为经济全球化是西方资本主义扩张的必然要求,也是西方资本主义占据世界市场的重要手段。因此,中国在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要积极深化改革,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坚持自己的发展特色,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增加活力,进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五)中国在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要注重发展社会主义文化。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认为文化交流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内容。因此,中国在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要注重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提高我国文化的影响力,赋予中国传统文化时代精神,使中国文化走向国际,促进中国的国际化发展。

  四、结语

  在当今社会发展的环境下,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中国要想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实现国家发展就必须积极对待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而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是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依据。因此,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对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对经济全球化的指导引起了学者的高度重视。希望学者能够深入研究马克思世界历史对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指导,以促进中国的国际化发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15609266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在线客服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