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应收账款管理论文 应收账款管理的探讨论文

浅谈应收账款管理论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经常看到论文的身影吧,论文是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一种说理文章。那要怎么写好论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浅谈应收账款管理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现代企业的商品交易大都建立在商业信用基础上并以赊销方式实现,但在销售额扩大的同时,大部分企业也形成了巨额的应收账款。因此,早日收回销售货款,尽量使坏账损失减少是企业严格管理应收账款的重要内容之一。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直接影响到自身运营资金的周转和经济效益。文章分析了企业在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以期改善我国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

  [关键词]

  应收账款;坏账;信用分析

  1、引 言

  1.1 应收账款的含义

  应收账款的定义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广义的应收账款,指公司的所有债权资产,包括对个人、公司及其他债务人等,所有人的货币请求权。因此,广义的应收账款,又称为应收款项。狭义的应收账款,是指企业销售产品、商品、提供劳务等原因,应向购货客户或接受劳务的客户收取的款项和代垫的运杂费,它是企业采取信用销售而形成的债权性资产,是企业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狭义的应收账款,专指因公司赊销所产生应收而未收的账款。

  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企业为了获得稳定的销售渠道和市场占有率、增加产品销量,在商品或提供劳务时会向客户提供赊销等信用业务。赊销是企业首选的促销手段之一,已被许多企业所广泛采用,也是产生应收账款的主要原因,并且也已成为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2 应收账款的影响

  应收账款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有利有弊。好的一面:它是企业可以获得稳定销售渠道、提高市场占有率、减少存货、增加销售收入等,这是应当肯定的。但是,我们也要充分认识到不好的一面。首先,高额的应收账款使企业现金流入减少,有直接引发企业资金断裂的风险。其次,应收账款的坏账风险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有很大的影响。根据统计,逾期应收账款收回时间越长,追账成功率越低,坏账风险越大。我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实际已成为有坏账但未作坏账处理的情况普遍存在。

  2、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企业能否有效地控制应收账款,不仅直接决定了流动资金的周转水平和最终营业利润,而且还直接影响到销售业绩和市场竞争力。但是,我国企业在应收账款的管理中也存在许多问题。

  2.1 信用销售前资信评估薄弱,缺乏规范程序

  企业为了扩大市场份额,提高竞争力和稳定的市场占有率,而采用商业信用,采用赊销方式销售商品。很多企业营销部门目前都是根据市场同类产品的价格、质量、及客户以往的荣誉决定赊销商品,许多企业都没有设立专门的信誉风险评估管理部门,缺少对赊销或潜在客户的整体经营情况、发展前景、资金状况和信用度等级等进行深入调查和了解,导致缺少自有的专业信用标准,由此,决定的赊销行为容易给企业造成损失。特别是在有临时客户的情况下,为防止产品的滞销及扩大销售收入的需要,盲目的采取赊销,就更容易造成坏账,从而影响资金回笼,这也是形成坏账的主要原因。企业经营者应该建立科学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有了信用评估和资信评估以后,能够对缺乏诚信的销售行为予以约束和规范,减少因个别领导的独断不负责行为,确保应收账款及时收回。

  2.2 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

  2.2.1 基础工作不扎实,管理制度缺失

  应收账款基础管理工作不严谨,漏洞堵塞不严。例如,很多应收账款缺少完善有效的合同协议,使债权人的权益难以得到法律的保护。同时,由于部分企业管理制度设计不合理,给一些心术不正之人提供了投机钻营的机会,他们利用职工责任心不强或者业务不熟练而钻企业的`空子。如最近多家商业银行出现的假银行承兑汇票,伪造假提货单,假的发票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万、几百万甚至几千万,一旦让不法分子得逞,就会形成新的应收账款。

  2.2.2 考核制度不合理,约束机制不健全

  对于生产企业来讲,产品销售是企业生存的根本,也是降低存货的保证。因此,企业会努力开拓市场,竭尽全力抢占市场份额。但是基于产品的周期理论,如果企业对市场客户未来消费更新意向判断不准,导致企业研发不力,产品更新换代滞后,企业成熟期产品逐渐被市场新的产品或其他产品替代,这个时候企业还在此种产品进行大规模的生产此种产品,必然会形成产品滞销。为了促进销售,销售人员往往会选择增加应收账款的方式将产品销售出去,造成应收账款不断上升。而当前企业对营销部门和管理层的绩效考核制度设计不当,考核偏重增加销量减少库存,忽视应收账款收回,使本应作为应收账款收回首选责任人的销售部门和销售人员不必为应收账款的收回承担责任。销售部门为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自然偏向销量、销售收入,片面追求账面上的高利润额,轻视了应收账款的回收难度,销售与收款脱钩。如果资金一旦不能按时收回,使企业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轻则企业遭受坏账的损失,重则危及企业安全。

  2.2.3 内部激励机制不健全,顾此失彼

  有些企业,为了提高销售额或者扩大市场份额,往往用工资报酬与销售任务挂钩的激励方式来调动营销人员的主动性,基本未考虑产生坏账的风险性,更忽略了应收账款的考核体系。导致销售人员为了个人利益,不顾风险的提高销售任务,导致应收账款大幅度上升。而对这部分应收账款,企业没有采取有效的风险预控措施,造成销售人员追款不力,应收账款被大量沉积下来,给企业经营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2.2.4 内部财务会计制度控制不严

  《企业财务准则》中明确规定:企业形成的各种应收账款应当及时清查、核算、催收,定期与对方核对核实账务。经核实无法收回的账款,已提坏账准备金的,应当冲减坏账准备金;未提坏账准备金的,应当作为坏账损失,计入当期损益。但在实际工作当中,很多企业都未严格按照准则办事,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①对不及时清算发生的应收款项,形成账外债权。②长期不对账。③不按规定计提确定坏账损失。

  2.3 收款不及时,导致应收账款账龄长,坏账比率高

  应收账款是企业流动资产的主要构成部分,其性质(带来的经济利益能流入企业)和特性(一年内变现),直接影响到企业对外披露的会计信息质量。企业把应收账款作为最重要的流动资产之一,但基本有部分应收账款因客户的原因而不能收回或者收回概率较低,企业对于这些应收账款都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企业为了减少损失(或者说是降低风险),这就产生了坏账及坏账准备。坏账是指企业无法收回或收回可能性极小的应收账款,现金流量无法产生,原本可带来的收益无法实现,已不具备资产的概念,应将其从资产中剔除,转作损失或费用处理掉,及时确认为坏账。

  2.3.1 收款不及时,导致坏账比率高

  有些企业不顾潜在风险盲目赊销,只顾眼前销售扩大,却忽略了货款回收的难度。企业之间相互拖欠货款现象已经形成了不成文的规律,使企业正常流动资金被大量的应收账款所挤占。企业收款措施保证力度不强,造成企业坏账比率大幅上升。

  2.3.2 应收账款账龄过长,坏账处理不及时

  由于企业对信用政策管控不合理,导致许多应收款无法收回。许多企业将收账工作全部委托给销售部门,致使许多会计人员疏忽了账龄分析工作,对应收账款的坏账比例了解不够,使账款的催收力度和监管力度大打折扣,造成账龄呆滞过长而最终形成坏账。不仅使企业的流动资金受限,同时也造成资金时间价值上的损失。另外,账龄过长发生坏账的可能性更大,会给企业带来的损失也更大。

  2.3.3 坏账的处理不当

  坏账准备的处理方法有直接法和备抵法。许多企业财务人员素质掺杂不齐或是业务不精,大部分不采用备抵法,基本直接用直接冲销法处理坏账。这样做,虽然不复杂,但缺陷明显:既不符合收入与成本费用的配比原则。也不能真实反映企业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净值,不但高估了流动资产,而且虚增了收益。

  由于计提的坏账准备直接计入企业的管理费用,有些企业有可能采取高估(或低估)坏账率的方法来多提(或少提)坏账准备金。甚至有些企业为了自身利益,会采取利用多提或少提甚至不提坏账准备金方法来达到调节企业利润的目的。

  2.4 应收账款管理权责不够明确具体

  在现实工作中,有许多应收账款往来对不上或收不回,许多应收账款都是不应该产生的;其主要原因是职责划分含糊不清,责任人规定不具体,管理制度落实不严,实时跟踪控制制度严重缺失。

  2.4.1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协调机制不完整,专管机构缺失

  企业财务部门、供应部门、销售部门各司其职,缺少相互沟通协调管理机制。一旦发生账款无法回收的情况,各部门部门之间责任无法鉴定,就互相推诿。导致部门之间相互配合、密切沟通能顺利收回的款项最终无法收回,产生了无法挽回的损失。实际工作中,大部分企业继续采取的是“谁挂账谁就负责清理”的过去式办法,从表面上看似乎能够行之有效,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形同虚设。这是因为挂账人受工作和所管业务范围的限制及制约,他把精力主要集中在所负责业务范围的会计核算和监督工作上,并无意识实时跟踪自己曾经所挂账务的清理情况。谁挂账谁就负责清理,这也给只负责具体会计业务核算会计人员带来很大的挑战,会计人员很少有时间、有精力去执行催账工作。使原本由相关部门密切沟通、及时跟踪清理而百分之百能收回的欠款得不到及时地收回,不但形成长期呆账,甚至最终成为坏账,给企业造成不可逆转的经济损失。

  2.4.2 应收账款管理事后跟踪控制存在问题

  大部分企业未建立或未完全建立应收账款实时跟踪制度,有些企业缺乏规章制度,或有章不循,形同虚设。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

  (1)财务部门与销售部门缺乏沟通,导致核算与销售相脱节,使问题潜伏期延长不能及时暴露,造成企业应收账款不断叠加,账龄呆滞老化现象严重。

  (2)企业未建立应收账款定期清查对账制度,交易过程中货物与资金流动在时空上的差异及票据传递、记录等有可能出现差错。不少企业欠缺与欠款单位对账,或对账后没有形成合法有效的对账依据。

  3、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由于商业信用的历史存在以及为适应市场竞争需要而产生的赊销,通常是企业应收账款产生的根本原因,其实还有其他原因也会产生应收账款,这些原因有来自企业内部的,也有来自企业外部的(外部环境因素),但总结起来这些原因是可以通过企业改善经营管理和加强应收账款问题研究加以解决的,分析这些原因以便制定更有效的措施。

  3.1 企业信息收集能力欠佳

  对应收账款管理的效率高低,关键因素是对客户资信等级风险评价机制的正确性。在日常工作中企业对客户信息的搜集及收集能力远远达不到资信等级风险评价机制所需要求。究其原因,企业没有设立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对客户信息资料收集、资信风险调查等功能完全依赖于市场部门的自身管理,而市场部门的主要目的是销售,因此,信用管理制度缺失,信用信息管理几乎处于停滞状态。依赖信用销售是形成坏账的主要原因,企业在进行信用销售前首先应对信用销售客户进行详细的信用调查及风险评估,评估信用销售客户的信用等级和资信状况。

  3.2 奖励和约束机制不健全,绩效体系不完善

  目前大部分企业没有将应收账款管理指标纳入绩效考核体系中,或者应收账款考核体系形同虚设,激励和约束机制不健全,没有充分调动员工群策群力的积极性,造成应收账款回收速度和回收效率低下。而且在实际考核时,很大部分依赖领导层的主观意识来判断考核,确定绩效,对应收账款的回收指标通常仅作为整体考核的辅助指标,对最终考核奖励系数影响微弱,导致重销售轻回款的现象不能从根本上杜绝。考核体系的缺失,也是企业应收账款大幅度上升的一个重要因素。加之企业没有果断采取有效措施,最终变成逾期应收账款或者坏账。

  3.3 风险控制防范意识不强,日常控制管理不规范

  应收账款不断攀升,坏账比例有升无降,主要原因是企业内控制度不合理。一是考核制度与实际情况不匹配。目前很多企业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和提高市场销售额,基本实行销售人员薪酬与销售额挂钩的方法。销售人员为了眼前利益和个人利益,只关注自己销售任务的完成,忽略了采取赊销等手段强销商品给企业带来应收账款回收的难度和风险,使企业应收账款大幅度攀升,而对这部分应收账款,企业未要求相关部门和销售人员采取有效措施全权负责追款,导致销售额数据闪亮、经济效益暗淡的局面。二是定期查账制度不健全。企业对发生的应收账款,没有建立定期清查制度,不能准确掌握应收账款到期情况及实时跟踪情况;缺少与客户对账款和日常沟通,经常遇到客户相关人员变动或其他变更情况,却拿不出对自己有力的证据追讨欠款,给企业带来不应有的损失。

  3.4 机构职责划分不清,执行力欠佳

  3.4.1 领导重视程度不够

  公司领导层对应收账款的监管力度对应收账款回收管理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大部分公司管理层都以增加销售量和市场份额、减少库存作为公司管理层的主要考核指标。忽视了对客户信誉质量的评价考核,给应收账款管理工作带来了不可预计的风险损失,然而,完整的一笔销售业务是完全收回全部价款的时候才能真正体现,撤销坏账的成本是坏账数目的倍值,所以,多做额外的营业额才可以抵消撤账的损失。

  3.4.2 相关人员素质偏低

  企业相关人员对应收账款管理理念缺失,缺少收款技巧或对收款技巧灵活运用不精,然而很多企业对相关人员所做的职前培训,基本都是产品推销方面的知识,对应收账款管理和收款技巧的培训基本空白,致使相关人员缺乏应有的管理能力。

  4、结论

  总之,企业产生大额应收账款的主要根源首先在于企业制度管理上存在缺陷,其次与整个社会信用管理体系不健全、信用缺失状况严重密不可分。应收账款关系到企业流动资金的周转,甚至已严重影响到企业的生存。要解决这些问题,企业必须重视信用管理职能,使应收账款管理更趋合理化和制度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15609266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在线客服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