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耳盗铃寓言故事告诉我们道理 掩耳盗铃寓言故事

第1篇:寓言故事掩耳盗铃寓意

掩耳盗铃是指把耳朵捂住偷铃铛,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会听不见,比喻自欺欺人。下面大家就随小编去看看相关的故事吧!

故事

“成书不出姓名,以避近民之讥,此与掩耳盗铃之见何异?”

春秋时候,晋国世家赵氏灭掉了范氏。有人趁机跑到范氏家里想偷点东西,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钟是用上等青铜铸成的,造型和图案都很精美。小偷心里高兴极了,想把这口精美的大钟背回自已家去。可是钟又大又重,怎么也挪不动。他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钟敲碎,然后再分别搬回家。

小偷找来一把大锤子,拼命朝钟砸去,咣的一声巨响,把他吓了一大跳。小偷着慌,心想这下糟了,这钟声不就等于是告诉人们我正在这里偷钟吗?他心里一急,身子一下子扑到了钟上,张开双臂想捂住钟声,可钟声又怎么捂得住呢!钟声依然悠悠地传向远方。

他越听越害怕,不由自主地抽回双手,使劲捂住自已的耳朵。“咦,钟声变小了,听不见了!”小偷高兴起来,“妙极了!把耳朵捂住不就听不进钟声了吗!”他立刻找来两个布团,把耳朵塞住,心想,这下谁也听不见钟声了。于是就放手砸起钟来,一下一下,钟声响亮地传到很远的地方。人们听到钟声蜂拥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寓意

钟的响声是客观存在的,不管你是否捂住耳朵,他都是要响的。凡是要客观存在的东西,他不会依人的主观意志而改变。

有的人对自己不利,或不喜欢的客观存在,采取不承认的态度,以为如此,他就不存在了,这和“掩耳盗钟”一样,都是极端的主观唯心主义——唯我论的表现。如果对客观存在的现实不正视、不研究,采取闭目塞听的态度的话,最终便会自食苦果。

第2篇:寓言小故事掩耳盗铃

关于掩耳盗铃的故事,是一个十分有趣的寓言小故事。小编今天就为大家带来寓言小故事掩耳盗铃,欢迎阅读。

从前,有一个人很愚蠢又很自私,他还有一个爱占便宜的坏毛病。凡是他喜欢的东西,总是想尽办法把它弄到手,甚至是去偷。有一次,他看中了一家大门上挂的铃铛。这只门的铃铛制作得十分精致,好看,声音也很响亮。他想,怎么样才能弄到手呢?最后决定,把它偷走。他知道,只要用手去碰这个铃铛,就会"叮零叮零"地响起来。门铃一响,耳朵就会听到铃铛的响声,有了响声,就会被人发现了。那可就得不到铃铛了。那怎么办呢?

他突然想出了一个办法。他认为,门铃一响,耳朵就会听见了,如果把自己的耳朵掩住,不是就听不见了么?于是,他自作聪明地采用这个方法去偷门铃。有一天晚上,他借着月光,蹑手蹑脚地来到这家大门前。他伸手向上摘铃铛,但是,门铃挂得太高了,怎么也够不着,他只好扫兴地回来了。回到家,他又想该怎么办呢?

他想叫邻居聋子一起去偷铃铛,踩着他的肩膀就能够摘到铃铛了。可是又怕别人不干,不和他一起偷东西,只好自己踩着凳子摘铃铛吧。第二天晚上,他带着凳子,又蹑手蹑脚地来到这家大门口。他踩着凳子,一手掩住自己的耳朵,一手摘这只铃铛。谁知他刚碰到铃铛,铃铛响了,这家主人发觉后,就把他抓住了。因为别人的耳朵并没有被掩住,仍然能够听到铃铛的响声。

onceuponatime,therewasamanwhowantedtostealhisneighbor'sdoorbell.however,heknewclearlythatthebellwouldringandcatchtheotherpeople'sattentionaslongashetouchedthebell.sohethoughthardandsuddenlyhitonaclever"idea”.hepluggedhisearswithsomething,thinkingthateverythingwouldgowellwhenhestolethebell.unfortunatelytohisdisappointment,thebellstillrangloudlyandhewascaughtonthespotasathief.

从前,有一个人很愚蠢又很自私,他还有一个爱占便宜的坏毛病。凡是他喜欢的东西,总是想尽办法把它弄到手,甚至是去偷。有一次,他看中了一家大门上挂的铃铛。这只门的铃铛制作得十分精致,好看,声音也很响亮。他想,怎么样才能弄到手呢?最后决定,把它偷走。他知道,只要用手去碰这个铃铛,就会"叮零叮零"地响起来。门铃一响,耳朵就会听到铃铛的响声,有了响声,就会被人发现了。那可就得不到铃铛了。那怎么办呢?

他突然想出了一个办法。他认为,门铃一响,耳朵就会听见了,如果把自己的耳朵掩住,不是就听不见了么?于是,他自作聪明地采用这个方法去偷门铃。有一天晚上,他借着月光,蹑手蹑脚地来到这家大门前。他伸手向上摘铃铛,但是,门铃挂得太高了,怎么也够不着,他只好扫兴地回来了。回到家,他又想该怎么办呢?

他想叫邻居聋子一起去偷铃铛,踩着他的肩膀就能够摘到铃铛了。可是又怕别人不干,不和他一起偷东西,只好自己踩着凳子摘铃铛吧。第二天晚上,他带着凳子,又蹑手蹑脚地来到这家大门口。他踩着凳子,一手掩住自己的耳朵,一手摘这只铃铛。谁知他刚碰到铃铛,铃铛响了,这家主人发觉后,就把他抓住了。因为别人的耳朵并没有被掩住,仍然能够听到铃铛的响声。

第3篇:掩耳盗铃的寓言故事

掩耳盗铃的故事出自《吕氏春秋·自知》“掩耳盗钟”被说成“掩耳盗铃”,掩耳盗铃的故事比喻愚蠢自欺的掩饰行为。小编今天就为大家带来掩耳盗铃的寓言故事,欢迎阅读。

故事发生在春秋时侯,晋国贵族智伯灭掉了范氏。有人趁机跑到范氏家里想偷点东西,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钟是用上等青铜铸成的,造型和图案都很精美。小偷心里高兴极了,想把这口精美的大钟背回自已家去。可是钟又大又重,怎么也挪不动。他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钟敲碎,然后再分别搬回家。

小偷找来一把大大锤,拼命朝钟砸去,咣的一声巨响,把他吓了一大跳。小偷着慌,心想这下糟了,这种声不就等于是告诉人们我正在这里偷钟吗?他心里一急,身子一下子扑到了钟上,张开双臂想捂住钟声,可钟声又怎么捂得住呢!钟声依然悠悠地传向远方。

他越听越害怕,不同自由地抽回双手,使劲捂住自已的耳朵。“咦,钟声变小了,听不见了!”小偷高兴起来,“妙极了!把耳朵捂住不住就听不进钟声了吗!”他立刻找来两个布团,把耳朵塞住,心想,这下谁也听不见钟声了。于是就放手砸起钟来,一下一下,钟声响亮地传到很远的地方。人们听到钟声蜂拥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时间:某日凌晨

地点:一户有钱人家门前

人物:小偷,*、乙。

[某日早晨,小偷在街上东瞧瞧西望望,寻找下手的目标。走着走着,来到了一户有钱人家的门口。

小偷(惊奇状):咦,我怎么又跑到这里来了呢?噢,原来这就叫习惯成自然啊!跟你说实话吧,这里有着我的一块心病,心病啊!(揉揉胸口,疼痛样)这么跟你说吧,我到这个地方的时间,简直比我在家的时间还多得多。

小偷仰头看看眼前这一口做工精美的大钟,看着冷冷清清的门前,乐得一蹦三尺高。

小偷(奸笑着):今天又要赚了,趁着今天没什么人,我一定要把你搞定,除去我的一块心病。钟啊,钟啊,我的钟啊!对啊,这么高,我怎样才能把它拿下来呢?(一双贼眼骨碌一转,一拍脑门)有了!

[不一会儿,他就搬来一把梯子,拎来一把锤子。然后爬上梯子,用锤子*命砸向大钟。只听一声巨响“当??”迅速传进小偷的耳朵,并向四周传去了。

小偷(害怕地缩着脑袋,捂起了耳朵)咦,听不见了,对了!只要捂起耳朵大家不就听不见钟声了吗?(小偷得意地瞟了那户人家的门一眼)

[小偷放心了,毫无顾忌地敲着大钟,因为他的耳朵用棉花塞住了。

小偷(仰天大笑三声。):我真是天才!哈哈……哎呀!这是怎么回事?(不没等小偷反应过来,已被人捆了个结结实实。)

*:谁?就是你这个小偷呀!上次你偷了我好多银子,现在更大胆了,也明目张胆偷钟了!

小偷:你怎么知道我在偷钟的?(不解地眨眼,并有意挣脱。)

乙:你这样敲钟,除非聋子才听不见呢?

小偷:可是,可是我明明捂住了耳朵呀!(停止挣扎,作思索状)

*、乙(不约而同地大笑起来):可那是你自己的耳朵呀!

深夜了,天黑黑的,伸手不见五指。这时,马路边的小黑屋的门“吱纽”一声开了,从里面跳出一个蒙着脸,穿着黑衣服,戴着黑手套的人。他鬼头鬼脑的向四周一望——没人,便一会儿小碎步,一会儿跨大步的跑进了一户人家的院子里,这院子静悄悄的,静的让人恐惧。小偷摸了摸院子里的大铃铛,原来小偷是看上了它。看!这铃铛还真够大的,估计可以在里面站一人。呀!小偷开始动手了,他拿出了一把大大的锤子,朝着铃铛使劲砸去,“铛”铃铛的声音震耳欲聋,满院都回荡着铃铛声,一声比一声弱,最后铃铛终于停止了。“怎么办呢?照这样下去,我就拿不走了”小偷嘀咕着,想着想着就坐在了铃铛边上,“要是听不见铃铛声就好了”小偷自言自语着。“咦!对了,我可以把耳朵堵上,这样不就听不见铃铛声了吗?我可真聪明”。小偷高兴得一拍腿跳了起来,马上用纸把自己的耳朵堵上了,“这下真好,我可以拿到很想拥有的大铃铛了”,小偷快活地想着,弯下腰准备抱铃铛,“不行,这铃铛外面太厚了,不好拿,只好锤子斧子一起上了”小偷拿起锤子向大铃铛又一次砸去。“铛!铛!铛!……”铃铛一声接一声的响着,主人和邻居都被这高分贝的声音吵醒了,而小偷的耳朵里什么也没听到,还在不厌其烦的砸呀咂。“嘿!你干什么呢?”主人带着一群人已经来到了现场,他们把这个小偷抓了起来。可是小偷怎么也弄不明白自己已经把耳朵堵上了,主人怎么还会听见呢?

我要通过这个小故事告诉大家,做什么事千万不能自作聪明,要先三思而后行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15609266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在线客服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